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籲宗教活動防疫不可少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近期新冠肺炎傳出多起本土確診個案,為免疫情擴散,內政部再度發函向宗教團體呼籲,在疫情尚未趨緩前,務必提高警戒,持續落實戴口罩、實聯制等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守護台灣,防疫之心不馬虎。 內政部昨日表示,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政部就特別重視宗教團體的防疫措施,除持續加強要求宗教團體落實防疫標準作業流程、妥善規劃分流動線,也請主辦單位評估是否取消或延期辦理相關活動。 但近期少數宗教團體於辦理宗教活動時,如日前曾發生清真寺未落實實聯制等防疫措施,造成政府回溯進行疫調困難。或是未落實戴口罩等措施,致民眾出席宗教活動後,增加感染的風險。 為避免類此情形再度發生,內政部呼籲,宗教團體除務必確實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外,民眾自身也應提高自主健康管理意識,如參加宗教活動,有發燒、呼吸急促症狀者,務必儘速就醫,並確實告知醫生活動軌跡。國人仍要有防疫意識,才是確保安全的最佳方法。

Read MoreRead More

男欠防疫罰鍰出境 豪宅遭查封後跨海繳清三十萬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長年居住國外的李姓男子去年回國,進行居家檢疫期間擅離六小時,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裁罰三十萬元。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日前查封李男豪宅,李男事後透過友人告知後,主動聯繫跨海繳清欠款。 旅居國外的李男去年八月間回台,適逢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期間,必須進行居家檢疫,但北市衛生居發現,他擅自離開居家檢疫地點約六個多小時,違反防疫規定,對其裁處罰鍰三十萬元。 李男未繳交罰鍰,衛生局因此將全案移送強制執行,但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執行前李男已經出境,經查他名下只有一間位在台北市文山區的豪宅。 執行官上月二十日前往現場查封李男的豪宅,並發布訊息,透過李男在台的親友能聯繫他處理罰鍰。查封當天下午,李男的友人即致電台北分署,表示願協助繳納罰鍰,並告訴執行官,李男會回國繳錢。 經執行官與李男多次溝通後,李男日前已從國外將三十萬元匯進國內,由友人提款代為繳清全部罰鍰。台北分署昨日也立即函請地政機關塗銷豪宅的查封登記,經查封兩週後結案。

Read MoreRead More

鄭文燦談三接 盼兼顧藻礁保育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在市議會總質詢中,就議員蔡永芳質詢藻礁議題時表示,藻礁保育及海岸保護是市府重點政策,但能源轉型也是國家方向,希望兩者可以兼顧。 鄭文燦說,為了滿足北台灣住宅及工業用戶需求,大潭擴建案為藍、綠兩黨共同的挑戰;在國民黨執政由馬總統核定三接案可行性,而蔡總統則是進行兩次環評後,調整為離岸接收方案,面積降低至二十三公頃,讓大潭海岸可以保留下來。 鄭文燦表示,由於環團擔心外海離岸接收影響藻礁生態,行政院也進行二次調整,本月三日日宣布接收站再往外推四百五十五公尺,雖然新方案將增加一百五十億預算及二年半工期,但為了保護藻礁及海岸,相信人民會做出最好的選擇,讓能源轉型及藻礁保育在新方案中得到平衡。 蔡永芳議員也詢問鄭文燦桃園市長未來接班人條件,鄭市長表示,他希望在市長任內所做的努力為桃園打下良好基礎,成為未來市政的新起點。至於下一任市長候選人,需通過民意考驗及全體市民認同;至於參選是每個人的權利,他對於每位市長候選人採取開放態度,也會尊重及祝福。

Read MoreRead More

普悠瑪、太魯閣號重大死傷 董小羚控政府兩套標準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一0七年普悠瑪翻車事故釀十八人死亡,宜蘭地方法院四日再開庭審理。全家八人罹難家屬董小羚現身表示,將會再呈新證據,而被告司機尤振仲律師請求函調,該案將於六月三十日續行審理。 痛失八名親人的董小羚出席審議庭。她質疑,高雄氣爆等善款可用於受害者訴訟,台東縣政府設立的捐款專戶卻不行,二年多來,餘款二百多萬元都「拿去哪了?」;總統蔡英文等捐款太魯閣案,讓普悠瑪家屬情何以堪,她在乎的是「公平公正」,批中央到地方都是兩套標準。 普悠瑪案進入尾聲,董小羚認為「未必」,法官引用的證據,來自行政院調查報告,她質疑有不實之處,之前到台北地檢按鈴控告;她也會向宜蘭地院呈上新證據,希望法官審慎檢視。 董小羚說,台鐵面對事故,總是賠錢了事的態度,普悠瑪事件還沒完,又發生花蓮太魯閣事故,令人痛心。她說,太魯閣案美籍罹難者蘇芮(Senead Short)父母要追究台鐵責任到底,和她的理念相同,不應讓台鐵用僥倖﹑賭博的心態繼續下去,要給台鐵一個教訓。

