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雙饗卡」會員超值隨饗券 最低38折限時開搶

必勝客、肯德基「PK雙饗卡」推出中秋會員超值優惠「PK隨饗券」,最低折扣38折起,還可再抽Recolte_Home_BBQ電烤盤、萬元賞月住宿!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秋送禮不必勞心勞力!必勝客與肯德基祭出「PK雙饗卡」會員專屬「PK隨饗券」,囊括兩大速食龍頭近30款人氣單品、透過PK APP就能輕鬆贈送給好友,成為今年中秋送禮最有創意、最「食」用、最划算的絕佳首選。明天(8/23 )起推出6天整點開搶限量隨饗券,折扣最低僅38折;還貼心推出「活動期間內無限量」優惠隨饗券,不用拚手速就能享受優惠。另外,8/23至9/12購買PK隨饗券滿指定金額,或使用隨饗券兌換餐點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喜獲BBQ電烤盤、日月潭賞月住宿等誘人大獎;「PK隨饗券」不但幫你搞定中秋送禮,還要包辦你的吃喝玩樂! 必勝客、肯德基配合這次中秋送禮時機,聯手推出「PK雙饗卡」會員中秋限時超殺優惠「PK隨饗券」,最低折扣達38折,囊括夏威夷比薩、咔啦雞腿堡、紙包筆管麵、吮指雙雞餐、巴斯克熔岩起司蛋糕、蛋撻等兩大品牌眾多明星商品,通通祭出有感折扣!從明天(8/23)開始,連續三週每週二、週四(8/23、8/25、8/30、9/1、9/6、9/8)上午10點準時開搶,6天各有6款超低折扣隨饗券,每款每天限量100份,好康只在PK APP,趕緊下載並登入PK APP,提前準備開搶! 明天(8/23)上午10點率先登場的將有多人聚會必備的必勝客「中秋限定派對組合餐」隨饗券,原價2,129元的豐盛餐點優惠僅需1,049元;也有適合個人霸氣獨享的肯德基「中秋限定獨饗六拼滿足餐」,集結6款美味、原價322元的澎湃全餐竟然只要149元!必勝客與肯德基也提醒大家:優惠幅度真的太狂,如果不準時或提前打開PK APP,幾乎不可能搶到,千萬不可大意! 必勝客、肯德基聯手推出「PK雙饗卡」會員中秋限時超殺優惠「PK隨饗券」,囊括近30款超人氣單品,連三週,週二、週四上午10點準時開搶! 除了超低折扣隨饗券限量開搶,這次也為「PK雙饗卡」會員貼心推出「無限量供應、保證買得到」的優惠隨饗券。肯德基於8/23至9/12推出中秋優惠隨饗券:買1張蛋撻隨饗券(3盒)再加贈1顆蛋撻、買3張蛋撻隨饗券(9盒)就加贈一整盒蛋撻,贈品卷將在活動後30個工作天內送出,有效期限至年底。中秋連假作客拜訪不可或缺的伴手禮!必勝客則有「個人雙享餐」(指定口味個人比薩加指定口味紙包筆管麵) 4套僅888元、夏威夷大比薩平均每個只要250元的有感優惠。必勝客與肯德基大方撒優惠,讓你不用拚網速與手速,也能輕鬆享有優惠! 用「PK隨饗券」送禮,還有機會讓必勝客與肯德基回贈你一份大禮!活動期間內(8/23~9/12)購買「PK隨饗券」滿815元,就有機會抽中價值3,280元的Recolte Home BBQ電烤盤;使用「PK隨饗券」兌換餐點,更有機會抽中價值16,000元的涵碧樓湖景套房賞月住宿券!中秋節的吃喝玩樂都讓必勝客和肯德基包了,實在太狂!   必勝客、肯德基「_PK隨饗券」選擇多,還能輕鬆贈送給好友,絕對是今年中秋送禮最有創意、最「食」用、最划算的絕佳首選。 往年中秋節過後家裡月餅堆成山,還記憶猶新嗎?別讓你精心準備的月餅禮盒成為朋友的負擔,今年改送「PK隨饗券」,不但美食選項多元又划算,而且中秋節前沒吃完也沒關係,過完中秋也還能兌換,絕對能讓收到隨饗券的好友「必」吃不可、「肯」定滿意!

