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海底世界

 台南市西港國小四年忠班 ◎陳炳叡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官中校長陳文財卸任 學生不捨

官田國中校長陳文財將轉任,學生紛紛獻花、寫卡片祝福。(記者林相如翻攝) 官田國中校長陳文財,八月轉任復興國中校長,由於在官田國中四年,推動科學、食農等教育,豐富學習內容,讓學生對他相當喜愛,如今即將轉任,學生相當不捨,獻花、寫卡片,祝福陳文財到新的學校,一樣能保持對教育的熱忱,有空要回到官田國中來看看。  陳文財也說,官田國中雖然規模不大,算是偏鄉國中,有些學生家中更有經濟壓力,求學路不順遂,但官中的學生卻認真學習,也勇於嘗試接受新的學習課程,四年來送走了好幾屆畢業生,看到他們都有好的表現,也相當開心,也祝福官中的學生繼續在求學路邁進,替自己的人生打下好的基礎。  陳文財四年前到官田國中接任校長時,雖然對學校的人事物都相當陌生,但感受到師生的學習熱情,卻看到有些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為了幫助這些弱勢學生能有好的學習環境,減輕壓力,積極尋求外界協助,開辦弱勢課輔班,甚至學生願意留校晚自習,也幫他們籌措晚餐的經費,讓他們求學路無後顧之憂。  且為了拉近與城市國中學習的差距,陳文財更引進了3D列印等學習資源,讓學生能接觸到先進科技的學習課程,也在校內積極推動食農教育,打造科技溫室等學習環境,在他與師生一齊努力下,官田國中更曾獲得環保校園的高度肯定,也增添學生不少視野。  如今陳文財即將轉任,學期末官田國中的學生紛紛利用機會獻花、寫卡片給陳文財,讓陳文財感受到學生暖暖的祝福,他強調,學生就是他前進的動力,會繼續做好教育英才的本分。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秀學習成果 南工職能科照得住

南工綜合職能科理論與實務結合教學,三年級學生連續兩年共計考取機踏車修護、飲料調製、烘焙麵包、烘焙餅乾等約五十張兩級證照,展現學習成果。(記者汪惠松攝) 台南高工綜合職能科銜接國中特教班,以先天智能障礙學生為主,在行政與特教團隊全力輔導下,三年級學生參與丙級技術士檢定,連續兩年共考取機器腳踏車修護、飲料調製、烘焙麵包、烘焙餅乾等約五十張證照,其中更有個人取得二至四張,展現學習成果。  南工校長王榮發表示,綜合職能科特教組自九十六年起推動調飲、烘焙與機車修護丙級課程以來,成果豐碩,學生從考取證照過程學習到正確的工作職業態度,有助於推展學生投入高三職場實習,更期許學生克服自身缺陷,習得多元職業能力,畢業後取得穩定的工作貢獻所學、服務社會。  特教組長徐霈涵表示,綜合職能科銜接國中特教班,學生以智能障礙為主,在學習與操作等先天性能力跟一般學生相較之下,需要融入更多的特教學習策略與練習機會。學生在特教老師楊川賢、連盈捷和外聘南榮科大餐旅管理系老師彭秋錦的的密集特訓下,精進學術科的知識與技能。  歷年來學生參與丙級技術士檢定均有優異成果展現,例如一0八年三年級學生共計取得二十九張丙級證照,其中兩人取得各取得機車修護、飲料調製、烘焙麵包、烘焙餅乾四張證照,及四人各取得飲料調製、烘焙餅乾、烘焙麵包三張證照。  一0九年三年級學生參加烘焙食品—餅乾類、麵包類、飲料調製、機器腳踏車修護丙級技術士檢定等,亦共取得二十張丙級技術士證照,成績十分亮眼。班導師林怡秀表示,考取四張證照的楊玉成,求學期間積極進取,任何學習均全力以赴,學業成績優異,實為大家的學習表率。另尹羽耀表現也可圈可點,共拿到三張證照。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永康勝利輔導主任吳宜蓁 EQ高

