台9線蘇花公路仁水隧道及觀音隧道新建工程榮獲交通部110年金路獎

「台九線蘇花公路仁水隧道新建工程」榮獲交通部一一0年金路獎傑出工程第一名。(蘇花改工程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交通部一一0年金路獎傑出工程類評選出爐,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台九線蘇花公路仁水隧道新建工程」榮獲第一名,「台九線蘇花公路觀音隧道新建工程」則榮獲第三名佳績。 金路獎傑出工程類第一名的仁水隧道,長度約二點九公里,為蘇花改工程中唯一的單孔雙向且可通行機慢車之隧道,斷面開挖高度十三公尺、寬度十七點五公尺,相較一般雙孔隧道斷面增加達三成,是目前全台斷面最大公路隧道。 為增加緊急逃生之安全性佈設「安全疏散通道」與主隧道平行設置,全線共八處避難聯絡通道,隧道設計設置通風隔板,隧道襯砌及模板施工採用模組化、標準化、自動化,利於施工車輛通過提升施工效率,節省工程造價金額約四點一億元,施工期間無重大工安事故,並獲一0七年勞動部金安獎佳作。 另金路獎傑出工程類第三名的觀音隧道,主體工程全長約七點九公里,採雙孔隧道,配置單孔單向一線車道及一線緊急救災車道,總開挖量約一百七十萬立方公尺,與相鄰之谷風隧道由六十公尺長之鼓音橋連結成相當於十二點六公里長的長隧道,配置救災緊急車道及隧道口救災空間,並利用舊北迴閒置隧道施設橫坑,增加隧道工作面,縮短工期,隧道施工採用全能工班施工策略,施工人車管制採RFID管控,為提升隧道施工效率,及強化隧道安全防災作為,採用點排式通風系統及熱釋放率一百MW設計之先進通風防災系統,是國內先例導入隧道水霧自動設備系統,亦獲得國際道路協會去年全球道路成就工程設計類首獎。

Read MoreRead More

110年度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暨遶境活動11月27日登場

花蓮縣政府辦理一一0年度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暨遶境活動,各主辦宗教團體代表出席記者會。(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主辦一一0年度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暨遶境活動,即將於十一月二十七日起盛大舉行,開幕及閉幕典禮將在花蓮縣立體育館辦理,各鄉鎮市遶境、定點祈福、普渡法會等祈福活動陸續舉行,花蓮縣長徐榛蔚邀請民眾共襄盛舉,祈求天佑花蓮、福澤花蓮。 昨日記者會邀請各主辦宗教團體代表出席,縣長徐榛蔚表示,因全球新冠疫情衝擊,士農工商、百工百業皆受到影響,產業生態及消費模式產生變化,人與人之間也產生距離,也產生許多社會亂象。目前國內疫情趨緩,縣府期盼藉由辦理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暨遶境活動,安撫社會不安情緒並重新凝聚人心,共同為臺灣祈福,並以善念的力量在地方紮根,讓花蓮成為臺灣最平安的樂土。 縣府表示,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暨遶境活動已經邁入第十二年,宗教祈福活動提供人民心靈的慰藉,促進整體社會之祥和安寧,感謝上天對於花蓮這塊福地的眷顧,也感謝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原住民祖靈及一貫道等宗教團體共襄盛舉,辦理佛教與道教法會、天主教祈福彌撒、基督教聖誕系列活動、原住民祖靈敬拜及一貫道誦經祈福等各宗教活動,引領花蓮鄉親共同感受祥和的力量。今年更有台南市鹿耳門正統聖母廟文館三媽前往坐鎮護佑花蓮。 今年活動從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幕祭天開始,典禮現場有熱鬧的開幕表演、莊嚴的各宗教祭祀儀典,並備有平安壽桃領取吃平安;十二月四日閉幕謝天典禮提供平安祈福米,讓現場民眾領取與家人共享,另外備有祈福牆,民眾可以向現場工作人員索取祈福卡片,寫上希望貼於祈福牆,讓現場神佛庇佑。 今年特別邀請到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鹽雕媽祖駐駕共襄盛舉,一同祈福,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鹽雕媽祖是全球首座以鹽做為材料進行雕刻的媽祖金身,歡迎各路信眾前往參拜。 祈福遶境活動從二十七日起於全縣展開, 十二月四日為花蓮市遶境,也是各鄉鎮市遶境的最後一天,為慶祝遶境圓滿完成,在花蓮市六期重劃區辦理遶境晚會,包含宮廟慶典表演、廟口市集,且邀集花蓮知名廟宇設攤簡介宮廟歷史,並陳展古早童玩體驗及食品,民眾也能向神明擲筊祈求平安符。今年擲筊比賽備有各項大獎,邀請鄉親共同參與一同為花蓮祈安滿福。

