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口埤實小野營 歡樂暑不盡

口埤實小夏日樂學進行「野外求生露營體驗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結合社區自然資源推動山野教育,夏日樂學進行「野外求生露營體驗活動」,課程包括定向越野、獨木舟、腳踏船、團康活動、結繩技能、搭營夜宿、野炊體驗等,讓孩子的暑期學習更多元、豐富。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山野教育中,野外求生是重點課程,露營體驗更不可少,利用夏日樂學課程,讓小朋友在團體遊戲的趣味中,體驗需靠團隊合作的野外求生冒險,相當富有挑戰性,小朋友學習興趣高昂。  體驗課程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虎頭埤風景區進行,包括定向越野、獨木舟、腳踏船、團康活動、結繩技能、分組表演、搭營夜宿、野炊體驗、營火晚會等,內容設計豐富精彩。同時還邀請屏東縣立鶴聲國中童軍團、「行義、羅浮」校友,帶領學習活動進行。  學童採混齡分組方式,既競爭又合作,過程高潮不斷、活潑有趣,在大哥哥、大姊姊的指導陪伴下,學童發揮智慧完成了各項任務與挑戰,增進環境適應的心智訓練。孩子們歡笑滿場、回味無窮。  活動中恰有哈格比颱風過境,學童在間歇風雨中走讀山野、辨別方向、觀察地理環境、探索生態、搭營、野炊,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運用野外求生知識,積極學以致用,是非常難得的學習經驗。  在營火晚會,各組孩子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學習成果,現場互動熱烈,節目精彩絕倫,到場關心的家長驚嘆連連、充滿感動。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延中生踏查社區 參觀防疫特展

延平國中嗡嗡社學生到兒童科學館看登革熱防疫特展。(記者施春瑛攝) 延平國中申請北區公所推動的社區踏查活動,十餘名嗡嗡社及戶外教育小組學生,除了到兒童科學館觀看登革熱防疫特展,也到台南公園進行踏查,了解台南公園的沿革與歷史。  校長杜俊興表示,為鼓勵學生認識所在的地方,北區公所特別針對國中小舉辦社區踏查活動,校方向公所提出申請,並規劃安排學生走訪鄰近學校的台南公園及兒童科學館。  兒童科學館正展出「登革熱防疫特展」,延中特色社團「嗡嗡社」是研究防蚊,校方也安排嗡嗡社成員看防疫特展。  杜俊興與社團老師-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思恩,接著又帶著嗡嗡社與戶外教育小組的學生前往台南公園,從「消失的文元溪」、「一一九年的全台最大菩提樹」到「謎樣的八十八巷石碑」,都讓學生們驚呼原來每天經過的公園,背後竟然藏有這麼多故事與有趣的生態。活動最後,同學們還沿著文元溪的古河道走回學校,讓孩子們更清楚每天生活的環境地勢的起伏與需要注意的淹水、防疫問題。  杜俊興表示,「社區踏查」讓學生走入社區,了解居民生活;「蚊子防疫」是讓學生從科學導入,具備專業正確態度,過健康的生活。延中的暑期「教育即生活」課程活動就是要融合這些優點,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由戶外教育小組的學生帶著嗡嗡社的同學導覽家鄉,讓暑假學習不無聊、有趣又印象深刻。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科實中研發微鋼琴 隨時露一手

南科實中學生研發出「微鋼琴」,方便攜帶,在全國科展獲獎。(記者林相如翻攝) 南科實中學生團隊研發出「微鋼琴」,攜帶方便又能彈出完整曲目,這項創新又能與生活結合的研究發明,除獲得今年南市科展第一名的肯定外,更在全國中小學科展中,奪下「崇友創新研究獎」。如此優異的表現,校長秦文智說,老師用心的指導,加上學生努力的學習投入,值得嘉勉,更展現南科實中位於科學園區應有的科技能量。  南科實中國小部合唱團經常奪下全國合唱比賽的冠軍,國、高中管樂團也是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的常勝軍,也因此讓該校的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音樂。由於對音樂的喜愛,該校組成參加科展的學生團隊,想到鋼琴的笨重,對於想要隨地隨興彈鋼琴,可能有所困難,因此就以此為題,決定科展的研究題目-「製作方便攜帶的微鋼琴」。  在題目確定後,老師隨即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程式設計,並試驗探究生活中物品的導電性,將可導電的物品加上程式設計,運用「琴鍵編碼表」的邏輯概念,以最少的接線,設計出三種可攜帶的科技鋼琴。  這三種可攜帶的科技鋼琴,分別為西卡紙與導電材質結合、塑膠琴鍵與導電材質結合、木片與導電材質結合,只要輕輕的按琴鍵,就可彈出一首優美的簡單樂曲。且為了突破微鋼琴琴鍵數量限制,還增設降八度及升八度鍵,可增加彈奏的音域。另外更運用了板子上的A和B鍵,只要一按A或B鍵,微鋼琴就會自動彈出一首歌曲,非常有趣。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自信 