Read MoreRead More

林右昌:基隆人逐漸找回光榮感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議會四日舉行第十九屆第五次定期會,市長林右昌在施政總報告中向議員及市民報告指出,經過市府六年多來的努力,不僅成功找回市民的光榮感,各項軟硬體建設也陸續到位,今年將是市政建設豐收的一年,歡迎大家一起見證基隆各方面的大幅進步與蛻變。 林右昌在施政報告首先指出,根據二0二0年十二月一份「基隆市長市政表現與形象調查」結果,有百分之七十六的市民對市長的表現感到滿意,更有百分之七十二點八的受訪者以「身為基隆人」為榮,顯示施政方向正確並普遍獲得市民肯定支持,而經過這幾年基隆城市的徹底改變,市民已逐漸找回昔日基隆人的榮耀。 此外,市府團隊的努力也在最近屢獲中央與國際肯定,包括運用智慧科技防疫的「AI光達人流感測系統」,勇奪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稱譽的「全球資通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首獎;「基隆市港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獲內政部營建署頒發「城鄉無限魅力—致敬城鄉魅力大賞」;另外「基隆市沙灣地區歷史環境願景再生暨城市景觀再造計畫」也獲「第八屆台灣景觀大獎」環境規劃設計類佳作獎等殊榮。 在今年一月十七日,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前來視察基隆港東三、東四碼頭旅運設施增建工程進度,並大力讚許近年來市府和各部會通力合作各項重大市港建設成果,截至目前,內港核心區周邊已投入超過六十八億元的建設經費;林右昌指出,經過市府六年多來的努力,各項軟硬體建設即將陸續完成到位,今年將是市政建設豐收的一年,大家將可以一起見證基隆在各方面的大幅進步與蛻變,他並預告在接下來的六至十月,將在基隆市登場的三項重要活動。 首先,由於市府近年來推動海洋保育豐碩成果,備受全國各界肯定,因此今年被海洋委員會選定為「二0二一第二屆國家海洋日」系列活動主辦城市,將於六月二日至六月八日辦理十四項系列活動,充分展現基隆海洋城市實力,六月八日在海科館登場的國家海洋日慶典主場活動,有海廢聯盟誓師典禮、海洋驛站視訊揭牌儀式、績優海洋事務公務人員表揚及潛海戰將、環保艦隊人員表揚等。 最後市府將在今年十月二日至十月十一日舉辦「二0二一城市博覽會」,藉由策展提出台灣下階段的城市治理與城市生活的新方向,博覽會包含三大主展區及一個副展區,展現台灣頭的高度與格局,藉由策展與精緻活動讓全國民眾看見基隆的改變。

Read MoreRead More

海大海洋商務法律學分班招生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推廣海洋法律專業知識,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特邀集法學教授及專業律師開設「海洋商務法律學士學分班」,即日起報名至九月一日止,課程內容為我國海洋事務從業人員不可或缺的法律專業知識,且一般社會人士也可透過學分班取得司法從業人員考試資格。 海大「海洋商務法律學士學分班」,簡章連結: https://reurl.cc/Agv72E,為方便在職進修,特別安排課程時間為週一至四晚間於師大公館校區(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八十八號)上課,一一0學年度第一學期自一一0年九月十三日至一一一年一月十三日,上課時間週一至週四晚間。

Read MoreRead More

國道基隆端大業隧道口 6車追撞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端大業隧道出口,昨天早上七時餘發生六車追撞意外,約在上午九時左右才已恢復正常車流。警方初步調查,被追撞車輛中的倒數第二車,是一輛特斯拉,車尾被後方的小貨追撞受損凹陷,女駕駛因背痛由警車送醫檢查。 警方指出,六輛車連環車禍後只剩單線通車,因適逢上班尖峰時段,造成往市區的車流大打結,員警在現場疏導交通,塞車約一個多小時,不少人急著到基隆上班駕駛,急得像熱鍋上螞蟻。

