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猴痘尚未列全球緊急事件

全球各地爆發猴痘疫情,但WHO表示目前尚未構成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圖為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為民眾施打猴痘疫苗。 (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日內瓦25日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全球各地爆發的猴痘疫情是令人深感憂心、且不斷發展的健康威脅,但目前尚未構成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法新社報導,譚德塞23日召開專家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針對猴痘疫情發布WHO最高層級警戒。猴痘疫情目前主要影響西歐地區。 自5月初以來,在西非和中部非洲以外地區偵測到的猴痘病例激增,此前猴痘一直是西非和中部非洲的地方性傳染病,如今大多數新病例出現在西歐地區。 今年截至目前,世衛已接獲50多國通報逾3200起確診猴痘病例和一起死亡病例。 譚德塞審視國際專家提出的報告後表示,「緊急事件委員會對當前疫情的規模以及擴散速度同表嚴重關切」,並指出資料中有關傳播和數據之間的落差仍有許多不明之處,但此報告代表委員會成員間不同見解的共識立場。 「整體而言,他們在報告中建議我,當前疫情尚未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WHO能發布的最高層級警戒,但召開委員會會議本身就反映出對猴痘在國際擴散的日增憂慮。」 路透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今天宣布,猴痘疫情尚未構成全球公衛緊急事件,但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他對爆發猴痘疫情深感憂慮。 譚德塞說:「我對猴痘疫情爆發深感憂慮,這明顯是不斷發展中的健康威脅,我和我在世衛秘書處的同僚正非常密切關注相關發展。」 目前全球公衛緊急事件僅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正致力撲滅的小兒麻痺症疫情,國際專家舉行集會並提出建議後,世衛決定猴痘疫情尚未構成全球公衛緊急事件。 更常爆發疫情的中部非洲今年迄今通報將近1500起猴痘病例和70人死亡,主要集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

Read More

美國5歲以下幼兒開打新冠疫苗!拜登大讚:達到新里程碑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嬰幼兒一直處於高風險中,而疫苗大國美國終於也開放5歲以下嬰兒和幼童接種新冠疫苗了。21日正式開始接種,全美各地都有家長帶孩子打疫苗,為了小寶貝健康不太敢出門進行社交活動的家長,終於能鬆一口氣。  

Read More

英鐵路罷工30年最大規模!逾8成列車停駛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5萬多名英國鐵路員工,在當地時間21日,發起3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鐵路罷工,抗議薪資凍漲、以及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罷工期間,有8成的鐵路停駛,導致倫敦多座火車站和地鐵站,被迫關閉,而英國首相強生,也召開內閣會議,譴責罷工人員正給全國帶來重大破壞,並對那些通勤受影響的民眾,感到相當同情。

Read More

青年失業創歷史新高!中國千萬畢業生求職難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畢業季將至,中國今年將湧現 1080萬名大專院校畢業生,創歷史新高,照理說,如此眾多的畢業生人數,代表國家整體勞動力的提升,但在中國,這些畢業生,即將面臨的,卻是因疫情與嚴格封控,所導致的惡劣經濟環境,恐怕會讓中國青年失業率,也創歷史性紀錄。

Read More

中國首富89%資產蒸發 加密幣大跌 幣安創辦人「一夜返貧」

https://youtu.be/bJSSVn8EWcw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加密貨幣龍頭比特幣連日大跌,和去年11月的歷史高峰相比,市值已貶值超過73%,創下比特幣2009年誕生以來,最長連跌紀錄,這讓當初靠著投資加密貨幣致富的「幣圈富豪」,身價嚴重縮水,去年才晉升中國首富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創辦人趙長鵬,89%的財富在短時間內蒸發,被中國媒體,形容成「一夜返貧」。

Read More

「台灣巡禮」紐約登場 布魯克林飄濃濃台味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國會,為了表揚「台裔美國人」、對美國社會的奉獻,在1999年,指定五月 的 其中一週 為「台美人、傳統週」,紐約的台灣人,也都會 舉辦相關的 慶祝活動,過去兩年,因為疫情停辦,今年改在 六月 舉辦「Taiwan Fest」台灣巡禮,在美國時間星期天登場,不僅要把台灣美食跟文化帶到紐約,還想要幫助在紐約的台灣年輕人,積極創業。