Read More

「汪汪隊立大功」現身「全家」 10款限量周邊登場

「汪汪隊立大功」現身「全家」 ,10款限量周邊登場。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邁入開學準備週,不少家長也開始為寶貝們準備開學必需品!全家便利商店化身家長神隊友,首次與風靡全球的兒童動畫「汪汪隊立大功」合作,自8/24起獨家推出集點加價購活動,將動畫中的警長阿奇、壯壯小礫、可愛天天與救援毛毛等熱門角色化身多款周邊商品,包含外出通勤必備的兒童安全帽、上學時吸睛度超高的造型背包及兒童水壺、雨天不可或缺的兒童雨衣和兒童造型雨傘,以及居家收納或外出踏青都超實用的折疊收納箱,10款獨家正版授權周邊,價格自379元起至899元,萌趣可愛的造型設計,堪稱今夏兒童界最夯單品,千萬別錯過! 開學就在下週!「全家」獨家聯手兒童界巨星「汪汪隊立大功」,自8/24自9/20連續4週,規劃集點加價購活動,推出10款開學季最夯兒童單品,從兒童安全帽、造型背包、兒童水壺、兒童雨衣、兒童雨傘到折疊收納箱等一應俱全,不僅讓寶貝們開心,更可滿足家庭居家收納或出遊踏青等的情境! 可愛與實用兼具的造型背包,共有藍色「警長阿奇款」與粉色「可愛天天款」2款可選擇,大容量、雙肩背設計,更貼心備有防滑胸前扣帶,能減少寶貝行走時背包搖晃的情況發生,背包突出的耳朵造型配上明亮無辜的大眼,走上街超吸睛,直購價599元,搭配「全家」會員點數400點享479元加購價!此外,兩用型兒童水壺更是家長不可錯過的必敗商品,使用超輕304不鏽鋼內膽,更可視需求變化成把手或是背帶使用,直購價599元,搭配「全家」會員點數400點享469元加購價,共有藍色「躲貓貓款」與粉色「玩耍款」供選擇。   兒童背包與兒童水壺。 外出通勤必備的兒童安全帽更是必收單品,不僅印上「汪汪隊立大功」的眾多角色,亦符合國家CNS標準檢驗法規,皆具備商品安全標章及國家標準標章,讓寶貝的出遊既可愛又安心。除此之外,摺疊收納箱不僅可以收納寶貝家中的玩具,踏青郊遊更可攤平化身大型地墊,一箱兩用超實惠!還有雨天必備的兒童雨衣及兒童雨傘,其中雨衣後方更貼心設計書包容納空間,在濕漉漉的雨季更是家長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Read More

