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烏克蘭殷鑑 台灣命運美陸決定?

在接近頓內茨克處,烏克蘭武力已進入戰鬥位置。(路透) 蒙志成 烏克蘭危機是當前國際關注的焦點。美俄談判,攸關烏克蘭的未來,不禁讓人連結到兩岸關係,當台海危機發生時,是否也將由美國、中國大陸決定台灣的命運?在國際強權的對抗中,烏克蘭危機與台海危機是否存在相當程度的連動關係?對兩岸關係又有何啟示? 為了因應烏克蘭危機,美、俄、歐進行三場重要的會談,包括一月十日在瑞士日內瓦,由俄羅斯副外長雷雅布可夫與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會談;第二場一月十二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與俄羅斯會談;第三場一月十三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會談。但烏克蘭危機似無緩解跡象。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前排左起)、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俄羅斯副外長格魯希科、俄羅斯副國防部長福明於十二日會商烏克蘭危機。(路透) 親西方與親俄對立 劍拔弩張 烏克蘭為前蘇聯成員國,蘇聯解體後,於一九九二獨立,二0一三年底廣場革命後翌年,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烏克蘭自此開始親西方政權,但國內親俄與親西方勢力愈形劍拔弩張;二0一四年,俄羅斯併入克里米亞。烏東親俄勢力還宣布成立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政府軍發兵烏東交戰,迄今死亡逾萬人。 烏克蘭危機牽動了俄、美、歐的區域安全角力。美國為首的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政府,但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甚至部署中程導彈,俄羅斯視為威脅國家安全的最後底線;另一方面,針對俄羅斯十萬大軍部署在俄烏邊境,美國與北約都警告,一但俄軍入侵烏克蘭,將會有「果斷回應」、「重大(經濟)制裁」。 其實,烏克蘭危機與台海當下的處境,確實有若干雷同之處,但也有不可類比的明顯差異。從烏克蘭危機看兩岸關係,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比較分析: 第一,地緣與種族文化。烏克蘭與俄羅斯陸地接壤,都是東斯拉夫人,宗教同屬東正教,兩國多數人通曉俄語,但烏克蘭另大力推動烏克蘭語;台灣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同文同種,文化同脈,言語相通,台灣近年積極推動本土語言文化。 軍事危機 美國仍盼外交調停 第二,政經關係。傳統的烏克蘭立場親俄羅斯,排斥西方國家。一九九二年獨立後,政經關係積極靠向歐洲,屬經濟開發中國家。台灣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就自成一個政治實體,政治上推動民主化,經濟上與美國、中國大陸、歐洲多元路徑發展,目前仍鼓勵兩岸經貿,沒有斷裂,且有半導體產業優勢,並沒有必須依附特定的經濟路線。 第三,外交與軍事安全。烏克蘭成聯合國成員,與美有邦交,近年出現親俄與親歐兩股勢力的拉鋸,軍事上受到俄羅斯威脅,積極尋求美國、北約的支持。台灣非聯合國會員,與美國無邦交,現階段雖存在統獨問題,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度很低,針對中國大陸不排除「武統」的軍事威脅,正尋求美國協助防衛。 烏克蘭危機,目前聚焦在俄軍會不會入侵烏克蘭?美國又將如何因應?其實,截至目前為止,美國並不想捲入烏克蘭危機,只想透過外交手段扮演一個調停者;俄羅斯也不想入侵烏克蘭,目前重兵部署在俄烏邊境,也只是在秀肌肉,目的是不想讓北約藉機東擴,趁亂壓制俄羅斯。 一群烏克蘭民眾訴求親北約、反蒲亭。(路透) 處理不慎恐傷己 陸未選邊站 最希望美國捲入的是烏克蘭。烏克蘭想拿回搞獨立的烏東親俄兩省,但自己無力收復,因此想拉美國、歐盟下水。但美、歐始終沒有出兵挺烏的承諾,局勢發展不一定如烏克蘭所欲。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大陸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在烏克蘭危機的問題上選邊站。一月四日,中國大陸還發布了新聞稿,強調中烏建交三十週年,這代表北京仍想要與歐洲國家維持友好關係。事實上,北京目前對歐盟、波羅的海國家的影響力,主要還是經濟。 中國大陸在美陸貿易戰後,經濟確受影響,也才有內、外「雙循環」為經濟主體的戰略發展方向,且繼續推動「一帶一路」經略國際。中國大陸清楚,如果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處理不慎,將對自己不利。但中國大陸在心態上仍希望陸、俄同調。 北京不想自己當孤鳥,最想積極爭取的對象就是俄羅斯,然而,陸俄關係恐非想像中的密切。 俄羅斯總統蒲亭去年十月在接受CNBC訪問時就表示,「中國並不需要動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只要靠經濟影響力,「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其國家目標,並不存在任何阻力。」蒲亭之言,可以有兩種解讀: 其一,酸中國大陸自許經濟實力強,二0一二年就強調各陸美兩強共管世界的G2時代來臨,又推一帶一路,中國大陸靠經濟實力就足以完成國家統一,何需動武?其二,不認為兩岸需要兵戎相見。如果中國大陸對台動武,俄羅斯可能不會在軍事上協助。 若俄軍攻烏 陸將同時攻台? 然而,烏克蘭仍有可能爆發戰爭。如果俄軍入侵烏東,不排除中國大陸「藉力使力」,視為對台動武的最佳時機的可能?屆時,美國將面臨東、西兩邊作戰。北京在戰略上,除了可以讓美國分身乏術,同時亦有促成陸俄軍事同盟的可能性。 美俄針對烏克蘭危機的談判,都不希望發生軍事衝突,美對俄的警告,僅止於經濟制裁,是否出兵烏克蘭的態度,迄今仍模糊不清;一旦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與中國大陸同為核武大國,美國會出兵挺台嗎?北京又如何看待美國軍售台灣?以及台灣今年將參加的環太軍演與印太戰略同盟? 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是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要角,也是民主價值鏈的重要指標,台灣要觀察美國如何因應烏克蘭危機,掌握自己主導權,避免成為美陸角力下的代理人戰場。烏克蘭危機之於兩岸關係,對台灣或有一些啟示,也值得借鏡。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洛杉磯竊賊盯上貨運列車 包裹被撕爛丟滿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疫情之下亂象叢生!美國洛杉磯地區的貨運火車出現多起強搶掠奪貨物事件,新聞畫面可見鐵路沿線都是被暴民棄置的包裝或貨物,而且從南加州兩大港口運出的貨物,約占美國進口貨物的半數,這些搶奪案恐怕會加重,近期美國各地供貨不足的問題。

