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郵局關懷全縣獨老 贈中秋禮物

苗栗郵局長吳宏泰率員工關懷全縣獨老,贈中秋禮物。 (記者葉蒼秀攝)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中秋佳節前夕,財團法人台灣郵政協會與苗栗郵局共同合作,於本十八日舉辦「一0九年度中秋節關懷慰問獨居長者」公益活動。  本次關懷活動遍及苗栗縣全境,動員苗栗郵局郵務股等十二個投遞單位,共百名郵務人員於投遞途中,順道拜訪轄區獨居長者,致贈有機大燕麥片、易洗樂洗潔精禮盒等日常用品,並慰問長輩們生活狀況,讓厝邊長輩感受到好鄰居郵局的關懷及中秋節的氣氛。此次活動受惠長輩共計八十四人。  吳宏泰局長表示,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一年一度之中秋節,傳統有家人團圓相聚賞月、吃月餅等習俗,隱含闔家團圓、和睦圓滿之意。在高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趨嚴重的今天,郵局雖非專責的社會福利機構,仍望能盡微薄之力,除善盡社會責任外,更希望藉由此活動拋磚引玉,帶動社會大眾一同敬老尊賢、關懷弱勢,讓溫暖注入社會每個角落。

Read More

小局長出任務 闖關體驗環保稽查工作

環保小局長學習採集水樣檢測,確認水質情形。(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十九日舉辦「第七屆環保小局長特別任務」,活動內容包括「淡水河整治巡禮」、「礫間水岸公園觀摩」及「稽查實地演練」,並首次安排小局長前往「五股新冪境」綠地公園探索五股垃圾山大變身,期望孩子透過實地參與河川污染整治及環保稽查工作,體會環保工作不為人知的難處與辛苦。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環保小局長十二堂課」部分課程改採線上方式辦理,這次趁著疫情趨緩特安排實地參訪課程。小局長們上午先搭著曝氣船,學習河川污染指標及水質參數代表的意義,並從淡水河取水為河川打氣的過程中,了解曝氣可增加河川溶氧並改善污染的原理。接著來到「江翠礫間水岸公園」參觀礫間處理廠地下廊道,學習透過礫石表面附著的生物膜淨化生活污水的原理。  下午則前往五股垃圾山「五股新冪境」綠地公園,並參與「新冪境公園」、「水質守護者」、「科技小幫手」及「空中偵察隊」四大關卡遊戲,進一步了解環保稽查工作。環保稽查員也來現場介紹並示範操作科學稽查儀器,並分享稽查經驗,例如晝伏夜出埋伏等待污染源、在惡臭的下水道追查非法排放廢水、在山區找尋非法棄置廢棄物業者。  參觀過程中,環保小局長們也紛紛表達對五股垃圾山的看法,汐止國小江素華說,希望未來五股垃圾山可以變成一大片公園,提供親子遊玩,但必須保留部分從前垃圾山的遺跡,才能提醒大家不能亂丟垃圾,做好垃圾分類;白雲國小陳樂恩則表示,以前聽過五股垃圾山,以為就是堆滿垃圾的地方,實際走訪才發現這裡經過政府的努力後,有部分已經轉變成了綠地,也許可以重新命名為「五股新樂園」。

Read More

台三線公田四號橋處 發生重機車車禍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台三線三二0公里公田四號橋處,發生重機車摔落坡坎車禍,經中埔消防分隊前往救助,傷者送往聖馬重爾定醫院就醫,幸無生命危險。肇事原因由警方調查中。  嘉義縣消防局表示,二十日中午十一時三十分接獲報案,指三二0公里公田四號橋處有機車摔落坡坎車禍,於是調派中埔分隊前往搶救,現場重機騎士連人帶車摔落約十公尺橋下,消防人員利用籃式擔架以吊臂順利將傷者救起送醫。傷者為二十九歲朱姓男性騎士腿部骨折意識清楚,由中埔分隊救護車送往聖馬爾定醫院就醫,幸無生命危險。  嘉義縣警局中埔分局表示,中埔鄉台三線阿婆彎附近因彎道多,每到假日常吸引重機騎士上山試車。而山區道路多彎道,呼籲民眾駕駛車輛轉彎時不搶快,注意停看讓,千萬不要競速、超速。應降低車速以保障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Read More

