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好包、貼好聯三星臺灣尚勇春聯陪你過新年

三星代表會送台灣尚勇春聯讓大家過好年。(三星代表會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三星鄉大義社區發展協會二十六日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充滿創意與年節氛圍的手工包DIY研習活動,特別邀請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的客家花布包製作講師王全龍親臨授課,帶領學員製作獨一無二的特色背包,為即將到來的新春增添溫馨色彩。 三星鄉民代表會也隆重推出限量版「臺灣尚勇」春聯,讓鄉親可以「揹好包,貼好聯,過好年」。代表會主席陳世玉表示,這次手工DIY課程的靈感來自早期農村的手作文化,透過縫製背包,傳遞感恩之情,並營造樂活友善的社區氛圍。陳世玉進一步提到,「臺灣尚勇」春聯的設計靈感源於中華隊在世界棒球賽奪冠時的熱血表現,該曲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應援歌曲。為響應這股棒球熱潮,鄉民代表會特別製作了二千張「臺灣尚勇」春聯,免費贈送給鄉親。 此外,三星鄉素有「棒球搖籃」的美譽,三星國小與三星國中皆為宜蘭縣的棒球名校,多次在國內外賽事中大放異彩。本次世界十二強賽中,中華隊的二壘手岳東華便出身於三星國小與三星國中的棒球隊,他與兄弟三人皆是中華職棒選手,展現了三星鄉在棒球培育上的卓越成果。 此次春聯字體設計四平八穩,象徵打擊手揮棒的氣勢與捕手的掌控力,再加上燙金描邊的大器風格,增添年節喜氣與文化內涵。即日起,鄉民可向三星鄉民代表會索取,每人限領一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Read MoreRead More

工研院攜手日本大賽璐推新創國際合作 臺灣邑流微測奪年度大獎

邑流微測榮獲2024 DAICEL企業加速器年度大獎。由日本大賽璐集團事業加速器組組長小沼規真(右)頒獎,邑流微測業務特助劉奕志(左)代表領獎。(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成立的新創公司邑流微測,專注於液態奈米粒子檢測及AI影像辨識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憑藉影像式液體自動化檢測技術脫穎而出,榮獲二0二四 DAICEL企業加速器年度大獎,成為臺日新創合作的成功典範。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指出,「DAICEL企業加速器」計劃是工研院與日本大賽璐集團的首次合作,透過工研院在臺灣新創生態系建構的能力、產業鏈結與技術的強度,結合大賽璐集團百年來在化學、材料領域所累積的技術與經驗,促進創新並加速臺灣有潛力的新創公司、中小企業與大賽璐集團的合作與成長機會。期望協助更多臺灣新創、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展現臺灣的技術競爭力。而邑流微測的成功,更突顯新創與國際企業合作的無限可能,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扮演臺灣與全球產業鏈結的橋樑,共創產業價值。 對於此次合作,大賽璐集團表示,深信與新創公司的合作能帶來全新的成長機會,邑流微測的技術展現解決產業痛點的優勢,也顯示出臺灣新創的創新實力,期待未來能與更多新創進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進步,實現互惠共贏。 DAICEL企業加速器計劃,將為參與的新創公司提供大賽璐集團內部技術導師、取得進入集團全球市場通路,及共同研發先進材料和化學技術概念性驗證的機會。未來,工研院也將持續與大賽璐集團擴展合作,專注於人工智慧、半導體相關材料、生物科技、光學鏡片、淨零排放等領域,每年選擇七至十家新創公司作為年度核心團隊,協助臺灣新創與大賽璐集團進行概念性驗證合作。

