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不慎墜落 工人送醫不治

記者陳金龍/台中港報導 台中港二十六日上午發生一起工安意外,一名工人在建新國際公司櫃場屋頂進行裝太陽能板作業,工人在屋頂換C型鋼,不慎從屋頂掉落下來,送醫搶救,到院時沒了呼吸心跳,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詳細的事發原因仍有待警方調查釐清。 台中港務警察總隊表示,昨日下午五時十一分接獲建新國際公司游姓職安人員通報,昨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在台中港建新國際公司貨櫃場發生下游承包商工人四十二歲楊姓男子,由屋頂掉下來之意外事件,受傷工人由救護車緊急送童綜合醫院急救。 童綜合醫院表示,楊姓男子送抵醫院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警方調杳,建新國際公司櫃場的屋頂要裝太陽能板,工人在屋頂換C型鋼,不慎從屋頂掉落下來送醫急救無效死亡,詳細事發經過,警方還要再進一步調查。

Read MoreRead More

雲副議長提議 編寫縣志拍板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昨主持縣政總質詢,同時向縣府提議編寫縣志,要求縣長支持成立跨局處「縣志編篡推動小組」,以及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進度追蹤會議,由秘書長以上層級專責專任,以利縣志順利推行。  縣長張麗善指出,編寫縣志相當有意義,將由縣政總顧問張清良擔任總召集人,小組成員包括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及各局處長相關單位人員進行彙整編寫。 蘇副議長表示,縣志撰寫目的包括回顧歷史,盤點分析過去至今雲林軟硬體的優劣勢何在;過去縣政政策檢討,對的繼續延續,不適宜的應深切反省改過不重蹈覆轍;找回雲林人自信;明白目前雲林的優勢為何?以利制定未來二、三十年憲政發展依據;再依未來二、三十年縣政發展方向來組織整併目前各局處,並能承上起下,以達事半功倍之效;藉以串聯二十三個局處與二十鄉鎮市公所、農會,凝聚全縣心力。

Read MoreRead More

雲林布設五百多部空品微感器智慧科技執法揪污染源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減輕汙染及民眾抱怨,跨局處室成立「環境品質監督小組」,縣長張麗善昨下午表示,將並透過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移動式空氣品質緊急應變車、智慧型AI水質感測器、異味官能測定室等全方位智慧科技執法,與民同陣線扮柯南揪出汙染源,民眾亦可下載「環境資訊整合APP」即時查詢、集點,共同監督,更籲請業者落實自主管理。  張麗善指出,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是東北季風和大氣擴散條件不佳季節,致空氣品質不良,為維護空品、減輕汙染,縣府主動出擊成立「環境品質監督小組」,不定期、無預警聯合稽查,並廿四小時0八00五五六00三受理檢舉主動出擊,且透過學者專家輔導改善,違法裁罰與輔導改善並重,和鄉親共同監督環境品質。  張麗善說,監督小組成立後,十二、十九及廿三日無預警聯合稽查工廠、堆肥場及養豬場等,空品監測縣內佈設五五0部微型感測器,提供民眾查詢及科技執法依據,透過平板連上監控後台,數據一目了然。還有機動式太陽能板空品微型感測器,對有汙染疑慮場所,廿四小時佈設監測,今年更打造「移動式空氣品質緊急應變車」,監測解析汙染物更多元,可掌握汙染物成分及濃度,以及水汙染防治,爭取設置十部「智慧型AI水質感測器」、「異味採樣分析」也將向環保署爭取建置「異味官能測定室」,讓檢測異味汙染物更具時效性等等。

Read MoreRead More

竹縣新埔張氏家廟修復竣工 首座古蹟兒童故事屋誕生

竹縣新埔張氏家廟修復竣工,將化身為新竹縣首座古蹟兒童故事屋。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新埔鎮宗祠家廟密集度為全台之冠,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新竹縣推動新埔宗祠博物館計畫多年,陸續完成鎮上多處文化資產修復。縣定古蹟新埔張氏家廟修復工程日前竣工,將化身為新竹縣第一座以宗祠家廟為兒童主題的故事屋,十二月十二日正式對外開放。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埔鎮街區有陳、林、范、張、劉、朱、蔡等各姓宗祠家廟,張氏家廟受客委會補助、縣府配合與家族自籌總經費近四千萬元進行古蹟修復,再利用定位為「張爺爺兒童故事屋」,希望傳統文化的保存能向下扎根、開花結果。  開館宣傳系列活動延續兒童故事屋之定位,十二月六日搶先推出由新埔在地藝術家-張秉豐老師帶領學童進行「小手圖繪老建築」、說故事團隊-磚木取夥邀您一起親子共讀繪本《吧哩國奇遇記》、「老玩具創新生」共讀體驗等兒童藝術教育活動,帶小小朋友認識家廟建築之美、推廣親子共遊故事屋;之後有「擇日師的秘密:戶外實境遊戲」體驗新埔戶外實境,引領民眾在新埔市街間穿梭,透過線索搜尋與解謎過程,認識客家特色節日與傳說故事;「穿越時空曬曬稻」傳統曬穀文化體驗活動,則於十二月十八日壓軸舉行。  古蹟內展覽以「穿越時空」的概念為主軸,分為講古房、記憶房、場景房、回音房、工藝萬花筒等五個主要單元,以一段段的故事情境,結合互動展版與多媒體互動呈現,訴說新埔從何而來、張家家族記憶故事、家廟的祭儀與建築、新埔的市街風華與產業,完整呈現新埔的歷史、地理、文化及特產。

