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X6跑旅 狂傲來襲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BMW繼X7發表後,BMW X家族最新成員-全新X6即將於第四季登場。總代理汎德引進X6 xDrive40i 以及X6 M50i兩款汽油動力車型,即日起展開預售,預售價365萬元起。汎德更推出X6 xDrive40i M Sport首發版,標配M款空力套件、M款煞車套件、M款運動化排氣系統、水晶中控套件、harman/kardon高傳真音響系統、手機無線充電裝置等總價值約47萬的頂級豪華配備。  新世代BMW X6,搭載3.0升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的X6 xDrive40i,最大馬力可輸出340匹,峰值扭力則有450牛頓米;X6 M50i則搭載TwinPower Turbo 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爆發530匹最大馬力以及750牛頓米峰值扭力。 X6透過造型放大的雙腎形水箱護罩與LED飾光水箱護罩,LED頭燈搭配含Glare-free光型變化功能,車尾折線與L型細長LED立體尾燈,獨顯傲氣風格。全新駕駛座艙標配Vernasca真皮跑車座椅,選配碳纖維內裝飾板;雙12.3吋的中控觸控螢幕與虛擬數位儀錶,直覺化圖示便利閱讀。 BMW創新智慧Comfort Access免鑰匙系統,同時標配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全方位護航。 全新世代BMW X6預售價格分別為X6 xDrive40i365萬、M Sport首發版380萬、M50i 560萬。

Read MoreRead More

2019 AXCR亞洲拉力賽 沈佳穎駕SY REXTON SPORTS奪冠

 記者莊玟玥/整理報導 SsangYong總代理永嘉雙龍汽車推出REXTON SPORTS豪華越野皮卡(建議售價136.8萬)後,即宣布將贊助沈佳穎,挑戰國內外拉力賽事活動。 經歷數月的賽前縝密改裝,沈佳穎與副駕黃薇安駕駛SsangYong REXTON SPORTS於月中為期7天的賽事中征服泰國、緬甸2,200公里險峻賽道,沈佳穎以正駕駛的身分四度勇奪冠軍頭銜。 比賽期間路況嚴苛以及說下就下的暴雨,連帶隨團技師們日夜不眠野戰維修,還有賽段從泰國跨越至緬甸,路況陌生,且緬甸連日大雨導致賽道積水甚深,路面支離破碎,連後勤車差點也淪陷與故障。 此外零件部份,韓國隊同樣使用SsangYong皮卡REXTON SPORTS以及ACTYON SPORTS參與賽事 ; 因此在零件上給予支援,讓臺灣順利拿下冠軍。 未來SsangYong雙龍汽車將與沈佳穎一同征戰更多冒險熱血賽事,最新訊息可鎖定雙龍官頻。

Read MoreRead More

Ford Ranger Wildtrak開創皮卡風潮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Ford NBX從2001年開辦以來,帶領車主走入台灣的各個角落,例如郡大林道、八通關古道等秘境,發掘這塊土地最深刻美麗的風貌,曾影響超過數萬人次參與,是國內著名的休旅車主社群。 其中代表美式硬漢精神的 Ford Ranger,在2010年導入後,引領皮卡級距近18倍的銷量成長,至今累積超過6,000位車主。今年8月,Ford經銷商夥伴福祐汽車號召20多輛Ford Ranger及Kuga匯聚於宜蘭南澳神秘沙灘,共有超過70位車主與其夥伴參與。  Ford今年七月率先推出全新Ranger Wildtrak旗艦型,升級Ford Co-Pilot360TM Technology全方位智駕領航科技。此外,Wildtrak搭載同級最小排氣量的2.0L直列四缸Bi-Turbo柴油雙渦輪引擎,具備高達213ps/51.0kg-m 的強悍動力,結合SelectShiftTM十速手自排。與生俱來的237mm離地高度創造29˚進入角/22˚穿越角/26˚離去角,結合電子式後軸差速器鎖定、4x4分時四輪傳動,以及同 級最強的800mm最大涉水深度,賦予Ford Ranger Wildtrak強悍的跨地形適地能力。 Wildtrak車斗擁有約2.42平方公尺的載物空間,並以能裝載985公斤物品的載重,最大拖曳重量達3.5噸;另外還具備包含美式車斗高頂、美式車斗捲簾、高進氣呼吸管等豐富的原廠選配套件,以及高靜肅性隔音玻璃與ANC主動式降躁系統帶來的寧靜品質,造就皮卡王者高度。

