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走走漫遊客庄風土人情

角板山行館梅園梅花盛開。(記者陳華興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為讓民眾更認識在地風土人情,推出每週六日「新竹走走」兩條主題路線,迄今十六團皆額滿,近五成來自雙北與桃園,獨特的職人審茶體驗、老街巷弄尋寶與金牌農村體驗等,充滿趣味與深度的解說,受到民眾的喜愛。 縣府表示,兩條主題路線分別為「新竹關西走走‧旅人線:行一條茶人的足跡」與「新竹北埔走走:時空旅人拓墾日記簿」,透過導覽人員帶領遊客以走讀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竹縣有更深入的認識。 遊客至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體驗客家米食DIY。(記者彭新茹攝) 參與民眾說,過去到北埔多在老街吃吃客家美食,與古蹟拍拍照;這次在導覽人員解說引領下,聽到許多不同的故事,細細探訪老街與古蹟過去歷史文化脈絡,除了深入了解在地歷史脈絡外,跟著在地農人深入田間,體驗過去農忙生活與客家米食點心製作,比自由行更有樂趣。小朋友也能透過尋寶遊戲認識北埔古蹟文化,達到寓教於樂目的。 遊客至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體驗農庄漫遊。(記者彭新茹攝) 交旅處長游志祥也於週休二日到北埔鄉南埔社區,與遊客一同體驗客家米食DIY與農庄漫遊。他指出,疫情趨緩後,旅遊不再是走馬看花,著重更精緻、在地生活文化體驗與獨特性。未來縣府將持續經營「新竹走走」旅遊品牌,挖掘十三鄉鎮市的觀光特色、在地生活與大家分享;也期許透過遊客的參與反饋,一步一步把品牌經營得越來越好。明年將會再推出竹東與新埔兩條路線。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角板山行館梅園面積兩公頃,種植二百九十六棵梅樹,其中,老梅於民國五十年間栽種,為北台灣最大的梅園之一。梅花近日陸續綻放,園區換上雪白新妝,賞花期從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上旬,一月中前都可以到角板山賞梅。 觀旅局指出,每年十二月下旬到隔年一月,角板山行館梅園進入最佳賞梅時機,吸引遊客上山。 風管處「二0二二角板山梅花季─盡收梅角山‧藝遊」活動三十一日上午開幕,持續到明年一月一、二日。民眾可搭乘桃園客運台灣好行小烏來線、東眼山線,或大溪客運至角板山行館。另外,復興區公所提供仁愛及上台地等兩處收費停車場,供自行前往民眾停車。

Read More

樹林河濱2秘境 國家金肯定

樹林鹿角溪濕地獲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優等獎,濕地創造友善生態之水域環境已可拍攝到保育類黑翅鳶。(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水利局改造樹林區河濱秘境「鹿角溪人工濕地」、「沐心池」,今年分獲公共工程金質獎「首屆維護管理類優等獎」及「水利類佳作」。 水利局表示,樹林鹿角溪人工濕地於民國九十六年完工,將原本滿布垃圾的荒地變成除汙型濕地,利用水池、土壤、植物與微生物之間交互作用過濾淨化水質;又以上游河道的高程取水、水池間重力流方式,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九十七年曾獲第九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永續及節能減碳」優等獎。近年維管策略逐漸導入生態元素,包括復育本土種植栽、保留水岸庇護綠帶,現已可拍攝到保育類黑翅鳶等鳥類。 新北市樹林鹿角溪濕地獲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優等獎,濕地除淨化樹林區生活污水外,也創造友善生態之水域環境。(新北市府高灘處提供) 沐心池位於樹林館前路旁,高灘處以低度開發為原則,採用減法設計進行改善,保持既有原生喬木,保留原本池面和綠地型態,並拆除包覆大榕樹根的大木平台,另於根系外新設小型木平台。另外,利用自然塊石、碎石設置鋪面和步道;以乾砌石施作護岸,增加池中生物棲地;並利用現有地形,以視覺錯位手法打造打卡點。從工程規劃設計到完工,每個環節都融入了許多巧思。 新北市府工務局瓶頸巷道打通專案日前打通新店區二十張路二二九巷二弄瓶頸巷道。(新北市府工務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工務局日前再打通新店區二十張路一二九巷二弄、永和區民享街二十三巷瓶頸道路,截至年底市轄內共開通一百一十四條瓶頸巷道、總長度達五千六百多公尺。 新工處指出,新店二十張路一二九巷二弄道路狹窄,長期為私人停車占用。進一步調查發現,該處為彰化縣員林市公所管理之土地,經多次溝通協調,順利將土地撥用並完成瓶頸打通,二十二日完工通車。 永和民享街二十三巷原先計畫道路範圍,遭私人設置圍籬做倉庫及停車使用。市府多次協調及跨局處合作,中旬順利拆除地上物後,近日完成道路打通和線型調整。 新工處表示,今年共完成十二件瓶頸案,分別位於中永和、土城、樹林、板橋等地,目前還在施工中的案件有新店中正路三二八巷、建安街等。 工務局長詹榮鋒表示,瓶頸打通專案遍及全市十七個已施行都市計畫的行政區,相較以市價徵收取得土地的費用,約可節省約十倍以上經費。