Read MoreRead More

半導體與機械設備產業展望佳 人才培育成未來AI技術關鍵驅動力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強調,透過深化產學合作與全面的AI人才培育計畫,桃竹苗地區將迎來嶄新的發展契機,為國家產業競爭力提升作出重要貢獻。(桃竹苗分署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因應產業需求並促進區域夥伴合作,提升服務效能,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於今年度針對桃竹苗地區的半導體與機械設備製造業進行了一項關於產業趨勢及AI人才運用的深入調查。 桃竹苗分署表示,調查報告指出,百分之四十五點七的半導體企業對今年業績持樂觀態度,並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而百分之廿一的機械設備製造業企業預計今年業績將穩步增長,並且有超過半數半導體企業及機械設備製造業企業表達對AI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顯示桃竹苗地區在這兩大產業領域的強大競爭力和發展韌性。 桃竹苗分署說,AI技術已逐步成為推動智慧化升級的關鍵力量。另近三成半導體企業已開始在自動化測試、AI輔助檢測及智慧製造等領域探索AI應用,而機械設備製造業則積極推動數位轉型,為未來導入生成式AI技術做好準備。 此外,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高端技術人才需求激增,不僅如此,企業也積極透過內部訓練與外部合作,強化AI技能培養。同時,專業訓練機構推出涵蓋Python程式設計、數據分析及生成式AI等課程,助力企業員工提升技術能力,於此同時,也期待政府能提供相關訓練或在職課程,培養AI專業人力,充實市場人力缺口。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強調,透過深化產學合作與全面的AI人才培育計畫,桃竹苗分署已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成立半導體與重點科技產業人才發展基地,並規劃推出更多AI相關課程,協助企業快速數位轉型。

Read MoreRead More

工研院打造保險創新服務 攜逾20家業者搶攻兆元商機

工研院新創公司慧保科技開發保險理賠試算核心模組「醫起付」與「慧保U」,整合全台21家人壽保險公司醫療保單,提供用戶更精準、更客製化的保險服務。(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日前宣布成立保險科技新創公司慧保科技,打造全臺首創整合型AI理賠試算平台,一鍵即可估算理賠金額,讓民眾不再為複雜的保單條款困惑,並提供精準保單選購與醫療決策共享服務。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臺灣保險滲透率位居全球第三、保險密度亞洲第四,儘管我國保單數量龐大,但實際出險保障比例卻偏低,鑑於未來新式手術、藥品與醫療器材自費比例提高,保險的支援顯得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創新技術來確保民眾能更有效的利用手中保單,得到應有的保障。 慧保科技執行長楊承益表示,慧保科技旗下有兩項主要平台「醫起付」、「慧保U」。「醫起付」整合保險存摺,透過分析相關文件、手術單、疾病名稱等關鍵字,搭配獨家開發的理賠金試算引擎,在進行醫療決策時提供病患、醫師保險理賠金試算報告,不只是幫助民眾爭取最大利益,也能讓醫師透過此報告提供最好的醫療評估。 另外,由於涵蓋廿一家壽險公司保單,慧保科技模擬超過五百種醫療費用情境打造「慧保U」提供給保險業務,輔助業務發現保戶醫療缺口,精準銷售合適的保單,進而達到雙贏的目標。 工研院秉持以智慧科技創造幸福生活,發展「二0三五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運用先進AI技術解決日常痛點。此次推出的AI保險科技,正是為了解決民眾保障不足的問題,期望讓科技真正融入人們日常當中並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Read More

