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青年 政府推百億圓夢計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於二十八日指出,總統賴清德提出青年海外圓夢計畫,總經費達新台幣百億元,不只是要接近土地認識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更要有自信面對世界,讓青年從不同視角建構面對世界的自信。 蕭美琴二十八日出席「二0二四全國客家日-客家青年論壇」,這次論壇以「世代共好 航向未來」為主題,這次論壇吸引全國超過二百三十位青年及專家學者參加,透過專題演講、青年分享及多元對話,探討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激盪跨世代合作的嶄新思維。 蕭美琴說,這次主題是「世代共好 航向未來」從不同視角與客家青年分享客家文化的保存、創生、創新等各個面向實踐的經驗分享,激盪出新的收穫。 她表示,文化的保存是刻不容緩,當年的數十種語言,才經歷了多少年時間,很多語言已經從土地上消失,這些文化的傳承與土地、歷史的連結也就從此中斷,每個世代有不同使命,社會上看到許多客家青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承,不管是語言、農業、音樂等領域讓人欽佩。她相信,這些文化的傳承是創造台灣多元豐富與更精彩的力量。 蕭美琴也提到,近期總統推出百億青年海外圓夢計畫,不只是要接近土地,認識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更要有自信面對世界,每一位青年都有不一樣夢想, 但不是每一位青年都有資源到世界上追逐夢想,賴總統這項百億圓夢計畫是提供種子資源,讓青年從不同視角面對世界建構自信。 她指出,未來政府會繼續支持台灣各族群在文化傳承的努力,更會做青年後盾,強化與青年與客家文化連結,擴大支持客家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並在不同教育階段提供政策及資源強化客家青年培力。

Read More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柯P遭起訴,既是政治辦案也是咎由自取

柯P從Professor變成Prisoner,柯文哲難道不該冷靜反省一下嗎?(中央社) 汪誕平 在檢方具體求刑二十八年六月後,台北地院合議庭日前裁定柯文哲以三千萬元交保,檢方立即提出抗告。這一連串動作看來,民進黨當局似乎已下定決心將柯文哲繩之以法,這究竟是柯文哲咎由自取?還是遭到政治追殺?當然值得深入探究。 柯文哲涉及京華城容積率與政治獻金假帳案,被羈押禁見一一四天後,檢方依違背職務收賄、圖利、侵占與背信四罪起訴,具體求刑二十八年六月,褫奪公權十年,併科罰金五千萬元。民眾黨隨即抨擊「北檢拼湊證據,濫權起訴,淪為政治打手,對民眾黨進行政治追殺」;柯文哲本人在地院羈押庭中也全盤否認犯行,並反批檢方的指控全是臆測。 這個案子是不是政治追殺?在法院還沒有做出最終判決前,當然還很難定論。不過,確實有許多人認為檢方政治辦案。在偵辦過程中,特定媒體曾經七次爆料,將只有內部辦案人員可以獲得的資訊,包括證人陳述、證物內容等披露,不斷聲稱檢廉已掌握柯案「違法鐵證」;而北檢起訴書與特定媒體先前報導的內容又多處一致,顯見檢方不但明顯違反「偵查不公開」的原則,而且有藉媒體帶風向,入人於罪之嫌。 尤其可議的是,儘管最高檢察署十月二十五日將立法院及媒體相關報導資料,發文台灣高檢署「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會議」,可是兩個月過去,台高檢非但沒有提出調查報告,特定媒體反而還繼續爆料,顯示檢方根本就不在意偵查大公開的後果。這究竟是「上面」有人授意?還是檢方一意孤行?難道不應該徹查嗎? 其次,本案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柯文哲究竟有沒有收賄?北檢認定柯文哲親收沈慶京一千五百萬元賄款。但什麼時候收錢?在哪裡收錢?賄款流向哪裡?這些攸關收賄的具體事實,檢方羈押柯文哲四個月,問了八十個證人,始終都沒有查出來,只用模糊的「某時地」一筆帶過。試問,如此牽強的證據有什麼說服力?僅以柯文哲行動硬碟記載的「小沈-一五00」,和七筆合計二百一十萬元的政治獻金,北檢就認定柯文哲收受沈慶京的賄賂,這種以推論和臆測作為證據的手法,自難怪民眾黨會批評檢方政治辦案。 然而,儘管檢方的起訴書有許多牽強附會之處,柯文哲本人對京華城容積率異常放寬確實也難辭其咎。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就指出,京華城容積率百分之三百九十二,在柯文哲手裡允許提高至百分之五百六十,拿監察院背書,就算這部分沒有爭議,但容積率從百分之五百六十提升至百分之八百四十,給予百分之二十容積獎勵,百分之三十容積轉移以四十四億元購買,「圖利罪絕對成立」。 柯文哲收賄固然目前還找不到確實證據,但他處理政治獻金的一攤爛賬,也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例如他未將政治獻金存入民眾黨帳戶,而是自己暗槓;他與木可公司之間的利益輸送;挪用基金會資金做民眾黨員工薪資。在在都證明他既不清廉也不透明。毫無疑問,就算柯文哲的受賄案不成立,他也很難逃脫吃牢飯的命運。 諷刺的是,柯文哲回家以後居然還講:「我還是相信自己不是那種圖利、貪汙、違法的人」。當年他高唱要改變政治文化,如今卻被政治文化改變;當年他宣示要辦五大弊案,如今卻身陷自己製造的新五大弊案。眼見柯P從Professor變成Prisoner,柯文哲難道不該冷靜反省一下嗎?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Read More