Read MoreRead More

批NCC主委陳耀祥吃相實在難看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廿六日批評,NCC主委陳耀祥吃相實在難看,七個小矮人剛一致通過中天新聞台撤照,記者會上居然就公開點名把要把五十二頻道給華視,現在更爆出公開恐嚇系統業者不止一次,還推說是總統府的意思,如此的小人行徑一再上演,誰還相信NCC是獨立機關?!  張顯耀認為,這與明朝東西廠,仗著有皇帝做靠山拿著雞毛當令箭,大肆斬除異己鎮壓反對力量,又有何異?難怪親綠人士也看不下去,如此醜態。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期民調顯示,有近七成的台灣人不相信NCC能獨立行使職權。  張顯耀指出,NCC以獨立機關之名裁決中天新聞台出局後,陳耀祥主委公然指名五十二頻道接續新聞台、找業者喬頻道,陳耀祥背後若沒有高層力挺膽敢如此?幹出藍綠都無法苟同殘害新聞自由、施壓搶頻道的破事?他沒有得到背後老闆的授意;會一股腦地往前衝撞?!  張顯耀表示,如今NCC變成國家恥辱,東廠團隊,殘害新聞自由,壓迫言論自由,明年台灣在全球民主自由度評比勢必受到影響,台灣之光變成台灣無光,台灣民主化卅三年來的成績,毀在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破壞民主最基本價值「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關閉中天新聞台留下歷史汙點與罵名。  張顯耀說,陳耀祥至今的種種行徑,再回看陳耀祥砍中天新聞台,很難不懷疑;不是中天犯錯之所以被砍,其實是中天佔著陳耀祥及其背後勢力垂涎的五十二頻道,而蘇貞昌喜歡將手伸進媒體的老毛病一犯再犯,上次棄車保帥導致鄭文燦去職新聞局長,這次再犯使台灣民主自由光環毀於一旦,這次不可再對蘇貞昌因循苟且,NCC主委陳耀祥都該為此下台負責!

Read MoreRead More

提醒高市長勿受限招商數字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蔡金晏廿六日總質詢表示,樂見廠商投資高雄,帶動產業轉型,但提醒陳其邁市長注意,廠商進駐的同時,如何快速提供行政協助、帶動園區周邊開發及水電資源,避免影響民生所需。  蔡金晏議員表示,陳市長曾提出要把高雄打造成5G產業園區、智慧城市,近期導入國巨、穩懋、日月光等大廠投資達一千多億元,市府也成立「投資高雄事務所」並設立單一窗口,他提醒陳市長勿受限招商數字的呈現。  蔡金晏說,和發、仁武等產業園區的開發大部分權責歸屬中央,市府應規劃周邊區域的發展、招商服務突破法令限制,加速廠商進駐、運轉耗能避免影響民生所需及科技人才的培養。  蔡議員指出,高雄的地下管線危機不只是石化管線,石化業者在高雄產出的營利銷售額近五千億元,石化管線有可能逐年退場嗎?他並要求,在尚未完全退場前,相關監測系統一定要健全。  陳市長答覆表示,長期來看石化產業必須有專區為佳,才能整合管線。

Read MoreRead More

高市議員爭取旗美地區運動中心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林富寶廿六日總質詢指出,陳其邁市長宣示廣設國民運動中心,也應重視旗美地區居民的需求,當地老年人口比例較高,建議市府設立適合年長者使用的健身設備及運動中心。  林議員指出,陳市長政見宣示要廣設十個以上國民運動中心,目前預計於三民、苓雅、小港等區優先設置,旗美地區的規劃為何?  林議員進一步說,旗山、美濃、內門、六龜、杉林、甲仙等區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均超過廿%,而根據長庚醫訊期刊資料顯示,台灣老人肌少症盛行率約三點九%~七點三%,增加肌肉量需「阻抗性運動」(重量訓練),建議市府應預防勝於治療,設立小而美、適合高齡者使用的運動場域。  陳市長答覆表示,國健署興建運動中心有限制,人口需七萬人以上,對旗美地區並不公平,他認為,爭取設立社區關懷據點或C型長照站,並增加重訓設備,結合長照會更符合在地需求。

