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網友借錢裝潢愛巢 7旬翁險遭詐60萬老本

盧員關心詢問徐翁與女網友認識過程,隨即列舉常見的假交友詐騙套路。(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七十多歲的徐姓老翁於九月間在網路認識女網友,女方聲稱在海外工作,希望徐翁能一起到國外共度下半生,為此還特別購置二人愛巢,然而日前聲稱短缺六十萬元裝潢費向徐翁借款。徐翁聽聞不疑有他隨即至民生路某銀行匯款,幸行員察覺匯款帳戶異常,通報轄區民權所協助,擋下徐翁老本。 今年九月間,徐姓老翁透過網路交友認識一名自稱在海外工作的女網友,透過網路聊天徐翁也在女方每日噓寒問暖、聊天談心下陷入熱戀。雙方互許共度餘生,女方前還表示已在海外購買房產做為二人愛的小窩,徐翁也誤信海外生活的美好憧憬。 然而日前女方卻稱短缺六十萬元裝潢費,需要繳清才能順利交屋,請徐翁先代墊匯款至指定帳戶,不久後女方會回來台灣,順便將六十萬元歸還,徐翁聽聞不疑有他隨即前往民生路某銀行匯款,行員察覺徐翁匯款帳戶為海外不名帳戶,隨即通報警二分局民權所,副所長江昀龍、警員盧永耀獲報隨即到場,詢問得知前情後,隨即研判可能是歹徒詐騙圈套。 警方進一步查看雙方對話紀錄也確認猜想,隨即查找相關假交友詐騙案例向徐翁說明,徐翁發現女網友招數與詐騙伎倆一致後,瞬間名白三月來的甜蜜時光都是歹徒編織的陷阱,隨即取消匯款。 二分局長劉怡宗強調,詐團常利用網路交友平台撒網,以美麗動人的愛情吸引受害人入局,目標最終都是要求匯款、騙取財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萬不要拿真心換絕情。

Read MoreRead More

崑大資傳系耶誕傳情 新南向學生設計製作精美禮物盒

  崑大資系台越學生在「耶誕傳情」活動中,設計製作禮物盒,並將它們懸掛在系上星光走廊,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傳播系舉辦「耶誕傳情」活動,由全系本地生及一、二年級越南籍學生設計製作精美禮物盒,並將它們懸掛在系上星光走廊,形成一道美麗風景線。活動期間教職員生將賀卡、禮物或糖果放入禮物盒,將滿滿祝福與感謝之情傳遞給每一位參與者。 崑大資傳系耶誕傳情活動,由主任張世熙及老師陳玥湄分別指導資傳系一、二年級新南向專班學生,課程融入色彩管理與創意設計理念,讓學生們發揮創意,設計出各具特色的耶誕禮物盒,將學術與實作相結合。 特別的是,這些創意禮物盒的製作過程中,來自越南的學生們展現了他們對耶誕節的熱愛與祝福,並透過獨具匠心的設計,讓整個活動呈現出濃厚的節慶氛圍。 張世熙表示,這項活動不僅是一個關懷與祝福的傳遞平台,更是學生將課堂學習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的絕佳機會。透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除能夠表達對節日的熱愛,也能藉由創意設計與手作過程,學會團隊合作與分享愛的意義。 耶誕傳情活動的舉行,讓資傳系成為一個充滿溫馨與關懷的大家庭,學生們的努力為系館注入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每一位教職員生感受到來自教職員工與學弟妹的心意。這份手作禮物,承載了對彼此的祝福與感動,讓這個耶誕節更加溫暖、更加美好。