Read MoreRead More

國際移民嘉年華 27日在宜蘭化龍一村熱鬧登場

宜蘭縣「一一0年國際移民嘉年華─新連心、愛宜起」活動27日登場,縣長林姿妙與來自各國的新住民朋友,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同樂!(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一一0年國際移民嘉年華─新連心、愛宜起」活動將於十一月廿七日在化龍一村熱鬧登場,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同樂! 廿四日在縣府縣民大廳,縣長林姿妙與來自各國的新住民朋友,一同品嚐異國美食、欣賞曼妙舞曲,為國際移民嘉年華活動揭開序幕。廿七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起在化龍一村,將安排一連串精湛的動靜態節目接棒演出,當天將有新住民二代小朋友歌舞團、憲明國小客家花鼓團、不滅樂團、大陸漢族舞蹈、馬來西亞舞蹈、瑞秀舞踊日本舞曲、約書亞兒童街舞,另外也有蘭陽管樂團帶來的日本韓國組曲秀以及蘭陽舞蹈團儲備A班帶來以往閩南傳統三合院遊憩曲目,多國家、多族群、多元化的表演節目,將蹦出不一樣的新文化、新融合。 此外,還有美食、手作、童玩、節慶、闖關、國服等體驗,以及多元有趣的新鮮市集,當天新住民朋友將分別帶來越南、印尼、泰國、瑞典、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及中國大陸的家鄉異國料理,其中包含泰國打拋豬飯、馬來西亞肉骨茶、客家米食、瑞典肉桂捲及許多隱藏版異國美食,限量免費發送,要來挑戰大家的味蕾;還有美甲彩繪、聖誕吊飾、手工皂雕刻、旗袍風鑰匙圈、原民風皮革杯墊、客家風花布包、多元服裝等免費體驗活動,更特別規劃印尼開齋節、泰國水燈節、越南中秋節等闖關遊戲換小禮,豐富多元的內容,好吃、好玩、好好逛,通通讓民眾免費來體驗! 林姿妙說,雖然我們說著不一樣的語言,但我們一起住在這片美麗的蘭陽平原;你是咱的媳婦,咱是你的靠山,咱攏是一家人。廿七日,國際移民嘉年華─新連心 愛宜起,邀請您一同來參加!

