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深斑玉帶 筆者攝於北京國家博物館
劉振漢
玉帶飾是指裝飾於腰帶上的玉器,北周若干雲墓出土的八環蹀躞玉帶,是迄今所見最早的玉帶組飾,也可以說是唐至明代玉帶版的祖型。而個別單件的皮帶頭,或是縫綴在革帶上的玉器,就出土墓葬來看更早,或許可追溯到良渚時期。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玉帶 上方為蹀躞帶 下方為方形帶 筆者攝於北京首都博物館
北周至隋的玉帶是一種蹀躞(音跌謝)帶,即革帶上面裝飾玉的同時又加上環形之物,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例如若干雲墓及隋煬帝墓出土的蹀躞玉帶。到了唐遼時期玉帶飾除了蹀躞帶也有不加環形的方形帶等,隨著宋元明朝代更迭,不斷演變,從蹀躞帶和方形玉帶共存到轉變成明代制式規制,玉帶飾達到鼎盛期,據《天水冰山錄》中記載,查抄奸臣嚴嵩府邸,得玉帶202條可見盛況,到了清代由於服飾制度的改變,玉帶飾實用性被裝飾性取代,成為顯示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
明代 玉帶板
筆者在1990年左右收藏玉器時,明代玉帶板的價位並不高,當時有些前輩還會建議,應該儘量收藏雙面工的玉器(因為玉帶板只有一面工,因此並不如配飾器討喜),後來筆者於2015年於國內拍場購得下圖鏤空龍帶板時,價位大概已漲了10倍之多。
明代西番蓮帶板 背面
統計明朝玉帶題材分為以下幾類:瑞獸動物類,即龍、飛龍、麒麟、獅、鹿、鶴、飛鳥等。植物花卉類,松、竹、梅、靈芝、牡丹等。人物類,嬰戲、高士等。最常見的是複合題材,取數種題材組合,如松鹿、靈芝及麒麟等等。有些也會輔以文字,如喜、壽等。
明代玉帶板各部名稱
櫺格紋襯底穿雲龍帶板是筆者的另一件龍紋帶板,龍的身軀比前一件壯碩,動態感也更好。明玉帶板上早期龍首的造型,唇會較長且髮往後再往上飄(明中晚期髮前飄),龍尾呈禿尾狀。龍身早期跟中期較為壯碩,晚期則轉變為瘦長俗稱筷子龍或蚯蚓龍,其餘如眼睛像戴眼鏡,鼻子如豬鼻,爪如車輪也都是特徵之一。
鏤空龍帶板 左:正面 右:背面
櫺格紋襯底穿雲龍帶板 左:正面 右:背面
西番蓮帶板則為20件式帶板中的三件,分別為三台中之一,輔弼及桃型帶板,這三件較特別的地方是使用俗稱磨砂地的減地工法,藉此使紋飾能有更佳的立體效果。紋飾則為明代喜用的花卉題材西番蓮(或稱寶相花)。
清代 帶飾器
經歷了明帶板的全盛期後,清代玉帶板逐漸式微;帶飾器進入清代後,由於官方使用絲線編織成的細腰帶並廢除了大型帶銙的使用,從此複雜而考究的腰帶,就逐漸淡出歷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為玉帶頭、玉帶鈎、玉係穿及玉提攜等。
清代壽字帶頭 左:正面 右:背面
<清代壽字帶頭>賞析
長壽可說是大部分人的追求,因此中國自宋代以來便有百壽圖的習俗,用一百個不同形體的「壽」字所組成的圖像,有圓形、方形或長方形各種型態,也有大小不同的布局,巧妙各有不同,但求長壽的寓意則是相同的。
我很喜歡刻文字的玉件,一來是因為在玉器上刻有文字相對稀少,二來則是能將文字刻得優美的更少,因此如果玉器上能表現文字之美的玉器,我都會給予較高的評價。這件皮帶頭正面刻滿了壽字,每個字都很工整,字體之間也不顯得壅擠,本身即充滿了藝術感。
清代福字旗戰船帶頭 正面
<清代福字旗戰船帶頭>賞析
這件玉器在手上超過二十年了,厚度不錯拋光也頗細緻。上刻有福字旗戰船。
喜歡文物的對歷史總會特別注意,這件福字戰船令我想起福康安。在乾隆十全武功中其一即為平定台灣林爽文事件,在平定林爽文事件中首功者當推福康安,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瑤林,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一生軍功赫赫,稗官野史還曾影射其為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的軍功唯有平定林爽文事件有乘船運兵渡海來台,其餘皆無乘船紀載,當然就以此簡單史料難以將此玉件與福康安有太多的聯繫,但古文物即為文化的載體,因此透過古文物遙想當年也是收藏者的一種樂趣。
清代螭龍玉帶扣
<清代螭龍玉帶扣>賞析
帶扣由兩部分扣合而成,兩側扣環均雕一隻盤旋螭龍,剔地高浮雕形態生動有力,圖案佈局緊湊,層次分明,扣舌處雕獸面紋,氣勢威猛。整器佈局講究刀工細致,部分有生坑灰皮盤玩轉黃的現象。
清代寶相花提攜 左:正面 右:背面
<清代寶相花提攜>賞析
寶相花紋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是由自然界的花朵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佛教圖案,也有人認為是由西番蓮衍生而成,整體紋飾雖由淺浮雕構成,但立體感強烈,做工精緻有宮廷器的美感。
清代清廉提攜
<清代清廉提攜>賞析
提攜除了原字意上的攙扶攜帶外,也引申為提拔之意。
玉提攜在20多年前並不少,所以早年可選擇性高,我挑玉器除了本身的玉質外,最好能有文化上的意涵,如果能再散發雅氣就更好了,此件提攜紋飾流暢蓮花寓意清廉,細節一絲不苟。
封匏寄酒提攜遠,織籠盛梅答贈遲。
清代幽蘭提攜
<清代幽蘭提攜>賞析
全器使用淺浮雕技法,蘭花枝葉從山石中引曳而出,開出淡雅芬芳的花朵,葉脈轉折處自然飄逸,配合白玉緻密質地,全器散發雅氣令人愛不釋手。
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5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