Read MoreRead More

南消第一大隊至柳營尖山埤舉辦大量傷病患緊急處置演練

南消第一大隊十結合柳營尖山埤渡假村舉辦大量傷病患緊急處置演練。(消防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南消第一大隊十一日上午結合柳營尖山埤渡假村舉辦大量傷病患緊急處置演練,強化觀光遊樂業對於災害事件應變處置能力,打造安全旅遊環境。 第一大隊指出,十一日上午於柳營尖山埤渡假村舉辦的大規模傷病患緊急應變處置演練,模擬發生於渡假村內的一場戶外旅遊活動中,遊客突遭遇虎頭蜂群攻擊,造成至少十五人受傷,其中部分傷者因蜂螫出現過敏反應,情況危急。演習設置了多個傷病情境,並針對不同層級的傷者進行處置。 此次大量傷病患演練,南消第一大隊有建立指揮架構、狀況評估與通報、動線與區域配置、快速檢傷分類、傷病患醫療處置及後送等五大項目。初步將患者檢傷分類後,對紅、黃卡傷患需先行急救處置,並展開後送急救。大量傷病患的處置,主要是如何把有限的救護資源做最有效且合理的分配,讓災害的傷亡人數降到最低。 消防局指出,此次演習彰顯了尖山埤江南渡假村在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方面的優異應急處置能力,也展示了消防局等相關單位的協同作戰精神。未來將繼續加強對旅遊區域的安全管理,確保遊客在享受美麗景點的同時,能夠擁有一個安全的旅遊環境。 局長李明峰表示,此次演習成功檢驗了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處置能力,消防隊員的迅速反應及專業救援確保了傷者的安全,並有效避免了更大規模的傷害。

Read MoreRead More

台南市表揚健康社區 官田社區發展協會等5社區營造典範

市長黃偉哲頒發健康社區獎給官田社區發展協會等五社區,並與受獎人合影。(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南市健康社區選拔結果出爐,共計有官田社區發展協會等五社區獲獎,市長黃偉哲十一日公開頒獎表揚,肯定社區居民、長者及志工推動健康社區成效卓著。 獲獎五社區包括,官田區官田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推動女力增能及跨世代服務,建立社區鑑別系統,有效提升社區意識;仁德區二行社區發展協會積極辦理健康環境改造,社區自主防災動能強,並將資訊平台導入社區,營造健康社區優質生活;柳營區重溪社區發展協會農產品豐富,與柳營奇美醫院進行多元合作,成立新住民志工隊,積極推動社區族群融合;南化區南化社區發展協會用心經營銀髮健身房,用心打造高齡友善健康社區;善化區嘉北社區發展協會居民以惜福市集與自然生態山海圳為社區發展亮點,有系統性規劃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衛生局說,台南市自二0一三年開始設置健康社區選拔活動,期透過選拔方式,展現各社區推動健康城市議題與成果,藉以產生具有示範意義之健康社區,作為本市社區營造典範。

Read MoreRead More

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轉型 高市大樹區農會輔導青農吳彥成轉型成功

高雄市大樹青農吳彥成種植的玉荷包荔枝曾榮獲優良獎。(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大樹青農吳彥成從小就在荔枝園長大,他在大樹區農會輔導積極學習農業新知,種植的玉荷包荔枝榮獲優良獎,近年拓展種植白玉苦瓜和絲瓜,並申請產銷履歷驗證,深獲消費者喜愛。 大樹區農會歐幸娟總幹事表示,大樹是農業區,農業人口占比超過三成八,農地占逾六成,農業產值約十六億元,主要以金讚鳳梨、玉荷包荔枝、瓜果蔬果為主,遠近馳名。 歐幸娟指出,因應人口老化及國人重視食安,區農會大力推廣無毒農業和休閒農業,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轉型,協助組織產銷班,推展農業新知識、新技能,並拓展農產品外銷通路以增加農民收入,青農吳彥成即為成功案例。 吳彥成是荔枝園第二代,他不墨守成規,積極參加大樹青農聯誼聯誼會、農改場課程與高雄市型農培訓班,學習利用數據分析管理果園,運用科技農法掌握荔枝生長狀況,在去年高雄市玉荷包評鑑中脫穎而出,榮獲優良獎殊榮。 高雄市大樹青農吳彥成(右)與太太共同管理苦瓜園。(記者吳門鍵攝) 「全部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吳彥成深諳農業是靠老天賞飯吃,加上玉荷包是一年一收,近年極端氣候影響,風險極高,因此他未雨綢繆加上謙沖上進的心,閒暇參加大樹區農會輔導的農業技術團,累積更多實務經驗,獲得一位資深老師傅的青睞,傾囊相授白玉苦瓜、絲瓜的栽培秘訣。 吳彥成認為白玉苦瓜是大樹知名的代表性作物之一,又與玉荷包產期錯開,尤其大樹氣候合宜又有好水加持,生產的白玉苦瓜果實潔白、口感爽脆、苦味較低,尤其在健康養生風潮中更是深受消費者喜愛。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吳彥成透過良好的田間管理技術、科學施肥與有效病蟲害防治,確保作物符合採收安全標準,也順利申請產銷履歷驗證,種出的白玉苦瓜外型細緻、口感爽脆,絲瓜則以水嫩清甜,成功打開市場知名度。 吳彥成感謝大樹區農會提供病蟲害講習會、肥料管理培訓等課程,同時維持穩定的收購價格,讓他更有信心往前衝,未來仍會秉持初衷與熱忱,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年輕人,他認為只有將農業轉型為專業化、科學化管理的產業,才能吸引新世代青農的加入,為農村注入新活力。

