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住家公寓當起大麻自耕農 遭警破獲

章姓男子在自宅種起大麻,獲市刑大破獲。 (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七十年次的章姓男子,在高雄市三民區力行路民宅,涉嫌自行栽種第二級毒品大麻活株,高雄市刑大偵五隊獲報後,於二十二日下午會同三民第一分局共同展開查緝,當場在章姓犯嫌房內查扣種植大麻活 株八株、乾燥大麻煙草一包(毛重十四公克)、熱壓機一台、吸食器及相關設備等大批犯罪證物。 專案小組在章姓犯嫌住處執行搜索時,發現有大量植栽設備、特殊燈具組、抽風設備、溫度控制器、培養土、灑水設備、打氣機、風扇等等各類專業設備,研判係在家中當起自耕農,自行栽種大麻,包含 溫度、濕度、明亮度等環境因素皆全數控管,以有效培育大麻活株。 警方在現場更發現乾燥大麻煙草及捲菸紙等,係章嫌用以大麻菸草捲菸並吸食大麻所用,全案已於二十三日下午,以違反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罪嫌,將章姓犯嫌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今年大學學測屏東榜首張綺真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大學學測成績出爐,屏東縣榜首是七十四級分的屏東女中張綺真,她的讀書訣竅是「在喜歡的音樂中快樂讀書」。 國立屏東女中今年有兩名考生總分在七十級分以上,分別是七十四級分的張綺真,數理資優班的她,國、英、數、自四科滿級分六十級分,社會科也拿到十四級分;另一人是拿到七十一級分的張晴昀。 張綺真很早就決定要就讀電機系,因此加強自己的數理能力,並多參加相關活動與競賽;她分享讀書訣竅說,會在讀書時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以減少讀書考試的壓力,未來則想就讀清大電機系。 張晴昀因家裡經濟較為弱勢,每節課內容都會想辦法在課堂上弄懂,能在學校完成的作業就先做,儘量不拖延,高中三年沒有補習,接近學測時則每天要求自己做試題,培養手感。 導師王建弘表示,兩位同學平時都非常認真學習,個性低調;校方也統計,今年學測在單科滿級分的有國文十二人、英文七人、數學四人、社會與自然七各六人。

Read More

六龜高中超前佈署新創升學路

六龜高中超前佈署新創升學路,讓同學們就讀「台水專班」,參加國營事業考試,錄取台水公司成為員工,月薪超過三萬,還可規劃三年後要邊工作再一邊讀大學。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大學學測放榜,當各校在忙著詢問幾級分的時候,位於偏鄉的六龜高中卻已超前佈署,針對每一位高三學生升學進路客製化規劃,除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六龜高中的專班就業計畫、國防專班,還有科技大學的就業升學雙軌專案。 六龜高中近幾年透過繁星計畫,不少學生錄取優質大學就讀,不過校方希望能夠開創不一樣的多元就學模式,讓學生也能夠「適性」規劃未來人生,仿照歐洲學風在高中學生畢業時也可以考慮先就業再升學或邊就業邊升學,在工作的經驗裡,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興趣與未來規劃,也因為就業有穩定的薪資福利,可以做更有格局及視野的人生規劃。 其中去年的畢業生馬、謝兩名同學就是走「台水專班」路線,參加國營事業考試,錄取台水公司成為正式員工,當其他同學正在就讀大一,他們已經是認真上班族,月薪超過三萬,而且規劃三年後要邊工作再一邊讀大學,這樣的人生,讓同學非常羨慕 校長梁華蓁說,時代在變,學習模式在變,最優質的未來,就是工作與學習都能並重的生涯規劃。 梁華蓁說:多元適性是教育重要方針,不再被分數綑綁而是能夠有遠見的做職涯、生涯及終身學習規劃,才是學校教育主要顯化,未來,六龜高中還要開設雙語科技實驗班,也跟多所科技大學合作,結合產學,讓升學之路,能夠更寬廣有更接地氣。

Read More

虎科大退休老師陳席卿與鄭淑琴舉辦繡畫作品展

虎科大退休老師陳席卿(上左三)與鄭淑琴(上左二)舉辦繡畫作品展。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具有攝影專長的虎科大退休老師陳席卿,與有刺繡手藝的鄭淑琴在古坑盛名巴登咖啡舉辦繡畫作品展,展出有南無觀世音菩薩、喜慶結婚、雙壽圖、虎嘯雄風、山水、四君子等三十六幅繡品。 此次作品有二十種針:平針、回針、輪廓、鎖鏈、結粒、雛菊、戶塚格繡、亂針構成極緻繡品,刺繡圖案設計具有思維、生活、藝術、文化、身心的應用,給予自己的涵養、任怨容辱、過人耐力、生命豐沛的情懷,一針一線領悟出刺繡的特色,創造出精緻博深的藝術。 繡畫展中有一幅巴登咖啡老闆提供圖案,由鄭淑琴以平針、結粒、釘線、緞面、山形、鎖鏈、雛菊九種針法,細心耐心用一條繡線,極難度花費一個月時間完成一幅『悠憩摭憶』槢槢如生繡畫。