Read MoreRead More

歐都納遠離塵囂 群山環繞風景秀麗 鄉土石雕富特色 日夜各有風情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自然空曠的綠野中,讓人遠離都市塵囂,心情放鬆。(文/姚正玉、攝影/趙傳安)  位在台南市楠西區和嘉義縣大埔鄉的曾文水庫,是全台最大的水庫,也是台灣最大的人工湖,面積達四百八十一平方公里,比日月潭面積還大三分之一。由於集水區域廣闊,周圍群山層層疊疊環繞,放眼遠眺,山光水色美不勝收,「曾水煙波」還被列為新南瀛十勝景觀之一。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裡可見翩翩飛舞的青斑蝶,數量之多令人驚豔。 年輕時即熱愛戶的歐都納山野渡假村前董事長程育才,二十八年前偶然的機會來到曾文水庫上游的大埔鄉,即被當地純樸民風、自然與寧靜的氛圍所吸引,一到假日或有空就和三五好友相約前往,隨著造訪次數的增加,對當地人文風光產生情感,便興起投資打造山野渡假村的念頭。  程育才是成功的企業家,他的山王工業公司以生產EVA發泡海綿為主,並致力開發各式救生衣、衝浪板、浮板及蛙鏡等水上器材,他在一九九0年斥資打造歐都納山野渡假村,手筆之大且帶動地方發展,也被視為大埔鄉的「傳奇」之一。 鄉土寫實的名家石雕與園區融為一體,也是一大特色。  歐都納三面緊臨情人公園和湖濱公園,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園區占地近三公頃,程育才希望在山野裡的歐都納也能充滿本土藝術氣息,除堅持低密度開發,也找來知名雕刻家葉勝光和林景松以當地大埔鄉及原住民的傳奇人物為主角創作,鄉土寫實的石雕與園區融為一體,也是一大特色。  歐都納開園至今已近三十年,但在園區負責人、協理程婉君的費心經營下,仍充滿活力與現代感。鄉村風情的小木屋以原木建造、歐式建築的盧森館明亮清雅,悠遊在園內寬闊的大草坪,讓人心曠神怡。傍晚時分,安排專人在水庫邊的情人及湖濱公園有人文及植物介紹、採果活動,夏季夜訪成千上萬螢火蟲也有生態導覽,最具特色的是晚間熱力十足的土風舞互動晚會,讓遊客同樂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被稱為曾文水庫秘境的飛鷹峽谷,只有在短暫豐水期才能進入,山水綿延、峭壁聳立,讓人震撼。 園區外情人碼頭沿著右邊的小路走去是大埔鄉的情人公園,依偎在曾文水庫湖邊,占地廣闊,草木蓬勃,旁邊有一吊橋連接另一座小半島上的湖濱公園,站在吊橋上可以欣賞水庫風景,橋的另一邊是湖濱公園和涼亭,傍晚適合在湖畔旁散步、騎腳踏車。  大埔鄉當地自然生態本來就很豐富,有螢火蟲、野生鳥類、魚、花、蟲,其中老鷹的數量更占全省四分之一,在歐度納自然空曠的綠野中,讓人遠離都市塵囂,度過自然而不原始、心情完全放鬆的山居生活。 曾文水庫山豬島上的山豬據說會聽音樂,也會游泳。飛鷹峽 曾文水庫秘境  被稱為曾文水庫秘境的飛鷹峽谷,只有在短暫豐水期才能進入,乘小艇進入,山水綿延、柳暗花明,感受心與自然的對話,讓人震撼。曾文水庫還有一個以山豬聞名的無人島,幾年前被棄養的山豬在島上定居繁殖,如今山豬聚集也成了吸睛景點,在遊艇業者的安排和訓練下,遊艇靠近就放出音樂,山豬就自動的到岸邊集合等待餵食,但如果沒有音樂,躲進樹叢的山豬不知要見客,也可能連山豬的影子也看不到,據說,這裡的山豬還有游泳的本領,有時還會偷溜下水,四處溜達。 由台三線行駛至大埔橋附近的情人瀑布又稱青雲瀑布,夏季水量充沛時,從頂端宣洩而下的水量壯觀讓人驚嘆。青雲瀑布 豐水期壯觀  青雲瀑布位在嘉義縣大埔鄉和平村,曾文溪水系,當地人又稱為「榮華山瀑布」,是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內著名的瀑布景觀。由台三線行駛至大埔橋附近,轉接青山產業道路進入,於路旁即可眺望瀑布,與內葉翅吊橋、大埔拱橋、射免潭攔砂壩等景點,相距僅一公里。 早前鄒族少年要從瀑布上往下跳才算是成年,現在夏季水量充沛時,從頂端宣洩而下的水量壯觀讓人驚嘆,充沛水量從頂傾洩而下,還伴隨著隆隆的水聲,當流水匯合為一時,就像似情侶們牽手瀑布底下,所以又稱為「情人瀑布」。  青雲瀑布地質上為砂岩、頁岩,由於兩者的岩性差異,由於瀑布受蝕程度不同,瀑布上方岩層較下方突出,由於水量豐沛、水潭廣闊,是一個適合家庭旅遊和戲水的風景點。 台南市、嘉義縣交界處的曾文水庫,有風光明媚的湖畔風景。大埔情人公園 賞湖好地點  位於曾文水庫東北角的情人公園,占地廣闊,草地景色怡人,四周林蔭小徑充滿詩情畫意,公園入口處有一個心形的拱門,象徵「情人」公園名稱的由來。主管的西拉雅風景管理處在公園增加了許多情人意象如玫瑰花等裝置藝術,成為遊客打卡拍照的熱門景點。 西拉雅風景管理處在情人公園設置許多有情人和浪漫意象的大型公共藝術品。  園內是賞湖的好景點,別有種靜謐的美感,賞湖之際也別忘抬頭眺望大埔鄉的最高峰「馬頭山」,壯麗的水光山色讓人流連忘返。  情人公園經同心橋來到湖濱公園和六角亭,在此可享受明媚風光,渡船穿越曾文水庫,遊湖賞鷹看山豬之外,也以走上釣魚平台,享受釣魚樂趣;而湖濱公園有免費的露營區,搭上帳棚聽著鳥鳴聲,由於沒有光害,夜晚也相當適合觀星。 歐都納渡假村的主廚劉梓民特別研發了以魚虎肉為主要食材的「打虎英雄」風味套餐,精緻美味。打虎英雄餐 精緻美味  曾文水庫因外來種魚虎的關係,傳說,魚虎是宗教團體多年前來水庫放生才出現,適應力極強,攻擊性也強,凶猛的魚虎會攻擊台灣原生種魚類,破壞水中魚類的生態,所以當地居民提倡捕魚虎、吃魚虎,希望可以降低魚虎數量。  歐都納渡假村的主廚劉梓民特別研發了「打虎英雄」風味套餐,以魚虎肉為主要食材,與蔬果、大蒜、鮮蝦、豆腐、養生湯和薑黃飯等巧妙融合,一口氣端出「虎落平陽、虎膽妙算、臥虎藏龍、虎虎生風、生龍活虎、如虎添翼」等六道餐點,中菜西吃,精緻美味,連饕客都讚不絕口。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馬景清用粽香傳愛千里