2020親子運動嘉年華 溫馨奶爸蔡文誠攜全家過五關

家長帶著小孩參與親子運動休程一同享受現場觀樂氣氛。(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由台北市政府體育局主辦的「國民體育日─親子運動嘉年華」活動廿日在台北體育館舉行,不少民眾參與,在享受運動的快感同時還能親子同樂,闖關集點贏豐富好禮,接觸多元運動。  今年親子運動嘉年華的舞台課程以女性及親子互動為主題,女性課程安排時下最夯的Xparty、Zumba、MEGADANZ,並以不同主題派對設定Dress code主題,打造夏日運動派對;台北富邦勇士隊選手蔡文誠也攜妻子與兒女一家四口昨天也來至活動現場,場外不打籃球的他是出了名的愛家好男人,他表示,透過親子同樂讓孩子從小接觸運動,不僅增強身體素質及運動習慣,也能升溫親子感情。  除了熱門的有氧舞蹈課程之外,現場也設立我是灌籃高手、大力金剛腿、棒球大聯盟、健康餐怎麼吃、平衡力大考驗等運動體驗攤位,讓民眾以闖關的方式完成任務,可兌換精美小禮物。活動周邊攤位也設置體適能檢測站,提供民眾檢測身體數值,加上專業教練分析及建議,能讓民眾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及如何規劃運動目標。  體育局今年辦理的「運動知能系列活動及講座」截至昨天為止,已完成卅二堂女性及親子運動課程,總參與人數超過千人;為鼓勵持續運動,參加的民眾只要累積十點數,即可兌換實用贈品。  體育局長李再立表示,期待能透過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喚起民眾運動的動力,一起享受全家運動的樂趣。運動知能系列活動及講座也將持續到十一月底,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共同打造健康活力台北城。

Read More

「好運不停幸福御守」「祝孕金鏟子」 鼓勵適婚男女結婚生子

花蓮縣政府昨日辦理致贈「好運不停幸福御守」及「祝孕金鏟子」活動,鼓勵適婚男女結婚生子。(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為鼓勵年輕人脫離單身、快樂成家、生兒育女,於昨日取諧音「愛你愛你就愛你」,充滿愛意浪漫的日子,在各鄉鎮市戶政事務所辦理致贈「好運不停幸福御守」及「祝孕金鏟子」活動,縣長徐榛蔚蒞臨致贈儀式,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並於現場新人結婚書約的證人欄位上簽名,共同見證幸福時刻。  昨日吉安鄉戶政事務所精心佈置氣球拱門,讓新人們在縣長的見證下完成人生大事,現場充滿粉紅泡泡,並有表演團體助陣,炒熱氣氛,讓參與結婚登記的新人們高興不已,直說在二0二0年九月二十日「愛你愛你就愛你」這天結婚登記,非常難忘且特別,並留下美好無限的甜蜜回憶。  徐榛蔚表示,面臨全球少子化,每一個新生命都是國家未來的生力軍,花蓮縣政府的「七大好孕禮」是送給所有新手爸媽的禮物,推動「高風險孕產婦健康管理」、「婦嬰照護營養券」及「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等婦嬰照護三大方案,更於今年爭取花東基金經費,擴充「母血唐氏症篩檢」、「妊娠糖尿病篩檢」、「百日咳疫苗」、「泌乳諮詢門診」等四項婦嬰照護方案,讓年輕人樂於結婚、敢於生育,提升花蓮縣孕產婦及新生兒全方位照護,幫助新手父母減輕經濟壓力及負擔。  民政處長林金虎表示,目前國家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總生育率在全球也常是敬陪末座,花蓮縣今年上半年結婚對數為八百五十四對,出生嬰兒數為一千零七,去年結婚對數為一千九百零六對,出生嬰兒數為二千四百三十,面對此一少子女化的人希望藉由九月二十日這個吉祥登記日及致贈儀式,以期提升本縣結婚率及生育率。

Read More

羅庚埤景觀改善工程完工 在地居民遊客周末休閒好去處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文觀局辦理「苗栗縣頭份市羅庚埤周邊景觀環境改善工程」,主要改善羅庚埤周邊景觀,指標系統,休憩節點空間綠美化等項目,工程已於日前完工,可望發展成為在地居民及遊客周末休閒散步、親子同樂的好去處。   文觀局表示,苗栗縣頭份市興隆里、流東里為重要東方美人茶產地,並有許多傳統農耕埤塘,然而羅庚埤地區附近環境優美,因埤塘樣貌相似羅經、羅盤而得名,後因農耕飲水使用,又被稱作「羅耕埤」、「羅埂埤」等,近來在地方要求下正名為「羅庚埤」,因周邊林木扶疏景色優美,時有民眾漫步湖畔或垂釣,該區域也被譽為「頭份後花園」,近年來戮力發展觀光休憩區。  有鑑於羅庚埤在先天環境條件上的優勢,即其在地理位置上亦與周邊景點相鄰近,繼爭取經費完成第一期景觀建設後,於一0八年縣府再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補助經費一五00萬元,辦理「苗栗縣頭份市羅庚埤周邊景觀環境改善工程」。  該項工程完工後亦可並結合頭份後花園、興隆砲台、流東客家大院、永和山水庫等形成一完整的觀光旅遊帶。