Read More

助學傳愛 世界展望會邀民眾攜手翻轉花蓮弱勢孩子未來

就讀護理系即將畢業的小瑄,感謝多年來資助人和社工老師的關心與扶持。(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深耕花蓮逾五十七年,透過捐款人的愛心陪伴無數孩子成長,時至今日,展望會在花蓮扶助三千八百五十名弱勢兒童及青少年,目前尚有一百二十三名弱勢兒童等待愛心資助人的支持。開學至今,助學金仍有近一百萬缺口,盼望社會大眾攜手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起翻轉孩子未來,陪伴孩子上學路。 家住花蓮的小瑄,母親接手中風祖母在偏鄉做小便當店的生意,但因不景氣經營辛苦,罹癌的父親,仍需要定期回診,全家省吃儉用的拉拔家裡四名子女長大。 小瑄讀護理系,考了二次的護理師證照都以些微差距落榜,今年終於順利上榜,父母和社工老師都非常開心!小瑄也利用學校放寒假,去長照中心打工補貼在外地生活的房租和生活費;每年助學金對在外地實習求學的小瑄幫助很大,也讓家裡的負擔不會這麼沉重。 今年將畢業的小瑄感謝多年來資助人和社工老師的關心,因為有這些愛心支持,畢業自立後,她可以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也希望將來可以幫助家裡改善經濟。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處長蕭文榮表示,開學了,展望會在花蓮仍舊有約一百萬助學金的需求。助學金的發放,讓弱勢學童有足夠的教育資源,擁有學習及轉變未來的機會,這些需要都仰賴社會大眾持續的支持與關懷,邀請大家加入助學行動的行列,讓弱勢學童因著各界溫暖的愛與扶持,有機會透過教育脫離貧困,翻轉生命。

Read More

竹縣嘉豐非營利幼兒園 建築設計榮獲國際3大獎肯定

竹縣嘉豐非營利幼兒園建築設計榮獲國際3大獎肯定,楊文科縣長高度讚許林威政建築師的設計。(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嘉豐非營利幼兒園暨托嬰中心,校舍建築整體以「色彩調色盤」概念設計,在竹縣府團隊及林威政建築師事務攜手合作下,榮獲國際備受矚目城市設計獎「紐約設計獎」銀牌、韓國「亞洲設計獎」、英國「地產獎」肯定。縣長楊文科於主管會報肯定該幼兒園設計團隊林威政建築師,建築成功結合竹北地區人文,給孩子一個優質教育環境。 縣長楊文科表示,嘉豐非營利幼兒園建築園內用顏色區分班群空間,並考量基地物理環境,創造通透性地面層,舒服的風在空間自由流動,讓孩子在教室及戶外空間學習、遊戲時不受強風影響。戶外空間則結合學習區概念,設計中央廣場活動區、生態農園區、戶外體適能區、自然生態探索區、戶外塗鴉牆等區域,讓整個校園就是一座大教室。 林威政建築師介紹,建築造型考量高鐵區過往皆是農田,透過水汴頭引頭前溪水灌溉,因此引用水圳河水的概念融入規劃與設計,且為有效激發幼兒感官體驗,實施聽覺,視覺和觸覺的學習模型,創建一個「鳥巢狀」空間體,藉由自然教學、健康活動、藝術、食品安全教育和生態教育的領域活化,豐富整體校園功能。 另外,為落實幼兒教育六大核心素養,也規畫知識交流場域、藝術美學場域、自然生態場域、健康活動場域,並在園內種植黃金風鈴木、紫薇、台灣欒樹、山櫻花等,讓孩子體驗四季變化的景觀植栽,讓幼兒教育在軟硬體兼備下,營造出一個孩子快樂學習成長環境。

Read More

陽明交大建築展即日起展出 前衛作品吸睛

陽明交大建築展即日起展出,一連串的模型構造物,利用虛擬環境及新媒材的特質,實驗性地搭配AR技術還原實體模型中不可見之型態演化過程。(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二一陽明交大建築展即日起至三月十九日於交大藝文空間展出,展出作品全係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學生的作品,以新竹中央公園為基地,由學子於一個半月內設計出的集合式住宅,有些同學大膽挑戰未來式建築,作品超吸睛。 陽明交大建築展,學子前衛作品以斜水平方式構建,超吸睛。(記者彭新茹攝) 交大藝文中心表示,此次展覽試圖透過重組、再現建築的影像媒材與模型,以八種投放及模擬實境的組合展現媒體與空間之間的交織,並以動態影像呈現空間的歷時性的變化。藉由參觀者的身體、影像在真實時空下嵌合,開始思考技術跟人的關係到底為何?影像的即時回饋對感知的影響?這些技術媒介是如何調整人們對空間的理解?歡迎對建築、設計議題有興趣的師生和民眾入場參觀。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表示,在建築傳統的生產架構中,營造似乎被指向為製圖的目的與建築完成的終點,然而在經濟秩序改變及新媒材加入後,建築圖面不僅止於追究營造的可行性,其得以生產新的影像文本,使影像的意義不只存在於建築內部,更在於其展演過程。 交大藝文中心也特別介紹精選作品,洪挺凱同學的「超級台中外圍計畫,無止盡的梧棲」,在海線平原上的梧棲,聚落分散而街廓重複蔓延,難以描述整體樣貌,更為港區、大道、高架橋等切割,出現許多平地拔起的巨大建物,與無法穿越流通的障礙。洪挺凱的作品,首先推導街廓複製蔓延的規律,生成各種不存在的海線空間,再製作戰爭迷霧下的地景迷宮,從不斷碰壁與回頭之中,摸索出所在空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也呼應人們在梧棲的開車與步行經驗。  

