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與佛對畫 林亮吟繪出智慧

 林亮吟是少數擅長佛畫又兼具景物創作、堅持傳統也能融合當代思維的藝術家,她的佛像可以很莊嚴,也可以很時尚。 (記者姚正玉攝) (記者姚正玉)  林亮吟以虔誠信仰的態度投入書法和繪畫創作,畫筆在入世與出世間流轉,十年磨一劍,不僅作品入選府城美展,也先後獲得南美會和台南美展傳統工藝類的肯定,是少數擅長佛畫又兼具景物創作、堅持傳統也能融合當代思維的藝術家。  出身灣裡的林亮吟,從小就與佛像有特殊的因緣,八歲時就在萬年殿噴水池前寫生畫神像,看到農民曆裡的送子觀音,她也能隨筆臨摹;不過,她讀的是台南家專服裝設計科,當年只想當設計師,從沒想過要當畫家;然而,生命裡都有註定的因緣。  林亮吟在四十三歲那年親人遽逝,虔心信仰佛教的她領悟到富貴帶不走,只有智慧能與心長相隨,她找回喜愛繪畫的初衷,重拾畫筆、研讀佛經,成了她安頓身心的力量。  走向藝術創作的十年,林亮吟雖然孤獨,但畫菩薩、繪慈悲,她領悟到出世的清淨,畫境與眾生、繪感動,她體會到入世的溫暖,在觀照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自傲的靈魂得以柔軟,畫工技術也更加精進,甚至進入學術殿堂,完成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的學位。  林亮吟的創作有神佛畫像、花鳥動物以及人物生活風景,膠彩工筆的菩薩佛像尤其精彩。她認為,佛法本來就很簡單,都在生活裡,佛畫和佛像都是戒、定、慧的呈現,佛畫不只是藝術品,承載著形而上的東方美學,更有著靜謐與典雅的美,二○一五年她的「觀自在菩薩」還獲得台南美展傳統工藝類的台南獎。  與眾不同的,林亮吟的菩薩不只有傳統元素,也賦予當代思維,所以她的八臂觀音,手中降魔的法器換成了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和名車鑰匙,她的新作「時尚慈悲」,觀音戴著時麾的眼鏡和一身名牌服裝,抱著小狗、牽著小豬,即使是佛畫,傳達的思維也可以很當代,凸顯人心如何不被慾望束縛、不被感官迷惑,已成為現代人重要的課題。  林亮吟對於所謂的藝術成就,沒有很大的企圖心,尋找收藏家也一直不是她展覽的目的,她想要的是,傳遞佛法的正知正見,讓觀者起共鳴,傳遞良善的美念讓社會人心更和諧,這才是她想要走的、一條相應與快樂的道路。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陳俊銘醫師為神農大帝蓋宮廟

 官田慈聖宮主委陳俊銘三十年前許願為分靈到台中供奉的神農大帝找個家,如今開天聖明宮落成有譜,終於完成心中大願。 (記者姚正玉攝) (記者姚正玉)  連續十年獲市府及內政部績優宗教團體表揚的台南官田慈聖宮主委陳俊銘,繼二十多年前重修慈聖宮後,如今更兌現三十年前的承諾,新建一座主祀神農大帝的開天聖明宮,他欣慰強調,感謝神農大帝的靈威感召及「開天聖明會」醫界會友支持,終於讓他一償卅年的大願。  目前也是台南知名中西醫師的陳俊銘,是台灣開拓史中明鄭時期重要人物陳永華的後代,陳俊銘感受整個家族的榮耀感,在行醫、針灸學術乃至護持民俗文化都有相當的研究及投入,多年來也為陳永華參軍入祀孔廟奔走不遺餘力。  陳俊銘對家鄉官田的守護神─神農大帝相當崇拜敬仰,在中國醫藥大學時期,就曾與十多位有志同窗組成「神農醫學研究聯誼會」,大二那年還帶著聯誼會同學專程至祖廟迎乞分靈金尊到台中供奉,過程中神農大帝還降靈在沒有「起乩」經驗的聯誼會成員身上寫下「開天聖明」,為聯誼會正名,開天就是神農帝的別號,而聖明就是勉勵行醫者要內聖外明,他一直謹記在心且發願,將來有能力一定要為神農大帝建宮廟。  陳俊銘畢業後回到家鄉官田,眼看慈聖宮老舊,他義不容辭承擔重建重任,籌劃鳩工和延師募款的任務,而擔任慈聖宮主委的十多年,更是出錢出力且照顧地方弱勢民眾。  三十年來陳俊銘念茲在茲的還是要為當年一起到台中的那尊神農大帝找個「家」,行醫二十一年後,終於行有餘力,去年因緣俱足在永康區成功里找到土地並展開「開天聖明宮」的興建,而讓陳俊銘頗感榮耀的是,在他奔走說請下,人間國寶粧佛大師施至輝先生,在封刀之後仍重啟刻刀雕塑開天聖明宮鎮殿神農大帝等數尊法像,而榮獲工藝獎的交趾陶大師林金倉先生也投入宮殿交趾彩飾,因而開天聖明宮即使沒有祖廟的宏偉,卻是處處可見大師的精湛神藝,非常難得。  陳俊銘的病人很多是重症患者,他希望開天聖明宮明年農曆八月落成後,能成為他們心靈的寄託,另一方面,所在的永康區成功里原本是眷村,開天聖明宮將是當地第一且唯一的宮廟,也期待成為地方的信仰中心,讓神農大帝香火繼續延綿。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