Read More

美新年假期後 篩檢人潮增

美國COVID-19疫情在新年假期結束之後染疫人數飆升,各地篩檢站出現排隊人潮。圖為洛杉磯郊區天普市公園的篩檢站外,隊伍幾乎繞了公園一周。 (中央社)

Read More

意外驚險瞬間! 火車撞上墜落飛機 駕駛及時逃脫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洛杉磯在9日發生一起驚險事故,一架小型飛機意外墜落在火車軌道上,駕駛受困其中,而趕到現場的員警,必須在火車撞上殘骸前,十萬火急地將駕駛拉離軌道。

Read More

荒漠掀挖白金熱! 加州鹽水湖成鋰寶庫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加州最大湖泊索爾頓海周邊,污染嚴重、失業率最高,是全加州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但這個鹹水湖其實蘊藏豐富的鋰金屬,隨著全球各大車廠爭相轉型電動車,對鋰電池需求大增,開發商也來到這個地區競相提取鋰金屬,掀起一波淘金熱。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兩岸關係政經分流 對台有利?

余元傑 兩岸關係在二0二二年,大環境仍受美陸關係的制約。執政的民進黨蔡政府完全靠向美、日、歐,但很清楚的是,台灣與美、日與西方先進國家,全部都是非正式外交關係,即使是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去年十一月八日掛牌運作以來,新聞炒得火熱的台立關係,迄今仍繼續維持未正式外交關係。 在聯合國大會、在世界衛生大會中,正式提案要求討論台灣入會案的,還是需要台灣的邦交國站出來。因為,美、日、歐等皆與中國大陸都有正式外交關係,一旦提案,馬上就面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衝突,而「一個中國」原則涉及到國際法中的「政府承認」議題,美、日、歐在自己國家重大利益上,不可能自打嘴巴。 去年十二月尼加拉瓜斷交,蔡政府執政斷交的國家已累積到八國。圖為蔡總統參加尼國總統奧蒂嘉就職典禮。(取自總統府網站) 美歐日對大陸 受限一中原則 再者,歐洲近期為了新疆人權議題,使得談判許久的《中歐投資貿易協定》暫時喊停,可以看到歐盟祭出一些經濟制裁,但也未曾聽聞要與中國大陸斷交;美陸對抗如火如荼,從科技戰、貿易戰到南海軍事對峙,拉攏盟邦形成「圍堵中國大陸」同盟,但迄今也未見白宮考慮要與中國大陸斷交。至於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密切關係,更毋庸多言。 回顧美蘇冷戰時期,兩大集團的對抗下,美蘇仍維持住外交關係。「一個中國」原則在蔣介石退出聯合國之後,改由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即使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撩起的烽火外交,也並沒有「雙重承認」的事。 終於,在馬英九政府上台後,主張「外交休兵」。在中國大陸的默許下,台灣在國際上終於有了一點空間。當然,名稱問題依舊是藍綠朝野的鬥爭話題。扁政府時期的二00二年元月,我方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二00九年,馬政府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台灣終於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了世界衛生大會,但綠營則重砲抨擊馬政府「親中賣台」。 RCEP正式生效,對台灣非常不利。圖為RCEP完成談判時各國領袖合影。(中央社,資料照) 參與國際組織 台灣處處碰壁 到二0一六年,民進黨勝選,世界衛生組織(WHO)發送給台灣新上任蔡英文政府的邀請函中,首度加上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以「一個中國」的原則讓台灣用「中華台北」名義參加。昔日被綠營批為「親中賣台」的「中華台北」名稱,當時的行政院長林全則表示「衛福部長林奏延以中華台北名稱演說,雖不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 去年九月,民進黨蔡政府再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在WTO使用的名稱一致。