台南市博愛菁莪愛心會總幹事馬景清如願在今年端午節義賣了六千顆粽子,為弱勢學生籌募二十萬元的獎助金。(記者姚正玉攝) (記者姚正玉)  南市博愛菁莪愛心會今年端午節如願義賣了六千顆粽子,為弱勢學生籌募二十萬元的清寒獎助金,總幹事馬景清感謝各界的幫忙,但距離年度五十萬元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他期許自己再接再厲,讓更多人認識協會,加入愛心的行列。  十六年前,上校退伍的馬景清在保全公司當主管,同時也擔任大灣高中家長會副會長,與會長魏正宗是好友,在參與學校的事務中發現,一些學生連午餐費都繳不起,兩人決定想辦法幫忙。魏正宗發起成立博愛菁莪愛心會並擔任理事長,馬景清辭去工作專心擔任總幹事,愛心會獲地方支持。  馬景清將愛心擴大從學生照顧到老人,民國九十五年開辦老人食堂為大永康地區獨居老人送餐。當年以五十萬元的開辦費,不到三四個月就用完了,還好透過媒體幫忙,捐款陸續進來,維持到現在十三年,各個愛心企業和單位贊助的米、油、鹽等佐料或副食品至今沒有中斷,每週一到週六,會裡五十八位志工,二十五位輪流在廚房裡幫忙,其他就分七條路線幫忙送餐,目前每週六天供應永康區的中低收入、沒有炊事和獨居的一百七十五位老人家午餐便當。  馬景清的老人食堂做出口碑,社會局若有需要為永康區的弱勢老人送餐,也以一個便當六十元來委託代製,對會裡的挹注也不無小補。各界愛心捐助以及會員每月一百元的會費收入維持食堂運作和弱勢助學,但馬景清還是覺得做得不夠。  馬景清這幾年的端午節都推出粽子義賣來籌措弱勢學子獎助金,消息一出獲得熱烈回響,今年還賣出六千顆,以一顆四十元計算,扣除最低的成本,大概能有二十萬元的進帳。  只不過,馬景清計畫在年底舉辦大型的愛心活動,受助學生大約三百多位,預計需要五十萬元,至今大概還約有十五萬元的短缺,因而粽子剛賣完的馬景清,仍不得閒,就開始想下一步、下一招彌補不足,對他來說,願有多大、力有多大,相信只要有心,就會水到渠成。

