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善化國小合唱團 唱出美的訊息

善化國小合唱團近年表現優異,獲家長與社區肯定。(善化國小提供) 善化國小合唱團成立多年,團員涵蓋二到六年級的學生,近年來因專業師資引進,且積極參與社區演出,樂團穩定發展,學生的演唱能力不斷提升,參加音樂比賽屢獲佳績。校長黃莉雯說,合唱團的表現,帶動地方藝文的風氣,更受到社區的認同,學生透過聲音來傳達「美」的訊息,讓家長相當開心,與有榮焉。  善化國小合唱團108學年度獲得台南市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國小團體組「優等」,取得全國賽參賽資格,雖然全國賽因為疫情而取消,但善化國小合唱團仍珍惜每一個演出的機會,繼去年受台南愛樂管絃樂團邀約參與「2019公益巡迴演出—經典名曲風華再現」,受到廣大熱烈回響,今年六月二十七日再次獲邀與台南愛樂管弦樂團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台灣好歌、世代傳承-民謠跨界合唱交響詩」,演唱音樂大師許石、楊三郎、吳晉淮、陳維斌的經典歌曲,包括安平追想曲、孤戀花、關子嶺之戀、水面月影等。  黃莉雯指出,善化國小合唱團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強化與展現合唱的技巧,平常在家中也會自我加強練習,而學生在學習有所成後,用美好的歌聲來回饋社會,用聲音傳遞幸福的訊息,每一場的演出,都獲得觀眾熱烈的回響,大家的肯定,也讓學生相當開心。  黃莉雯說,善化國小合唱團將於今年九月十三日再次受台中愛樂管弦樂團邀請,於台中市中山堂傳唱台灣經典好歌,歡迎喜愛老歌的大朋友、小朋友蒞臨欣賞。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幣 全台唯一校園虛擬貨幣

南台科大結合新型態金融科技開發「南台幣」,是全台唯一可實際使用的校園虛擬貨幣,學生掃描QR code(左下角)進行南台幣兌換商品。(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為激勵學生服務與學習,由學校提撥經費,以區塊鏈數位貨幣的形式由教師發給學生作為獎勵。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南台幣」,可在校園學生餐廳、行政單位、自動收款機、健身房等使用,是全台唯一實際可以使用的校園虛擬貨幣。  南台區塊鏈由商管學院與天逸財金合作,使用multichain區塊鏈平台開發。其使用機制是為了鼓勵學生上課發問及回答問題能提升學習專注力,藉由課堂師生討論的過程,學生能深入了解課程主題的內容、重要性,也更能刺激學生分析。  結合新型態金融科技的「南台幣」,是全台唯一實際可以使用的校園虛擬貨幣,使校園內的教學獎勵更多元且有趣。南台目前已開發完成IBON手機兌換APP程式,更無需使用IBON機台,亦可在7-11兌換。南台幣未來也將結合智能販賣機,成為餐旅系學生實作的平台,藉由餐點與南台幣的結合,餐旅系學生可與其他科系學生交流,此項作法受到許多學生歡迎,也認為這項措施對學生學習非常有幫助。  南台餐旅系來恩烘焙坊,今年六月曾舉辦三週的南台幣兌換手工點心活動,產品有Bonbon巧克力、法式芒果塔、布里歐麵包、法國長棍麵包、伯爵歐式麵包等,學生掃描QR code可以南台幣二十至五十元不等來兌換相關商品。活動開跑後每日點心皆被搶購一空,十分受學生歡迎。  對學生而言,使用南台幣兌換不同科系學生的手作產品,是貨幣多元價值交換功能的具體表現。這讓學生獲得獎勵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科系同學的參與,藉由南台幣衍生出更多的經濟價值與交流合作。  南台校長盧燈茂表示,南台幣是結合數位幣與實體貨幣之虛實整合應用,可以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已是未來企業營運即將面臨之趨勢,透過南台幣建置將提前讓師生體驗,fintech技術未來將如何影響企業運作?此經驗將可讓學生學習該如何提前準備相關技能?因應產業環境的變化。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大學生向顏振發學習手繪看板