Read MoreRead More

職棒球員工會回饋列車到輔英 讓球員見識槌球長輩的活力與熱情

職棒中信兄弟隊李吳永勤球員(左)體驗槌球。(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華隊在二0二四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奪金熱度餘溫尚存,職棒球員工會回饋列車十一日開抵輔英科大與槌球隊長輩相見歡,並欣賞長輩熱舞、合唱表演,職棒球員稱許長輩們老而彌堅,已奪得九座冠軍盃,雙方還混編下場進行青銀分組對抗賽,氣氛和樂。 職棒球員工會回饋列車由中信兄弟李吳永勤和味全龍林孝程兩位球員擔任列車長,十一日抵達輔英科大樂齡健康活力中心,在療癒花園與槌球隊高齡長輩互動,長輩見到職棒球員現身欣喜不已,有氧班長輩表演熱舞迎賓,令球員見識到長輩的活力與熱情。 輔英林惠賢校長讚揚職棒球員工會長期進行社會關懷與公益活動,透過回饋列車散播愛與希望的養分。明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也推動「壯世代計畫」,希望壯而青春、壯而不退,繼續貢獻社會,輔英一直在培育護理、長照人才,樂齡健康活力中心更如同長輩的「第二春」,活躍老化,盼社會多關注高齡化問題,多給長輩關懷。 職棒球員工會回饋列車開抵輔英科大樂齡健康活力中心,職棒球員與校方人員合影。(記者吳門鍵攝) 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程紋貞主任表示,當初安排槌球課程只是培養長輩運動休閒習慣,沒想到長輩們愈打愈有心得,南征北討,迄今已拿到九座冠軍盃,身心靈都獲得提升,有些病不藥而癒,甚至進行小農園藝栽種,親手種上芭樂和蔬菜,長輩的活力與企圖心值得敬佩。 李吳永勤和林孝程雖是職棒選手,但對槌球規則卻很陌生,槌球隊員仔細跟兩人說明執桿的基本動作和規則,隨後兩位球員與槌球長輩混編分組對抗,過程趣味橫生。 李吳永勤和林孝程隨後與長輩和同學座談,兩人各自分享當職棒球員的酸甜苦辣,尤其要克服低潮的過程,非一般人所能體會,鼓勵大膽設定目標,勇敢追夢。