Read More

俄減供天然氣!德緊急增加燃煤 義大利與卡達合作擴產天然氣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俄羅斯減少供應歐洲天然氣後,德國採取緊急措施,確保滿足能源需求,其中包括增加煤炭使用。義大利和法國,則與卡達能源公司合作,加入全球最大天然氣田擴張產量的計畫。至於匈牙利,則因為親俄立場,獲得俄方承諾,將持續供應天然氣給匈牙利。  

Read More

加密貨幣凜冬將至?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18日跌破2萬美元關鍵支撐水位,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新低,不少專家仍認為,跌破此價位可能近一步壓低比特幣價格,再引爆一波拋售潮。而這波加密幣寒冬,美國佛州邁阿密市可說首當其衝,因為邁阿密自詡是對加密貨幣最友善的城市之一,市政府還發行了「邁阿密幣」,如今跌幅高達95%,幣值幾乎歸零。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陸劍拔弩張 壓力全落台灣?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會談,雙方皆擺出強硬態度。(取自美國國防部官網) 黃清賢 全球疫情未歇,俄烏戰爭還在持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通膨高漲全球為患,在國際情勢不確定的變化中,中國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六月十三日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歐洲盧森堡進行四點五小時會晤。 根據雙方會後的公開聲明,與過去美陸高層對話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從形式與內容來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雙方就美陸關係和台灣等關鍵區域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溝通和交流」;憂的是,雙方在重要議題上仍各說各話,沒有共識。  美陸風險控管 避免發生衝突 這是楊潔篪與蘇利文的第四度交手,美陸國安高層頻繁接觸,反映出彼此關係確實愈來愈緊張。雙方為避免產生誤判,認為有加強對話必要,並進行風險管控。畢竟,美陸兩大強權若發生衝突,必然掀起世界性的災難。 美方認為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圖為航經台灣海峽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馬斯廷號。(取自USS Mustin臉書) 俄烏衝突持續逾百日,美國希望中國大陸不要支持俄羅斯;中國大陸則批美方違背承諾,推動北約東擴,不該在背後慫恿他國讓俄烏戰事擴大化、持久化。如今,一場俄烏戰事的區域衝突,卻帶來國際糧食安全、能源危機,通貨膨脹,歐洲站在第一線,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當前的物價指數創四十年來新高,供應鏈瓶頸已為經濟帶來嚴重負面影響,財政部長葉倫日前受訪時就坦承,過去一年誤判通膨情勢。現在,美國聯準會正採取升息等手段抑制通膨,連台灣也受累,我央行跟著調升存款準備率一碼。 美陸持續在台灣議題上針鋒相對,楊潔篪強調「處理不好將產生顛覆性影響」。美方則重申「一中政策」。雙方交鋒激烈,但還是需要管控危機。因為,美國期中選舉將屆,經濟必須要有起色;大陸方面對美國的圍堵進逼,也有不能輸的壓力。  大陸態度強硬 台批以武逼統 亞洲安全峰會「香格里拉對話」(SLD),六月十日至十二日在新加坡舉行。美國防長奧斯汀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並稱「中國(大陸)試圖通過其行動改變現狀」。大陸防長魏鳳和則強調,為防止台灣宣布獨立,「將不惜一切代價戰鬥到底,這是中國(大陸)的唯一選擇」。 從北京角度看,魏鳳和以「不惜一戰」的強烈字眼來宣示大陸軍方捍衛領土主權立場,同時,也是對美國針對台灣問題逐步往戰略清晰方向推進的明確回應。但台灣陸委會已立即發表聲明,反批大陸在「文攻武嚇」,企圖「以武逼統」。 綜觀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迄今仍維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楊潔篪的「顛覆性影響」警語、魏鳳和的「不惜一戰」之言,尚不足以代表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已有改變;但這並不代表兩岸毫無變數。隨著美陸對抗升溫、台獨勢力坐大,變的機率將愈來愈大。其實,看美陸國安高層頻繁會晤、亞洲軍事安全峰會的防長對話劍拔弩張,台灣才是所有壓力的承受者。