台南市海佃國小四年十班 ◎沈粲泰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國際文創設計賽 亞餐師生抱7金

亞餐師生在國際文創盃設計競賽表現亮眼,共奪七金、一銀及一銅。 (記者施春瑛攝) 亞洲餐旅學校連續三年參與「國際文創盃設計競賽」,師生年年締造佳績,今年共獲得七金、一銀與一銅。  已連辦六屆的國際文創設計賽,其目的在將昔時文化產物融舊鑄新,除發揮創意外,新產物並可提供產業需求之參考。今年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報名參賽的靜態作品更多,作品琳瑯滿目,舉凡時尚造型、面具服飾、餐飲觀光、創意安全帽等,數百名參賽者共端出上千件作品參賽,競爭十分激烈。  亞餐表示,今年共派出楊芮珺等六名學生參賽,他們都是黏土捏塑設計社的社員,其中五位還是校方培育的烘焙選手。準備參賽作品期間,學生除了要應付統測外,課餘時還要練習中式麵食之乙級證照考試項目,以及更艱難的跨年齡的全國商業類科技藝競賽。有選手就因蠟燭多頭燒,一度興生放棄念頭,所幸經過指導老師的開導與鼓勵後還是選擇參賽,而且皇天不負苦心人,獲得相當優秀的成績。  其中在面具創意設計靜態作品競賽,楊芮珺、陳舒萱、鄭宇翔分別拿下一、二、三名;陳國堯獲骷髏頭創意設計第一名;張雅淳獲蝶古巴特靜態作品布包第一名、蔡育廷獲安全帽類第一名。  指導老師王沛綺為鼓勵學生參賽,自己亦投身賽事,榮獲自由組紙藝藝術創作靜態作品第一名、美術工藝創意設計靜態作品第一名、流行商品創意設計靜態作品第一名等三項第一。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餐飲系安排系友赴德進修

南台餐旅系畢業系友李雅淳在系上協助引介下,前往德國烘焙名店Machler GmbH接受三個月訓練,學習的國際交流經驗有助於未來創業的產品開發與經營管理。 (記者汪惠松翻攝) 南台科大餐旅管理系關注系友畢業後發展,協助引介前高雄知名連鎖烘焙坊主廚、系友李雅淳,前往德國烘焙名店Machler GmbH接受三個月短期訓練,除豐富她職涯生活的許多啟發,學習國際交流經驗,亦將有助於未來創業的產品開發與經營管理。  李雅淳在實習受訓期間,參與到歐美最重要的耶誕節日,在節慶前三至四週就會開始製作耶誕節限定餅乾,及最重要的耶誕麵包「Stollen」,Stollen,在他們的心中好比台灣中秋節的月餅。Machler GmbH麵包店也會協助當地學童手作耶誕餅乾及薑餅人,每年均有一至二百位小朋友來體驗,發揮創意妝飾屬於自己的薑餅人,迄今已十餘年。  德國在人力昂貴的情況下,會配合利用一些大型生產設備進行製作麵包並縮短製程。為了趕在早上開店前都出爐,所以製作麵包的時間會從晚上十一時生產到翌日早上。  李雅淳表示,在德國實習訓練獲益匪淺,除了體會到與台灣不同的文化外,也能深入了解顧客想法及需求。在德國一年可以有二十四天的有薪假期,如何能像德國人一樣?在有限的工時內完成工作,並學習他們享受生活、重視休閒,也只有在身心靈得到很多休息之下,才能在工作時間內發揮最好的效率。  未來如果有開店機會也想要以這個為目標,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享受上取得均衡。李雅淳非常感謝南台餐旅系在其構思創業之際,有機會接受引介,前往德國接受實習訓練。也希望未來南台校友及學弟妹都有機會參與這些難得的技術交流與訓練。  南台科大餐旅管理系今年也與德國Machler GmbH德式烘焙店簽訂合作備忘錄,持續關注系友畢業後的發展狀況,協助系友強化國際移動力注入職場新能量。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小師退休 附幼童表演獲喝采

