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關據講師甘士照 寓教於樂

從事社區長者關懷工作的甘士照(左一),常設計益智遊戲,希望減緩長者失智情形。(記者陳銀全攝) 讓長者過得更快樂,從事社區關懷工作多年的甘士照,為避免長者失智,在擔任社區關懷據點講師時,經常推出不一樣的教學課程,讓長者在遊戲中,預防失智,又能活動筋骨。 早年在養護中心從事老人照護的甘士照,因為對老人照護接觸有經驗,甚至後來經常與社區接觸,使得甘士照對老人健康工作,有相當經驗,甚至他還進修,充實自己學識,目前更是高師大成人教育博士候選人。 甘士照說,因為長期接觸社區關懷據工作,他也擔任長照小組推動委員,致力於長照工作,除了在社區推動長照外,甚至甘士照在學校教授相關課程。甘士照說,長者大半輩子工作,退休後,雖然有更多時間,但因身體機因素,容易出現失智情形,甚至人際關係也因此逐漸減少。 社區關懷據點雖然可以減緩長者老化,但因有的課程,只提供簡易運動,無法減緩長者失智,為此,甘士照更推出一些益智型課程,希望減緩長者失智情形;甘士照說,益智型課程,例如桌遊,除了要動手外,也要動動腦筋,上課中,不僅可以讓長者打發時間,藉由相互協助,還能增加人際關係,讓不少長者樂在其中,也希望藉由課程,讓長者活得長壽又健康快樂。 (記者陳銀全)

Read More

〈中華學園〉家的味道

台南市金城國中九年五班 ◎吳睿瑄 酒嘗入喉,或甘滑綿順,或辛辣刺激,或若中帶澀,或是醇厚濃烈,或是淡而清新,總歸是有幾分滋味,能引出人們心中的情緒,古今往來有人飲酒作樂,有人借酒消愁,更有人藉此抒發青雲之志,我從未飲過酒,卻在家中感受到了酒的味道。 我年幼時便極為乖巧,是街里鄉鄰口中的「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然而,「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起初或許是真的優秀,只不過後來的我卻未必如此。那時我尚不能理解大人對我的期望,只知曉考試得差了些許,便會受到老師的責罵、同學的奚落,和他人起了衝突,老師會說:「你這麼乖,快和人家道歉。」從那之後,我在外就極度克制情緒,將自己裝扮成一個面帶微笑的玩偶,並用近乎刻薄的目光審視自己的一舉一動,只有在家中,我才會像一個活生生的人。 時至今日,我仍然只會在家裡,才會毫無顧忌地釋放抒發自己的情感。因為父親權威卻不嚴苟的教導,母親溫和卻不放任的教育,兄長溫柔而又細水長流的陪伴,更因他們對我的理想與包容。在我逐漸變得薄情寡欲的時候,是我的父母帶著我,去遊樂園看孩童幸福洋溢的笑容,去親戚家聽長輩們的往事,告訴我:「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我們有情感,若是沒有了情感,與行屍走肉何異?」是哥哥陪著我,陪著我哭、陪著我笑、陪著我找到了想要為之努力一輩子的目標。如果不是他們,我不會是現在的我。 我有三瓶珍藏的酒,有一瓶是陳年老酒,味道濃烈,一口下去,能讓我嗆咳不止,可口感卻是無比綿滑;還有一瓶老酒,甫一入口無比甘甜,再回味又極其酸澀;最後一瓶是新釀造的,清淡,但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這就是我的家,和我的家人相處,如飲美酒,令人不覺自醉。

Read More

〈彩繪人生〉黃中一 純屬巧合變中醫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中一,從慈善義診體悟付出是一種幸福。 (記者葉進耀攝) 「朋友看到我名字,常問我是不是出生要來當中醫的…」,大台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中一經常要為自己的名字提出說明,他說,這僅屬巧合,當初大學念的是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糸,比全國其他藥學糸需多修一年的中醫藥相關學分,也因此吸引他日後踏入中醫之門,退伍後正式報考並就讀學士後中醫糸,同時擁有藥師和中醫師雙執照。 黃中一在校讀藥學系要上山採草藥,學習中藥藥理學、炮製中藥材,而一些中醫基礎課程,吸引他對中醫的氣、經絡、穴道生濃厚的興趣,還利用課餘時間研讀以及拜師學藝,後來當兵時竟有發揮作用,在醫務室幫不少官兵解決病症及疼痛問題。讀完學士後中醫糸,當時兩岸剛開放交流,他跟隨大陸來訪的中醫教授學習,體驗兩岸中醫不同觀點和治療心得,更進一步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實習,見識到大陸不同的中醫藥制度。例如,大陸傷骨科的中醫師治療骨折,是可以進入手術房開刀,然後外敷膏藥,吃中藥生筋壯骨;又如長期皮膚病患者,中醫師在急性期可以同時開中、西藥,在慢性期逐漸改以中藥調養身體,直到治癒。這些經歷及學習讓他更加開了眼界。 黃中一曾在彰化秀傳醫院任職,也曾擔任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任,在醫院常會診中風住院病人,體悟到針灸對顱腦神經損傷是很好的治療方式,也配合西醫專科,開設中西結合門診。他花了四年,走讀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所,取得中醫博士學位。他不忘從醫初衷,經常出國隨團作慈善義診,從中體悟付出原來是一種幸福! 就任大台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一職,黃中一計劃辦更多的學術及經驗傳承課程,促進會員間的交流,提升大台南中醫醫療能力,帶給民眾更好的中醫醫療環境。另外,鼓勵醫師會員配合衛生局的行動醫院,踏入偏鄉義診,體驗不一樣的治病經驗,豐富個人心靈色彩並造福鄉梓! (記者葉進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