宇萌XR互動科技翻轉台電培訓模式 解決台電人才斷層問題

解決台電人才斷層問題,中衛發展中心攜手宇萌科技,以XR互動科技翻轉台電人才培訓模式。圖為中衛中心陳招財經理和宇萌數位科技楊淑圓總監。(中衛發展中心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衛發展中心攜手宇萌數位科技,共同協助台灣的產企業進行數位轉型,宇萌不但係AR技術的領頭羊,更將VR、MR等XR技術靈活運用在各種產業與生活場域當中,找出問題與痛點,提供高科技的解決方案,而XR技術也被視為是通往元宇宙的重要敲門磚。 中衛發展中心表示,元宇宙時代,不只臉書將公司名稱直接改為Meta,在疫情催化下,AR擴增實境、AI人工智慧、5G技術、NFT非同質化代幣等等,全都百花齊放、蔚為風潮。 在XR領域已有多年經驗的宇萌數位科技總監楊淑圓認為,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找到適宜的策略跟機轉,利用新技術去進行改善與優化。以台灣電力公司為例,台電在未來三年內,台電即將有三千多位的工程技師要退休。如以高雄電廠的林班長所負責的配電箱來說,從開始接手到現在已過了四十五個年頭,人力資源逐漸老化,這讓台電的技術接班出現斷層危機。而宇萌身負重任,接下數位轉型的艱鉅任務,透過林班長的經驗,將老師傅的技藝與手稿,轉化為以科技為基礎的腳本,來接續營運傳承技術。 楊淑圓指出,以數位科技的方式解決人才斷層問題,透過AR立體說明書、VR實境技術、MR眼鏡裝置,取代台電傳統訓練課程那龐大厚重的文字說明書,設計出更符合這個世代、高效能的教育應用模式。 這套台電智慧電力工程師的系統,除了可以不受地理環境限制,還能提升培訓時間、降低訓練成本以及減少工安事件;遇到緊急狀況時,遠端技術專家也能在異地進行協作,達到最快速的判斷與處置。

Read More

大葉大學廢車用鋰電池回收技術 獲金牌又取得專利

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李清華(中)師生研發廢車用鋰電池回收技術獲金牌又取得專利。(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電動車可以減少空氣汙染,但也衍生出新的廢棄物電動車電池,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李清華獲國科部三年期計畫獎助,帶領環境工程系博士生蘇瑞鴻、碩士生蔡佳淑、陳品岑、李連耀、盧冠燊、黃于睿研發廢車用鋰電池回收技術,相關成果連續兩年在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勇奪金牌,「廢車用鋰鐵電池正負極混合物的回收方法」今年更是進一步取得發明專利。 李清華表示,市面上電動車使用的電池以鋰電池為主,車用鋰電池又分成鋰鐵電池與三元鋰電池兩大類,實驗室第一階段進行鋰鐵電池回收研究,先將廢鋰鐵電池正負極混合物進行焙燒、研磨與篩分處理,再將粉末經浸漬、置換、沉澱、晶析等步驟,可成功回收電池中的銅、鋁、鐵、鋰等有價金屬,讓資源再利用。「廢車用鋰鐵電池正負極混合物的回收方法」去年榮獲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金牌,今年取得發明專利。 李清華指出,完成鋰鐵電池的回收技術開發後,團隊第二階段以三元鋰電池為研究對象,三元鋰電池的目標金屬有六種,因此難度比鋰鐵電池高,實驗室使用濕法冶金方法,針對廢車用三元電池的正、負極混合材料,回收其中的鋰、鋁、鈷、鎳、錳、銅等有價金屬,其中鋰金屬價值最高,每公斤約新台幣一萬三千元,創造循環經濟的同時,也能避免環境汙染問題。他帶領碩士生黃于睿、施辰宣、盧冠燊參加二0二二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廢車用三元鋰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同樣獲得金牌肯定,目前申請專利中。

