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豆奶新產品 豆奶紅茶超商開賣

農糧署與國內業者合作採用國產大豆,推出豆奶紅茶產品。(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糧署為拓增國產大豆銷量,與國內業者合作採用國產大豆推出豆奶紅茶產品,即日起在統一超商全台五千六百家門市開賣。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大豆製品是消費者的日常飲食,而國產大豆相對於進口大豆來說,具有新鮮、安全、可溯源、非基因改造等優點,且運輸旅程低,對生態友善。  繼之前與義美合作推出百分之百台灣產豆奶、黑豆奶,胡忠一指出,新上市的豆奶紅茶產品,由農糧署輔導保證責任嘉義縣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與統一超商、雲乳食品科技、愛之味、榮町投資公司合作,採用台灣豆奶加入紅茶調味而成,即日起全台開賣。  農糧署補充,這款新產品採用高雄選十號大豆,全豆研磨製作,可保留台灣大豆的新鮮風味與香氣。  根據農糧署統計,台灣每年進口二百五十萬公噸大豆,其中百分之九十九是進口基因改造大豆。國產大豆年產三千公噸,國產大豆栽種面積約二千多公頃,每人每年吃掉十公斤,比日本人的六公斤多,有產地農民估計,台灣市場每年食用二十三萬到二十八萬公噸大豆。

Read MoreRead More

竹聯幫主擺壽宴 北市警蒐證防串連鬥事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竹聯幫幫主「么么」將在台北市大擺七十歲壽宴,引發警界重視,為維護北市治安,台北市警局長陳嘉昌特別指示,類似這種恣意擴大聲勢、助長幫派氣勢的串聯行為,將列為掃黑工作蒐證重點,採取「系統性掃黑」策略,從「人、金流及行業」進行強力打擊。  台北市警局表示,為防止幫派借由壽宴公開串聯、造勢等不法情事,警方已要求相關單位嚴密監控,並針對相關人員進行約制、告誡,宣示遵守「不動員、不串聯、不以黑道名義參與活動」原則及嚴正執法立場,另屆時刑事警察大隊、特勤中隊及轄區中正第一分局規劃執行蒐證、路檢盤查及事故防處等編組勤務,確保北市治安秩序。  警方強調,加入、招募他人加入或資助犯罪組均屬違法行為,特別提醒民眾「反黑三不」原則,避免助長黑幫氣勢而誤觸法網;對於漠視公權力、恣意擴大聲勢之黑幫串聯、造勢行為,市警局絕對成立專案小組聚焦打擊,還予市民乾淨、免於恐懼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Read More

全台最高等級羽球團體賽事明年竹縣開打 學生免費觀賽

全台最高等級羽球團體賽事明年竹縣開打,楊文科縣長說,屆時竹縣學生可免費觀賽。(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全台最高等級羽球賽明年將到竹縣開打,二十日中華台北羽球協會張國祚理事長等人拜會縣長楊文科,商談舉辦羽球賽以及竹縣羽球推廣事宜。  竹縣府表示,在楊文科縣長全力支持下,新竹縣政府與中華台北羽球協會預定於明年六月九日至十七日,為期九天在新竹縣體育館共同舉辦「中華民國一0九年羽球團體錦標賽」,不僅為臺灣最高等級的羽球賽事,更為二0二0東京奧運的台灣選手加油打氣,預計全台頂級選手將有超過一百八十隊參與,吸引超過三千人參加。  楊縣長表示,新竹縣一0七年運動人口比例為百分之八十四點九,高於全台平均值百分之八十三點一,是一個愛運動的健康城市,縣內各級國中小、企業社團也有不少成立羽球社團,竹北國民運動中心?球場租借受到熱烈迴響,供不應求,顯現本縣熱愛參與羽球民眾之多,屆時比賽也將邀請竹縣各級國中小,免費觀看專業級的賽事共襄盛舉。  張國祚理事長說,羽球運動從六歲至九十多歲都有人參與,屬於上手容易、「CP值高」的運動,明年舉辦羽球錦標賽也將有別以往,新增企業組,而羽球球后戴資穎、羽球一哥周天成也有機會蒞臨竹縣,期許此次盛事和新竹縣政府、新竹縣體育會三方共同努力下,讓竹縣羽球運動更盛行。