Read MoreRead More

花蓮縣府建設再創佳績 榮獲「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

「鳳林鎮箭瑛大橋改建工程」榮獲「第二十一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土木類優等獎殊榮。(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選拔得獎名單公布,花蓮縣政府「鳳林鎮箭瑛大橋改建工程」榮獲土木類優等獎的殊榮,這也是繼榮獲去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勞動部第十四屆優良工程金安獎優等之後,再次獲得國家級的肯定。 箭瑛大橋前身原是跨越花蓮溪的竹子便橋,民國六十六年間黛納颱風來襲,便橋遭暴漲之溪水沖毀,山興國小教師張箭、鄧玉瑛為了到校上課,手牽手結伴渡溪,因溪水湍急造成兩位老師失足不幸罹難,為紀念兩位教師及避免此類憾事再次發生,時任行政院長的先總統蔣經國下令立刻籌措經費興建鋼筋混凝土橋梁,並取二位老師名字的箭、瑛,命名為「箭瑛大橋」。 箭瑛大橋因橋長及梁底高度均不符花蓮溪治理計畫,且結構老舊破損,橋面寬度不足、會車不易,故耗資近四點五億元重建新橋,新橋已在今年七月通車。為紀念兩位老師的事蹟,特別保留了東側六十公尺的舊橋作為「箭瑛紀念廊道」,設置解說牌介紹大橋歷史和兩位老師的事蹟,也有舊橋的歷史照片等,於十月啟用。 花蓮縣長徐榛蔚昨日表示,箭瑛大橋改建工程在執行過程中,歷次的工程查核都獲得查核委員的肯定,金質獎為國內工程界的最高榮譽獎項,本次榮獲金質獎優等佳績,不僅是對花蓮縣政府公共工程品質的肯定,也是對施工團隊最大的鼓勵。  

Read MoreRead More

改善金剛猩猩拔毛行為 動物園推多項照養改善措施

「Iriki」不只拔自己身上的毛,還開始去拔「D'jeeco迪亞哥」腰部及腿部的毛。(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一度沒有拔毛行為的金剛猩猩「Iriki」,台北市立動物園發現自今年八月起又再次出現拔毛行為;因此,動物園立即針對可能因素,進行至少十一種以上的照養改善措施,甚至在十一月開始進行廿四小時的動物行為觀察與分析。 動物園指出,目前「Iriki」的拔毛行為分鐘數已有明顯下降,但拔毛行為可能非單一因素所致,仍有待更長時間的持續觀察,保育員才有機會採取適當措施,進一步改善「Iriki」的拔毛行為。 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近幾週,有遊客觀察到金剛猩猩「Iriki」會頻繁拔身上的毛髮。事實上,在金剛猩猩「Iriki」來台之前,荷蘭「Apenheul Primate Park(猴山靈長類公園)」就曾告知「Iriki」有拔毛行為,並懷疑是因為她在族群中地位較低等因素所致。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後,「Iriki」確實偶爾會出現拔毛行為,但情況並不嚴重。 但從今年八、九月起,保育員注意到「Iriki」身上的拔毛面積開始擴大,手部及頭部出現一些白色的禿毛塊;到了十月中,情況仍未好轉,甚至發現「Iriki」不只拔自己身上的毛,還開始去拔「D'jeeco迪亞哥」腰部及腿部的毛。 11月起保育員們更增加人力,針對「Iriki」的拔毛行為透過監視影像進行24小時的動物行為觀察。(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為了避免拔毛情況持續擴大,保育員們趕緊翻閱不少研究報告、開了多次討論會議、也向有經驗的荷蘭「Apenheul Primate Park(猴山靈長類公園)」請教,並同時從飲食、行為及環境等各方面陸續進行的照養改善措施;此外,從十一月起保育員們更增加人力,針對「Iriki」的拔毛行為透過監視影像進行廿四小時的動物行為分析,可以明顯發現十一月二日為最高峰,一整天總計拔毛達六十二分鐘,經過持續增加的照養改善措施之後,十一月中「Iriki」一整天拔毛時間都縮減到約十分鐘以內,近幾天則幾乎很少再觀察到拔毛行為。 目前「Iriki」的拔毛行為分鐘數已有明顯下降,但拔毛行為可能非單一因素所致。(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指出,雖然「Iriki」的拔毛行為已經暫緩,但為了以更嚴謹的態度面對,保育員們仍會持續進行後續觀察與研究,確認「Iriki」的拔毛問題是否真正獲得解決。