Read More

勞動力發展署舉辦青年學苑 助青年提升就業實力

青年菁英學苑的就業課程有助於提升青年的就業實力。(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針對求職新鮮人舉辦「TCN青年菁英學苑」課程,主打客製化一對一職涯輔導、產業導師、職場必用軟硬實力課程,深獲好評。台中科技大學的廖名禹同學參與後大力推薦,原先對於未來進入職場感到迷茫的他,透過此活動快速了解職場型態,對未來也多了一份把握。 中彰投分署劉邦棟分署長表示,為期兩個月的TCN菁英學苑,整合職涯諮詢、市場趨勢介紹、求職引導等就業實務課程,並邀集企業經理人組成築夢導師團,透過導師協助青年探索自我優勢、強化就業技能,同時帶領學員至職場見習,成為青年朋友邁入職場最有力的靠山,期待學員結訓後持續發揮所學,成為職場菁英,走出屬於自己職涯路。 目前就讀台中科技大學三年級的廖名禹,高二時與同學們組織了泰北國際志工隊,到泰國與緬甸邊境落後偏遠山區的漢光小學服務,當地學生都是華裔小孩,白天在泰國興辦的國小上課,下午到漢光小學學習中文,喜愛企劃的名禹,從接洽地點、行程路線規劃、募款,到志工隊成團成行、在當地為小孩教中文、教導衛生觀念及生活禮儀,乃至為孩子們興建廁所,他在群體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於當地缺乏泰國政府資源挹注,沒自來水、沒熱水洗澡、沒有肉、沒有新鮮的食物,晚上的溫度更是只有十度以下,如此不堪的生活體驗讓他成長了許多,讓他知道要更珍惜眼前的資源。 名禹明年即將升上大四,也開始要為就業做準備,由於對產業運轉模式與職場生態較不了解,未來求職的壓力讓他感覺沉重,因此他參加了菁英學苑,希望透過活動能更靠近職場以了解準備方向,並提升就業力。名禹表示,畢業後希望投入廣告行銷產業,擔任活動企劃的工作,他在「菁英學苑」的課程中學習到職場溝通、E-mail書信撰寫、行銷企劃等未來就業需要的實用技能,並在產業界導師的帶領下,快速了解職場型態、廣告行銷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面試重點,獲得不少啟發。而在企業見習時認真積極與虛心學習的態度,讓名禹受到公司青睞,破例在見習時就提供業務案件,給予實際規劃與設計的機會,讓他興奮不已,大力推薦給還在為未來找工作感到困惑的青年們,「TCN青年菁英學苑」絕對可以讓求職者縮短進入職場的適應與摸索時間。

Read More

縣長王惠美與您有約 前鄉長陳文福投入鄉長選戰

國民黨徵召前鄉長陳文福(左)投入鄉長選戰,粘勝傑與粘惠青父女二人,以行動破解惡意中傷的謠言(右)。(記者何國榮攝) 記者何國榮/福興報導 縣長王惠美與您有約的福興鄉代天府說明會,二十一日晚間,國民黨泛藍陣營,出現大團結,呼籲全力支持國民黨候選人當選,讓行政服務一條龍,打開新局之外,一定要一致支持國民黨已徵召投入福興鄉長選戰的前鄉長陳文福,縣黨部主委蕭景田讚頌陳文福重出政壇兩肋插刀,都願為鄉民福祉挺身而戰,相信鄉民心中都有一把尺,用選票行動選出鄉長,來為鄉民打拼服務。 縣長王惠美與您有約說明會,在福興鄉代天府前廟埕舉開,吸引二、三百位支持者到場聆聽,除縣黨部主委蕭景田、副縣長洪榮章與縣議員黃俊源、涂淑媚、楊竣程及參選鄉民代表、村長等,多人到場拜票之外,更呼籲讓村長、鄉代、鄉長、縣議員與縣長,都能全力獲得支持當選,讓行政服務一條龍,同時,更出現難得一見的泛藍大團結氣氛,三年前,本屆鄉長選戰,那時剛卸任的鄉長粘禮淞扶持鎮平許誠龍,另一藍軍粘勝傑也參戰,形成二藍戰一綠局面,原本藍大於綠版圖的福興鄉,在藍營雙方拉鋸之下,而讓綠營蔣煙燈以低空略過,贏得選戰。 前鄉長粘禮淞站台,呼籲支持縣長王惠美、鄉長陳文福當選,展現泛藍大團結氛圍。(記者何國榮攝) 選戰加溫之下,耳語又起,因而有前晚說明會時,出現粘禮淞到場站台,呼籲支持縣長王惠美、鄉長陳文福,而陳文福上台表達他願為鄉民福祉挺身而戰時,前鄉代粘勝傑與國民黨提名的「美女兵團」鄉民代表參選人粘惠青,父女二人更忙著為陳文福拍照攝影與私下密切支持,現場出現泛藍大團結,留下完美的畫面,更展現出,完全沒有嫌隙的紛擾,以行動破解惡意中傷的謠言,全力為翻轉福興而戰。

