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團:許銘春不該把就安基金當小金庫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質疑勞動部長許銘春把就安基金當小金庫。(記者黃必成攝)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勞動部濫用就業安定基金,不當補助高雄市「廿五淑女事件」活動。國民黨團質疑,勞動部長許銘春不該把就安基金當作小金庫,應向國人道歉、知所進退,將提出相關檢討報告追究責任。 國民黨團21日舉行「就業安定基金淪為小金庫!許銘春不要哭!出來面對!」記者會,由總召曾銘宗、書記長謝衣鳯、副書記長陳以信及立委林為洲共同召開。 國民黨團認為,許銘春部長不能哭完就沒事,必須站出來面對1千萬勞工,好好說明為何獨厚高雄市政府?為何違反「就業安定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為何補助還有藍綠之分? 曾銘宗說,國民黨團提出2點意見,一是就業管理基金管委會共29人,勞工代表只有5人,應提高為10人,以確保勞工權益。二,審計部應對近3年來支用進行專案查帳,若未符合規定應移送法辦,不當使用也應追究行政、財政責任。 謝衣鳯表示,就業安定基金制定「就業安定基金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推展女性勞動計畫補助作業要點」,總金額近4千萬,但高雄市政府佔了3千餘萬元、逾8成,該計畫根本就是為高市府「量身訂做」。 謝衣鳯指出,就安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均由勞動部聘任,顯見勞動部獨攬大權,許銘春應向國人道歉,提出檢討報告、追究責任,並送公懲會。未來就安基金委員會會議紀錄,也必須詳實記錄,以利未來爭議時作為究責依據。 陳以信說,該提案由梁姓委員建請與高雄市政府合辦,委員自身先提案,勞動部隨之提案,再由就安基金主委許銘春同意,而該計畫又由高雄市府執行,許銘春本身出身高市府,全案可說是自編、自導、自演、自肥。 陳以信質疑,就安基金不該如此使用,不是勞動部長的小金庫,更不能把80%的補助費用放在自家、由高市府消化,更何況活動應針對女性職場就業保障之用,不是對過去歷史文化的回顧展演,針對這起荒謬劇,呼籲許銘春應知所進退。 林為洲表示,高市府後來在壓力下已主動撤回該計畫,但勞動部怎麼可以把就安基金當作小金庫?許銘春不能哭完之後就沒事,必須出來說清楚,為何「先射箭再畫靶」?圖利綠營縣市?請出來面對、道歉、下台。

Read MoreRead More

民進黨質疑侯友宜越洋電話演戲 新北市府籲停止造謠編故事

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張劭斌回應,當侯市長和警察同仁全力掃蕩黑道幫派的同時,很遺憾地,民進黨又在捏造假訊息。(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率團出訪新加坡,因土城發生槍擊案,侯友宜立即致電要求警察局長廖訓誠親自帶隊掃蕩,卻被民進黨質疑影片是演戲,對此,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張劭斌回應,當侯市長和警察同仁全力掃蕩黑道幫派的同時,很遺憾地,民進黨又在捏造假訊息,「只能說自己心裡有鬼,才會看別人都是鬼! 張劭斌指出,影片是市長在講電話過程中,幕僚臨時拿起手機記錄,試問如果真的要擺拍,為何不是符合媒體規格的橫式記錄?況且電話中也有傳來警察局長回覆說「了解,是」的聲音,為何有心人士還要無中生有說電話沒有打通?連這種事情都能造謠抹黑,既不合邏輯,也毫無常識,習性不改一再使出拙劣手法。 張劭斌說,侯市長率團出訪新加坡,正在為新北市和台灣努力拚外交,市長也多次表示每位國民都可以扮演外交官的角色,大家齊心齊力,時時刻刻讓世界看見中華民國。對於民進黨連日不斷攻擊抹黑的行徑,沒想到竟有民代說出「城市外交不等於兩岸關係,不等於國家未來」的荒謬言論,如此輕忽城市外交的重要性,難道外交事務在民進黨眼中,就是這麼草率又隨便?已經好幾天了,拜託民進黨不要再秀下限,免得讓台灣人民以為執政黨的外交能力不過爾爾。 張劭斌強調,中華民國此刻內外部局勢面臨諸多挑戰,一個城市外交出訪行程,民進黨竟花這麼多時間編故事和抹黑,與其如此,倒不如把時間花在思考中華民國的未來,呼籲有心人士不要再浪費社會資源,停止無意義的政治操作。