青商會參議會北區會聖誕送暖 募愛心鞋盒送和平國小學子

青商會參議會北區會蔡新清主席積極邀請,募集超過百份聖誕禮盒送給基隆和平國小學子,收到禮物的小朋友臉上掛滿驚喜笑容。(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回饋社會愛心,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參議會聖誕節發起「聖誕愛心鞋盒」送偏鄉活動,一份小小鞋盒送給偏鄉兒童,既是聖誕禮物,也是一份最珍貴的心意。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參議會每年都會舉辦公益活動,今年為讓偏鄉學子,能夠感受聖誕老公公帶來的歡愉氣氛以及溫暖的社會,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參議會中區會主席王慧蘭發起「全國參議員耶誕愛心鞋盒募集活動」,希望藉此活動動員社團愛心,募集各地的溫暖及關懷。 青商會募集適合國小學童使用的九成新的文具等物品分裝成禮物,送給弱勢家庭的孩子,不僅發揮愛心,並將有用物資再次運用。(記者鄭鈞云翻攝) 北區參議會蔡新清主席、桃竹苗區參議會吳靜怡主席、中區參議會王慧蘭主席、南區參議會林義士主席、東區參議會邱郁仁主席,全省五區主席帶領會務團隊分別前往基隆和平國小、桃園安康啟智教養院、中部東勢石角國小、信義鄉希娜巴蘭國小、高雄大寮區山頂國小、東區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一起來做鞋盒捐贈儀式。將家中適合國小學童使用的九成新的文具、生活用品、物件、鞋子,運用家中鞋盒,將捐贈物品分裝成禮物,送給弱勢家庭的孩子,不僅發揮愛心,並將有用物資再次運用。 經參議會北區會蔡新清主席積極邀請,募集超過百份聖誕禮盒送給基隆和平國小學子,收到禮物的小朋友臉上掛滿驚喜笑容,和平國小范師旗校長感謝社會對孩子的關懷。扶植地方公益暨關懷弱勢一直是青商會重點工作,期望透過禮物盒募集活動,串連社會有愛人士的愛心,造福偏鄉學子與育幼院童。

Read MoreRead More

醫院麻疹群聚+7 累計12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醫院相關麻疹群聚事件新增7例確定病例,累計已12人確診。疾管署25日公布,其中一名50多歲的陪病家屬,14日曾從彰化縣搭乘雙鐵及捷運,到台北市參加C.W.T同人誌活動。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這起國內首起醫院麻疹群聚累計已12人確診,也是5年來麻疹相關群聚案例中,確診數最高。指標病例為中部40多歲男性,從越南探親返台當天出現發燒、鼻炎、喉嚨痛等症狀,隔日就醫住院治療,引起院內感染群聚。 新增7例確診個案分別為中部某醫院20多歲女性護理師共3名、30多歲女性環境清潔人員1名、40多歲女性醫師1名、50多歲就醫接觸陪病家屬1名,及20多歲男性工務課人員1名。7例個案分別於14~19日間發病,17~21日出疹。衛生單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1014人,本次群聚事件將監測至明年1月8日。 經疫調,疾管署也公布一名50多歲陪病家屬足跡,14日上午6時15分自台鐵花壇站搭乘區間車至新烏日站,6時52分從台中搭乘高鐵至台北,並於上午10時30分~下午4時30分在台大綜合體育館參加C.W.T 同人誌活動,隨後再搭乘大眾運輸返回花壇站。該個案也於18日下午3~4時到全聯花壇學前店、水文黃昏市場。 疾管署提醒,曾於上述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並告知接觸史,由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佩戴口罩。本案接觸者最晚監測至明年1月5日。

Read MoreRead More

小兒疝氣勿輕忽 及早手術解危

醫師楊筱惠表示,家長若發現孩子腹股溝處有異常,應盡早至小兒外科門診就醫。(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兒童腹股溝疝氣是小兒科臨床最常見的外科疾病,每百名孩子約有3人會發生,特別是男童、早產兒,發生機率較高。醫師提醒,若家長幫小孩洗澡或是孩子哭鬧時,發現孩子下腹部、腹股溝鼓起來,應盡早至小兒外科門診就醫。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醫師楊筱惠表示,腹股溝疝氣的成因與成人不同,主要是小孩的腹膜向鼠蹊部延伸的鞘狀突(俗稱疝氣袋)未閉合,導致腹腔內的器官,包含小腸、網膜,女生則可能是卵巢或輸卵管等掉入疝氣袋中,並會在孩子哭鬧、用力或站立時凸出且不痛,但一躺下後,這些凸起又會消失。其中,好發於右側約55%、左側約30%、雙側都有約15%。 楊筱惠表示,若器官長時間滯留於疝氣袋中,可能導致腸子或卵巢腫脹卡住為「嵌頓型疝氣」,引起腸阻塞,出現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或是腸子、卵巢缺血壞死等。若家長發現孩子的腹股溝處有硬塊、腫塊,或嬰幼兒哭鬧不安、嘔吐合併腹股溝突起腫塊,應盡快讓孩子躺平或輕輕將硬塊推回,至小兒外科門診就醫。 楊筱惠表示,手術是疝氣常見的治療方式,特別是嬰幼兒腸子容易卡住,有症狀時應盡早處理,不需等待孩子長大後再手術。手術以傳統方式進行,將疝氣袋的開口關閉、切除遠端的疝氣袋,保護好輸精管及血管,大多不需要像成人一樣放置人工網膜,約20分鐘即可完成,且傷口小約1~1.5公分、不須拆線傷口,1週即可癒合。也可選擇腹腔鏡式同時檢查及治療對側。