永康勝利國小輔導主任吳宜蓁亦師亦母角色。(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勝利國小輔導主任吳宜蓁,除帶領教師們一同成長精進,並大力推展情緒教育課程,扮演「亦師亦母」角色,透過繪本故事等課程引導學習,讓孩子能學習檢視自己與他人的情緒,進而找到解決情緒問題方法,培養高EQ特質,榮獲一0九年度台南市師鐸獎。 吳宜蓁在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曾擔任各年段導師及教學總輔四處主任,不論在哪個位置上,總秉持熱忱與堅持,獲得教學、行政團隊及家長肯定,更是孩子心中最親切的天使老師。   曾有一名新生報到時,因不曾就讀幼兒園對團體生活非常排斥,也非常缺乏一般生活能力,甚至抗拒到校。當時擔任該班導師的吳宜蓁在開學前邀請這位新生與家長到校熟悉環境,並透過繪本故事和溫暖陪伴,讓孩子慢慢接受並體會導師的關心。開學後反而每天吵著要早點去上學,因此常常主動幫助同學,獲選模範生。  在學習上,數學往往是孩子最頭痛的科目,擔任台南市數學輔導員的吳宜蓁,透過建立教師學習社群,發展一系列具有生活素養的數學彈性學習課程,透過具體的操作性活動,讓孩子不再害怕較高層次的抽象思考而喜歡上數學,更成為小小愛數學人,因此獲選全國資訊典範團隊和教學卓越金質獎。  除基本學科的扎根,在未來生活中,孩子更需要跨領域的統整能力。因此吳宜蓁帶領孩子站上多元的舞台打造軟實力,讓孩子在不同領域建立自信心,指導參加各項活動與競賽,在資訊、科學、微電影、演說朗讀都曾獲得佳績。  因了解許多孩子不熟悉母語,吳宜蓁與老師施明勝創立母語播音社,透過三塊板的說學逗唱與雙人相聲表演,讓孩子體會母語的美麗,每週的廣播演出,成為全校孩子最期待的午餐饗宴。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心理X科技X文創 成大南台跨校開課

成大「夏日台灣祭在日本」課程的修課學生舉辦期末成果展。(記者施春瑛攝) 成大心理系教授楊政達集結校內不同領域教師及南台科大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共同開設「夏日台灣祭在日本-心理x科技x文化創新」課程,日前舉辦「夏日台灣祭2.0」期末成果展。五組學生利用遊戲、體驗、故事等方式,藉由VR虛擬實境技術,推廣台南、日本傳統文化,有的作品還加入災害元素以紀念台灣九二一大地震與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與海嘯,以期撫慰人心。  「夏日台灣祭2.0」期末成果展展出「哩底陀位」、「繩暖簾」、「光」、「Swor&Mon Go」、「這是我的家」五件作品,在發表會上由評審及現場觀眾投票,由「哩底陀位」奪得金獎及最佳劇情獎,「繩暖簾」奪得銀獎、最佳體驗獎及最佳美術獎,這兩組作品預計於明年四月前往日本仙台展出並與當地民眾交流。  「哩底陀位」是以記憶裡爺爺經常提起的台灣,讓玩家化身為灣生後代與日本救難隊隊員的身分,搭載台語、日語翻譯大聲公,來台拯救因水災而受困的人們,玩家在過程中可藉由日文學習台語。評審之一的資深製作人洪敏祥體驗後指出,透過遊戲的方式學習日文與台語是非常創新且有趣,加上以拯救受災的民眾貫穿整個劇情,相當具有意義且撫慰人心。  「繩暖簾」則是讓玩家化身居酒屋老闆,製作台灣小吃,魯肉飯、烏魚子、台灣啤酒等,並以日本居酒屋文化的象徵-繩暖簾帶出與家人二次世界大戰後分隔兩地,久別重逢的親情。  楊政達表示,這門課除了讓學生了解VR程式開發外,對台南及日本東北的歷史文化也有較多的認識,在跨領域與跨校的合作中,能激盪出不同火花,促進彼此成長。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長大Azla邀準新鮮人開趴

