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KY股業績成長情況。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據媒體報導,美國將要在近期祭出赴中國大陸投資最嚴厲的管制,CRIF中華徵信所(以下簡稱CRIF)指出,此舉除顯示美國對於持續壓制中國大陸科技業發展的決心,不惜犧牲部份供應鏈的利益。在此情況下,美國在科技供應鏈「去中化」的戰略也越來越清晰,也就是逐步以限制對中國大陸出口(供貨)以及進口(進貨),完全切斷中國大陸科技業買賣的兩端,造成中國大陸仰賴的重要科技供應鏈的真空,達到延遲其至癱瘓中國大陸科技業發展的目的。
CRIF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科技供應鏈想要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時日有限,供應鏈面臨嚴峻選邊站的壓力。而且似乎選擇美國陣營是唯一的出路。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的KY股將是承壓最大的族群。
自2018年美美中貿易戰以來至2022年,整體KY股整體的表現無論是在營收表現、毛利率表現、營益率表現,以及稅後淨利的表現都很突出。以營收成長率來說,即使2020年受中國大陸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營收總額也僅微幅衰退1.5%,其餘四年均為成長。且2018年、2019年、2021年營收總額各成長6.55%、7.47%、13.10%,可說完全無視疫情的存在,也未受美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業一波又一波制裁影響,甚至還受惠於美國去中化政策,使美、中兩國同時增加對KY股的的訂單,因此2022年KY股營收總額又較2021年成長8.63%,營收總額並突破1兆元大關創下新高。
不僅營收總額創新高,過去五年KY股的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稅後淨利也同步走高,2022年稅後淨利也突破1,000億元大關,高達1,064.62億元;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也分別上升到26.84%、12.34%及10.07%的新高,也是KY股可以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印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1,064.62億元的稅後淨利中則有高達748.61億元來自中國大陸的頁獻。
不過今年第1季KY股營收總額由2022年同期的2,434.76億元下滑到2,082.14億元,營收總額衰退14.48%,且衰退幅度較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總額衰退11.73%來得高,CRIF認為值得關注是否透露營收出現轉折的訊號。
CRIF分析,108家KY股中有38家為電子科技供應鏈,若加上與電動車相關的8家供應鏈,家數則達46家,占整體KY股比重的42.59%.當美國進一步限制科技產業投資大陸之後.對KY股供應鏈即可能造成進一步衝擊。且再緊縮對中國大陸科技零組件的進口規定之後,KY股也將無法再於美、中供應鏈之間左右逢源。
截至2022年底整體KY股在中國大陸共設有498家子公司,但也開始在東協地及印度的布局,不過2022年來自東協及印度的獲利占整體比重僅31%,顯示布局速度還不夠快,當美國持續擴大對中國大陸科技業的制裁速度,KY股仍會是震波的震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