南大高教深耕計畫讓學子認識在地文化並提升設計與美感能力。(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大學與今日全美戲院日前合作辦理「顏振發手繪看板研習營」,由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范如菀帶領系上學生前往戲院向畫師顏振發學習,傳承手繪電影海報技藝。  台南在地的今日全美戲院是許多台南人的共同回憶,由國寶畫師顏振發為戲院手工繪製的電影看板,更成為當地熱門的觀光特色,也為台南留下了重要且獨特的視覺記憶。顏振發是台灣目前僅存少數的大型看板手繪專業師傅之一,他堅持運用一筆一畫,讓一幅幅的電影海報成為台南的市景,伴隨電影愛好者近半世紀之久。  南大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范如菀表示,台南是台灣的古都,除了在地的古蹟與美食之外,傳承悠久的庶民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而今日全美戲院就是其中之一,南大結合高教深耕「設計赤嵌商圈再生」計畫舉辦這次的研習營,以研究台南在地設計史的課程延伸至在地視覺文化傳承,希望參與學生能學習大型海報繪製的專業技巧外,並進一步了解在地文化、傳承在地技藝。  參與的南大學生表示,在夏日高溫的戶外體會室外看板繪製的辛勞,也實際了解室外看板的油漆與平常所使用的繪畫材料有極大的差異,在技法上更需要專注著墨與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像顏老師一樣得心應手,畫出許多美麗專業的畫面。  南大表示,希望藉由高教深耕計畫深耕在地,讓年輕學子能夠透過講座與研習活動認識在地文化並提升設計與美感能力,讓大學與在地有更緊密的結合與發展,達到「傳承實踐、在地創生」的目標。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化國小英語營 果園闖關有趣

南化國小舉辦英語夏令營。 (記者黃文記攝) 由世界護照World Passport英語營隊與遊學機構所辦理的「二0二0來去果園學英文─南化國小英語夏令營」,七月下旬在南化國小旁的彌勒慈院進行為期三天的暑假英語活動,吸引二十多位小朋友參加。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在果園裡進行趣味十足的闖關遊戲。  世界護照World Passport執行長施玉梅說明,世界護照是一間經營海外英語遊學與辦理英語團隊的專業公司,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其前身為亞太地區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簡稱亞太協會),其目的在推廣美國與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學生、教師及各領域專業人員在語文、文化與技術等方面的交流。最近幾年也開始辦理國內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甚至還有幼兒園的英語營隊,但主要都在市區大學校舉辦。  這次選擇在南化舉辦,主要是有申請到教育部偏鄉英語服務營隊的經費,以及外師去年就有隨著成大英語社團到南化國小辦理過小朋友的英語營;還有就是聽校長提過這裡的孩子有需要,再就是執行長經常到南化彌勒慈院來參拜。  南化國小校長李世賢表示,學校不斷引進資源,讓偏鄉的小朋友可以獲得更多學習的機會。很高興這次能與世界護照機構合作,安排了生活化、在地化與趣味化的英語課程,讓孩子們可以經由與外師實際的聽與說,來達到「學習英語、建立自信、交流溝通、與樂在其中」的目標。  其中,「果園裡學英文」更是與南化在地農特產業結合,在果園裡進行趣味十足的闖關遊戲,小朋友們興高采烈,玩得不亦樂乎!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陽明家具木工科 南台灣唯一

陽明工商木工家具科的學生,專精學習木工的技術與工法。(記者林相如翻攝) 陽明工商家具木工科是南台灣唯一有為此技術型科系的高職,開設至今雖然只有兩年,除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合作外,更吸引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邀請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細木作」傳統工藝保存者王永源,開設榫卯工藝製作課程,藉以提升學生專業技巧,將所學實際運用於職涯中,同時傳承細木作傳統工藝。  陽明工商校長吳榮堂表示,因應就業市場需求,學校於2018年開辦家具木工班,除投資相關設備外,更就近與官田職訓中心合作交流,讓學生有多元的學習領域與機具利用,精進木工的技術。  雖然陽明工商家具木工科至今還未有畢業生,但因是南台灣高職唯一有家具木工科系的學校,加上文資處持續推動傳統藝術研習及推廣活動,今年更聚焦將來從事木工藝的學生,因此與學校攜手,將細木作榫卯工藝融入家具木工科課程,邀請「永圓傳藝」藝師王永源,開設榫卯工藝專題製作,透過技法講授及實作練習,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傳統工藝的獨特與精巧。  細木作為傳統木作工法,其中的榫卯接合技術製作上講求精密、重視成品的堅固與耐用度,為極具特色的傳統工藝。王永源技藝精湛,擅長於明式家具製作,吳榮堂說,相信對於學生木工技藝的提升,有不小幫助,也歡迎想要習得木工技藝專長的青少年朋友,選讀陽明工商家具木工科。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Read More