Read More

嘉義地方創生講座凝聚留鄉青年向心力

藉由課程討論讓青年們了解義竹鄉在地的特色。(記者張翔 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城鄉差距拉大跟鄉村結構老年化,一直是台灣及各地方政府面臨的困境, 為翻轉老化的「嘉」鄉,深耕於在地的岸腳社區發展協會,決定投入留住青年的工作,向勞青處申請「嘉義縣促進青年留鄉返鄉結合社區發展補助計畫」,建立一個青年據點,以召開青年會議、座談講座及陪伴,凝聚留鄉青年向心力。 自今年一月份開始,岸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涂院生開始策畫講座活動,從第一場的「地方創生導論」讓參與青年先思考留在義竹的意義為何,除了地方生存,對於本身的價值何在,接著以「食農教育」讓民眾從自身土地所滋養的食材認識土地與人的關係。 「品牌行銷」將鄉村商店經營切入網路世代的購物及搜尋慣性;「社區責任」講解社區工作與政府合作的模式;「旅遊導覽」用社區文史的概念規畫專屬義竹走讀的遊程;「綠電法規簡介」則是因應極端氣候中能源政策議題去探討綠電發展對於在地的各種挑戰及衝擊。 藉由六堂課程初步了解義竹鄉正在發展或可能發展的項目,也定期召開青年會議,除了討論課程規劃外,並從閒聊過程中讓青年們多了解義竹在地的特色。俾利後續一些創意的發想,像是玉米產業、小農與商家合作模式的創新等。 勞青處長陳奕翰表示,本案透過青年會議及課程,讓不同世代的青年交流討論,凝聚共識與向心力,共同研究在地產業,激盪出不一樣的創意與想法,而勞青處將持續推動更多方案協助更多青年返鄉發展,共創嘉義縣美好願景。

Read More

鐵人三項菁英選手移師東華大學展開42天訓練

三十餘位鐵人三項菁英選手移師東華大學展開四十二天訓練。(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一一一年度培育優秀或具潛力運動選手計畫三度齊聚花蓮,以國立東華大學為訓練基地,從八月八日起至九月十八日持續長達四十二天的鐵人三項訓練。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陳復昨日帶領體育中心同仁和鐵人三項培訓團隊一同祭祀祈福,祈求訓練期間都能夠平安順利,在賽場上都能夠和隊友們共創勝利。 本次移地訓練由國家隊總教練魏振展率領,臺北市松山家商游泳隊教練羅仕果、高雄市瑞祥高中鐵人三項隊教練劉大偉,以及擁有微笑鐵人稱號的桃園市鐵人三項委員會運動教練簡微禎,輪流帶領選手們進行移地訓練。 此次培訓計畫選出近三十五位年齡於十五至二十三歲具潛力和優秀男女運動員,東華大學校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楊子慶同學也是本次鐵人三項培訓的重點選手之一。培訓團隊配有二名運動防護員,協助監控運動員訓練與恢復的狀態,預防運動傷害。 魏振展表示,這一個月的密集訓練課程主要是以九月三、四日的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為目標,放眼九月十、十一日在巴西舉辦的世界大學錦標賽及爭取明年的國際賽事資格,也讓選手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訓練,希望培養選手所需之專項能力、動作技巧、體能基礎,以及競技心理等方面,並針對各選手之差異性調整訓練,提供最佳化的訓練模式。 東華大學副校長徐輝明特別親自到場為選手們加油打氣,他表示,花蓮的環境很適合作為訓練的基地,尤其是東華有五十公尺標準游泳池和田徑場,不管是校內或校外的平面道路都非常適合作為訓練的場所,在訓練之餘還可以欣賞花東特有的山海景色。