Read MoreRead More

東縣台東茶農團隊合作成立優質茶集團茶區

台東縣成立優質茶集團產區,以團隊合作經營在地品牌特色,讓消費者安心喝好茶。(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特色茶「紅烏龍」深受愛茶人士的青睞,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陳吉村二十四日指出,為讓消費者安心喝好茶,積極輔導茶農取得產銷履歷、有機驗證及產地證明等標章認證,台東縣目前輔導成立優質茶集團產區計有佳芳有機茶園、林旺製茶廠二家營運主體,與十三戶專業茶農合作。 陳吉村上午由茶改場台東分場長蕭建興、縣府農業處長許家豪等陪同前往卑南鄉、有機農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麗雪的佳芳有機茶園訪視;陳麗雪從高雄嫁到台東茶農家庭,當時因進口茶葉的衝擊導致茶葉沒人買、茶園荒廢,她因執意種植有機茶和婆家兄弟分家,也因種植的三年期間完全沒有收入,以打零工維生。 陳麗雪在茶改場台東分場、縣府及農會輔導下,終於走出一片天,於一百年獲神農獎,二00八年茶改場台東分場研發的「紅烏龍」特色茶也為台東茶葉打開生路,加上近年來開發遊客體驗採茶、手作茶蛋捲等遊程,使茶園蒸蒸日上,佳芳茶園並獲今年農糧署製茶廠環境衛生安全最高五星評鑑。 陳吉村說,台東目前輔導成立優質茶集團產區達二十四點三公頃,透過佳芳、林旺二家營運主體,從茶園到加工生產,每個環節均嚴格控管,加工後的茶葉也採統一收購,以團隊合作成功經營在地品牌特色。

Read MoreRead More

東縣縣府和安捷飛行訓練中心共創空中旅遊新亮點

台東縣政府和安捷飛行訓練中心共創台東空中旅遊新亮點,及整合相關合作可行性。(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安捷飛行訓練中心斥資一點一億元引進全亞洲首架全新Tecnam P2012機種日前飛抵台灣。台東縣府二十四日由副縣長王志輝領軍,率府內一級主管等前往台東機場的安捷主基地造訪,為後續合作空中遊覽、空中緊急醫療後送等事宜做進一步規劃研商。 安捷飛行訓練中心指出,新機引進後,首波希望與縣府合作主打空中遊覽,初步規劃出縱谷、東岸及離島三條航線,並攜手空中攝影敘事大師陳敏明的導覽規劃,將最精緻完整的台東風光一次呈現給所有空中遊覽的旅客。另除空中遊覽外,也希望與縣府評估規劃空中醫療後送的可能性。 副縣長王志輝表示,歡迎安捷一起加入台東觀光發展及空中醫療載送的行列,無論是打造全台絕無僅有的旅遊亮點,或是搶救生命的醫療空中後送作業,都是台東非常需要的,日前安捷新機抵台,縣府會對於相關的合作意向做積極洽談與評估,期待創造更多的體驗觀光亮點的遊憩機會,並增進台東縣民的健康福祉。 台東縣府十多年來大力提倡空中體驗活動,目前已有多樣及成熟的空中活動,對於未來空中遊覽的推出,將提供遊客全新視角,感受大台東的自然與人文的美,希望在縣府與安捷飛航訓練中心的合作下,再次創雙贏局面。

Read MoreRead More

二位女登山玉山南峰走失 嘉縣消防局動員找回

二名女登山客與隊伍脫隊後走失。幸嘉義縣消防局等單位動員上山全力搜尋下,終於找到二人引導下山。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八人玉山南峰登山團,二十三日上午玉山南峰攻頂成功後,回程時二名約六十歲的女登山客因腳程較慢,脫隊後走失。幸經南投消防局轉報嘉義縣消防局等單位動員上山全力搜尋下,終於在當晚七點左右找到二人。 消防局表示,二十三日下午四時四十二分,南投縣消防局轉報於阿里山鄉玉山前峰登山口,往玉山前峰方向零點八公里處附近有二名登山客(皆為女性,據了解是姊妹關係)走失。 指揮科獲報後立即派遣阿里山、三和分隊及通報警察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林管處等,共十人前往;救援人員於當晚七時五分,於玉山前鋒步道五公里處與走失民眾接觸,所幸二人皆無身體不適情形,現場協助並引導二人至登山口後自行離去。 縣消防局經常上山救護的隊員表示,玉山前峰路徑單純,但在接近山頂一處石曝需注意岔路,上山前也應詳閱地圖,尤其頭燈、保暖衣物等必要準備物品務必準備齊全,以免發生危險。