Read More

月是中秋圓蜂是中秋兇 戶外活動當心虎頭蜂圍攻

月是中秋圓,蜂是中秋兇,花蓮縣消防局提醒民眾戶外活動當心遭蜂螫。(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中秋月圓人團圓,但是越接近中秋節虎頭蜂卻是越兇猛,花蓮縣消防局昨日提醒民眾戶外活動,當心遭虎頭蜂攻擊。  花蓮林管處護管員十八日於和仁礦區附近山區執行任務時,遭蜂螫昏迷休克。所幸經透過花蓮縣消防局及空中勤務總隊的合作救援,患者終於順利在九十分鐘內送醫救治恢復清醒。  消防局指出,自清明過後一直到中秋之前,正是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為民「除蜂」的旺季。據統計去年九月十八日至今年九月十八日期間,全年累積共有二千零八十件次的除蜂案件出勤;而今年四月五日 (清明 )至九月十八日就有一千四百四十五件次,佔全年除蜂案件近七成,其中遭蜂螫受傷而報案的則有五十七件之多。  消防局表示,虎頭蜂的社會性極強,還會群集攻擊,由其秋冬季節正值蜂巢構築的時期,而且是蜂后產卵孵化具有生育能力的下一代蜂后時期;因此巡邏的工蜂會加大警戒區域,變得更凶猛,以防下一代被消滅,警戒範圍更可達數十公尺之遠,進入到警戒範圍之內,都可能被虎頭蜂視為侵犯而遭到主動攻擊。  建議從事農作或野外活動時應做好虎頭蜂防護措施,儘量穿著長袖長褲,勿穿著鮮豔衣服、噴灑香水及大聲喧嘩;看到單飛的虎頭蜂,表示已進入牠們的棲息範圍,最好停止前進並遠離,切勿用手拍打虎頭蜂,避免引起蜂群攻擊。  若遇到蜂群攻擊時,應分秒必爭快跑(團體攻擊時分開奔跑),並保護頭部,可用衣物蓋頭,或一面跑一面用衣物在頭頂輪轉,將衣物拋出 (虎頭蜂會對被攻擊目標噴放化學物質,以告知其他同伴集中攻擊 )並朝反方向快跑。  至於遭虎頭蜂螫叮的到院前急救方式、多是以給予抗過敏反應的藥物及支援性給氧為主。受過專業訓練的一一九高級救護技術員,可以在獲得醫囑的情況下,施打腎上腺素進行急救。

Read More

墨香書畫三人聯展 一次飽覽山水畫、佛像畫、虎不同主題

墨香書畫三人聯展在港區藝術中心展出,參展藝術家現場揮毫,吸引民眾圍觀拍照。(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劉家鑫、林錫煌、林有德墨香書畫三人聯展」,即日起至十月十一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三位作者藉由畫作充實自己生活,透過展覽表現個人藝術風采,期許傳承中華傳統書畫藝術之美,讓更多喜好書畫藝術的民眾也來加入墨香文。 港區藝術中心主任徐佩鈴表示,墨香三人聯展起源於「千里書畫協會」,因緣聚合相約來港藝中心共同聯展,此次展覽中林錫煌所展現的是書法山水花鳥水墨創作,林有德擅長於虎畫創作,劉家鑫則以佛像、書法詩詞為代表。因此可以讓參觀的民眾一次可以飽覽山水畫、佛像畫、虎等三種不同主題畫作,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喜好水墨畫家一同探討書畫藝術世界。 藝術家劉家鑫表示,自己的工筆佛像畫與書法內涵是結合心靈層次的提昇與啟發為出發點,描述當今社會不管物質多麼豐盈享樂,但其內心深處總有一股莫名的空虛感,繪畫正是喚醒心靈深處被物質蒙蔽的自己,藉由繪畫找到真實的自己,讓美充實自己的內心。 林有德表示,在台中清水出生,年少時即熱愛繪畫,偶然從朋友口中得知海線社區大學有國畫研習課程,便欣然報名進修,創作初期以人物、山水畫為主軸,其後因觀看動物星球頻道介紹老虎生態,而開啟畫虎創作之路,平日亦積極搜尋老虎相關圖資,增進創作之靈感,使畫作更能展現老虎的威、猛、兇悍等姿態。 林錫煌喜愛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從年輕時即追隨井松嶺老師、葉雪英老師等,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已四十多年生涯,他熱愛水墨畫,篆刻藝術,期許透過書畫藝術進入更廣闊浩瀚的藝術天地。