Read MoreRead More

明年起 化粧品禁用PFAS等9成分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左)、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簡任技正吳正寧(右)25日表示,明年元旦起化粧品禁用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等9項成分。(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宣布,配合國際化粧品管理趨勢,明年元旦起禁用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等9項成分,禁止業者製造、輸入、供應消費者試用等,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款。 食藥署指出,PFAS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可能影響甲狀腺代謝及免疫系統,且可能影響懷孕期間中胎兒及哺乳期間嬰兒的生長發育。由PFAS有阻隔油水特性,常使用於在防曬、隔離等化粧品中,歐盟目前已禁用含PFAS成分化粧品,食藥署跟進宣布禁用。 食藥署指出,衛福部3月21日公告修正「化粧品禁止使用成分表」,新增全氟/多氟烷基物質等9項禁用成分,明年1月1日起實施。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PFAS是多種化合物的總稱,因其防油特性,過去被用來當作食品紙製包材;環境部已公告禁用逾500種PFAS成分,若業者使用,食藥署將依《食安法》要求限期改正、下架回收。歐盟針對雞蛋、魚肉、水產品、羊肉、豬肉等,訂有PFAS檢驗標準,食藥署明年也將增加接觸包裝容器具中PFAS監測計畫,檢驗盛裝食物的包裝材料是否溶出PFAS。 食藥署表示,PFAS類化合物具疏水性、疏油性、表面活性特性及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於工業及民生消費品中,如紡織品、地毯、殺蟲劑、食品包裝上的防汙、防油及防水表面塗層等方面。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文薈〉窩在書店中間的人