Read MoreRead More

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 再現美麗傳「旗」

由一群熱愛旗袍、嫁來台灣的大陸籍新住民成立的「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以旗袍為媒介,推廣中華傳統文化。(記者趙傳安攝)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姚正玉 開辦各種課程 參與公益活動  由一群熱愛旗袍、嫁來台灣的大陸籍新住民成立的「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以旗袍為媒介,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協會也開辦各種課程、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展現陸配姊妹的自信和美麗,也透過各種形式的演出與全球旗袍文化隊伍接軌。  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理事長韋三元來自湖南,二千年與在大陸擔任台籍幹部的先生結婚來台定居。早期陸配不能工作,她就在家做手工,後來有了工作證才開始出去找工作,和先生白手起家,育有一兒一女。 理事長韋三元推廣旗袍文化不遺餘力。 (記者趙傳安攝)韋三元來台19年 見證台灣人善良  韋三元熱心公益是因為她的小孩子有學習障礙,從兒子六個月開始到現在,帶兒子去復健的過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也看到台灣人的愛心和善良。  嫁來台灣快19年,韋三元早期生活非常辛苦,沒有網路沒有朋友,後來認識一些陸配姊妹,卻發現大家都有自己的問題,於是她也開始慢慢去了解姊妹的生活狀況,能幫忙的就盡量幫忙。 新移民組織 少有中華文化課程  韋三元後來加入新移民協會等組織,但發現沒有具有「中華文化」傳統內涵的課程,直到2017年,她獲邀擔任桃園市體育協會一場母親節活動主持人,看到旗袍以及武術的表演,她覺得南部缺少的就是這樣子一個傳統文化的隊伍。 鳳之韻旗袍協會的會員,穿著緊身旗袍跳舞,舉手投足都有專業水準。 (記者趙傳安攝)張愛玲名言 女人都該有一件旗袍  張愛玲曾說過,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旗袍,韋三元因此有了在南台灣成立旗袍文化隊的想法。韋三元說,旗袍表演要求比較低,學習快,尤其可以讓站姿禮儀、儀態變得更好,便請同樣來自大陸的舞蹈老師張楠、張莉及史文琪3位老師指導,陸續有一百多人參與練習,去年9月16日組成「鳳之韻」旗袍表演團隊。 林炳利鼓勵成立協會  表演隊組成後,積極參與各類公益表演活動,市議會副議長林炳利看到她們的努力,鼓勵她們成立協會,經過許多熱心的姊妹積極籌劃及運作,今年3月鳳之韻旗袍表演隊改成「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 「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以旗袍為表現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會員穿上旗袍個個婀娜多姿。 (記者趙傳安攝)80多位姊妹 利用晚上/假日訓練  協會目前協會有80多位姊妹,有來自大陸各省,也有來自台灣的各行各業,年齡都在30至50歲左右,大家排除萬難利用晚上和假日上課或參加訓練,最遠的住在北港,也有很多姊妹是帶著孩子一起來上課。協會開的課程有專業舞蹈、旗袍走秀、韻律舞以及民族舞蹈,大家換掉制服、脫掉圍群,換上美麗的旗袍、踩上久違的高跟鞋,從容站上舞台,展現自己的自信美。 陸配秀才藝 多元演出獲好評  韋三元表示,陸配們從參與公益活動中懂得付出,懂得手心向下比手心向上更幸福的道理,過程雖然辛苦,但獲得好評,總算有了代價,協會除了旗袍走秀、民族舞蹈、熱舞、古箏演奏,也有二代街舞表演,5月下旬北上桃園參加兩岸文藝交流演出,她希望很快能在台南舉辦一場盛大的中華傳統文化匯演,讓更多人看到「鳳之韻」,也看到陸配在台灣深耕中華傳統文化的努力。