Read More

明道高中學測考出六個六十滿級分

明道中學有多人考出滿級分。(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大學學測成績放榜,台中市明道中學學生考出七十五級分一位、國英數自六十級分五位、國英數社六十級分一位、四科五十九級分十四位,預估將會有超過四十位同學可達醫科申請標準。 三類組考取七十五滿級分的張昱萱同學,透過高一、二參加校內外多元的醫學營、生物增廣課程、大學生物學先修課程等活動,了解自己對未來醫藥衛生領域的興趣,確立目標。 同樣也設定醫學系目標的白英楷,學測國英數自六十滿級分,他分享自己如何從成績落後到突破自己,是把握暑假期間,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並透過大量閱讀文章培養語感,增加國語文能力,並且每天至少練習一至二份的數學模擬考題,練習思考應用。 林暘陞、朱柏諺兩位同班同學,這次都考取國英數社五十七級分,兩人高中三年全心投入棒、壘球隊,並擔任幹部,曾代表學校參加台中乙組聯賽、黑豹旗等比賽,同時也從體育活動中學習團隊合作及領導整合等能力,更加確立未來大學想就讀的商業經營管理等相關科系的目標。

Read More

驚見老婦跌入田中呼救 員警火速救援護送返家

員警從田裡救起老婦,再護送返家。(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霧峰警分局四德派出所警員林文鐘,在回家途中行經霧峰區四德路,聽到微弱號的呼叫聲,他聽聲辨位搜尋發現有一名老婦人跌落在稻田中,奮不顧身踏入田裡救起老婦,再護送老婦返家,交由家屬照護。 八十一歲的吳姓老婦是跌落在稻田中,全身全沾滿泥土,由於稻田剛灌溉,全都是水,林員擔憂老婦身體深入泥濘水中造成生命危害,奮不顧身跳入田裡救起老婦,再護送老婦返家,由於吳姓老婦有輕微失憶情形,家屬對於警員救起老婦並護送返家,不斷表達感謝之意。 霧峰分局長陳家銘表示,員警熱心助人,熱心協助老婦平安返家,有效提升警察為民服務形象,值得嘉許。

Read More

山海之間有愛心 善心實業家捐贈花蓮慈醫巡迴醫療車助偏鄉醫療

花蓮慈濟醫院全新的巡迴醫療車車頂有可以延伸的側邊帳,搭配攜帶式的桌椅,就成了部落的醫療站。(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於善心實業家的捐贈,花蓮慈濟醫院終於有了全新的巡迴醫療車協助醫療團隊偏鄉醫療。銀色的巡迴醫療車上,有著象徵花蓮好山好水的翠綠與海水藍,還有團隊成員與實業家付出的熱血組成的圖案,現在部落的居民只要看到在山海間的紅色愛心,就知道是花蓮慈院IDS巡迴醫療團隊來了。 為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偏遠地區醫療服務,花蓮慈濟醫院自二00四年參與健保署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包含連續十六年在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秀林鄉內提供專科醫療服務在內,每個月要行駛近三千公里,往返和平部落(最北端)、文蘭部落(最南端)與天祥等十五處服務據點,進行定點門診與巡迴醫療服務。 花蓮慈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表示,原本的IDS巡迴醫療車,是使用汰換下來的二手車,有時不免讓人擔心團隊出門時的安危,很感謝這次有實業家支持,捐贈新的IDS巡迴醫療車,守護團隊的安全,也守護了偏鄉民眾的健康。 新的IDS巡迴醫療車有著大馬力的驅動,可以載著團隊跋山涉水;加大的空間也可以一次帶上藥品、衛教單張等等的各項巡迴醫療必需物品,車頂還有可以延伸的側邊帳,搭配攜帶式的桌椅,就成了部落裡的醫療站。包含假日在天祥衛生室提供二十四小時緊急醫療服務,花蓮慈院推動IDS計畫截至去年,開診已達到九千二百九十一診次,服務八萬七千一百二十六人次。 在山海間守護生命的同時,花蓮慈院特別感謝實業家的肯定與支持,不但提高了醫療可近性,也提昇部落醫療品質,針對鄉內特殊照顧族群,提供次專科的醫療服務,得到鄉內民眾的肯定和信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