Read MoreRead More

國際書陶大師致贈竹縣長「說到做到」、「褒忠揚善」創作

陶藝大師吳家標致贈楊縣長精關聖帝君「褒忠揚善」柴燒陶藝作品,分別為吳季如(左)、縣長楊文科(中)、吳家標(右).(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長期注重新竹縣的藝文發展、支持文藝工作者,獲國際書法、陶藝大師吳季如與吳家標雙雙前來拜訪,並分別送上書法墨寶「說到做到」與關聖帝君柴燒陶作「褒忠揚善」,以表達對縣長楊文科的努力不斷達成施政政策,說到做到的肯定,期望未來繼續「揚善」為民眾增加福祉。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歡迎兩位大師來到新竹縣,為竹縣藝文風氣升溫。新竹縣是個孕育出許多傑出藝文人士的寶地,在疫情剛解封時,他也多次拜訪縣內藝術家,帶領鄉親認識藝術家的創作,活絡起地方藝文風氣。隨著疫情逐漸紓緩,縣府也積極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全力投入支持藝術振興復甦。 享譽國際,有「現代張旭」雅名的書法大師吳季如,其創作風格繼承傳統,字字有法,又喜創新揮灑於法外,曾榮獲各大國際書法獎項,在各地舉辦超過一百場次個展。 書法大師吳季如致贈楊縣長「說到做到」書法字帖,吳季如(左)、縣長楊文科(中)、吳家標(右).(記者彭新茹攝) 吳季如表示,對於楊縣長的戮力不斷完成施政政策,說到做到的態度表達肯定,其中兩個「到」字特別以不同形式表現,第一個「到」字表現延伸出去,呈現磅礡氣勢感,第二個「到」字當機立斷,止筆以表現果斷,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筆畫一氣呵成,整幅作品呈現如字又如畫的意境。 吳家標專精關聖帝君造型柴燒,從二0一八年初開始自學手捏陶,之後開始固定每年參加苗陶協會聯展,在短短幾年也榮獲苗栗陶藝競賽獎項肯定。他表示,他與楊縣長都是客家人,對於客家人來說關聖帝君是守護平安的神,期盼縣長傳承關公「褒忠揚善」精神。

Read MoreRead More

嘉義縣衛生局榮獲衛福部「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殊榮

嘉義縣衛生局榮獲一一0年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公務組」績優獎,衛生局長趙紋華(左)接受表揚。(記者張誼翻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衛生局推動訴訟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暢通醫病溝通管道減少糾紛訴訟,榮獲一一0年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公務組」績優獎,二十四日衛生局長趙紋華出席衛生福利部頒獎典禮接受表揚。 嘉義縣轄內有四家醫院及二百六十七家基層診所分布十八鄉鎮市,衛生局一0二年起結合南區醫療網輔導,轄區醫院成立醫療糾紛關懷小組,以減少醫療糾紛案。 另輔導縣內醫師公會成立關懷小組,協助基層診所醫療爭議事件處理管道,並辦理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教育訓練,提升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認知,為民眾權益把關及建構安心的醫療環境。 嘉義縣為保障民眾就醫安全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一0七年加入衛生福利部「多元雙向醫療爭議處理機制試辦計畫」,成立專家諮詢小組,針對醫療爭議案件提供醫病溝通管道,協助民眾調解申請,並與嘉義地方檢察署建立醫糾調處聯繫,在民眾申請法院訴訟前嘉義地檢署移請衛生局先行調處,透過醫療、法律專業人員及社會人士協助雙方溝通,以公正第三方協助釐清爭議,近四年來已調處三十件,成功率近三成,減少不必要醫療訴訟案。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