Read More

師鐸獎張煇志教育理念是給弱勢生創造更多可能

縣長林姿妙帶領向獲獎者「敬茶」,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並感謝在杏壇流芳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榮獲教育部「師鐸獎」的三星國中張煇志校長,教育工作服務近二十年,教育理念是「以生命陪伴生命,盡全力教導孩子做有想法、有做法的人」。榮獲「杏壇芬芳獎」的徐芷楹教師,推行音樂藝術教育上不遺餘力,帶著熱愛音樂教學與輔導工作。  三星國中有三百二十多名學童,其中有約四分之一來自原鄉,有六成則是弱勢學童,最遠學生來自大同鄉樂水、智腦等部落有三分之二學生來自弱勢家庭,校長張煇志上任後,平日晚間規劃「夜光課輔」,幫學生免費補習,近年創立「三星製造」,讓弱勢學生在偏鄉,也能接軌創客、自造課程,張煇志今年獲得教育部「師鐸獎」肯定,他也期許有天「三星製造」招牌走出校園,為弱勢生創造更多可能。 榮獲教育部「師鐸獎」的三星國中張煇志校長。(記者林坤瑋翻攝) 從事教職近二十年,今年獲頒教育部師鐸獎,張煇志形容這是對他教師職涯的肯定,他也希望「三星製造」能成為學校招牌,不僅限於三星國中,有天這面招牌也能走出校外,為弱勢生創造更多可能。  榮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杏壇芬芳獎」的徐芷楹教師,目前服務於順安國小,曾在清溝國小服務十年,推行音樂藝術教育上不遺餘力,帶著熱愛音樂教學與輔導工作,在學校指導鼓團屢次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優等與全國鼓陣錦標賽冠軍,並擔任輔導組長近五年,曾榮獲宜蘭縣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輔導績優之殊榮。 榮獲「杏壇芬芳獎」的徐芷楹教師。(記者林坤瑋翻攝) 徐芷楹教師無論在音樂教育上,努力讓傳統藝術永續發展,讓孩子多元學習,更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建構最友善的親師生情,在徐芷楹教師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給了孩子對的位子,每個孩子一定都會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Read More

十三行博館中秋連假「觀音山淨山趣X挖子尾淨灘趣」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辦理淨山活動,地點為國定大坌坑考古遺址其地表上容易觀察到史前遺物。 (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中秋連假期間,將於十月一日、三日舉辦「觀音山淨山趣X挖子尾淨灘趣」活動,邀請大眾參加兼顧環境清潔及運動健身,並試著分辨哪些是古代垃圾、哪些是當代垃圾。  十三行博館並邀請大眾,不妨到十三行陽光廣場欣賞觀音山「月出」美景,渡過一個不一樣的中秋假期。  十三行館長陳春蘭表示,十三行多年來致力於將考古知識結合環境議題,藉由不同時期人類利用土地的方式,反思現代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這次淨山淨灘活動前,館方特別安排常設展導覽,讓參加者了解八里地區的環境變化。  陳春蘭說,參加民眾可在博物館看到的獸骨、貝殼、碎陶片及鐵渣,許多都是史前人製造的廢棄物,這些古代的垃圾堆,到了現在就成了研究過去生活的考古素材;在常設展入口處的「文化層」牆面,乘載著千百年來堆疊的脈絡,大家可以試著分辨牆上的物件中,哪些是古代垃圾、哪些是當代垃圾。  十三行表示,「觀音山淨山趣」十月一日登場,將帶領參與民眾至國定大坌坑考古遺址進行環境清潔與文史導覽,遺址所在地位於觀音山麓,過去被人們視為風水寶地。民國六十至七十年代因土葬及採石業盛行,不但在地表留下廢棄物,也將大量地表下的史前遺物翻出地面。  十月三日則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辦理「挖子尾淨灘趣」活動,邀請騎自行車到十三行遺址參觀,認識金屬器時期人類的生活環境,之後再到挖子尾海灘,清除沙灘廢棄物之餘,還可一邊欣賞淡水河口的美麗風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