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丹載歌載舞載畫推出《畫家與模特兒》聯展

文化中心變身歌劇院,許曉丹載歌載舞載畫推出《畫家與模特兒》聯展,備受畫壇注目。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畫家與模特兒》高雄市科學美育協會會員聯展,11日下午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美軒揭幕,由協會理事長許曉丹率會員演出《天堂獎情歌劇場》,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將歌唱、舞蹈與繪畫融合在一起,「畫中有歌、歌中有舞」,慶祝科學美育創會二十年。 這次聯展 ,許曉丹基於對美育的信仰,融合策展人吳素蓮的理念,以繪畫、歌唱、舞蹈作為她們表現的元素;靜態展覽共有七個單元,包括會員大手牽小手作品、人體美學大手牽小手,色情與藝術、寫生集集鎮長陳紀衡等。 文化中心變身歌劇院,許曉丹載歌載舞載畫推出《畫家與模特兒》聯展,備受畫壇注目。 (記者王正平攝) 許曉丹表示,這次所有展出作品,無論是靜態畫作、動態歌舞都是會員日常生活觀察、經歷、和情懷觸動所激發產生,參展者年紀最長的陳三興八十歲,年紀最小的朱宥擎五歲,吳素蓮也帶著外孫女康逸寧參展,象徵藝術代代薪火相傳的精神。 吳素蓮表示,這幾年更因為詩人李新的新詩作品「聽嬸婆啊─弄尹尪」,開啟協會會員音樂詞曲創作,載歌載舞載畫,科學美育發表的新頁。 聯展參展會員三十二人,展出油畫、壓克力、水彩、色鉛筆素描等作品七十六件,展期至十二月二十一日。

Read More

工研院與南非COREX公司簽訂MoU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佳世達南非子公司COREX與工研院十一日在高雄展覽館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就電動機車物流車隊與營運系統之整合暨南非市場商業運用及推動等面向進行交流與具體合作,率領兩支從法人衍生的新創團隊─歐浮及網連車隊進軍國際。 工研院指出,南非目前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口持續從鄉村移到都市,而都市消費者訂購紅酒數量經常是一次一至二瓶,因此使用機車配送較汽車經濟,因機車方便於都市巷弄中穿梭,也符合消費者單次小量訂購的需求;再者,目前全球積極推動節能減碳,電動機車將可達到淨零碳排的目的。 另外,南非土地廣闊,車輛設計須考量保修便利性與高保安之情況,同時,當地紅酒及海鮮之配送量逐年攀升,因此對智慧倉儲及特殊冷鏈物流需求持續增加,工研院新創團隊不但可符合南非物流技術升級需求,兩組團隊的技術皆出於工研院,整合度高,未來南非業者承接維護較易上手。 工研院在技術處的支持下,透過一連串客製化輔導、系統性的協助,協助法人新創團隊建立正確之心態與技能,除了前瞻技術的研發,更要能夠將技術商品化以及新事業化。提供的服務包括新創教育、實戰演練課程、一對一客製化的國際業師深度輔導、場域驗證、商機對接、海外移地訓練等。 工研院指出,本次合作備忘錄簽署將帶領臺灣新創首度打入南非市場,並協助南非物流業者,以智慧化電動機車車隊管理取代燃油機車,進行冷鏈物流配送營運;這項合作,也是臺灣法人新創技術與國際企業合作落實商業概念驗證的最好示範。