崑山國小今年共有六名老師退休,附幼畢業班小朋友在結業式中為退休師長獻上《老鼠娶新娘》戲劇歡送。(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崑山國小今年共有六名老師退休,除附設幼兒園畢業班小朋友在結業式當天為退休師長獻上《老鼠娶新娘》戲劇歡送,並與榮退教師一起「畢業」。當年被退休的老師教導,今年考上台大的黃微茹等近十名同學也返回母校感謝及祝福老師榮退,場面溫馨。  崑小今年共有陳怡文、林淑勤、蔡佩芬、李妙珍、陳顯鑫、張愛花等六名老師退休,她們投入教育界數十年如一日,其中陳怡文從師專畢業就來到崑小,一轉眼服務滿三十一年,校長、家長會及文教基金會、教師會均獻上禮金、匾額及紀念品,還有同事們溫馨獻花,讓退休老師們感動不已。  崑小附幼主任施美惠表示,附幼畢業班《老鼠娶新娘》戲劇,在畢業典禮當天精湛演出搏得滿堂彩。校長王文玲與各處室主任討論,決定由這群「初生之犢」,以「畢業生歡送畢業生」的概念,配合迎親隊伍進場的方式。  在結業式當天,扮演《老鼠娶新娘》迎親隊伍的盟業班小朋友,隨著〈內山姑娘要出嫁〉熱鬧的鑼鼓音樂聲中,帶到榮退老師進場,感動了在場師生,表演中台上與台下展開熱烈互動。孩子們面對千位師生僅毫不怯場,落落大方。  配合十二年一遇的金鼠年,附幼小朋友們選定「老鼠娶親」作為表演題材,從最喜愛的繪本發想,角色自己選、道具自己做,劇情的編排、串場舞蹈、海報繪製及舞台布置,均由幼生共同構思與製作。透過發表過程,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也從中感受到團結合作的重要,並獲得家長讚賞肯定。  崑小今年考上台大的校友黃微茹說,聞悉陳怡文等老師要退休的消息,立刻聯絡近十位同學們在學年度結業式返回母校,非常感謝低年級時的啟蒙老師。從小給她們一些正確的方向指引,在學習的道路上一帆風順,並祝福老師,退休快樂。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師生僅花百萬修復菁埔埤抽水站

南台科大機械系師生團隊受台南市文資處委託,以現況修復方式為日據時期建造年久失修的六甲菁埔埤抽水站進行整修完成。(記者汪惠松翻攝) 日據時期建造年久失修,荒廢半世紀的六甲區菁埔埤抽水站,台南市文資處委外進行修復評估需一千三百餘萬元,在經費有限下,以百萬元委託南台科大機械系副教授張崴縉帶領學生,以現況修復方式進行整修,經近年時間完成修復,節省千餘萬元公帑。  早年六甲、林鳳營地區的農民,仰賴埤塘灌溉農田,直到日治時代設立菁埔埤抽水站,當地農田水利更具規模及效率。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抽取埤塘水送入灌溉圳溝的泵浦,必須使用扭力強大的柴油引擎才能運作,而柴油引擎的周邊輔助系統則仰賴另一台煤油引擎啟動。  因此整個抽水站布滿轉動機械,藉由不同工藝技術分工達成抽水功能,歷經戰亂致使管理機關未能保有相關設計文件,具百年歷史的抽水站修復難度極高。  菁埔埤抽水站在實施修復前形同廢墟,建物殘破且機械設施多被竊,文資處於站場整建完成後,移交由南台進行修復。機械系副教授張崴縉帶領先進車輛組三年級學生陳建宇、李魁貫、黃文志及陳世偉等進行修復。  此站場位於菁埔埤濕地步道內,缺水缺電且不易進入。南台師生修復小組平日僅能利用課餘及週末前往工作,每次往返需花近兩小時。現場因交通問題無法進駐大型機具,多利用人力及學生在汽車修護課程中所習得機械拆解技巧,逐一完成分解、保養工作。  本身亦是機械專長的南台校長盧燈茂,除讚賞機械系師生表現,並認為參與修復工作,不僅充分表現出科技文化人的特質,更展現南台人務實勤奮的特點,希望能繼續與政府合作,共同煥發出地方特有文化的底蘊,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為地方文化貢獻心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新市國小武術隊 強身又揚名

新市國小武術隊在武術比賽中表現優異。 (記者林相如翻攝) 成軍多年的新市國小武術隊,今年在台南市中小學武術錦標賽大放異彩,奪下多面金牌,不論是拳術或者武術器械,都有優秀的表現,得獎的學生對於練武強身也能拿金牌,相當開心。校長李志賢說,希望透過武術的推廣,讓學生能成為允文允武的優秀學生。  今年台南市中小學武術錦標賽於七月中旬登場,新市國小武術隊也報名參賽,成績相當優異。李玟萱參加傳統武術器械,奪下國小三年級女子組第一名,也在乙組長拳獲得優勝。  王相云則參加傳統武術內佳拳術,奪得國中二年級女子組第一名;至於曾聖元,則是參加傳統北市武協初級拳,勇奪六年級男子組第一名,而這些學生能替學校、替自己奪下金牌,也證明自己的人生金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李志賢說,新市國小為了讓學生除了學業外,也能有豐富多元的學習內容,開辦不少社團活動,有小提琴、絲竹樂、扯鈴、大鼓、游泳、武術等等,讓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想要參加的社團活動,也都利用課餘的時間練習。由於學生都是自己有興趣參加,練習起來也相當用心,也因此這些學生在課外活動的表現,都相當傑出。  至於參加武術隊的學生,都由學校聘請專業教練進行指導,李志賢說,一開始學生都會接觸各方面的拳術與器械,再由教練觀察他們練習的情況,選擇學生表現較好的項目進行加強訓練,雖然有些學生一開始加入只是為了練身體,但久而久之,產生濃厚興趣,也因此能全力投入,比賽才能有傑出的表現。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