換言之,民進黨蔡政府對於參與國際組織的名稱,遇上「一中原則」處處碰壁,並沒有任何創新。 正式邦交國關係到底對台灣重不重要?民進黨蔡政府自二0一六上台後,直到去年十二月十日尼加拉瓜斷交,斷交的國家已累積到八國,邦交國數目從二十二國剩下十四國。泛綠對此有兩種解讀,一個當然是歸咎於中國大陸打壓,另一個說法則是邦交國數目對台灣已非絕對重要,台灣只要與各國發展實質關係,一樣可以存活下去。 但國際現實是否如此?擁有正式的邦交國關係,雙方不但可簽署建交公報,可相互享有外交豁免、設立使館、互簽經濟文化或安全相關條約;對台灣而言,格外重要的是,僅剩的一、二十個邦交國,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只有透過友邦國家提案、發言,才可以協助我國在正式的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 在立陶宛掛牌運作的「台灣代表處」,並非正式的大使館、領事館。(取自外交部網站) 五年丟八邦交國 台重大挫敗 當然,台灣與美、日、歐等非邦交國,相互發展不錯的實質關係,但這些駐台、具有半官方色彩的非營利組織、機構,在法律上並非官方機構,在國際法上也不承認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相互簽署的「準官方協定」、「瞭解備忘錄」等形式,終究不如邦交國簽署條約。 由此看,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目愈少,主權國家地位愈形弱勢,在國際組織為台灣發聲、正式提案的聲音就愈小。台灣在國際處境艱難,每個邦交國都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重要資產,蔡政府五年丟掉八個邦交國,這是台灣對外關係的重大挫敗,但只有一句「中共打壓」就被輕描淡寫的帶過,在野陣營也無力問責。 其實,在立陶宛掛牌運作的「台灣代表處」,並非正式的大使館、領事館,包括國發會還要大手筆設立二億美元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但這些動作,終究沒有達到台立建立正式邦交的目的。但是,若單就近期台灣丟掉有正式邦交關係的尼加拉瓜來做比較,台灣的外交處境很明顯得不償失。 台對兩岸經貿依賴 有增無減 綜觀二0二二年國際及東亞情勢,《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正式生效,東協十加五國關稅相互減讓,對非成員國的台灣非常不利。現在,台灣除了半導體業具有強勢競爭力外,其他產業都面臨嚴峻挑戰,位處中國大陸、東南亞、乃至日、韓的台商,礙於與RCEP會員國貿易的關稅壁壘,不敢將生產線遷回台灣;另一方面,台灣申請要加入CPTPP,仍遙遙無期。 此外,在民進黨蔡政府主政下,台灣對兩岸經貿的依賴有增無減。二0二一年一至十一月,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一千七百一十八點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最高,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點七,占總出口百分之四十二點三;自大陸進口七百六十四點九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點九;貿易順差達九百五十三點二億美元,預期去年全年貿易順差將突破一千億的歷史新高。 民進黨蔡政府對兩岸關係採取政治、經濟分流的奇特政策,政治上視中國大陸為敵對勢力,意識型態有利於自己的選舉,現實利益當道,絕不放手,兩岸交流受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制約,存在寒蟬效應;但在經濟上,兩岸貿易占比近百分之四十三,台灣外貿經濟命脈已明顯操之於大陸手中,卻束手無策。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日本黑鮪魚開春第1賣 成交價連3年探低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東京豐洲市場,5日凌晨舉辦了新春第一場鮪魚拍賣會,今年參加人數明顯回溫,場面相當熱鬧,但疫情對餐飲業的打擊還在,重達211公斤的巨型黑鮪魚,只拍出台幣403萬的價格,連續3年探低。