Read More

2021高雄眷村嘉年華岡山起跑

二0二一高雄眷村嘉年華岡山起跑。(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二0二一高雄眷村嘉年華十一日首站在岡山「開門」起跑,連續兩周時間在醒村、樂群村熱鬧登場。十一、十二日醒村航空廠小派對,十四~十九日樂群村打開紅門憶空軍。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豐富的公園音樂派對、知性的眷村對談走讀與別開生面的蚊子電影院,邀您到岡山享受一場最澎湃的眷村嘉年華盛宴。 今年高雄眷村嘉年華首站在岡山,以「開門」為主題策畫,不僅象徵嘉年華活動的開幕,更呼應即將啟動岡山眷村的修復,要用開門來迎接岡山眷村的逐步開放。文化局王文翠局長表示,岡山眷村今年獲得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的補助後,將在醒村與樂群村同時啟動房舍的修復工程,岡山眷村繼鳳山與左營後將逐步被修復與活化,我們希望透過辦理活動的方式讓大家逐漸認識岡山的眷村場域。 二0二一高雄眷村嘉年華十一、十二日在醒村文化景觀公園,用市集、音樂會與講座帶來一場誠意滿滿的公園音樂派對為整個眷村嘉年華拉開序幕,醒村文化景觀公園去年才開放,坐落在岡山87期重劃區中心,緊鄰兆湘國小與欣欣市場,在未來預期修復後作為岡山的文創基地。今年眷村嘉年華的開幕在醒村用「航空廠小派對」即是希望呼應它原來是航空廠工員宿舍的歷史紋理。尤其是醒村的建築在時間歲月中與植物纏繞共生,樹屋將成為醒村的一大特色,今年嘗試讓各式各樣不同的音樂聲響在這個令人讚嘆的建築物群中與空間和人們對話,並邀請到高雄傑出演藝團隊:對位室內樂團帶來弦樂四重奏、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軍樂隊的銅管軍樂演出、兆湘國小的非洲鼓樂團、來自南台灣魯凱排灣部落青年組成的FOCUS樂團與榮獲國內外各大阿卡貝拉獎項的純粹人聲樂團The Pure,古典、軍樂、非洲鼓樂、嘻哈搖滾與阿卡貝拉各式音樂將在醒村獻上一場音樂盛宴。 十四日至十九日文化局與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合作策畫一系列空軍眷味滿滿的展覽、講座、走讀與蚊子電影院,讓眷村文化在年末的岡山飄揚。將邀請程仁珮與吳修銘兩位青年藝術家走訪岡山眷村、菜場市集,將收集到的眷村味覺記憶,在樂群村三號展出「把光陰封存X茴香回鄉─藝術進駐岡山眷村展覽」。 另外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眷村戶外電影放映會,將復刻舊時眷村蚊子電影院的美好時光,將放映岡山眷村的代表作品─竹籬笆外的春天。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張允慧表示,竹籬笆外的春天不僅由鍾楚紅、林瑞陽等當年一線明星主演,更是一部以岡山眷村為背景,講述空軍眷村最具代表的電影,此次更將邀請導演李佑寧到現場進行映後,敘舊暢聊當年拍攝的小故事。

Read More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辦理「海口生態家園新溪望」淨溪

海口生態家園新溪望淨溪活動 地方企業熱烈響應。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日前於麥寮鄉北岸河堤辦理「海口生態家園新溪望」淨溪活動,邀請荒野保護協會雲林分會古國順會長介紹濁水溪出海口環境生態,授予如何正確的保護棲息地,並且由張喬維局長帶隊進行淨溪活動,希望民眾在生活中落實保護生態環境的意念及行為。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濁水溪下游因溪水夾帶大量泥沙,出海口沙洲長期裸露,每當東北季風來臨,鄰近地區便揚起砂塵,近年雲林縣環保局為改善濁水溪揚塵,利用鋪設農剩餘文蛤殼與稻草蓆、植生綠覆等環境友善工法成功固沙防塵,意外創造優質鳥類生態棲息地,除了揚塵問題已逐漸改善,海洋、溪流垃圾也隨著縣府、當地民眾與團體的重視及行動,逐漸減少,並藉由民眾對環境保護、友善生態的概念,來培養正確的環保行為。淨溪活動中所拾獲的廢棄物也在現場進行分類回收及秤重,以數據統計垃圾總量,使民眾知悉人為垃圾對於環境造成的傷害不可輕視。 張喬維說,近年縣府各單位攜手改善濁水溪沿海地區揚塵有成,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顯著,為推廣環境教育及保護生態環境,本次活動結合荒野保護協會與在地社區民眾、企業進行淨溪活動,使民眾瞭解候鳥環境棲息地及在地發展的連結,提高民眾對於環境的重視,並以實際行動響應SDGs,除政府、企業組織的動員,更號召各界勾勒永續未來的樣貌。

Read More

「大港吃鍋」大賽 特別推薦老爺火鍋名店

高雄市議員陳若翠及資深著名主持人田文仲攜手到新興區建華里七賢二路的「老爺火鍋燒肉」,品嘗美味鍋物,並特別推薦,帶動建華里的美食產業發展。 (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舉辦「大港吃鍋」大賽,票選活動將進行至本月十二日,高雄市議員陳若翠及資深著名主持人田文仲攜手到新興區建華里七賢二路的「老爺火鍋燒肉」,品嘗美味鍋物,並特別推薦,希望讓這家名店能脫穎而出,帶動建華里的美食產業發展。 新興區建華里七賢二路,號稱火鍋街,觀光局舉辦「大港吃鍋」大賽,各方鍋物名店共襄盛舉,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網路票選活動,建華里長吳文欽動員投票支持里內最具特色的老爺火鍋燒肉店,更特別邀請市議員陳若翠及資深著名主持人田文仲蒞臨該店品嘗美食。 陳若翠及田文仲讚不絕口的稱讚這家火鍋店,不管肉類或海鮮都頗有水準,尤其湯料非常的好吃。店內服務員的衣服寫著「老爺我要吃燒肉」的字樣,穿梭在店裡面,讓消費者倍感溫馨,且幽默有趣。 七賢二路上的老爺火鍋燒肉是一家精緻日式燒烤火鍋吃到飽火鍋名店,店門外觀以黑色木格配上日本超復古的紅色燈籠,吸睛度十足,是不少學生聚餐,朋友聚會的人氣高雄吃到飽火鍋餐廳,精選菜色包含各式肉類、海鮮、火鍋料,還有泰式冰淇淋等超過一百種食材,電視節目食尚玩家團隊還專程到高雄作專題採訪拍攝報導。