長榮大學推出第一個虛擬偶像Azla,帶領準新鮮人認識學校新環境。(圖/校方提供) 長榮大學四月推出第一個虛擬偶像Azla,並於暑假期間推出Azla 線上Welcome party,邀請已確定就讀長榮大學的高中生線上參與,透過校園尋寶方式,讓學生利用線上留言方式,指引Azla到哪裡找寶物,讓準新鮮人以共同闖關方式認識校園。  長榮大學在這項直播活動中,安排Azla帶領新生到入學後常去的地點參觀,包含行政大樓、圖書館、學聚館、學生餐廳、宿舍、翻轉教室等,而學校新打卡點「慎行鐘」也在影片中出現。  每個景點中藏著神秘小物,參與者可PO出神秘小物地點在什麼地方,並說出影片中你最喜歡的地方,即可參加抽獎。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表示,Azla為學校媒體系學生戴文凱作品,並與「長榮角川國際動漫工作室」共同合作而成,兩者的合作,顯示出學校對於學生的就業與實作的重視,目前也正籌畫Azla的專屬節目,將在九月開學後推出,到時歡迎大家一起收看。  長榮大學入學處長陳賢名指出,Azla今年四月首度出現在由入學處規劃的「你所認識的長榮大學」網路直播節目中,自此引發不少的關注,七月三日「出道日」舉辦批露Party,此後將陸續推出一系列專屬的亮相時間,如八月的校本部家長說明會,不論是行前線上直播或是當天的活動,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讓更多人認識Azla。 (記者林偉民)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夕陽下

 新竹縣上智小學二年B班 ◎王羿涵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戴口罩的我

台南市海佃國小四年二班 ◎張筱涔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官小畢業生 單騎飽覽家鄉風光

官田國小與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合作,推出畢業生腳踏車之旅,畢業生頂著太陽,奮力地向前騎。(記者林相如攝) 隨著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落腳官田,並闢建遊客中心,官田國小今年的畢業考驗也變得有所不同。在西拉雅風管處的協助下,四十餘名畢業生騎著腳踏車暢遊鄰近的烏山頭水庫等景點,騎單車認識在地產業與特色,一路向前衝,象徵自己的未來也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為官田國小舉辦一場特別的畢業季活動,由管理處長許主龍與官田國小校長王全興,帶領畢業生,挑戰騎單車往返西拉雅官田遊客中心及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而整段路程要克服南台灣夏日炎炎的熱氣,是一場與自己耐力的挑戰賽,雖然全程十公里不是很困難,但要頂著烈日,卻是相當辛苦。  而這場官田國小難得一見的畢業活動,畢業生自西拉雅官田遊客中心出發,抵達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後,特別為畢業生安排園區導覽與和菓子體驗、古琴演奏,認識這伴著他們成長的嘉南大圳故事。回到官田遊客中心後,也準備了小禮物及獎狀,祝福官田國小的所有畢業生,並全程記錄下這一場特別的畢業季活動。  尤其自行車騎乘的路線經過官田的田園風光與嘉南大圳的導水路,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帶領官田國小畢業生認識腳下這片擁有獨特氣味的土地,或許未來求學會離開這裡,但每一位畢業生將都是官田最好的導覽員,能熟悉並自豪地分享自己的家鄉給未來的同學、朋友。  王全興表示,這一趟旅程將不只是回憶,也象徵著不管未來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夠堅持並往前邁進;許主龍也期許這場旅程,能成為畢業生最難忘的回憶,未來能夠披荊斬棘、一路順遂。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大X透南風 在地特展豐富

南大經營與管理學系師生在友愛市場舉辦「友愛,想見你」特展。(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與透南風工作室合作,日前在台南友愛市場舉辦「友愛,想見你」在地特展,和民眾分享友愛街區的商業、生活與歷史。  「友愛,想見你」特展共有四個主題:咱ㄟ友愛市場、堂前的裊裊炊煙、文化守護、四0至六0年代友愛街樣貌與風華視場。南大師生以友愛市場、總趕宮、湯德章故居等有形建築為主軸,從市場生活回朔歷史變遷、從總趕宮廟埕共用探討宗教與生活的關係、從湯德章故居保存事件延伸生命故事與南山公墓的文資議題,以及異國文化造成友愛街區產業變化,美軍酒吧、西服訂製、舶來品商行的興起等,進行一系列實地探勘、田野調查、資料蒐集與分析詮釋,展現友愛街多元的文化內涵。  展覽開幕當天,南大學生還在現場導覽講解展示內容,並藉由抽籤詩、生活拼圖、九宮格問答遊戲增加互動,加強觀展者對議題的了解。現場也邀請西服行老闆接受訪談,親自說明四0年代至今西服製作的樣式與變化。  展覽期間吸引許多人佇足觀展,除了在地居民、文資前輩、懷舊民眾、外地遊客,還有移居台南的外籍人士特別前來觀展,透過解說及互動,對友愛商圈發展的脈絡有更深入的了解。  南大經營與管理學系老師曾繁絹表示,知識的學習不侷限於學校教室內,透過在地街區發展與店家經營的實地探討,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場域,產生更多共鳴和省思,達成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理念。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