Read MoreRead More

陸軍執行淨、運水暨森林救火任務成效 支援至任務結束為止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期水情嚴峻,國軍執行淨水及運水作業。國防部四日召開「陸軍執行淨、運水暨森林救火任務成效」記者會。依據抗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需求,第五作戰區派遣運水兵力及車輛支援協助「枯水抗旱」運水專案任務,期以再生水提供民生及工業用水,已分別運至有需求地區。 陸軍司令部工兵處長陳威霖少將表示,近期水情告急,國軍依水利署需求,在淨水部分,自三月二十九日起分別由各作戰區工兵群及工兵訓練中心派遣時三名作業兵力,及四項、十九項淨水裝備(車)與水櫃(囊)等,支援新竹、台中及高雄工業區等五處廠區放流水淨化作業,提供所需民生及工業用水,各支援部隊已累積提供再生水三千九百六十一公噸,後續將依水利署規劃,將支援至任務結束為止。 第五作戰區副指揮官劉沛智少將表示,在運水部分,因應水情吃緊,台中市、彰化縣及苗栗縣等三縣市,採「供五停二」限水政策,國防部四月七日邀三軍司令部召開「枯水抗旱」運水專案會議,規劃由第五作戰區統籌第三、四、五作戰區消防車,共九十輛、兵力一百八十人,分於斗煥坪、竹坑、光隆、新田及成功嶺等五處營區分區集結,支援運水作業,後續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規劃,支援至任務結束為止。 媒體詢問海軍為何未掌握「陸籍男子駕駛橡皮艇偷渡上岸」,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少將表示,針對目標雷達回跡小,難以掌握之膠舟、竹筏等目標,國防部將與海巡署共同研討應對,嚴密監控週邊海域,避免類案再生;對於伙食所供應豬肉的產地標示混淆不明,史順文說,為維護官兵健康,國軍按照規定,三軍部隊副食供應「鼓勵」國產豬肉優先,會配合法令執行,並依衛福部標示要求,經檢驗合格才能上架。

Read MoreRead More

警察風紀案頻傳 警政署:嚴審民力成員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是警界人盡皆知的口號,但台北市近來接連發生松山、北投分局之亂,三日晚間大安義餐敘又遇上黑衣人潑灑千隻蟑螂事件,再再顯示警察風紀出現問題,甚至連支援的民力團體成員都有疑慮,因此,警政署四日表示,除持續加強員警教育訓練外,還會要求恪遵風紀相關規定;另也將嚴審民力成員身分,不容有灰色地帶。 有關近期部分警察民力團體成員衍生非議,警政署對此表示,各級警察機關依據「公益勸募條例」第五條規定,得基於公益目的,接受所屬人員或外界(如各級民力團體:警友、義警、義交、民防協勤人員、顧問、志工等)主動捐贈,惟不得發起勸募,並應依該條例第六條規定辦理會計稽核及公開徵信,以維警譽及官箴。 警政署長陳家欽強調,警察是維護社會安定最重要的力量,無時無刻守護民眾安全,感謝各界長期對於警察工作的支持與付出,未來仍將持續對於協勤民力成員嚴格篩選及汰除不適任者,以符合法制規範及社會期待。 此外,警政署重申,將持續加強員警教育訓練,要求恪遵風紀相關規定,並注意執勤技巧及執法比例原則,以保障人權,確實做好治安維護工作;另對於違法滋擾及脫序案件等挑戰公權力行為,必將採取主動強勢作為,嚴查究辦,以展現政府捍衛法治、肅靖治安的決心。

Read MoreRead More

創新條例研究學院 民團籲初期試辦僅限台積電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近期初審通過產學創新條例草案。台灣學生聯合會等團體四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為貫策教育部宣稱的條例草案具沙盒實驗精神,研究學院初期試辦應僅限台積電,若成功再擴大至其他重點領域的指標企業。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三月二十二日初審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產學創新條例),全案須交由黨團協商,草案明定由研究頂尖的國立大學與研發領先的企業合作設立國家重點領域學院(研究學院)。台灣學生聯合會等團體為此議題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 台灣學生聯合會高教委員會主委黃彥誠表示,為貫策教育部宣稱的條例草案具備沙盒實驗精神,應明定研究學院的產學合作創新實驗初期試辦僅限台積電,如果台積電失敗,不相信其他企業會成功,如果台積電成功、確定此模式可行,可以在幾年後,擴大適用範圍至其他國家重點領域的指標企業,並依台積電經驗來滾動式修正產學創新條例。 台灣公民陣線社群部主任盧嘉安說,產學創新條例草案是要解決半導體產業人才不足、學用落差等問題,但存有擴大中資威脅、扭曲原有高教治理結構等缺失,而產學創新條例涉及國家科技、經濟發展等領域,若由教育部擔任主管機關,將欠缺通盤規劃視野,應由科技部擔任主管機關,日後配合行政組織再造,由跨部會參與的國家科技發展委員會擔任主管機關。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