Read More

水林鄉農會行銷在地農產

縣長張麗善一大早到達水林 促銷地瓜。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水林地瓜遠近馳名,又到了盛產的季節,「到當地‧吃當季、呷蕃薯.來水林」水林鄉農會昨日為行銷在地農產,特於景陽宮前廣場舉辦「水林甘藷節路跑暨農民節表彰活動」,縣長張麗善一大早在黃文祥議員、縣農會簡明欽總幹事、水林鄉農會洪丁仁總幹事陪同下到達會場,共同促銷地瓜,也恭賀獲選績優的農友。 縣長張麗善表示,番薯、黃金蝙蝠及烏克麗麗是水林三寶,水林不只是「番薯的故鄉」,也是「開台第一鄉」。番薯這個作物也自一六二一年時顏思齊來台時開始耕種,落土、開枝、散葉成為過去台灣農村時代的主要農業產物,四百年來番薯仍是水璨琳的精神和物產;水林鄉是甘藷(地瓜)的主要出產地,水林鄉農會為推廣在地最優質的甘藷,每年均配合產季舉辦地瓜節活動,行銷水林在地甘藷,邀請全國民眾共襄盛舉。 張麗善說,農會相當用心安排此次活動,活動除推動地方產業文化,安排有路跑活動,鼓勵國人從事健康運動,也有水林甘藷展示、社團表演、農特產品展售、甘藷美食料理品嚐、並配合農民節,表彰績優農民,鼓勵農民一年來的辛勞,讓參與民眾體驗甘藷的美味;並配合甘藷產業聯盟,辦理甘藷產業體驗活動,主辦單位還特地安排雲林優良肉品品嚐活動(現場烤豬肉),讓民眾體驗雲林優良肉品,讓大家有吃又有玩,也希望鄉親多多採購,以行動支持在地農業。 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表示,農會本次活動以「呷健康.呷安全.找雲林;到當地.吃當季、呷蕃薯.來水林」為口號,推廣在地產業,並邀請名廚以甘藷為食材,料理創意美食供現場民眾品嘗,製作甘藷傳統美食,希望透過認識食材、製作點心,將水林甘藷融入日常主要烹飪食材,進而將水林鄉優質的甘藷推廣給全國民眾。

Read More

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運用情形成果展

縣長張麗善(左七)代表接受賴金臺先生(右五)以雙親名義母親賴莊翠華(右六)捐贈復康巴士,社會處長林文志(右一)。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昨日於綜合社會福利館前廣場辦理「公彩雲揚 社福上場─雲林縣一一0年度公益彩券盈餘運用情形成果展」,現場參與的鄉親透過活動的引導,一起熱情參與並暸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實際運用情形。 同時辦理古坑鄉賴金臺以雙親名義捐贈一輛身心障礙巴士儀式,由縣長張麗善代表接受,並對他的熱心公益美德表示感謝之意,也並回贈感謝狀。 張縣長指出,只要一通預約電話,復康巴士司機就會到家提供載送服務,讓縣內身心障礙者及家屬免於因交通工具需求,而受困於家中。高頂復康巴士一次可以服務兩位乘坐輪椅者,乘坐上也更舒適,因此購置費用高昂,這是雲林第一輛自排高頂復康巴士,也希望透過本次捐贈儀式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團體及善心人士捐贈車輛,充實公部門之不足,來服務鄉親。 張縣長強調,公彩盈餘經費也運用於推動本縣社區發展,舉辦並提供社區各式人才培訓、社區支援輔導及創造雙方溝通平台,此外在落實福利社區化上更是不遺餘力,本年度共有四艘小旗艦及十六年來首獲衛生福利部補助迎來本縣第一艘大旗艦,共同執行攸關長者、婦女、兒少等各面向社會福利服務,未來縣府也將持續秉持福利社區化的精神,連結社區之間共好共學的聯合力量,讓雲林社區們持續上場!