Read MoreRead More

竹地檢署前進湖口營區宣導反賄、反毒品、反詐騙

新竹地檢署前進湖口營區宣導反賄、反毒品、反詐騙 ,軍民一心共為乾淨的選舉而努力。(新竹地檢署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地檢署檢察長王文德日前率主任檢察官鄒茂瑜、主任觀護人黃志忠等人,前往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湖口營區,為官兵進行齊力查賄、反毒品及反詐騙之法治教育宣導,由檢察長王文德、陸軍第六軍團副指揮官劉將軍共同主持。  王文德檢察長表示,除感謝國軍官兵平日保家衛國,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外,因應明年總統副總統及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更期盼軍民一心「全力查賄、齊心反賄」、「反毒品」、「反詐騙」乃政府當前之重要政策,呼籲國軍官兵勇於檢舉賄選、毒品、詐騙,以端正社會風氣。  宣導活動由主任檢察官鄒茂瑜以實際案例向與會國軍官兵介紹賄選態樣、檢舉方式、絕對保密檢舉人身分與檢舉獎金等訊息,另亦向在場官兵解說時下新興毒品與詐騙手法,提醒提高警覺,勿存僥倖心理以免誤觸法網。會中,藉由有獎徵答,與在場官兵熱烈互動交流,使「全力反賄、齊心查賄、反毒品、反詐騙」之法治觀念,深切烙印在官兵們內心。  新竹地檢署強調國軍是國家最重要的力量,為使國軍加入反賄選、反毒品、反詐騙之網絡,新竹地檢署將持續與轄區軍事機關交流,深化國軍之法紀素養,並共同提升優質的選舉風氣及使國人免於毒品、詐騙危害之生活環境而努力打拼。

Read MoreRead More

竹縣文化局獲績優全國文化志工1銀3銅

竹縣文化局榮獲績優全國文化志工1銀3銅,他們為竹縣民眾提供最好的文化服務。(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在「第廿六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表揚獎勵活動」中,榮獲一銀三銅質獎肯定,縣長楊文科恭喜得獎者,感謝他們多年來默默付出愛心及親切真誠的服務,期盼他們持續在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  文化局長田昭容表示,志工就像橋梁一樣,連接了文化藝術工作者與民眾,讓更多人能親近文化藝術的美好,獲獎肯定的志工為文化付出了多年歲月,努力提供縣民最優質的服務。  今年榮獲銀質獎的志工蔡瑞達,在志工隊服務已逾二十年,九十九年曾獲銅質獎肯定,多年來文化局大小活動都可見到他的身影,擔任志工隊幹部期間熱心積極、認真負責,為文化局貢獻良多。  獲得銅質獎的前任志工隊隊長江金枝,投入志工服務超過廿年,用親和負責的態度帶領志工隊完成各項任務。江金枝用創新方式提升行政效率,利用手機簡訊公告活動訊息、建立志工相片檔案,結合DIY餐點活動辦理演講,此外,她帶領志工走出館舍,投入捐血義賣、偏鄉文化服務、開拓志工更廣闊的服務視野。  同樣曾任志工隊隊長的黃美玲,今年也獲得銅質獎肯定,建立電子傳遞訊息平台,提升志工隊服務品質,也透過平台分享樂活資訊、活動紀實、生活剪影等,此外,更成立「新竹縣文化志工服務協會」,透過協會爭取更多資源舉辦各式課程,讓志工夥伴能有所成長,提供更優質專業的服務品質。  卸下教職投入文化志工服務的蔡碧玉,獲得銅質獎殊榮肯定,投入八大冊新竹縣誌的校稿工作,同時協助上萬冊的史料書籍、數千件的古文物分類、建檔。

