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迺假日農市 新營新農米特賣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市農會二十二、二十三日的假日農市,以正值產期的龍眼、麻豆文旦為展售主題,每日上午十時推出柚子套套樂趣味競賽。新營區農會也將進駐特賣會場促銷新農米,現場備有太子麻糬供民眾免費品嘗。  台南市農會指出,農遊券為鼓勵跨區域旅遊,設有異地消費機制。台南假日農市以位於新營的市農會名義申請,因此戶籍在新營的市民除外。其餘全國各地的民眾,都可到假日農市使用農遊券換購農特產品。台南市農會供銷部精選一百二十項換購組合,本檔期持續提供擁有農遊券的民眾換購或加價選購。  特賣會場,東山農特產辦理龍眼促銷品嘗活動,一包約兩斤特價五十元,二十二日限量三十包,二十三日限量二十包。三嬸婆的日式手工章魚丸,一包六百公克兩百元。蔴荳農場的麻豆文旦,四粒一百元促銷。清境以琳茶園的蜜香紅茶,一包五百元,三包一千元;蟲吃茶一斤兩千五百元,三斤五千元。新營區農會的台梗十六號新農米,兩公斤裝一包兩百元,兩包只賣三百元,機會難得。  展售地點在南市林森路一段二七六號,台南監理站旁的大東夜市現址,現場備有汽、機車停車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拿坡里麵麵俱到

多年前的旅遊,難忘的拿坡里風情。 文/攝影 陳得勝  第一次對義大利麵萌發憧憬,是看了日本鬼才導演伊丹十三那部講拉麵的名片「蒲公英」,片中有一場戲是優雅高貴的資深淑女岡田茉莉子,在豪華飯店教導一群資淺淑女吃義大利麵的方法與禮儀。資淺淑女面對色、香、味俱全的義大利麵被誘得兩眼發直如飢如渴,後來有人按捺不住,伸手抓取麵條來吃,立刻骨牌效應,資淺淑女抓狂了!個個抓起麵條直往嘴裡塞,美姿美儀老師岡田茉莉子驚嚇得瞠目結舌厲聲制止,哪裡遏止得了……在制止無效之下,自己竟也瘋狂、貪婪地抓起成把成把的麵條直往嘴裡送…固然這是誇張的戲劇張力,但也讓我見識了義大利麵驚人的魅力。  後來去義大利旅遊,由於吃不慣飛機餐,在拿坡里下機時已是飢腸轆轆,找了一家餐館就點義大利麵,端上來時一陣驚奇——竟是一截截有如粗大塑膠水管的肉醬義大利麵,拌和的番茄醬紅豔欲滴。這些粗大的「塑膠水管」麵一咬下去,香Q可口,咬勁又佳,番茄醬和肉醬真是好朋友,調配得恰到好處,讓麵香滑不膩,且酸甜合宜,這時我才體會伊丹十三為何要拍那場誇張地吃義大麵的戲。  在拿坡里旅遊,才知義大利麵的發源地就在拿坡里,拿坡里任何類型的義大利麵皆有——細長型、寬厚型、水管型、貝殼型、筆尖型、蝴蝶型…更教人賞心悅目的是有一種麵像極了耶誕節五顏六色、光彩亮麗的糖果。真是琳琅滿目,不下兩百多種,可謂「麵麵俱到」,怪不得拿坡里人會說:「義大利麵就像拿坡里的空氣一樣,無法想像沒有它的日子。」  曾在拿坡里一家面對地中海的餐館,享用了道地的義大利海鮮麵——番茄醬麵條拌上洋蔥、大蒜爆香以及炒香的蛤蜊、蚌類、章魚、蝦……還鋪上一圈圈的炸烏賊,太豐富了、秀色可餐!令人食指大動、大快朵頤。這海鮮麵麵條柔嫩有勁,海鮮新鮮肥美,香味四溢,只是口味稍嫌重了點,但義大利人本就重口味,有人還拿起桌上西洋棋型的調味瓶使勁轉動再灑上胡椒、肉桂粉。  在拿坡里即使吃套餐,主菜上來前也會來一小盅義大利麵,飯後甜點不像一般西餐會來盤小蛋糕,而是義大利人同樣很自豪的冰淇淋。  拿坡里面臨地中海海產豐富,假日全家到海邊游泳、垂釣進而沙灘炊煮是常有的休閒活動,煮的當然是他們的最愛義大利麵。見他們將現捕的章魚放入滾燙的番茄醬中烹煮,只見章魚在番茄醬裏七手八腳痛苦掙扎,這樣拌合的義大利麵,鮮美可口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否太殘忍了?  一天下午,在龐貝城古蹟參觀了兩千年前因經營妓院致富的「維第(VETTI)」之家」,滿眼盡是活色生香的春宮壁畫,經過這番春情蕩漾的洗禮後,就在附近一家餐廳吃義大利麵。端上來時那美豔的顏色即引人垂涎,侍者對我們眨眨眼,語帶曖昧地說:「這是義大利『娼婦麵』。」  天啊!竟有這種麵!當地導遊介紹起來——「娼婦麵」是先以切碎的洋蔥、大蒜、肉桂用精製的橄欖油炒香後,倒入番茄醬中炊煮,並加入用橄欖油、迷迭香、香艾草、麝香、白胡椒、精鹽熱炒出來的「香草油」,再將如此精心調製的醬汁淋在燙過的麵上,又拌了鯷魚、羅勒葉(西洋九層塔)、黑橄欖,整盤麵才會這麼香艷媚惑,吃起來感官更是衝擊猛烈,有如激情中的男女……  「娼婦麵」賣相已夠誘人,再加上這位義大利導遊唱作俱佳的激情解說,又是在剛參觀「維第之家」之後,教人「情何以堪」?我們迫不及待吃將起來。麵柔中帶勁,味道香中含媚,口感特佳、口味也重,自然刺激感官,吃進去的豈止一盤麵,還有整盤幻想……真不愧為「娼婦麵」。  「相愛、飲食、歌唱」是拿坡里人的最愛,並且環環相扣。當多情的拿坡里男士對女士說:「來我家吃我煮的義大利麵」時,女性同胞們可要小心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粽情人間