政院:收到法案再研擬救濟方式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引發各界討論,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截至週五下班時間為止,政院尚未收到財劃法跟選罷法兩個法案,必須收到法案後,才能夠研擬下一步的救濟作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正財劃法等三法,行政院擬提出憲法救濟手段,各部會與地方縣市政府也陸續說明受衝擊的面向。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明年原本可從中央獲得新台幣一百八十九億元補助,而依據財劃法的修法試算,變成僅能多獲得一百三十四億元,相比原先能獲得的補助,仍有許多不能被滿足的地方,統籌分配款的增幅仍是非六都縣市最低。 周春米說,若從人均分配來看,屏東縣為三萬多餘元,從民眾角度來看,會有很強烈的剝奪感,恐造成都市之間的仇恨,並非各界樂見。總統賴清德施政強調均衡台灣,如果建設還是重北輕南,沒有發揮全台灣能量,將會非常可惜。 至於行政院何時會對財劃法提出救濟手段,同場的李慧芝受訪時表示,行政院還沒有收到財劃法跟選罷法兩個法案,必須收到法案後 才能夠研擬下一步的救濟方式。

Read MoreRead More

勞保費率明年調升至12.5%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勞保費率明年將再調整,依法規規定,明年將從現行十二%(含就業保險費率一%)調高至十二點五%,預估有一千零五十一萬名勞工勞保負擔會增加。 自二00九年勞保年金上路時,勞保費率(含就保)為七點五%。依勞保條例規定,實施第三年起每年調高零點五個百分點,調到十%後,改為每兩年調高零點五個百分點,直到十三%上限。 勞保費率在二0二三年時已經調升至十二%,今年並未做調整,因此明年再調升零點五個百分點、達十二點五%;二0二七年就會達到十三%上限。 若以明年勞保普通費率為十二點五%(含就保一%)來試算,聘僱一名薪資二萬八千五百九十元的勞工來計算保費,雇主、勞方及政府負擔比例為七比二比一,雇主負擔為二千五百零二元,勞工自行負擔保費為七百一十五元,政府負擔三百五十八元。 根據勞動部統計,費率調升之後約會影響一千零五十一萬名勞工,而這次調升也將增加勞保收入,每年逾新台幣兩百多億。