Read MoreRead More

花縣水培所舉辦循環農業暨環境教育講座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為推廣循環農業,昨日於花蓮縣環境永續教育中心辦理魚菜共生及黑水虻循環農業暨環境教育講座,邀請七六七生態有機農場張玉蓮老師及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助理研究員梁世祥博士分別講授魚菜共生循環系統及黑水虻繁養殖技術,獲參加講座民眾熱烈迴響,學員學習新知且滿載而歸。  張玉蓮表示,魚菜共生系統為結合循環養殖和水耕栽培的複合式養殖系統,其原理是以植物、水產動物及微生物三者間的互利循環為主軸,透過水體的傳導,達到同時生產水產動物和植栽作物的目的。梁世祥指出,黑水虻屬無脊椎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水虻科的昆蟲。黑水虻之幼蟲可處理農畜有機資源物,為前瞻性農業生物,可做為新型管理回收有機資源物之選項。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水培所除為本縣魚苗生產及生態保護的重要基地,也結合養殖技術及循環農業的推廣單位。配合中央循環農業及永續環境發展的概念,該所將不定期邀請國內相關學者及業者辦理講座,提供技術交流及新知推廣,以達到友善環境及產業永續發展的目標,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增廣見聞。

Read MoreRead More

花榮服處舉辦屆退官兵權益說明會 提供就學就業職訓服務

花蓮榮服處舉辦屆退官兵權益說明會,榮服處社區服務組長於現場與屆退官兵建立良好互動管道。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榮民服務處及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昨日於北埔營區辦理今年第四季「花蓮地區屆退官兵權益說明與需求調查及就業媒合活動」,針對與會五十五名屆退官兵,詳述退伍後在輔導會的服務照顧之下,可享的各項福利及權益措施。  本次活動輔導會就學就業處專門委員蕭振嘉特別到場關心,實地瞭解說明會辦理成效,除了安排輔導會職訓中心人員宣導各項職訓班隊,榮服處同時邀請合作廠商計有包括中國人壽、安禾工程行、中華紙漿等三家公司現場就業媒合,另有大漢技術學 院、空中大學、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花蓮輔導處、國立東華大學財金系、臺灣觀光學院等五所大專院校進行多元入學管道推廣職訓招生等活動。  活動並安排特約商店志光補習班提供公職補習優惠;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勞動部花蓮就業中心等單位也到現場提供各項諮詢服務,以利全方位滿足屆退官兵就學、就業、職訓需求。  花蓮榮服處副處長張揚興指出,輔導會為能更精確地掌握志願役退除役官兵服務需求,結合各項 e 世代潮流科技以宣導相關權益內容,除運用網站、FB、eDM 等方式分享第一手資訊外,更建立就業站 LINE@ 生活圈,使訊息傳遞能發揮即時性、互動性之效果,榮服處第一線的服務體系同仁也到場展現熱忱與活力,與現場屆退官兵有良好的互動。

Read MoreRead More

71歲耆老傳承布農藤編技藝 24日於佳心石板屋舉辦結業式

七十一歲耆老余清山於傳統石板屋前傳承布農藤編技藝。 (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過往在布農族的生活裡,籐編是普遍可見的基本能力。許多的生活用品皆來自採集於周 邊環境,並因應材料的特性加以製作成所需要的工具。在卓溪鄉現今仍持續籐編的族人已是少數,且年齡層偏高。目前鄉內積極教授籐編的長者七十一歲的余清山老師,對於籐編技藝的傳承不遺餘力。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境內佳心舊聚落因花蓮縣文化局執行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在眾人的努力之下於去年底完成修復 istasipal 家屋。硬體的家屋結構重新建立,布農軟體的養成也相當重要,如何重現過往族人在家屋生活與工作樣貌?  花蓮縣文化局日前邀請余清山老師於佳心地區辦理布農籐編課程,學員從佳心採集黃籐,回到山下處理籐料,並一步步完成揹籃。歷經三個週末假日,共七天課程,十一月二十四日學員們將背負著自己的揹籃回到佳心石板屋,告知祖先孩子的榮耀,並在石板家屋前進行結業式。  佳心舊社周邊黃籐產量豐富,過往生活中黃籐可以用作綁繫家屋樑柱,同時也用於製作揹籃、篩籃與各式容器。參與這項課程的成員以卓溪鄉布農族人為主,其中不少來自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成員,希望能揹著自己所編織的黃籐揹籃上山帶隊,也讓更多人看見布農族的山林生活工藝。也有少部分來自各地區有志於籐編技藝者,在經歷七天課程已產生革命情感,期待未來籐編技藝透過更多元的方式來推動,吸引更多族人參與。