Read MoreRead More

挑戰阿朗壹古道

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的阿朗壹古道(原名為琅嶠─卑南古道),是台灣最南端的古道。文、攝影/記者姚正玉 全台僅存無公路經過原始海岸線 海濱植物稀有豐富  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的阿朗壹古道(原名為琅嶠─卑南古道),是台灣最南端的古道,也是台灣僅存沒有公路經過的原始海岸線,海天一色,加上稀有且豐富的海濱植物自古聞名。由於古道屬於屏東縣「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至今仍處於管制狀態,凡進入都需要經過申請且有嚴格的人數限制,因此更增添了古道的神秘性。 阿朗壹古道是台灣僅存沒有公路經過的原始海岸線。 阿朗壹古道是清代屬於琅嶠卑南古道的其中一段,過去是原住民打獵、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也是先民拓荒的舊道,在清代官方還沒整理前,它是恆春半島先民們走的羊腸小徑,臨接海岸的部分,只能依當下的海潮情況,必要時涉海水而過;牡丹事件後,恆春設縣,撥專款整修並編為官方道路使用,而日據期間,古道雖然逐漸少人使用,但恆春地區還是認為它是通往台東最為便捷安全的通道,尤其若楓港以北的山區道路遇到坍方、河水暴漲,古道還可做為當時送往公文,人員移動的最佳的替代選項。 原名為琅嶠─卑南古道的阿朗壹古道有豐富的濱海植物景觀。陡坡險峻 斷崖難行  古道由北而南有達仁溪、塔瓦溪及里仁溪等河川,並有觀音鼻及牡丹鼻兩處突出海崖,崩解的岩石經海水長年沖蝕下,形成圓滑的南田石堆積於海岸線。從台東南田村走至屏東旭海,全長約十二公里,一般人的腳程約需要三、四小時。  在南田的海岸線得挑戰險峻陡坡,也要行走在路徑不到五十公分寬的斷崖山壁,由於海岸線太窄小,只要漲潮,海岸線就被海水淹沒,無法通行,因此必須高繞。 路徑不到五十公分寬的斷崖山壁,只要漲潮,海岸線就被海水淹沒,無法通行。 在遇到上切路,剛開始比較陡峭,需要拉繩子,以手腳並用的方式攀爬,也有七十度仰角的碎石坡,有時必須緩坡進入樹林當中,再緩緩走出樹林,進入草原灌木叢、草原區,在快到最高點時,還有一小段的陡坡需要爬一下,最高點觀音鼻山到旭海這一段約四公里。 在南田的海岸線得挑戰險峻陡坡,有時必須高繞或經過突出的海崖。 沿途不僅有為數不少的漂流木點綴著沙灘、也有岩石灘和被南田石(大型鵝卵石)覆蓋的卵石灘,都未經人工斧鑿呈現完全的自然美。據導遊說,目前全台也只有阿朗壹古道還留有完整的南田石海岸,且從台東南田漂洋過海的南田石,原本一顆顆大如西瓜,但經過太平洋海浪的推打以及彼此的互相撞擊,到了屏東旭海,只剩如雞蛋般大小。而海岸上的成千上萬顆南田石被海浪拍打,不僅相當壯觀,還會發出卡拉卡拉的隆隆撞擊聲響,增添了走古道的樂趣,景觀豐富多變的海域,也是本島僅存的綠蠵龜和椰子蟹棲息地,登高望洋若運氣好,還可以看到在海裡悠游的綠蠵龜。 古道太平洋海岸線上成千上萬顆南田石,被海浪拍打發出卡拉卡拉的隆隆撞擊聲響,且經過海浪「洗禮」會改變形狀大小。 古道雖然不長,但沿著海岸線彎延,且上下陡坡甚至觀音鼻山,平常若沒有運動習慣或不常走遠路,還是會有些吃力,由於不時需要拉著繩索攀爬前進,所以最好是自備手套,由於幾乎都走在海岸線上,夏季烈日當頭、海風吹撫,防曬絕對是少不少的。 