Read MoreRead More

高雄港估今年貨櫃量增3.6% 營收增2.49億

高雄港一一三年全年貨櫃裝卸量穩健中成長。(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四年進入尾聲,高雄港務分公司統計一一三年,高雄港全年貨櫃量,預估裝卸量約為九百一十五萬個標準貨櫃,較一一二年的八百八十三萬個標準貨櫃,成長百分之三點六,營收穩健中成長。 高雄港務分公司指出,一一三年因全球經濟平穩復甦,帶動進出口貨量,除貨櫃裝卸量外,最主要的在營業收入部分,預估全年營收為九十點一一億元,較去年一一二年增加二點四九億元,成長百分之二點八四。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高雄港一一三年藉由多角化經營,全體同仁齊心打拚下,成果豐碩,主要在貨櫃碼頭、離岸風電、郵輪及觀光遊憩等方面。 其中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全面啟用,洲際二期第七貨櫃中心共有五座深水碼頭,長榮海運年貨櫃裝卸量可望提升至四百五十萬個標準貨櫃(TEU),長期更可成長達到六百五十萬個標準貨櫃,確保高雄港樞紐港地位。 李賢義指出,高雄港成功爭取郵輪停靠、優化場站設施並辦理國際客船優惠,碼頭碇泊費全免,旅客服務費減免等優惠,亦積極參與郵輪論壇拜會重要郵輪航商,爭取海洋富士規劃一一四年掛靠高雄港四艘次,以及飛鳥二號掛靠高雄港兩艘次。 高雄港十八號碼頭正進行登船廊道新建工程,一一四年第一季完工,可供兩郵輪同時作業,並優化廿五萬總噸級大型郵輪靠泊服務環境及通關效率;澎湖馬公港一一三年有五艘郵輪到港靠泊,碼頭擴建後,未來可提供十五萬總噸郵輪靠泊,推動郵輪跳島示範港,可帶動南台灣的國際郵輪市場。

Read MoreRead More

石門水庫3年清淤1351萬立方米 創新高

石門水庫近三年清淤達一千三百五十一萬立方公尺,再創新高。(北水分署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北水分署為維持石門水庫庫容以穩定水源供應,積極加大力度進行水庫清淤,透過抽泥、陸挖、水力沖淤及排砂等多元措施,近一一一至一一三年累計清淤量達一千三百五十一萬立方公尺,是歷史的新高,平均年清淤量達四百五十點三三萬立方公尺,較以往(一0七至一一0)年平均清淤量二百五十七點三八萬立方公尺,大幅提升百分之七十四點九六。 北水分署二十八日表示,目前石門水庫採三艘抽泥船同時在壩前、大灣坪及阿姆坪水域進行抽泥清淤,除遇颱風及抽泥船保養維護期間外,全年都可以作業,今年抽泥量已逾四百二十萬立方公尺,是本水庫清淤的最大主力。其中,有二十五萬立方公尺水庫淤泥,係透過去年完工的阿姆坪防淤隧道輸泥管送至沖淤池,並在七月凱米與十月潭美兩場颱風配合水庫排洪沖淤,發揮提高水庫清淤成效。 石門水庫近三年清淤達一千三百五十一萬立方公尺,再創新高。(北水分署提供) 此外,今年有凱米、山陀兒、潭美及康芮等颱風帶來豐沛水量,估計水力排砂量達一百一十萬立方公尺,再加上抽泥及陸挖作業約四百四十萬立方公尺,今年總清淤量將達五百五十萬立方公尺以上,超越年度四百五十萬立方公尺清淤目標。 石門水庫透過設施改善及各項積極作為,清淤成效不斷成長,不僅有效維持庫容延長水庫壽命,也持續發揮穩定供應民生、農業及產業用水需求功能。

Read MoreRead More

央行:川普新政將透過股匯市影響全球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於二0二五年一月二十日上任,強勢重返白宮。且將透過實體經濟、通膨及金融市場等管道蔓延至全球,成為各國政府的挑戰。央行表示,與Fed立場相似,未來會視美國貿易等相關政策施行時程,逐季調整對台灣的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測,據以擬定妥適貨幣政策。 央行報告分析川普政策對全球經貿的可能影響,指出川普二點零政策將衝擊全球經濟成長及通膨發展,若美國新政府對全球進口品全面提高關稅,引發各國貿易爭端與貿易報復措施,加重廠商供應鏈調整壓力。央行認為,隨全球供應鏈移轉推升企業生產成本,全球通膨壓力增加,換言之,川普新政會透過物價管道向外蔓延。 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報告指出,美國新貿易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可能推升美國通膨壓力並減緩經濟成長,使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同樣具高度不確定性。 匯率方面,央行表示,近期巿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預期,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並帶動國際美元走強,導致主要貨幣多對美元貶值;近期人民幣又受巿場對美國將對中國大舉加徵關稅的預期影響,貶幅較為明顯。 至於股市,央行分析,美股正面反映川普二點零政策,呈現上漲,尤以科技類股較顯著,不過市場預期近年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增較大的墨西哥、越南及泰國等,可能受川普加徵關稅威脅,導致這幾個國家股市表現相對疲弱。