Read More

后里森林園區27日舉行后里區蔬果產業文化

后里區公所於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在后里森林園區舉行后里區蔬果產業文化活動,在台中草悟道舉辦活動發表會時,吸引人山人海參加。(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后里區公所為提高后里區蔬果農特產品知名度,訂於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在后里森林園區舉行后里區蔬果產業文化活動,地方各界將踴躍到場力挺小農,區長賴同一也將化身「超級銷售員」與現場來賓一同推銷農特產品,並現場零元競標高接梨讓民眾認識后里農特產。 后里區是水梨的重要產區,主要品種有新興梨、豐水梨、秋水梨還有寶島甘露梨,每年到了夏天,亦是水梨的盛產大豐收季節,因今年氣候及環境很好、天氣炎熱水梨的糖度會達到12-13度,水質高又碩大,是營養價值高的最佳消暑聖品。二十一日前在台中草悟道舉辦活動發表會,吸引人山人海參加 ,西區區長王瑞嘉、楊瓊瓔立委、后里區王朝坤議員、后里區農會陳清琪總幹事皆應邀盛會。 賴區長表示,今年蔬果產業文化活動『農遊后里、與梨相遇』將於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在后里森林園區舉行活動,其中穿插有高接梨趣味競賽、后里公所食農學堂1.0、好梨三重送及產銷班設立農特產品展售攤,也特別邀請民歌歌手于台煙及明日之星陳怡婷到場熱情演出,還有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歡的親子互動表演及在地優質表演團體接力演出。民眾向攤位消費累積滿一百元即可兌換農特產美食品嚐券一張,依指定時間兌換水果或果汁或傳統美食一份;累積滿三百元可以玩一次轉轉樂,獎項有一千份,獎品非常豐富;累積滿五百元即可獲得摸彩券一張,大獎有43吋液晶電視、雙門冰箱、氣炸鍋等多項好禮。

Read More

外埔農會慶百週年 彩繪外埔我的家繪畫競賽徵件中

外埔區農會十多年前在水流東種植的油桐樹,每年花開時都吸引人潮觀賞,造成轟動,亦是「彩繪外埔我的家」繪畫徵選比賽最佳選畫點之一。(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外埔區農會為慶祝創會一百週年,訂於九月二十四日於外埔區農會前廣場舉辦「農在外埔 深耕100」系列活動慶祝創會百週年,由「彩繪外埔我的家」繪畫徵選比賽,展現外埔優質的鄉村美景,歡迎各地的國、中、小學、幼兒園小朋友參加。 外埔農會總幹事李錦東表示,農會慶百週年舉辦的「農在外埔 深耕100」系列活動中,「彩繪外埔我的家」繪畫徵選比賽,即日起開始收件,分別有五組,為幼兒園組、國小低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及國中組,除了幼兒園組為固定圖稿的著色比賽以外,其餘組別皆可自行利用四開圖畫紙進行創作,不限媒材,相關報名表單可以至外埔區農會服務台進行索取或至外埔區農會官網自行下載填寫。 國小、國中組創作比賽作品以外埔為主題,透過對於在這塊土地上的生長背景、農業或旅遊等做為發想,可結合現場人事物等描繪出心目中的家園,並突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樣貌,強化外埔區農會與在地連結的形象。即日起收件至九月五日止(郵戳為憑),在評審後得獎作品將配合百週年活動公開展覽及頒獎,並將得獎作品集結成冊,各組得獎者亦可獲得獎金及獎狀。 李總幹事表示,這次繪畫比賽參加對象並不侷限區域,是希望不管是在地學子、老家在外埔,或是有來外埔遊玩過的所有學生都能一起來參與,畫出對外埔的印象,也希望透過繪畫比賽活動讓在地學齡子弟更認識農會,讓所有活潑有想像力的畫作為農會注入活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