文/圖 石芳瑜 或許這輩子,離不開書店了吧? 雖然,2019年我曾經收掉了「永楽座」,距離我開業的時間(2011年7月)已經超過了七年。七年不癢,只是疲憊,像薛西弗斯推石頭上山,感覺書店產業始終下滑,這個月推上去,下個月滑下來,彷彿一切徒勞。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產業整體下滑,我只要打平甚至業績上揚,就是成長,當時我是這麼激勵自己的。加上創業的動機在於追求自我成長,重拾安逸但苦悶的主婦生涯中流失的自信,金錢收穫少,精神收穫大,這不正是那幾年我需要的?痛苦且快樂著,像卡謬寫的《薛西弗斯的神話》,堅持,其實感覺到充實且幸福。  開書店的契機主要是想改變單調的主婦生活,而在那之前我已經開始寫作,2000年初期,我從一個從事翻譯、代筆的文字工作者,慢慢開始嘗試創作、投稿以及比賽。只不過起步太晚,等到幾個文學獎落袋,此刻「中間的人」已經來到了中年。當時整理了得獎與發表的作品,想要出版,卻乏人問津,某家出版社甚至建議我:再多寫一點、再多寫幾年。可是我懷疑自己寫作的天分和氣力,把建議當成打擊。後來投了一次國藝會創作補助後,總算順利出版,可是心中卻打算就此「停筆」。與其寫書,不如讀書;與其讀書,不妨賣書。出來交交朋友,增廣見聞,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 書店的生活加快了腳步,我開始大步追趕。我這才發現時間沒有所謂的浪費。 時間是一個中性的物質,即便你覺得自己曾經暫時擱淺,或是轉了彎。時間依舊往前,經驗依舊會累積,只要你不自我放棄,只要你依舊在路上。 書店生涯於我是一段高轉速的歧路風景,苦與甜都因此濃縮,為了書店,我被迫做了各種努力。而那些努力,包括搬家和展店,卻讓人覺得我精力旺盛、企圖心十足或是口袋很深,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書店活下去。奇妙的是,在如此疲憊的情況下,因為生活充實飽滿,以至於填補了許多養分,我又開始想寫作了,而且不覺得太晚。而這時也開始有人來跟我談各種合作。為了躲避別人找我談生意,確認自己更想要讀書與寫作,我做了個瘋狂決定:乾脆報考東華華文創作所,2014年秋天,正式回頭當起學生。 伊豆的舞孃 中年老學生,彼時,花蓮成了我換氣的桃花源、青春的大力丸,而在羅斯福路三段283巷的「永楽座」也漸成了許多文青心中的「知名書店」,因為每年我都辦三到四季的「永樂座文學季」,再加上許多出版社在此辦新書發表,不少NGO單位也來商借場地,每年上百場的活動成為常態。我在283巷一待就是四年多,彷彿和台大學生一起讀了四年的大學,那真是我和「永楽座」的黃金年代。 2017年,我完成我的小說,也完成我的學業。因為2014年318太陽花運動成了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節點,於是我把它當成我的小說起頭。《善女良男》還莫名入選了2017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這一年,我已經經營書店六年了,六年來「永樂座」成了一家活躍的書店,多少也不在我的預期。六年來,除了前兩年的虧損,後四年倒是可以勉強打平。但是經營十分辛苦,反覆推大石上山的心情,不免讓我有了倦意。 「如果不要負擔房租,我開書店應該可以輕鬆許多吧?」於是我賣房買了一間小店面,位在大安國宅、市圖後面,就是俗稱的「永樂座4.0」,心想就這樣頤養天年好了。 人生有失便有得,生意不好做,小說也賣得很普通,但卻稿源不斷,這時,我的寫作者和書店老闆的身分並行,甚至,我更認同「寫作者」這樣的身分。書店變小了,我才發現有點施展不開,每天和店員獨坐、發呆。加上獨立書店也漸漸多了起來,寫稿賺錢養書店,好像沒什麼道理,於是我正式萌生了退休的念頭。結束了書店經營,讓永樂座暫停在2019年2月28日。開始了寫作、讀書、旅行的樂活生活,而且還意外發現自己畫畫的天分。 只不過「退休」沒多久,疫情爆發了,旅行被迫中止,專欄也隨著時間一個個暫停。同時也發現自己並不是寫作慾望和毅力堅強的人。加上那兩年始終有人跟我說:「永樂座收了好可惜。」這句話聽久了,也起了一些作用,終於在2021年六月,忍不住和「失戀排行榜」合作,原因是唱片比書還難賣,負負或許得正,我們可能再創奇蹟! 誰知才剛簽了租約,疫情馬上升三級,苦撐多月,並沒有什麼奇蹟,只有二樓鄰居時不時因為店裡的音量而潑水。再加上我對音樂市場不是真了解,不如重新振作,好好經營我的「永樂座書店」。 可惜這兩年,不知道是大環境持續下滑,或是我自己體力和鬥志都不行,生意一直上不來,又加上頻頻搬家,以至於虧損連連,成為我經營書店以來最失敗的兩年。 這段日子過得有點煎熬,“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我仍不想放棄,也多少捨不得在患難時依然支持我的員工。