Read MoreRead More

立院三讀通過就服法修法 移工落跑雇主等待期縮短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會二十一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五十八條修正案,將產業移工遞補等待期縮短為三個月、家事移工縮短為一個月,預估初期將有兩千家企業、一千個家庭受惠。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修法後相信能解決長照家庭雇主的困境,也能同時照顧移工權益。 「就業服務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未來移工行蹤不明的情況下,工廠雇主重新聘僱新移工的等待期從六個月縮短為三個月、家庭看護工雇主等待期從三個月縮短為一個月,大幅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國民黨立委游毓蘭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近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合法看護移工更加短缺,不但侵害受看護者的權益,更造成家人精神與工作上的重大壓力。由於雇主即使取得遞補移工的資格,經過冗長程序整個空窗期通常長達六個月,因此她個人主張刪除等待期,這次雖然未能通過,但跨黨派立委達成共識縮短遞補空窗期,也是一大進步。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發言指出,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三十六萬人為了照顧家人離開職場,大部分家庭都很需要聘請外籍看護工協助,這次修法大幅縮短移工失聯後,雇主重新聘僱的等待期,相信能兼顧長照需求與移工權益。他說,這種非因法規而造成的空窗期,讓部分家庭成員只能選擇辭職、甚至不惜聘僱非法移工,這次就業服務法第五十八條修正案,大幅縮短看護移工遞補的空窗期,不但能夠解決長照家庭困境,其實也考慮了移工權益。 據勞動部統計,新法上路後,初估有兩千家企業、一千個家庭受惠,有助產業需求及降低被照顧者的家庭經濟負擔。

Read MoreRead More

南市宣布7月開辦老人健保費補助 估28萬人受惠

南市府宣布,七月起開辦老人健保費補助。(市府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府21日召開市政會議,會中市長黃偉哲宣布,從7月起,在排富條件下,補助65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健保費用,南市符合資格的對象,估計約28萬人受惠。 黃偉哲表示,回應市民的期待,在遵守財政紀律的前提下,今年已將青銀福利、便捷交通、清廉勤政三大施政方向一一執行。 社會局表示,為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穩定政府財務平衡、兼顧建設預算等三大因素,將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超過5%者列入補助對象,南市65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符合資格者都可受惠,將自112年7月起開辦。 社會局說,只要設籍南市滿1年以上的65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將獲得市府健保費補助,每人每月補助額最高可達826元。為便民服務,健保費將由市府逕向健保署繳納,免去長者及其子女舟車勞頓之苦。 社會局更說,除了老人健保補助外,南市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老人福利,不僅達成1國中學區1日照,在長照服務涵蓋率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涵蓋率等政策項目,也都是六都第一;此外,持續針對弱勢長者,提供免費裝置假牙、中低收入老人住宅設施設備改善及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費用補助等各項福利,並優惠全市長輩免費搭乘公車。

Read MoreRead More

《證交法》修法三讀通過 股東持股5%就要申報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二十一日三讀通過「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大量持股申報及公告門檻,由現行十趴修正為五趴,並給予緩衝期,自公布後一年實施;另將證券商、證券服務事業及相關機構的違規罰鍰上限提高為六百萬元。 為強化證券商等機構的法令遵循,健全資本市場發展及保障投資人權益,行政院會此前通過金管會擬具「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百七十八條之一、第一百八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四月六日審查完竣,二十一日三讀通過。 修法通過將大量持股申報及公告門檻由現行十趴調降為五趴,並給予一年緩衝期,以利實務運作調整因應;此外,三讀通過條文也將違規罰鍰下限由二十四萬元提升至三十萬元、上限由四百八十萬元調高為六百萬元。 對此,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權證是台灣衍伸性商品,有利於散戶和法人避險,包含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家,對於權證是不課稅,才會提出修正草案;他表示,修法通過後可以強化證券商權證的功能活化,協助投資人包含散戶和法人,可以做好避險,讓整個期貨市場穩定,保護投資人。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主要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新加坡申報門檻都是五趴,台灣過去參加亞洲公司治理評鑑就因為門檻問題列入建議,這次從十趴降為五趴在未來公司評鑑能有更好成績。 另外,立法院今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草案」,權證避險交易稅率從原本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一,實施五年,設有日出條款,在總統公布生效後六個月上路。