Read MoreRead More

傳承「永靖謝平安」文化 小朋友搓湯圓求平安

小朋友體驗搓湯圓並從中了解永靖謝平安文化的由來。(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永靖謝平安」是彰化永靖人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安排永靖鄉竹子社區的農村課輔班,舉辦「謝平安─搓湯圓活動」,藉由解說謝平安的由來與搓湯圓,讓小朋友從動手做、張口吃的有趣體驗中,感受家鄉傳統文化的魅力。 謝平安文化是台灣早期客家農業社會歲末秋收所舉辦的酬神儀式,用以答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永靖人更將謝平安視為僅次於春節、中秋、端午三大節日的重要節慶。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自二0一九年起攜手宮廟、政府、民間團體擴大舉辦永靖謝平安活動,將此定為「所有永靖人的家庭日」,冀望外地打拚的永靖遊子能夠返鄉一同參與,回家團聚。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長年關心永靖地區偏鄉兒童的教育,於二00九年在永靖最偏遠的竹子村成立「頂新農村課輔班」,提供數學和英文科的免費課後輔導,盼透過提升偏鄉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優質教育的機會。農村課輔班成立至二0二四年,受惠學子累計超過一千八百位。 今年基金會在開設的農村課輔班舉辦「謝平安─搓湯圓活動」,講述謝平安由來與分享謝平安紀錄片,再融入搓湯圓的手作體驗,讓同學從「謝平安、搓平安圓、呷平安」的活動中,對家鄉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盼藉此能夠使文化向下紮根,在地文化永續流傳。

Read MoreRead More

亞太聽障運動會 員林市崇實高工學生劉沁瑀吉隆坡奪跆拳道雙銅

員林市崇實高工學生劉沁瑀參加吉隆坡亞太聽障運動會奪跆拳道雙銅。(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崇實高工體育班二年級學生劉沁瑀,參加二0二四年吉隆坡第十屆亞太聽障運動會,以優異的表現勇奪跆拳道個人品勢第三名及雙人品勢第三名,這次的勝利讓她充滿信心,也激勵她邁向更大的目標二0二五年日本東京聽障奧運的選拔賽,她期許自己能夠再次入選國家代表隊,為國家、學校與自己爭取更多榮耀。 劉沁瑀從國小二年級起便在跆拳道館學習跆拳道,至今已有九年,儘管訓練過程經常因為拉筋痛苦而哭泣,或是對某些動作無法掌握而感到沮喪,然而她始終未曾放棄。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她克服了身心的挑戰,並且越來越堅定地走向目標。 劉沁瑀進入崇實高工體育班繼續她的跆拳道生涯。教練陳雅琦說,由於劉沁瑀聽障,理解力及平衡感、反應力較一般慢,所以練習起來更辛苦,更要花時間,但她還是咬牙苦練,精神可佩。 每當比賽取得佳績,劉沁瑀總是感到無比的滿足與成就感,而這正是支撐她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她感謝教練們的悉心指導,尤其是崇實的兩位教練,讓她在每一次的挑戰中不斷成長。 劉沁瑀表示「我的目標是能在國際賽中奪得金牌,並且每一次的國際聽障比賽都能入選國家隊,再次創下佳績。」未來她將持續保持訓練熱忱,不斷挑戰自我,力爭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校長陳威男表示,劉沁瑀獲得國際競賽雙料銅牌,對於全校師生是莫大的鼓勵。雖然練習過程艱辛,但成果是甘甜的,期盼劉沁瑀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

Read MoreRead More

專注人工智慧技術研發 金屬中心舉辦「AI驅動‧智見金屬產業新未來」論壇

  「AI驅動‧智見金屬產業新未來」論壇。(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注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日前舉辦「AI驅動‧智見金屬產業新未來」論壇暨特展,深入解析如何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助力企業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 論壇上多位重磅專家將分享國際趨勢與成功案例,揭示產業人工智慧轉型的關鍵策略,現場設有人工智慧技術展示區,探索如何為製造業創造突破性價值,為產業注入轉型動能,邁向智慧製造新未來。 金屬中心賴永祥執行長指出,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成為全球各領域不可或缺之核心元素,中心協助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政策,加速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讓產業人工智慧化。 活動邀請國內外重量級人工智慧專家如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梁越昇教授、美國馬里蘭大學暨工業人工智能中心李傑教授、國立台灣大學羅仁權教授、金屬中心邱振璋處長等,分享人工智慧創新對產業發展等議題及成功案例。 展示區展示金屬中心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如國內首創「銲接機器人」,解決大型鋼構產業經驗師傅缺乏困境,已應用於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等場域;將「無人機」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導入山難救援情境,可快速定位待救者位置,有效縮短搜救行動的時間。