Read MoreRead More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 18縣市29日晨恐有10度以下低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指出,入冬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二十八日上午發布十八縣市低溫特報燈號,並預測愈晚愈冷,預估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清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攝氏十度以下低溫。 根據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橙色燈號(非常寒冷)區域為新北市,有持續十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低溫特報黃色燈號(寒冷)區域,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有十度以下氣溫發生機率。 氣象署預測,愈晚愈冷,二十八日入夜後到二十九日清晨,是這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最冷的時候,二十九日白天冷氣團將逐漸減弱。

Read MoreRead More

首屆看見環境生活節 延續齊柏林精神

齊柏林基金會辦理「看見 環境生活節」大合照。(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第一屆《看見環境生活節》以十二月二十七日齊柏林六十歲冥誕轉換維持續的倡議行動,基金會在翌日二十八日啟動,這是基金會送給齊柏林六十歲的生日禮物。「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傳承齊柏林的未竟之志,以影像為媒,持續行走在守護環境的永續道路上。從淡水這個低碳城市出發,展開一系列別具匠心且意義深遠的倡議活動。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出席活動時表示,身為台灣人,「你真的看過他的美麗與哀愁嗎?那你看到後,你了解了之後,你又要做什麼?」這是環環相扣的問題所在,希望藉由這次活動,透過不同的消費方式,然後產出對不是愛護地球這麼空泛的口號,而是真正透過運作跟生活方式,好好的愛惜自己跟下一代。 基金會董事長歐晉德指出,第一屆《看見‧環境生活節》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對齊柏林的致敬,對環境永續信念的延續,希望透過《看見‧環境生活節》,延續齊柏林用影像關注台灣環境的力量,結合更多以永續為核心理念的夥伴,呼籲更多人從生活中開始行動,起身關注台灣的環境。 基金會董事、已故導演齊柏林之子齊廷洹指出,十二月二十七日是爸爸齊柏林的生日,所以每年都會舉辦一些紀念性活動,今年則以結合淡水在地的永續發展,舉行環境生活節活動,讓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以嶄新視角審視家園所面臨的處境。並以淡水為基地出發,把永續串聯更多、更大,走出新北,讓更多人知道二十七日不只是齊柏林生日,也是對環境永續的體現。 基金會邀集政府、環保團體、綠色商家,環境永續團體在淡水觀潮廣場為環境倡議永續解方,共同簽署「綠色行動宣言」,推動「1V3R」願景:即「看見」(Vision)象徵著永續行動啟動;「減量」(Reduce)減少使用、「再利用」(Reuse)物盡其用和「回收」(Recycle)循環回收,強化永續環保的重要行動原則,延續齊柏林愛護環境的精神,成為人們開啟永續生活的起點。

Read MoreRead More

調查:文組高中生升學重實用和跨領域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大學問網站廿八日公布調查顯示,文組高中生升學時,較青睞系科完整的大學,重實用和跨領域。其中歷史與哲學類,關注度最高是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與高齡社會的需求有關。網站分析,文史哲和外語學群包括普大和科大學士班目前招生科系二百四十六系、名額逾一萬五千人,每年近一成考生將進相關科系就讀。 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和外語學群系科完整的大學,具備國際化、實用性高和跨領域優勢,受文組高中生青睞。 其中,具備跨領域如國際化語文專業的文組生未來發展將投入「高端服務業」。因應產業轉型需求,文科兩大學群調整課程,融入更多國際化、AI、跨領域等課程模組,在既有的人文基礎上,增加跨域和溝通能力,這是高端服務業包括專案經理、產品經理及行銷業務最核心的專業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歷史與哲學類,仍有不少學生關注。大學問網站統計這類中,關注度最高是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涵蓋哲學、社會心理領域,符合高齡社會的需求,不失是文組生穩定就業的選擇。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