Read More

芥助網鄰舍節彩繪巷弄牆壁

芥菜種會舉辦「芥助網鄰舍節」活動,希望藉社區彩繪活動串起縣市政府與在地居民一起推動社區鄰舍共融共好。(芥菜種會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基督教芥菜種會「芥助網鄰舍節」活動,二十五日下午在新北市蘆洲區仁義里以響應「CIVIC HOUR一小時為社區做一件事」,辦理社區親子彩繪巷弄牆壁;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出席,並簽署「愛鄰宣言」推動鄰里社區互助共好。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左)代表市府簽署「愛鄰宣言」,響應推動社區鄰舍互助共好。(芥菜種會提供) 彩繪現場有十多個社區親子家庭參加,主題為「CIVIC HOUR一小時為社區做一件事」,大人小孩手拿滾輪或小刷子,在不同面積或色塊上著色,讓巷弄灰色牆壁展現新生命。 許秀能與芥菜種會簽署「愛鄰宣言」推動鄰里社區互助共好,呼籲大家關心鄰舍。芥菜種會社區發展處長李士青表示,鄰舍節活動希望透過社區鄰舍聚集在一起,建立人際關係網絡,大家只要花一小時為社區做一件事,就可活絡社區重建鄰里關係,讓社區能自助互助、共享共好。

Read More

新北耶誕市集 開賣啦!

新北耶誕市集讓民眾能一次購足新北特色美食與好禮。(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耶誕市集二十六日開場,經發局精選特色伴手禮、美食商品、手作文創及生活小物等共七十四個攤位;局長何怡明啟動「數位聖誕幸福傳遞站」畫下圖像,透過3D彩繪互動投影,將祝福投影至兩百吋LED大螢幕。 何怡明表示,今年耶誕市集以「祝福」為主題,以「數位歡樂」營造耶誕新氣象,結合數位科技「聖誕幸福傳遞站」、「雷射LED光影舞酷炫舞蹈」、「耶誕造型GOBO燈片情境光秀」,展現疫情下的零接觸祝福。並跨局處攜手研考會資訊中心合作展出「無人機數位點陣排字」表演,傍晚以無人機點狀燈光群飛方式排列出新北英文縮寫「NTPC」。 耶誕市集並推出「百元福袋」、「競標好禮大放送」及「幸福1+1」等促銷活動。市府並聯合彰化縣政府設置六個攤位,展售彰化優質農特產品。另設置兩米大的扭蛋禮物盒及祝福卡耶誕樹,打造打卡點;建置「數位聖誕幸福傳遞站」,提供限量一千張耶誕樹及禮物盒圖樣繪畫紙,民眾可寫下祝福語,傳遞至大型LED螢幕中互動投影。 淡江大學學生前進石門與在地團隊「一良茶屋」合作,學習及體驗製茶日光萎凋流程。 (淡大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農業局與淡江大學合作,前進石門與在地團隊「一良茶屋」學習體驗採茶、製茶流程,並為新近上市的冬茶設計具濃烈地方色彩的禮盒,帶動石門鐵觀音產業發展。 一良茶屋今年加入農業創生行列,與農業局和淡大產官學攜手,邀集大學青年到茶園體驗採茶、製茶過程,了解石門茶文化演進,並協助一良茶屋設計帶有地方色彩又不失高級感的茶禮盒。 淡江大學學生前進石門與在地團隊「一良茶屋」合作,學習及體驗製茶流程。 (淡大提供) 一良茶屋創辦人謝宜良表示,透過農業局農創計畫媒合與淡大合作,師生到茶園體驗製茶,了解傳承百年的炭焙鐵觀音技術及地方文化,進而設計出具有在地特色茶禮盒,提高產品價值。 謝宜良說,這次茶禮盒設計以手繪風格帶出石門茶園山海交界特色美景,並繪出特有茶樹品種「硬枝紅心」新芽帶有紅邊特色,同時融入當地保育類藍鵲及台北赤蛙意象,訴說茶園環境友好及自然保育的努力。 淡江大學學生前進石門「一良茶屋」學習體驗採茶、製茶流程,並為新近上市的冬茶設計推出富有濃烈地方色彩的茶禮盒。 (記者吳瀛洲攝) 淡大學術副校長何啟東表示,校方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農情食課」執行近兩年,聚焦食農教育領域,以學生作為種子從學校出發,走出校園實際探訪在地農友、結合業界市場、進行跨域產學合作與發想,協助地方發展銷售通路,達到永續經營的概念。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為協助農友行銷產品,市府秉持「先創通路再開農路」理念,從輔導生產到打造區域經濟,與在地團隊合作發展事業及產業,同時引進學術力,推動地區既有產業鏈,活絡地方經濟,達到農業創生的目標。