 ■栩玖  那是初為新婦的第一個端午節。娘親喜孜孜的拿了一串熱騰騰的粽子,對我說「趕快!今年我落重金,真本真料包ㄟ粽,趁熱拿給妳婆婆聞香!」帶著這個重責大任,我和夫君就即刻驅車前往夫家。  來到夫家我為之震驚,瞧見婆婆正扛鼎舉灶、領軍應戰,那俐落的身手撈起了一串串的粽子,掛在竹竿上,迎風飄來熱情的葉香助陣,頗為壯觀。婆婆一看到我,迫不及待的說「趕快!這是月桃葉包的粽子,趁熱拿一串給親家母嘗嘗看!」我頓時為之困窘,急忙看了夫君一眼,只見夫君笑容可掬的遞上手中的粽子說「阿母!這是我岳母一份心意,特地包來送您的。」然後再接手婆婆的粽子說,我馬上再將您私房粽送過去,一定大受歡迎!於是,這台南高雄一來一往的陸上龍舟,就成為新婚夫妻端午佳節的最佳娛樂。  然而數天後,代誌發展就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了。  回娘家時,聽到娘親嘀咕,「還是我們台南粽子料多實在,我吃了他們家粽子從頭到尾就是一小片香菇一小塊肥肉,其它全都是土豆和糯米,還有包什麼小魚乾不是甘貝,妳爸和妳弟都說──歹吃!」我無言的搔搔頭,真希望這話是聽來是無關痛癢啊!  回到婆家,公婆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妳娘親包的粽子都是料,吃不到幾口糯米,這樣粽子容易壞,又吃不飽!」聽到他們的抱怨,此刻我著實羨慕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啊!  咦──那我家夫君躲去那兒呢?回頭一看,他正吃完他娘親的私房粽後,又緊接著吃下我娘親的多料粽,一副舔嘴咂舌、酣暢淋漓,很是幸福模樣。我本是好氣,後來不禁莞爾一笑,是啊!有這麼難吃嗎?想必A+B一定大於A且大於B。雖暑氣燠熱,我心火又何必蒸騰呢?何不學學我那鴕鳥夫君,陶醉在這一山一海文化融合的香醇中!  此後我也頓悟了,不再當端午Uber,全部中飽私囊,且迎刃有餘的對婆婆說「我娘說好吃,真是謝謝!」又對娘親說「我婆婆說好吃,讚不絕口!」,再同時對兩人說「不要拿太多,年紀大了健康重要,怕胃腸吃不消。」就這樣多年來悠悠而過,猶如端午立蛋如此輕而易舉。  二十七年後的今日,端午時節應景品粽之際,不禁想起娘親身體日漸羸弱,現今已無法包那多料粽,現在吃到婆婆的月桃粽,我是愈發珍惜了。不過又覺得似乎有什麼不足,於是我備了一些配料將月桃粽擺盤,添上香菇肉絲與干貝,再佐上數樣蔬菜搭配以滿足我台南人對餡料多的渴慕。瞧!這滿滿一盤色香味俱全,多澎派健康啊!  是的,我的口味我作主,就從今年端午開始當家做自己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花之祓