Read More

第5波疫情來襲 港禁8國航班入境

  香港第5波疫情可能已來臨,港府再次勒令餐館晚上禁止內用。圖為民眾白天在餐廳內帶有隔板的餐桌上用餐。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越南4日新增1例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傳為卡達航空的台籍空服員。另外,香港近日有多例Omicron確診病例,專家認為本地第5波疫情可能已來臨,港府決定採取更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禁止美國等8個國家的空中航班來港,並再次勒令餐館晚上禁止內用。 越南胡志明市4日通報出現全市第6例、全國第25例Omicron病例,全數皆為境外移入病例。第25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是1名卡達航空的台籍空服員,去年12月29日飛抵新山一國際機場後前往隔離檢疫,當天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31日被送往醫院。經基因定序,3日確定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 另外,香港近期已有114例COVID-19確診病例,9成是Omicron,且出現源頭不明的Omicron初步確診案,並懷疑有多代傳播情況。多名學者認為,這意味第5波疫情「技術上可能已經開始」,建議政府盡快追蹤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堵截源頭,壓制疫情大爆發。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天宣布,8日凌晨起禁止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的民航客機來港,所有人不能在當地登機或轉機來港。這項措施將維持14天。 另外,7日凌晨起本地餐館晚上6時至翌日凌晨5時禁止內用,所有娛樂場所包括戲院、卡拉OK等關閉。並勒令所有本地大型活動取消,這些措施同樣實施14天。

Read More

美比特幣ATM激增 FBI示警恐淪犯罪工具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比特幣日益搶手,全美愈來愈多地方,在便利商店、就能找到比特幣ATM。卻引發美國聯邦調查局警告,可能淪為毒品交易、洗錢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工具。紐澤西州調查委員會更以報告指出,許多ATM,允許以幾乎匿名的方式、購買加密貨幣、上限更相當於2.5萬台幣。而用戶只需要提供手機號碼,有些機器、甚至完全不須提供個人資料。

Read More

太空產業注入活水 2021見證商業化進程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2021年太空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邁向商業化的重要年份,飛向宇宙浩瀚無垠不再是只是動畫片的口號,而是真正成為富豪們的新挑戰與投資標的,包括維珍銀河、藍色起源以及SpaceX開發的民用太空飛行器,都在執行商業太空旅行業務上取得進展,日本富豪前澤友作不惜砸下百億日圓,也要上太空圓夢,這場大氣層之外的商業競賽已經展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