Read More

新北全民國防教育參訪

全民國防教育參訪活動讓新北市各校代表深入了解國軍部隊特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日前邀集各級學校校長、家長會長等五十人,前往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及陸軍第三三化學兵群等地參訪,藉由戰車模擬器體驗及化學兵裝備陳展等體驗活動,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及協助國軍人才招募。 教育局表示,這次除了見證國軍精實戰力外,也感受國軍部隊管理與時俱進,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加入國軍行列,共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 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參訪中,除單位影片收視及隊史館導覽外,在戰車公園有專人導覽解說退除役戰車,另至模訓二館實施戰車模擬器體驗活動,由車輛組及兵器組教官實施人員分組進行模擬器體驗,藉由實際操作戰車模擬器體驗,體認到國軍戰備訓練之重要性。 另外,陸軍第三三化學兵群參訪,除單位特性、任務及招募推廣外,並安排核生化偵檢車、重型消防車、人員消毒車、渦輪發煙機及防護服、面具穿戴等,透過體驗及操作,體認到面對疫情威脅,化兵群全體官兵投入防疫任務,以專業對抗「看不見的敵人」。 教育局表示,回顧疫情,陸軍第三三化學兵群官兵協助各地區大規模消毒任務,讓國人高度肯定。全民國防教育參訪活動除讓各校代表深入了解國軍部隊特性外,也體認到國軍弟兄保家衛國的辛勞,提升國防知能,讓全民國防教育的推展以實際行動,共同關注國防、支持國防並參與國防。

Read More

北市6校獲教育111標竿典範

一一0年度台北教育一一一標竿學校頒獎典禮,已於日昨在台北市濱江國小舉行。(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一一0年度「台北教育一一一標竿學校」頒獎典禮日前舉行,獲獎學校分別為濱江國小、天母國小、福德國小、古亭國中、幼華高中國中部及稻江護家,總通過率六成,除獲頒獎牌外,另頒發三十萬元獎勵金。 教育局表示,該獎項主要表彰標竿學校致力凝聚親師生共識,以形塑校園特色、培養學生專長、營造順性揚才的校園環境,樹立「教育一一一」典範。 教育局指出,「教育一一一」指一校一特色、一生一專長及一個都不少,希望透過政策之引領推動,讓每一所學校都能發展獨具特色;其次,讓每一位學生至少發展一項藝術或運動專長;最後則是期待師長與學校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適性學習,成就最好的自己。 教育局強調,台北教育一一一是北市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重要教育政策;本年度獲獎學校之一校一特色主題,包括: 濱江國小以「雙語濱江、趣讀國際」為學校特色主題,期許營造英語情境中心沉浸式學習環境,淬煉成濱江英語二點零的雙語課程學校。 天母國小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為核心,深耕閱讀寫作教育,發展學校特色,達成「天母愛閱」之核心價值。 福德國小建構校本課程,進行虎山自然生態探索課程之規畫、教學、檢核與修正,形塑學校特色,輔以全校虎山闖關活動、踏尋都市綠寶石及彩繪山妍妝點虎山的maker課程、假日親子樂遊虎山等。 古亭國中定錨地方故事及國際時事,掌握學習起點,構思教學策略,以藝術與文學表現為途徑,豐富學生創作舞台,激發學生自發熱情。 幼華高中國中部配合政府雙語國家政策,發展EGL(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及FL(Foreign Language)課程,期許在多元語言教育涵養之下,學生能更容易走向世界,邁入國際。 稻江護家以「美姿美儀」課程為主軸,協助學生於專業領域技藝拔群、落實「優雅專業服務教育,稻護培育職場贏家」的教育價值與信念。