 文/圖 陳昭平  這朵花,一身是毒,生人勿觸。可卻是最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尤其是樺斑蝶,以她全株為食,練就禦敵本事。  這朵花,繁殖力特強,扞插、壓條即可另生新株;她的種籽還長了可以飛翔的羽毛,隨風,移居他方後,甚且易客為主,馴化繁生而成蠻地常見的野花。十九世紀中期,清人吳其濬所著「植物名實圖考」一書即已登錄這朵原籍中南美洲的移民,並且入藥,「主治消炎止痛,止血。用於乳腺炎,癰癤,痛經。」  這朵花,著衣紅黃或是全黃的花裳,花姿特異,有人形容她像翩翩欲舞的女孩,也有人說她是國王頭上的皇冠,更有人覺得她比較像似海裡的八爪章魚。於我,她讓我聯想起日本動畫片「一休和尚」裡那個掛在屋簷下祈雨停的「晴天娃娃」。但是,小心哪,她那精心結構的副花冠卻是內藏美麗的心計,據說殷實的小蜜蜂為她傳粉後,如果心急,想要趕赴下朵花宴將有斷腳之虞。  這朵花,俗名馬利筋,聽來像似西洋來的譯名,但是經查,可能是源自日人松村任三在廿世紀初的命名。  現代人諱病忌毒,病、毒二字合用,更是庚子年來令全球人心驚膽跳的名詞。  本想以「毒」字來代表馬利筋,但是再三打量她的姿容,總覺得以她一介纖纖的草花怎能承載「毒」字如此沉重的負能量。一轉念,想起「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景,因此反而覺得「祓」字更適合馬利筋這朵異能的花。  「祓」(讀音ㄈㄨˊ)字的甲骨文,「象手拔木之形」,本是除惡之祭。  據傳,孔子之前即有蘭草柳枝浴身,辟邪去瘟的儀禮。商周時期,官方會指派女巫,「掌歲時祓除、釁俗」,為人們消災除晦,是為「祓除畔浴」。不過那時的祓禊並不僅限於衛生怯疾,傳說中春之月,三月初,春江已經水暖,「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所以臨水浴湯更是上古時正式的,年度例行,青春男女的社交活動。這個風俗持續到漢朝,大約是到三國曹魏時,才正式將農曆三月初三的祓禊定名為「上已節」。由東晉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可知那時暮春之際的脩禊,已經添進文人雅集,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的活動項目。來到杜甫的「麗人行」,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可見上已節在唐時仍然盛行,不過宋朝以後,因為禮教森嚴,所以上已節便逐漸式微了。  約莫是在唐朝,日本的平安時代吧,上已節的「送厄船」和「曲水流觴」交化傳到日本,並且逐漸流行於民間。明治維新時改上已節為陽曆的三月三日,因此而成現在的女兒節或「雛祭」。  另外,源自元朝民間剪紙的「掃晴娘」漂洋過海到達日本後,演變成立體人偶的「晴天娃娃」,目的相同,都是祈求老天爺早日放晴,不要因雨成災。  小時生病服藥,長輩們總是告誡:「是藥總有三分毒。」所以症狀稍解即予停藥,後來才知這並不是完全正確的用藥觀念。  事實上,秦漢之前毒,藥二字的意義並無分別,「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所以,樺斑蝶積聚馬利筋之毒,而能成就自身的退敵之藥,因此得以悠哉游哉飛舞花叢間,無懼掠食者的爪牙。  是不是,真像讀過的小說所描寫,當瘟疫漫延時反可照見浮世人間的至善與大愛?經歷過十七年前的SARS,如同病毒株的多變,我們在防疫去瘟的觀念和行動上也已進化,但是我們可能忘了,瘟疫總是「無來由」地降臨,所有受災的人都是犧牲者,與其莫名的恐慌,或是無來由地歧視、指責來自疫區的人,不如同心協力彼此互助,讓所有的人都能早日除疫,恢復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  暮春之際,惠風和暢,暖陽如煦,且浴且淨自己的心身,勤洗手,或許再剪個「祓禊娃娃」,貼到外牆,祈福除瘟。