挑戰成功拍照為證  在抵達旭海的古道末端(也是另一方向的起點)是旭海安檢所,旁邊有一個阿朗壹古道「完成證明」的背板供大家拍照留念,代表完成全段的挑戰,十分具有紀念價值。 阿朗壹古道在末端旭海安檢所旁有一個「完成證明」的看板,讓完成古道挑戰的民眾拍照紀念。 要走阿朗壹古道必須事先申請,目前開放卅日內的預約,可利用屏東縣政府「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進行線上申請。  申請團體最遲應於進入日期前八天提出,保留區實施遊客總量管制,週一至四每日核准上限為二百卅五人(含旭海社區保留名額八十人),每週五核准上限為三百人(含旭海社區保留名額八十人),每週六、日核准人數上限為四百三十人(含旭海社區保留名額八十人),但遇連續假期、活動等情況,會適時調整管制人數。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無緣政壇 曾信超芬芳杏壇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曾信超曾與政治圈擦身而過,但如今已在學界站穩一席之地。(記者姚正玉攝) (記者姚正玉)  少子化連高等教育也備感壓力,專長在經營管理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曾信超,將績效管理及彈性年終制度引進校園,校務推展大步提升,連招生也在全校教職員總動員下再創佳績。曾與政治圈擦身而過的曾信超,如今已在學界站穩一席之地。 學經歷完整的曾信超,二十年前是炙手可熱的博士菁英,當年更是各政黨積極網羅的對象,他先後在民進黨、台聯黨和國民黨擔任要角,也在立委選舉落選一次,後來「差一點」就再度參選,之後還有機會被推薦角逐台南縣長,但也因缺了臨門一腳而作罷,也因為無緣進軍政壇,因此能全心留在教育界發展。 曾信超在產官學研究和工作歷練長達卅五年,也在長榮大學擔任教授、所長和院長,五年前被延攬接掌中華醫事科大,還榮獲國內科技管理界最高榮譽的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獎。 想法創新、沒有包袱的曾信超,大膽在校園內推動績效考核彈性年終,還要求教職員共同承擔招生壓力,雖一度引起反彈議論,甚至被質疑公平性,但他都不改其志,終於在「輸人不輸陣」的氛圍下,帶動團隊競爭,五年來,中華醫事科大以整體校務進步和學生成長數,讓大家看到具體成效。 曾信超不只講求績效,也以個人品味來改善校園環境,他與台南市藝術家協會合作推動「校園就是藝術博物館」,引進雕塑創作、畫作布置校園,增加學校的人文藝術素養,還在崩落的牆面換上磁磚風景畫牆,不僅受到師生的讚賞,也引來校外的注意,讓他引以為傲。 本身很愛「拈花惹草」的曾信超還推動全校植樹綠美化,行政大樓內外處處有盆景,還認養學校旁的仁德滯洪池,廣植紅花風鈴木和花旗木,擴大校園綠地及延伸學生的活動空間,甚至連賓客送來的蘭花,都被他改植在校內的椰子樹上,每遇校園有勞務工作,他不只號召全校分工,自己也捲起褲管衣袖和大家作夥打拚,深受師生肯定。 曾信超與台南的政界淵源很深,但緣分很淺,他的參選條件很好,但政治運氣實在太差;不過,即使未能在政界嶄露頭角,但二十多年在杏壇春風化雨,還是讓他桃李滿天下,晉身大學校長之列,也算是另一種的不負眾望。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百萬保險經理人 郭耀文拚出人生新藍海