Read More

板橋435開放藝術家工作室

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昨日一日限定「 藝術聚落打開工作室」活動,藝術家廖震平在工作室現場繪畫情形。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二十六日辦理一日限定「435 OPEN STUDIO藝術聚落打開工作室」,駐村藝術家打開平時未對外開放的工作空間供民眾參觀體驗,還有二十場次免費藝術家工作坊、微型展覽。園區同時辦理「串串435,集章吃飽飽」場域探秘活動,讓民眾與藝術家互動。 板橋435藝文特區二十六日一日限定「藝術聚落打開工作室」活動,民眾可近距離一窺藝術家創作情形。 (記者吳瀛洲攝) 「435藝術I設計新串流」昨天辦理限時一日打開435藝術聚落活動,藝術家游雅蘭「印花環保袋─絹印工作坊」,邀參觀民眾一同製作屬於自己的環保藝術印花袋;藝術家張黛筠「聽見你我的心音─親子拍攝工作坊」,帶領親子與心理師一起拍攝、聊天、遊戲,享受影片創作的樂趣。 另外,仙樂隊帶領體驗爵士鼓打擊、配音師劉沛鈞引導進行「感同聲受」配音聲演體驗。工作室內也有藝術家微型展覽,民眾可自由參觀。

Read More

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 張素連讓全校因蝙蝠充滿生命力

張素連參與靜浦國小話劇巡迴演出。(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花蓮西富國小校護張素連說,「其實我只是一個搭橋的人。」結合學校與社區,串連整合內外部資源,張素連的確是一座橋,一座引領學生自信地走出校園,走上舞台,進而看見自我優勢,也被世人看見與理解的橋。這座橋,讓孩子離開學校後,無論走多遠,都找得到來時路,找得到自己,找得到愛。 教育部二十六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獲選為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的張素連,三十多年前自護專畢業後就任職台北醫院的外科部門,她在工作中發現接受體外震波碎石的病患多來自水質欠佳、醫療資源缺乏的花蓮,「那時就希望有一天可以去花蓮工作,幫助他們做好身體保健,免於疾病之苦。」 張素連提到,偏鄉孩子在健康上有許多問題,如頭蝨、視力、齲齒等,曾有孩子從小跟著媽媽吃檳榔而罹患嚴重蛀牙,她發現後帶著孩子往返就醫十二次,再經根管治療才痊癒;她認為,對疾病如此不依不饒,是因為「偏鄉孩子生不起病,這些病如果沒有被根治,會影響他們一輩子啊!」 有感於偏鄉孩子缺乏自信,更容易對自我充滿貶抑,無法看見自己的好,因此張素連努力募集外部資源與贊助,帶孩子走出偏鄉,進行校外教學,增廣見聞、強化自信;也經由參加各種比賽,幫助孩子看見自我優勢才能,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 三年前,張素連偶然在校園裡發現一隻蝙蝠因為吃了含有農藥的昆蟲而死,她決定藉著蝙蝠保育議題,從生命教育著手,帶領學生尊重生命。剛開始孩子都害怕蝙蝠,但後來認識蝙蝠的好,逐漸產生保護使命感,要當「蝙蝠代言人」。蝙蝠的命運,無形中與孩子緊緊相扣,幫助蝙蝠,也像在幫助自己。 在張素連帶動下,學校也將保育蝙蝠理念融入校定課程,學生則從教室走向社區,說服稻農減少農藥用量以保護蝙蝠,並結合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推出「友蝠米」品牌,行銷在地農產品,從友善蝙蝠校園擴大為蝙蝠友善社區。