Read More

基隆時空漫遊指南 觀光新玩法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推出「基隆時空漫遊指南」設計結合八處藝術裝置的旅遊遊程,打造基隆觀光新玩法。 (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推動下,基隆市政府保存並修復許多歷史空間,也典藏了許多基隆過往的在地故事,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進一步推出文化觀光新品牌「基隆時空漫遊指南」,以歷史場景內容為基礎,設計結合八處藝術裝置的旅遊遊程,打造基隆觀光新玩法。  由視覺設計師陳普、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建築插畫家Nuomi操刀,以該區域歷史場景的文化內容為主題,帶來豐富精彩的裝置創作,民眾除了現場觀賞裝置外,也能透過手機LINE官方帳號線上互動,只要到裝置旁掃描「時空漫遊密碼」QRcode,就會有歷史人物於手機介面上出場,跟民眾聊歷史。  其中位於和平島考古遺跡旁的作品有兩件作品「遠洋的印記」與「層層疊疊的記憶」,「遠洋的印記」由視覺傳達設計師陳普設計,台船大樓前偌大的魟魚充氣裝置與身上的卡拉瓦十字架紋路,呼應著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貿易航線國際化的文化記憶;「層層疊疊的記憶」則以結構造型呼應考古遺址一層層堆疊的樣貌,由地表最上層,往下延伸的每一層土地,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歷史,也乘載著層層疊疊的記憶。  「幸福水路方舟」則是呼應渡船頭之水路入口意象打造,串連社區與渡船頭的人文動脈,呼應和平島作為台灣迎向世界的入口,擁抱海洋,迎向國際;位於正濱漁會大樓公車站前的「魚市熱炒料亭」由建築插畫家Nuomi所設計,呼應著正濱漁會大樓過去因應築港工程而衍伸許多公共設施,也是台灣漁業養殖現代化的起點。  另於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開展的「沙灣villa」,則以大沙灣海水浴場為主題,設計「海浴走廊」、「沙。時間」與「與浪之間」等三大裝置,讓民眾體驗曾經的海水浴場風情,在眷舍對面的要塞司令部官邸,「捎一只金黃歲月的明信片」由知名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創作;基隆燈塔前方的裝置「望港」以望遠鏡的造型發想設計,同時也像是傳聲筒,邀請民眾透過耳朵傾聽及眼睛觀望,認識基隆築港工程的記憶。

Read More

麥森瓷器工坊310週年,推出「2020麥森情緣」特展

「2020麥森情緣」巡迴展,高雄場即日起至25日,在漢來飯店一樓隆重登場,展出光彩奪目精瓷。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今年是麥森瓷器工坊310週年!國裕精品精心策畫四場集麥森瓷器精華的「2020麥森情緣」特展,其中,高雄場自二十日起二十五日在高雄漢來飯店1樓,展中有華美的花瓶、壁畫與餐具競相以絢麗的姿態,一路向瓷器熱愛者招手,美好的瓷器之約即將展開。  特展中有為傳統歷史畫賦予現代感的麥森畫家凱瑟琳‧葛里茨蔓,以小丑戲碼、水都建築、港口貿易,帶您一步一步地領略18世紀威尼斯的風采;畫家史蒂芬‧米柯奇懷念故鄉的四季樹影,讓人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友善;戴勒夫‧瑞特大師對動物的款款深情,與所有的收藏家分享他曾經有的感動;擅長花卉題材並將一生所學皆貢獻給麥森的畫家洛可‧罕米傑及米雪菈‧罕米傑夫妻檔,他們信手拈來皆是浪漫的花海;擅長銅版畫風的麥可‧安德斯大師賦予瓷器別具韻味的古典氣質。  麥森瓷器大師們各展風華,為這場特展添光增彩,這些作品既展現了麥森堅強的實力與強大的畫家陣容,也滿足了瓷器收藏家各種不同的典藏喜好。在這裡,瓷器是一場美麗、一段知識、一個專業、一種享受,以及美好精神的寄托,讓這場瓷器之約猶如嘉年華會般,多姿多彩,氣象萬千。  業者說,麥森是歐洲瓷器發源地,更是孕育藝術人才的搖籃。從18世紀起,麥森瓷器蓬勃發展,為歐洲瓷器藝術扎下深厚基礎;310年的輝煌歲月,每件作品都以純手工打造、以「交叉藍劍」為商標的麥森瓷器,成為歐洲貴族心目中的「白色金子」。  麥森每一位彩繪師、雕塑師,均歷經數十年藝術薰陶與專業技術培養,因此能在每件創作融入不同時期風格,更在加入獨特創意後,從嶄新角度詮釋和展現歐洲藝術史。