Read MoreRead More

東華大國際文化之夜 境外生熱情歡慶邁向新紀元

東華大學國際文化之夜,境外生齊聚一堂,展現多元文化。 (東華大學提供)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歡慶國立東華大學二十五週年校慶,校內境外生、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結合校內社團舉辦「國際文化之夜」,與遠道而來的姊妹校校長、代表及畢業校友等海外嘉賓,一起熱情歡慶。  校長趙涵捷致詞時感謝境外生選擇東華,分享東華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在歷任師長及同學努力下,於世界及臺灣的各項排名都穩定成長,高度肯定境外生認同及參與,讓東華成為多樣性及多元的學習環境。  文化之夜由馬來西亞、緬甸及臺灣的周嘉晴等同學擔綱全場中、英文主持,幽默且專業的主持,以「世界旅遊」為主軸,引領全場觀眾進行豐富的環遊世界之旅,讓活動增添許多色彩。  臺灣是多元文化各放異采的寶島,東華有幸能有來自臺灣各民族,及全球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同學共同演出,有來自吉爾吉斯坦草原節慶表演、越南以現代民謠所詮釋當地京族文化象徵的「越南長襖」、蒙古以音樂劇方式講述具有草原力量,悠揚動容「家庭與愛」的故事,及融合古典與現代元素的南印度獨特舞蹈。  除獨特的異國風情外,再融合校內表現優異的社團國樂社、嘻哈文化研究社,以優美的中國樂器展現漢民族之美。享譽海內外的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以宏亮的歌聲及極具感染力的舞蹈傳遞各族獨特又豐富的樂舞。  晚會表演的團隊與觀眾無不竭盡所能在服裝、樂曲、肢體上展現各國特色。東華國際文化之夜已連續辦理八年,隨著境外生人數及國家數增加,表演益趨多元精彩,已成為每年境外生最期待的文化盛會。

Read MoreRead More

慈濟花蓮志工醫護齊接力 製作8100福慧紅包結善緣

志工指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醫護人員製作福慧紅包,大家用心體會把自己與證嚴法師的那一分祝福,融入在紅包裡。 (慈濟基金會提供)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一年一度製作歡喜有緣福慧紅包的時刻又來了。花蓮靜思書軒前廣場,三十多名志工連日來每天輪流值班,接力完成八千一百個福慧紅包,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林欣榮也帶領醫院醫護團隊共襄盛舉。志工彭玉潔表示,原本預計十一月二十七日完工,不過照今年志工們認真與用心的程度,應該會提前完成。  前往製作福慧紅包的志工雖然大多是年紀稍長的媽媽,但大家仍戴著老花眼鏡,用心細心地做,每一個福慧紅色的形成,都是志工們的用心。  加入製作福慧紅包已經十三年的彭玉潔,不到二分鐘即可以完成一個,她表示,每個福慧紅包都是志工們的用心與分工合作的結果,新手志工負責基礎並見習,有經驗的志工負責黏硬幣與稻穗,不分平假日,在種子志工用心陪伴指導,成品都非常好。  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法師將每年著作出版的版稅收入,運用在年底歲末祝福期間「福慧紅包」製作,小小一份紅包有著傳遞祝福、啟發智慧的意涵。今年福慧紅包正面以「葫蘆竹」圖案設計,竹代表德,竹節代表守戒,竹節空心代表謙卑,竹子一直往上長代表精進,彎而不折,就是用自己的軟實力度化眾生。  今年紀念幣正面以慈濟 LOGO 呈現八正道;另一面則以「靜思大殿」為圖案設計,紅包上的三粒稻穗,則是代表勤修「戒、定、慧」,菩薩道上勇猛精進「信、願、行」。這三顆稻穗,是大林慈院醫護同仁及雲嘉志工親自播種、割稻,與大家結一份善緣,福慧紅包的製作過程,處處是志工的用心。  想獲得福慧紅包的民眾,花蓮場次將於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在鳳林共修處,二十一日在花蓮靜思堂,二十八日則在玉里聯絡處發放結緣。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