Read More

特色公園受歡迎 明年再增7座

特色遊戲場大受小朋友歡迎,市府明年將一口氣再增加七座特色公園。(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不要罐頭公園,市府工務局已投入約九點五八億元興闢或改善特色公園,明年更將一口氣再增加七座,而且均會融入當地意象興建獨一無二的「特色公園」。另外最老牌的台南公園遊具明年一月起也將全面換新,打造小朋友遊戲樂園。 為打造符合民眾心目中的特色公園,工務局已興闢或改善十四座特色公園、還有施工中三座、規劃中三座。其中最受矚目的港濱歷史公園特色遊戲場,是透過民眾票選決定設置高塔複合遊具及故事屋等,這座具有「民意基礎」的大型公園預計明年六月完成。 另,明年要再投入五千二百二十萬元,打造七座特色公園,而且除了市區外,外擴至麻豆、柳營、學甲、關廟等處。工務局長蘇金安表示,會融入當地農特產品意象設計,像是麻豆柚子、關廟鳳梨等,打造融入地方味的獨一無二公園。 至於百年歷史的台南公園,受限於古蹟限制不能大興土木興建特色公園,但明年一樣要全面換新符合標準的遊具,讓小朋友玩得開心又安全。 工務局表示,除特色公園外,市長黃偉哲在市政發展更主張「南北平衡」,為打破民眾重南輕北的迷思,因此積極溪北建設,自一0八年起除市預算建設外,也極力爭取中央相關部署及前瞻計劃經費,至今爭取到的總經費逾六百四十一億元,其中溪北重大建設包括新闢下營南外環道路等。後續尚有道路開闢拓寬和橋梁改建等十五案,均已辦理中。另外,溪北路平專案今年陸續完成新營區、學甲區、後壁區、白河區、佳里區等區共十八路段的道路改善。

Read More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點燈 璀璨亮相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於二十日驗收完成,二十四日配合市長就職七週年舉辦「光耀奇基 隆景再現」活動,深具重大意義,象徵台灣過去漁業榮景的漁會正濱大樓,也將為基隆正濱地區寫下新的文化篇章。(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於二十日驗收完成,二十四日配合市長就職七週年舉辦「光耀奇基 隆景再現」活動,深具重大意義,象徵台灣過去漁業榮景的漁會正濱大樓,也將為基隆正濱地區寫下新的文化篇章。 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說,日治時期直至一九八0年代,台灣漁業呈現大幅成長,許多漁業新技術、新漁法引進及試用,幾乎都以基隆為發展中心。過去稱之為「水產館」的漁會正濱大樓於一九三四年竣工,漁會正濱大樓內部設有食堂、住宿空間、理髮廳、浴場、珊瑚交易市場及銀行信用部等設施,頂樓還設有氣象觀測所,曾經盛極一時。 陳靜萍提到,當時基隆漁業如同台灣漁業的王冠,而正濱大樓就是王冠上的鑽石。直至國民政府來台後,此處由海軍接收,後由基隆區漁會向軍方承購建物所有權,並將漁會辦公室遷入;一九八七年基隆區漁會搬遷至八斗子;二00三年列入基隆市歷史建築,但一直任其頹圮。二0一四年在市長林右昌上任後的極力爭取下,由基隆區漁會贈給市府,隨即展開相關文史調研及保護。 陳靜萍說,二0一九年文化局向文化部爭取到「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漁會正濱大樓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歷經將近兩年的整修,能在就職七週年的這一天,秉持著市長從一而終的使命,看到漁會正濱大樓嶄新再起,不僅代表遵守當時被交付的承諾,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 文化局補充,修復再利用工程中細節繁複,像是外牆皆為早期常用的溝紋磚,修復過程以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補,新使用的溝紋磚也進行多次燒製,找出與原有最相近的顏色;由專業木作匠師進行修復與新作的原木製平衡錘木窗總計高達四二七樘,特色為上下拉窗平衡錘的形式,可任意調整固定之位置。 漁會正濱大樓建物內部空間及動線緊湊且明顯,未來在利用空間上易於規劃,可經營空間量大。與在地產業之文史背景連結性高,可供觀賞教育用途。鄰近正濱漁港(色彩屋)及和平島等著名景點,交通方便,串聯成為觀光廊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