<校園廣角>台南美食.食在安心 ─南臺科大強化業者自主管理打造府城食安專題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宣導說明會上課情形。 前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不但影響政府與業者聲譽,更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喪失信心。台飲素以小吃美食文化聞名,並享有美食之都之美譽,南臺科技大學秉持實踐社會責任之精神,以及維護並提升食品安全為目標,已連續四年承接衛生局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計畫,結合產、官、學、法界專業人士討論對策,並透過輔導機制強化業者自主管理能力,建立有系統的管理模式為食安把關。  南臺科大也建置食品製程類產線工廠,提供師生將食安自主管理概念融入產品生產之實務教學場域,培育更多食安實務人才投入維護食安工作的行列,以提升臺南地區優質食品產業競爭力為宗旨。 輔導團隊進行食品業者現場訪視輔導實地情況。 推動食安政令宣導  提升業者自主管理及法規素養  台南是台灣食品供應鏈之重鎮,是食品原料、食品廠薈萃之地,要提升台南食品安全衛生層級,除了健全的食安政策及政府確實執行食安法規外,更有賴於業者自主管理能力之提升,才能建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安全工作若單方面靠政府資源維護其效果有限,若能結合民間專家學者之力量,協助食品業者做好自主管理,則可紓解政府人力不足問題,並對降低臺南市食安風險更有助益。  南臺科大秉持實踐社會責任及維護臺南市食品安全的宗旨,每年舉辦至少十場次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宣導說明會,服務臺南在地食品業者,以提升業者自主管理意識及食品安全知識。  為讓食品業者能了解食品相關法令之規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及業者自主管理實務等知識,食安管理宣導說明會規劃了食品法規及標示說明與自主管理實務介紹兩個主題,前者主要宣導近期修訂法規內容、重點查核項目及食品標示相關規定,讓業者能清楚了解法規內容,避免因法規不熟悉而觸法;後者則以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為基礎,並結合案例分享讓業者,使其能依循法規,落實自主管理,生產讓消費者安心與放心的美食。 輔導團隊進行食品業者現場訪視及輔導情況。輔導團隊進行食品業者現場訪視及輔導情況。 強化食品業者自主管理能力  促進食品業者優質化  根據統計,台南市食品業者家數共四萬餘家,若全靠官方以稽核及抽驗方式維護食安,將是政府巨大的負擔,也是項艱鉅的任務,對業者來說,更易造成困擾及壓力,對民眾的健康保護更是緩不濟急。所以,業者自主管理即成為目前認為較有效的食安管理模式,意即每位業者做好衛生管理,並為自己的產品負責,政府只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查核,將好的業者加以表揚,並將惡質廠商處以重罰,讓消費者對台南食品業者有信心,也是南臺科大協助市政府衛生局推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計畫的策略方向。  食品業者現場訪視輔導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計畫之工作項目之一,其目的是對被輔導業者自主管理之執行狀況進行了解。南臺科技大學食安中心召集產官學研界食安專家,組成食品業者輔導團隊,進行現場訪視輔導,已陸續輔導完成近三千五百家食品業者,輔導成果也普遍受到業者好評,期望透過現場訪視輔導機制,強化業者落實食品安全自主管理,促進食品業者之優質化,提供消費者安心健康的府城美食。 輔導團隊進行食品業者現場訪視及輔導情況。學生於應用生技模組化製程類產線工廠進行食安自主管理實務教學。 南臺科大建構  食安自主管理實務教學場域  南臺科技大學自一七年起在校內建立應用生技模組化製程類產線工廠,提供保健食品及精釀啤酒生產實務教學環境,並促進與業者進行產學合作交流。為因應近年來各類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食品法規急遽變動,以及食品產業升級,食安人才之培育儼然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為解決這項課題,南臺科技大學由工學院生物與食品科技系教師組成專業團隊,共同執行一0九年度校內孵育USR種子型計畫「食安守門員─糧食安全大作戰」,開設食安相關課程。  南臺科大目前透過USR種子型計畫,已協助八十八名學生接受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專業訓練及取得證照,並從中募集十六名具服務熱忱的學生,組成南臺食安青年軍,提升學生從事食安工作之實務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服務與學習的過程中,了解食品相關政策與法規以強化專業素養,未來該計畫團隊將協助該校食安中心,執行市政府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計畫之工作,共同守護與提升食品安全。 南臺科大盧燈茂校長(左七)於南臺灣食安論壇與各界來賓合影- 結合產官學法等各界資源  強化食安防護網  食品安全管理重點包括源頭管理、業者自主管理及食品產銷鏈監測把關等,在風險管控上,除了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之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管控、製程管理、儲存運銷等每一階段,作詳實記錄及自主管控外,更要落實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與異常產品的危害處置等,當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即可在最短時間內作完善的處置,使傷害降至最小。  食品安全的落實除了靠政府力量訂立完善的政策目標與立法的工作之外,尚須結合產、官、學者及民間團體,從產地、製造、運銷到消費等環節,進行跨域合作及全面把關,並建立客觀之風險評估機制,以及強化業者自主管理能力,才足以貫徹執行食品維安工作。現階段政府雖已進行資源整合,逐步使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更為完備,但食安執行成效仍有賴論證與溝通,才能讓政策參與者充分瞭解、認同,進而貫徹達成政策目標,重建人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 南臺科技大學食安青年軍團隊學生與食品系老師合影。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夢想小屋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 ◎孫愷陽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