Read MoreRead More

循環經濟的新里程碑 京冠生技打造「啡」凡價值 廢棄咖啡渣變身抗藥性解方

  京冠生技致力於推動生技創新與環境永續,彰顯台灣在國際循環經濟中「TAIWAN_CAN_LEAD」的重要價值。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環境變遷與污染日益嚴峻,循環經濟理念在全球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冠生技)秉持「以終為始、環境永續」的核心理念,結合經濟部產創計畫、SBIR計畫及環境部8+N資源循環聯盟的支持,專注於逆境固態發酵技術的精進,推動農食副產品的高值化應用。京冠生技楊青山董事長以永續發展為商機,結合農業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推動台灣農業創新,成功實現淨零轉型,也展現企業對循環經濟的實踐力。京冠生技最新推出以廢棄咖啡渣為原料的機能性飼料添加劑,針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減少經濟動物抗生素的使用需求,推動畜產業朝向精準養殖與預防醫學的新方向發展;同時將台灣每年十萬噸廢棄咖啡渣轉化為40億元的產值,實現健康、安全與經濟效益的三贏。 :京冠生技於近期推出以廢棄咖啡渣為原料的機能性飼料添加劑,針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隨著全球資源壓力日益加劇,台灣農食產業在線性經濟模式下面臨重重挑戰。作為綠色經濟的領航者,京冠生技以3R(Reduce減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環)模式為基礎,前瞻性地引入Redefine(重新定義)與Redesign(重新設計)的創新思維,透過生物科技賦予農業廢棄物新價值,讓京冠生技不僅將「剩食」轉化為「盛食」,更為產業創造出一種可持續、共好的商業模式,促進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京冠生技透過系統性跨域整合,攜手產官學各界,共同開啟全面性的綠色循環契機。以環境經濟與永續經營為核心理念,建成全台首座豆渣高值化減碳示範工廠,將生物、能源、水與碳的循環創新整合於生產流程中,樹立台灣循環經濟的新典範。此外,京冠生技為全台灣第一家成功研發綠豆固態發酵技術與菌種研發的生技公司。透過以生質材料為開發原料,微生物逆境固態發酵仿生技術和生醫分析手法,成功將茶渣、咖啡渣、豆渣等轉化為功能性飼料原料與人類保健產品,並持續精進技術,探索更多農食副產物再利用的可能性。 京冠生技深耕農業廢棄物高值化領域十餘年,專注於農食副產物的技術創新與應用,致力於打造從產地到餐桌的循環經濟生態鏈。隨著全球對永續畜牧與食品安全的關注日益增加,抗藥性問題已成為畜牧產業與公共健康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 針對此需求,京冠生技發掘廢棄咖啡渣的潛在價值,攜手多家科研單位開發出創新的「咖啡渣發酵產物」,為業界提供兼具環保與健康效益的突破性解決方案。嘉義大學獸醫系郭鴻志教授指出,抗生素的過度使用雖帶來醫學與動物健康的進步,但也加劇了細菌抗藥性問題,促使人類與動物醫學領域積極尋找減少抗生素使用(翦抗)或抗生素替代方案(替抗),咖啡渣發酵產物能顯著提升經濟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效抑制細菌的抗生素輸出幫浦,增強抗生素效用,進一步減少抗生素使用需求。基於此,京冠生技推出以廢棄咖啡渣為原料的功能性飼料添加劑,助力產業實現精準用藥與預防醫學的願景,重塑抗生素的價值與重要性。 不僅如此,經實驗證實「咖啡渣發酵產物」的應用潛力對人類健康也展現出突破性可能。研究結果顯示,該技術對人類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具有顯著抑制效果,未來有望發展為人類治療或預防藥物。目前,這項創新技術已成功取得台灣與日本多項專利,為解決公共健康問題提供全新的視角與契機。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