Read MoreRead More

環保局清淨家園考核成績揭曉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環保局一0九年清淨家園區(里)考核成績揭曉,其中新營區、新市區、將軍區分別獲得各組第一名;市長黃偉哲頒贈獎狀給各組前三名區長,勉勵各區為清淨家園繼續努力向前拼。  環保局表示,各組依人口數進行分組,其中第一組為五萬人以上,第二組為二至五萬人,第三組為二萬人以下,各組考核成績,第一組第一名新營區、第二名中西區、第三名安平區、第四名東區;第二組第一名新市區、第二名六甲區、第三名官田區;第三組第一名將軍區、第二名北門區、第三名山上區。  今年各區清靜家園考核,各組都大躍進,其中去年考核第六名的新營區、一0七年名列第十一名的新市區、以及去年第四名的將軍區,今年都成為該組第一名。  黃偉哲表示,清淨家園考核,希望公部門帶頭號召更多企業、志義工投入環境維護,近年天下雜誌幸福城市大調查,街道市容髒不髒亂指標由一0七年卅七點四二趴,逐年下降至今年廿八點二趴,居六都之冠,顯見整潔提升市民看得見,各公所應持續精進環境衛生工作,也感謝志義工無私地奉獻。  環保局指出,每年辦理的清淨家園考核,各區公所均全心投入,里長、社區也踴躍參與,今年志義工及民間認養環境,全市卅七區認養道路一千二百八十四條、公廁七百一十九處,讓環境更加舒適宜。

Read MoreRead More

安溪國小「藝流廁所」大改造 如置身美術館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區安溪國小校園廁所改造完工,嶄新的「藝術源流廁所」深受親師生的喜愛,從溼暗臭氣沖天的三十年老舊廁所,煥然一新成融入學校課程及環境生態議題的課室,不僅成了社區拍照的新景點,還有學生表示廁所變美術館了,下課時間還揪團去每個樓層參觀。  安溪國小依山傍水,緊臨三峽河畔的優越地理位置,校方除了將老舊廁所重新改造並翻新外,也加入了在地元素,藝流廁所從五樓就以三峽河上游滿月圓瀑布源頭為起點,隨著悠遠的細細流水,流經三峽各處直到鳶山腳下的安溪國小旁,透過這樣的設計理念,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在地環境及鳥類生態;入口大型牆面設計,到廁間溫暖的木質調性,不僅明亮且通風,還有完整的故事性。下課常常可見學生圍坐在一起欣賞畫作,構成校園另一幅美麗的畫面。  學生王品淳表示,在畢業前能看到自己打掃的廁所從陰陰暗暗變得這麼漂亮,會更認真打掃,因為想讓這麼美麗的藝術品讓更多人看見。  總務主任吳耿儀表示,為了改建學校老舊廁所,特別邀請校內美術老師組成小組,從規劃設計與選配色都緊扣課程主題,並讓學校河流課程透過此次廁所的設計來詮釋,讓學生對三峽河的歷史連結有深刻的情境,更依照不同樓層來區分河流的上中下游生態鳥類的分布,增加學生自然知識。  校長陳淨怡表示,已完成校內第三梯老舊廁所改建,除了給舒適的校園環境外,藝術源流廁所結合三峽河生態意象,將廁所轉化為學校重要的教學環境,讓廁所也是教室,更是美感素養孕育的空間。

Read MoreRead More

林口區文化一路1段22巷路邊停車格下月起收費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免費停車位常被占用成了私家車位,新北市交通局為改善停車秩序,提升停車周轉率,讓公有免費停車位公平分享,公告從十二月一日起,林口區文化一路一段二十二巷的路邊停車格位將實施收費管理,遏止久停占用情形。  交通局停車營運科科長許芫綺表示,林口區人口成長快速,文化一路一段二十二巷因停車需求高,為避免公有停車位遭長期占用,及提升停車轉換率,讓公共停車格位能夠公平輪替使用,日前交通局邀集相關單位現場會勘後決議巷內的二十五格汽車停車位納入路邊停車收費管理,收費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八時至晚間六時,每半小時收費十元;星期例假日則不收費。  許芫綺說,上述路邊停車位已設置收費告示牌,並利用夾單宣導;納入收費管理後,將有專人按時巡查停車狀況,如有無牌車、廢棄車等久占停車車輛,會立即通報相關單位拖吊處理,讓停車位公平分享,提高停車周轉率,並有效管理停車秩序。  交通局提醒駕駛人,於收費路段停車離開時未見繳費單或連假期間有到期的繳費單,可利用行動支付App(停車大聲公、街口支付、車麻吉、Pi行動錢包、歐付寶、一卡通、橘子支付、萬付通及遠傳電信等九家App),以及全國繳費網線上查詢繳費。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