俄烏衝突,可憐的是烏克蘭人民;當中國大陸嚴肅表達勿謂言之不預、美國重申「一中政策」不變,台灣應慎思該如何主動尋求好的定位,不讓兩岸關係走向非和平解決。  台海水域定位 美陸針鋒相對 近日,台灣海峽是否為「國際水域」引發熱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十三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大陸)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兩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大陸)的內水、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十四日回應「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著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台灣外交部則再度重申「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我國領海範圍以外的水域均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 台灣海峽的「國際水域」法理議題,凸顯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若從兩岸各自遵循的憲法來看,對台灣海峽都能提出主權權利主張,但現實上,海峽兩岸的機艦卻有一道不去跨越的「中線」,而各國船艦卻又能在海峽水道上無害航行。此外,美國並不承認聯合國國際海洋公約,但現實上,也不得不尊重各國擁有十二海浬領海主權範圍。 「國際水域」議題也反映出台灣議題愈來愈敏感。近年來,美國軍艦幾乎定期穿越台灣海峽,台灣基於防衛也歡迎之至,中國大陸則從法理上建構主權主張的正當性;如果相關各方持續溝通不良,情勢發展無限上綱,對立的最後,就是比實力、拳腳相向。 兩岸針對石斑魚問題爆發爭議。(本報資料照)  累積善意 或能化危機為轉機 近日,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宣布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蔡政府批大陸是無理的「政治打壓」;但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則強調,台灣輸入的石斑魚先後驗出孔雀石綠和結晶紫兩種禁用藥物,禁令是安全考量,不該「政治炒作」。 回顧台灣石斑魚銷往大陸,是在兩岸二0一0年簽訂ECFA列入早收清單並降為零關稅。到了二0二一年,實行逾十年的ECFA是否延續,一度成了熱議話題,但大陸已在去年宣布兩岸簽署的協定關稅持續有效。由此,石斑魚禁令不必擴大解讀是大陸要終止ECFA。 大陸發出台灣石斑魚禁入令,反映出台灣正面臨三個困境。其一,蔡政府質疑禁令讓人措手不及,正凸顯了兩岸缺乏良性互動;其二,農委會提加工、分散市場措施,仍需拿納稅人的錢補貼;其三,生鮮農漁產品捨近求遠找新市場,產銷成本都將大增。 台灣農漁產品銷往大陸,應回歸產品本質與市場顧客導向。病蟲害、藥檢究竟哪裡出問題,相關各方要提供完整證據,進行強化、改善。如果出口日本、紐西蘭農產品出問題就道歉,銷大陸出問題卻是政治打壓,難免落人「雙標」之疑;買賣雙方若能從小地方逐步累積善意,或能化危機為轉機。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陸本土增52例 內蒙古+21最多

上海疫情趨緩,昨天僅新增7例本土個案。圖為1名男子與朋友在住宅區的屏障後面喝酒。(路透)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中國大陸這波COVID-19疫情趨緩,官方今天通報,新增52例本土病例,其中內蒙古21例、北京9例、上海7例。大陸民航局近日表示,上海浦東機場貨班、貨量均已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上午通報,17日0~24時,各地新增11例本土確診,其中內蒙古5例、遼寧4例、北京1例、上海1例;另有4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包括內蒙古16例、北京8例、上海6例、吉林4例、廣西3例、河北2例、遼寧2例。 官方統計,9~17日北京累計報告新增366例本土感染、涉及14個區,絕大部分患者涉及酒吧群聚。 至於剛經歷過一波嚴重疫情的上海,陸媒報導,國家民航局日前表示,上海浦東機場貨運保障能力快速恢復,日均貨班保障架次已突破215架次,貨郵保障量達到8770噸,貨班、貨量均已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 浦東機場的貨班架次、貨郵保障量於15日分別達到237架次、9834噸,創下了本輪疫情以來的新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