 保險經理人郭耀文,將豐富的閱歷轉換成身上一個又一個絢爛的勳章和獎牌,並在業界站穩腳步。 (記者姚正玉) (記者姚正玉)  保險經理人郭耀文曾當過立委助理、也做過科技新貴,憑著對工作的熱情,勇敢脫離舒適圈,進入保險業接受挑戰;短短六年,郭耀文就將豐富的閱歷轉換成身上一個又一個絢爛的勳章和獎牌,並在業界站穩腳步。  制式化的上班族生活對郭耀文來說,不具挑戰性,薪水所得也不夠承擔家庭責任,因而他在經歷政治服務業、科技業之後,毅然轉行,投入保險業並從業務員重新開始。  雖然郭耀文在保險業的起步是從零開始,但長期累積的人脈,加上比別人願意多做一點、多一點創意發想和多一點的拚勁,讓他的業績很快就開低走高,也成為台灣優秀保險從業人員獎項的常勝軍,MDRT國際百萬圓桌協會的成員,郭耀文在一般人眼中不容易發展的保險業,終於拚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郭耀文認為,要成為一位傑出的保險業務員,一定要以客戶角度出發,也要以勤勞真誠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心中不只有業績數字,更重要的是,必需有一份助人的溫暖和熱忱。郭耀文經常主動聯繫和問候客戶,在客戶不需要時,送上祝福,在客戶需要時,及時提供專業建議,客戶沒想到的,他先想到了,當然,時間一久,客戶有需要時,也會先想到他。  郭耀文在個人業績蒸蒸日上的同時,也以專業和熱情說服護理師、養蚵漁民和攤販好友一起加入團隊,共同發展事業及服務關懷客戶,他相信「團結力量大、團隊的戰力更驚人」,大家共好、更好,讓他更有成就感。  郭耀文形容業務工作如似在湍急的水流中過河,永遠不會知道下一步是深是淺、能得到多少,但因終究知道彼岸的美好、前途無可限量,他願意義無反顧的全心投入,更有信心拚出自己人生的新藍海。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劉招明陳秋琴從佛法找到幸福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傳燈會會長劉招明、佛光山中天學校執行校長陳秋琴是佛光家庭裡讓人稱羨的模範同修。 (記者姚正攝) (記者姚正玉)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傳燈會會長劉招明、佛光山中天學校執行校長陳秋琴是佛光家庭裡讓人稱羨的模範同修,兩人不只為了推動人間佛教出錢出力,更樂於和大家分享學佛帶來的歡喜心與幸福感。  曾經是國中物理老師的劉招明,棄教從商創業成功,如今是立明集團總裁,事業版圖不只在台灣、中國大陸和澳洲,東南亞泰國、越南等國家也都有,太太陳秋琴原本也是老師,一九八九年為了讓先生專心衝事業,帶著兒女移民澳洲布里斯本。  陳秋琴在澳洲生活的那段時間,孩子在當地佛光山中天學校學中文,她也重拾老師本行在中天學校教課,也因此與佛光山結下不解之緣,兩年之後,她還接任中天學校的執行校長;劉招明也因為太太的關係,成為佛門弟子,事業有成之後,兩人同心投入佛光山的慈善和公益事業。  為了追隨著星雲大師實踐和推動人間佛教,劉招明夫婦成為佛光山南台別院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別院舉辦活動,倆人義不容辭全力相挺,別院年度「安樂富有」的講座,夫婦倆不僅贊助,還擔任主講人,夫妻倆現身說法分享「幸福之道」。  劉招明和陳秋琴認為,每個人追求的幸福不同,定義也不一樣,有人以獲得財富為幸福,有人以擁有愛情為幸福,有人以權力在握為幸福,但這些外在取得幸福,看似實際,其實猶如泡沫,且難以掌握,人生應追求的是能獲得精神上滿盈且永恆的幸福。  「信」、「願」、「行」是劉家生活重要的三個資糧。陳秋琴說,先生原本是非常嚴肅的人,但學佛之後,放鬆柔軟且多了笑容,夫妻間相處,相互體諒且關係更和諧。劉招明和陳秋琴很珍惜佛法帶來的人生幸福,也希望更多人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下,共同追求「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