然而去年底老天爺給了我一個「訊號」,發現我自己罹患乳癌零期,今年元月手術後確定是一期。雖然不嚴重,但彷彿是告訴我:不必掙扎,好好休息吧。  三月份我忙完手上的創新市集專案後,才正式宣布了歇業的消息,沒想到成了新聞。「中間的人」好像成了重要的人,也算是這兩年多來辛酸的慰藉。 「書店關門我就走。」我本想這麼灑脫,重新接上2019未完的旅程。可惜原本答應接手的書店突然喊停,我只好重新找人接手。這時,「底加書店」正好打算搬遷,尋覓新店點,於是找上了我,沒想到兩句話,一拍即合,他們並且希望我還留下一角。當時拍胸脯保證一定不留戀的我,改成分租一塊與「底加」共榮共存。 「永楽座」就這樣繼續「底加」了。 我這輩子走過很多歧路:公關公司、家庭主婦、書店老闆,每一次都是大轉彎,連想把書店收了,都這麼曲折。這次鐵了心,卻還是意外留了下來,不免讓我懷疑:或許這輩子,離不開書店了吧? 不過我不再是書店的主力,「底加」才是,但這對我正好,不管是年齡或是身體。正如前幾年我出版《中間的人》裡面寫過:「我已經到過自己的小山頂,這是年輕時的我到不了的地方。我已經不那麼怕痛了,而且我也不怕走下坡。」加上生病畢竟只是初期,真是萬幸,我並不怎麼擔心,反而覺得是老天爺給我休息的下台階。更何況,我還在舞台邊留張椅子,沒有真的離開,繼續看著台上的人發光發亮。 實體書店是創造人與人、人與書相遇的空間。活動,則給了一些創作者和讀者接觸的舞台。妳站在舞台邊,自然會被照亮,這是書店多年,我最感到幸運的事。 經營書店似乎越來越困難,但對我而言,它是我小時候的樂園、是這十幾年來的心靈歸宿,我希望有人更有心或更有創意地繼續把書店開下去。我不知道我和「底加」的緣分未來會有多長,或許有一天我終究或熄燈或轉身,專心在家畫畫、讀書與寫作,也可能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書店永遠存在我心裡。我希望我所在的城市,始終有著各式各樣的書店,而我們可以在書店,遇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書和人。只要有緣,我們總會相見。  石芳瑜簡介      輔大圖館系,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傳播藝術碩士。任職過公關公司、有線電視及電台。之後繭居家中,有時撰稿,有時翻譯,並開始思考創作的可能。2011年夏天突然轉念開了「永楽座」書店,後又赴花蓮讀東華華文所創作組。著有《花轎、牛車、偉士牌》、《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善女良男》(獲選亞洲週刊2017年度十大小說)、《中間的人》。

Read MoreRead More

元旦新制 嬰兒配方食品 禁標示優於母乳

本報綜合報導 食藥署明年元旦起調整嬰兒配方食品標示管理,原「餵母乳的嬰兒最健康」標示,改為「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配方奶不得標示人乳化、母乳化或優於母乳等同義字句。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說明「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應加標示事項」,包括每100大卡熱量含鐵質未滿1毫克產品,原標示「3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修正為「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涵蓋更多年齡層的需求。 同時修正辨識標記文字,原「餵母乳的嬰兒最健康」,修正為「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 此外,提醒使用保存注意事項,例如「產品開封前及開封後之保存方法」、「產品之使用方法及用量」、「使用者應遵照醫護人員、營養師之建議決定是否需要食用嬰兒配方食品及食用方法」、「顯著標示辨識標記並印刷於容器或外包裝」、「沖泡或稀釋調配時,應使用經煮沸之溫水及充分消毒之容器」等。 考量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原則上是母乳替代品、仍優先鼓勵使用母乳。食藥署參考國際規定,不得標示「人乳化」、「母乳化」或優於母乳之等同意義詞句,且不得有嬰兒圖片及使產品變得理想化之圖片及文字等。如違反規定,依法處3萬~300萬元罰鍰。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