Read More

<中華副刊>吃剉冰

 文/攝影 徐然  暑氣薰人,吃冰成了無時無刻的想望,除了自製冰品,還是上街直接吃一碗剉冰比較實在。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就在我服務社區的附近有家古早味冰店,一碗剉冰只要三十元,剉冰用黑糖熬煮,便宜加上店家的誠意,令人心生嚮往,記下地址,決定下次工作結束後去品嘗。  這天傍晚五點過後,走出戶外,陽光還很刺眼,一邊走路一邊拿著手帕擦汗,拐進巷子之後就看到長長的人龍,順著人龍往後排隊,發現除了上班族下班後來買剉冰,還有不少大人騎著摩托車載小孩來吃冰消暑。  這家冰店沒有華麗的裝潢,店內只擺放四張桌子,桌上立著一個用瓦楞紙寫的提醒事項,內容是請顧客用餐後將餐具放到水槽。  店外有一台小貨車堆放著幾桶剉冰,還有好幾盒的配料,小貨車上掛著長長的布條,上面寫著主料豆花或仙草擇一,後面列出配料的種類,有花生、芋頭、粉圓、包心粉圓、芋圓、蓮子、大紅豆、小紅豆、綠豆、薏仁,配料任選三種。  賣剉冰的是一對年長夫妻,儘管動作熟練,依然忙得不可開交,剛消化一批客人,立刻有一批人群遞補加入,人群如潮水蜂擁而來,讓他們顧不得招呼客人,只能全心全意的舀配料、加剉冰,和前來吃剉冰的顧客交談往往只有兩句話:「要什麼?」「要加什麼?」  本想外帶的我,看到內用所加的剉冰高的像一顆饅頭拱起來,馬上改變主意改內用,看到一碗滿滿的剉冰不僅暑氣全消,一口一口將剉冰吃進嘴裡,感受綿密的剉冰在嘴巴裡慢慢融化,真有說不出的暢快。  剉冰清甜不膩,配料簡單實在,享受冰品的當下,不禁想著,還是古早味的好,除了純手工製作,還能吃到甜品的原汁原味,雖然店內沒有任何設計,可是這就是古早味吸引人的地方,簡約樸實。  因為怕剉冰在碗裡融化,不得不加快吃冰的速度,結果剉冰吃完了,配料還在碗底部,想請老闆娘幫我再加剉冰,但又怕麻煩,也擔心會不會多加錢,心底猶豫著要不要開口,也不時觀察老闆娘的動態,一見到老闆娘稍緩一口氣的時候,趕緊請老闆娘幫我加剉冰,老闆娘一句話都沒說,立即幫我舀了半勺的剉冰,讓我開心許久。  夏天吃冰解熱,是一件很幸福快樂的事,即使冰店後來悄悄漲了五元,排隊人潮依舊不減,而我也總是在傍晚時分結束工作後,點上一碗剉冰,享受夏天吃剉冰的樂趣。