Read More

花蓮市長魏嘉賢頒褒揚狀表彰林秋華終生推動原民文化的貢獻

花蓮市長魏嘉賢頒發褒揚狀表彰林秋華終生推動原民文化的貢獻。(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昨天有四個部落舉辦狩獵祭,分別是民孝里的華東部落、國裕里的拉署旦部落、國慶里的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以及國福里的撒固兒部落。花蓮市長魏嘉賢昨天前往各部落向族人致意,並發給活動補助金,希望在活動過程裡能多加宣導生態保育的概念。 在華東部落的狩獵祭活動裡,魏市長特地頒發褒揚狀表彰林秋華女士,並向她的子女致意。林秋華出生於玉里鎮松浦里的部落,五十多年前與張守來結婚並搬遷至花蓮市民樂里東岸的漁村,後來由於花蓮港擴建,舉家再搬遷至華東部落。 魏嘉賢指出,林秋華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熱心參與教會各項活動,並展現她在歌唱與舞蹈的才華,對於推動部落族語及豐年祭傳統舞蹈文化更是不遺餘力。民國七十二年花蓮縣聯合豐年祭,林秋華當時擔任花蓮美崙地區包括華東、磯固、幾可普等部落的總教練,在她的指導下,奪得全縣聯合豐年祭舞蹈總冠軍。 民國八十四年,林秋華女士編舞推出華東部落農耕舞,奪得花蓮市冠軍,接著精心策畫編舞屬於華東部落的祭神舞,舞碼內容有春耕、秋收、冬藏、漁獲豐收的意象,再度拿到冠軍,這也奠定華東部落豐年祭的特色,每年豐年祭,華東部落是大家爭相前往觀賞的地點。 林秋華今年四月因身體不適且日漸消瘦,經檢查後發現為口腔癌末期,雖經治療,但仍於十月蒙主恩召,享壽七十三歲。魏市長表示,她一生為家庭、社會及部落貢獻付出,足以為後輩族人之表率,也期盼她的精神能影響部落族人,持續接棒文化傳承,舞出屬於部落自己的特色。

Read More

屏縣來義衛生所消弭健康不平等獲衛福部健康平等獎

屏縣來義鄉衛生所建立嚴謹C肝追蹤照護制度,縮短醫學中心和偏鄉的距離,消弭健康不平等,獲衛福部「健康平等獎」。(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第二版C肝風險潛勢地圖,顯示屏東縣來義鄉C型肝炎患者比例偏高,透過屏縣衛生局連結高雄長庚醫院於去年九月底至來義鄉衛生所開設「消除C肝外展門診」;經來義衛生所建立嚴謹追蹤照護,縮短醫學中心和偏鄉的距離,消弭健康不平等,日前獲得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獎之「健康平等獎」。 上項「消除C肝外展門診」,係以公私部門協力增強鄉民對肝病的識能,架構C肝篩檢與治療平台,截至今年十一月共完成三十歲以上在籍在戶二三四五人,篩檢率達百分之九十點六肝炎血液檢查,檢驗出C型肝炎抗體三一二人,去除已在治療者,已續召回二四0位追蹤其血清C型肝炎病毒,呈現陽性者有一一二人,已有一0八位鄉民於來義鄉外展門診接受C型肝炎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治療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四二,成效卓著。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原鄉在醫療資源不足與高齡人口比例逐年增加情況下,營造高齡友善環境與健康平等是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來義鄉「消滅C肝外展門診計畫」從全國三五九件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一一0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健康平等獎」,這項計畫滿足原鄉民眾能在地就醫、用藥與追蹤等需求,有效解決偏鄉醫療及交通問題,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將成功模式複製到其他鄉鎮。

Read More

高雄商圈夜市券 業者盼再加碼

業者對市府推出商圈夜市券帶動業績成長以及專人服務到家的貼心大力按讚。(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高雄市府「高雄開就賺」振興活動除推出高雄券精準對接中央五倍券拉抬百貨、餐飲業績,針對同樣受疫情影響的商圈夜市另外規劃商圈夜市券,活動推出成為最受歡迎的地方加碼券,接連兩波換發都引發熱潮。 商圈夜市總會推估帶動商家攤商平均業績二至三成,提升單筆消費金額成效顯著,已紛敲碗盼市府能三度加碼,協助業者和民眾年底跨年時再賺一波。 高雄商圈夜市券因獨創二百元五倍券可換四百元商圈夜市券的翻倍優惠,且是五十元小面額相當實惠好用,首波原預計五萬份雖加碼到十萬份仍供不應求,市長陳其邁允諾再加碼十萬份,並已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開始一週內完成換發,換發處增加至全市四十九處夜市商圈,也優化增設愛心服務發放台及加發號碼牌、民眾排隊時就提前驗證,讓第二波換發流程更為順暢。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運用中央振興資源與高雄券及商圈夜市券對接,確實達到資源加成、業者加碼及民眾加價採購的擴大振興效果,不少業者都反應民眾都很捨得花,自掏腰包加碼消費。 商圈夜市券首波換發共近四千萬面額,截至十一月底已被兌領超過五成,不少商圈夜市拿到超過百萬元的商圈夜市券,開心回報業績成長至少兩、三成,有攤商甚至是倍數成長,業績好到備料用完提早清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