Read More

「解密科技寶藏」展期到8/30 AI科技免費任你玩

工研院開發的姿態辨識智能投籃機,可根據個人化身高、體態,提供個人化投籃體驗。 (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表示,「解密科技寶藏」在臺北花博園區流行館開幕以來,已吸引超過近萬人次參觀,親身體驗疫情過後最熱門的零接觸「一點五公尺經濟」,包括無人商店、專屬AI教練等,讓參觀者直呼「科技好神奇」,展期只到八月三十日,全場免費開放參觀。  工研院指出,現場展出許多零接觸、數位化等科技,可協助產業快速掌握後疫情新商機。一點五公尺經濟強調拉開距離並減少接觸頻率,其中「易取智慧貨架」是一座拿了就走的微型智慧商店,能高精準辨識商品取放,為消費者帶來全新且便利的購物體驗,智慧貨架便於快速布建,更可擴大應用於多種場域,如無人物料室、倉儲管理等。  現場最受歡迎的排隊互動展品,首推涼感科技鞦韆及智能投籃機。涼感科技鞦韆結合工研院開發的「熱電致冷晶片模組」,鞦韆坐墊會隨著擺盪降溫;「智能投籃機」整合肢體骨架視覺辨識技術與演算法協助訓練籃球選手投出黃金拋物線,提高投射命中率,幫助教練、球員輕鬆獲取訓練記錄,建構球員投籃動作記憶與準確度。  「解密科技寶藏-未來考古」除了各項創新科技與互動展示外,週六與週一還有不同主題的科技職人講座與手創工作坊,廿二日將由塑膠中心博士邱政文與生物藝術家曹存慧,以形塑未來概念談起,從物質的生命帶出面對環境永續的多層次想像與反思;廿九日將由金屬中心博士楊光勳與科幻設計研究專家鄧建國,帶民眾了解科幻世界機器人的想像與現實。

Read More

木雕裝置藝術大展 三義登場

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首度辦理的裝置藝術大展特別邀請六位藝術家進行駐地創作,將木雕結合裝置藝術,開創新的展覽形式。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二0二0臺灣國際木雕裝置藝術大展」及「二0二0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即日起至十月二十五日於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盛大展出,二十日舉行開幕盛會,三義木雕博物館首度辦理的裝置藝術大展特別邀請六位藝術家進行駐地創作,將木雕結合裝置藝術,開創新的展覽形式。  副縣長鄧桂菊表示,透過展覽與競賽的舉辦,不僅能夠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更能發揚木雕藝術文化,促進臺灣與國際木雕藝術的交流,同時鼓勵國內外木雕創作者持續創作,從中發掘木雕藝術的無限可能。  二0二0臺灣國際木雕交流展,首度打破舊有展覽形式,特別邀請六位藝術家駐地創作,打造大型的木雕藝術裝置,且將展覽空間延伸到室外,展出駐地創作及邀請作品合計六十五件,帶給民眾全新的觀賞體驗。六位藝術家分別為英國藝術家貝馬丁先生,擅長以木材與自然材質展現,並探討生命的輪迴、死亡和再生。日本藝術家吉田敦先生,創作具有對於土地環境、人文與歷史的觀察及省思,更是特別強調藝術家的社會性。  木雕裝置藝術大展主題為「年輪說」,藉由年輪紀錄成長歷程的意象,將展覽空間規劃成四個部分,分別為:「孕育與誕生」、「追夢與成長」、「現實與理想」、「初心與傳承」,並從戶外展區做為起點,帶領觀眾一起透過木雕藝術體會人生的各種滋味。

Read More

「螢火蟲電影院」廿二日在竹縣峨眉鄉播放《盲人律師》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文化產業局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螢火蟲電影院」,廿二日將至新竹峨眉鄉放映《盲人律師》,映後還有刺激的摸彩活動,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到中盛社區活動中心,看盲人律師如何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努力。  新竹生活美學館表示,《盲人律師》是一部典型弱勢勇敢挑戰強勢並在最後獲得勝訴的感人故事。由洪成昌執導,張哲豪、陸弈靜、班鐵翔、馬友芯、陳家逵主演,故事改編自臺灣真人真事RCA事件,講述沒有訴訟經驗的盲人律師,決定幫職災勞工打跨國求償官司。  盲人在生活與工作上的不便與阻礙,加上訴訟時缺乏資源與實際經驗,面對這些挫折的李律師要如何克服自我價值與現實的兩難,來維持自己追求正義的初心及現實挑戰?這是一部臺灣少有的法庭類型電影,加上盲人律師的奮鬥歷程,非常值得民眾前來觀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