Read MoreRead More

中油新竹光明複合充電站啟動 正式跨足電動車充電相關領域

台灣中油21日舉辦「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儀式。(台灣中油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繼110年台北市福林加油站以合作經營方式設置電動汽車複合充電站後, 111年底於新竹光明站停車場完成首座自建自營之電動車快速充電站硬體設備,21日舉辦「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儀式,除提供自有充電平台及「中油Pay」APP啟動充電椿支付功能,也正式宣布台灣中油已跨足電動車充電之相關領域。 「新竹光明複合充電站」位於新竹光明加油站旁的停車場,以車牌辨識系統管理,另設置1座雙槍200kW及3座雙槍100kW快速充電樁(含CCS1及CCS2共8槍),還有4座單槍7kW的慢速充電樁,同時滿足美規及歐規車型電動車充電需求。 台灣中油21日舉辦「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儀式。(台灣中油提供) 今天上午的新竹光明複合充電站啟動儀式,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主持,經濟部主任祕書陳怡鈴、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等人到場參與,宣布台灣中油正式跨足充電站經營管理領域。李董事長親自示範使用「中油Pay」APP啟動充電樁、完成支付充電費等過程,號召更多電動車主加入「中油Pay」APP成為充電會員,開電動車來充電。 除了充電,充電站旁設有CUP&GO來速咖啡店,為愛車充電同時可以來一杯香醇的單品咖啡,「充電Pay咖啡,能量再起飛」,充完電也可以到加油站洗車,享受完美的充電體驗。 台灣中油21日舉辦「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儀式。(台灣中油提供) 此外,光明複合充電站未來更將是台灣中油第五座智慧綠能站,目前已完成171kW太陽能板、2kW風光電路燈(創能)及充電樁(用能)的建置,儲能部分則規劃採用自有電池材料,未來可由太陽能產電存於儲能系統,並透過電能管理EMS系統進行電力調配以提升效能。 陳怡鈴致詞時表示,台灣中油在110年已經達成第一階段自願減碳量30%的成果,第二階段將朝向40%目標邁進,這在石化產業中相當難能可貴。台灣中油在淨零、減碳、再生能源各方面都相當努力,地熱鑽探有專業也有具體成果,這都是台灣中油的優勢所在,值得肯定。 台灣中油21日舉辦「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儀式。(台灣中油提供) 李順欽指出,台灣中油轉型目標,計畫五年內在全台各地建置28站80槍的汽車快速充電站,期望與各大充電車廠及營運商組成充電合作團隊,為全台車主打造友善的電動車充電服務環境,因此,今天首座自營自建電動汽車複合站啟動,對正值轉型的台灣中油而言,非常具有代表性。 台灣中油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動加氫站及儲能系統建置等,也規劃台灣中油行動購物商城,提供顧客多樣選擇,導客進站享受優質服務。持續配合政府淨零路徑,結合「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積極推動電池材料研發及淨零排放合作等,達成2050淨零碳排之願景,期望成為為愛車補充能源及為民眾生活補給能量的潔淨多元能源供應公司。

Read MoreRead More

斗六絲瓜受乾旱影響產量減2成 絲絲入扣絲瓜節5/6登場

斗六絲瓜受乾旱影響產量減2成,絲絲入扣絲瓜節5月6日登場,邀您來品嘗味甜絲瓜粥。(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斗六翠玉絲瓜味道甜美優質爽口,炒煮不會變黑,素有「LV頂級絲瓜」美名;今年受乾旱影響產量銳減2成,市公所舉辦絲瓜節行銷推廣在地優質絲瓜,21日縣長張麗善、市長林聖爵等人,邀請民眾5月6日來膨鼠森林公園參加絲瓜節闖關活動、看表演、品嘗絲瓜粥。 斗六市蔬菜產銷班第五班班長劉瑾瑜說,斗六翠玉絲瓜受今年1、2月極端氣候未雨乾旱影響,不僅絲瓜產期延後、出現紅蜘蛛病蟲害,甚至結果率不佳,且出現瓜果頭大尾小之劣質果,產量銳減逾2成,所幸在瓜農用心管理下,絲瓜脆又甜美、煮炒不會變色,唯資材上漲,所付出成本相對較高。 斗六絲瓜受乾旱影響產量減2成,絲絲入扣絲瓜節5月6日登場,邀您來品嘗味甜絲瓜粥。(記者陳正芬攝) 張麗善表示,斗六翠玉絲瓜種植面積約70公頃,集中在三光里,每逢絲瓜產季時,在鄉村道路旁田園即可看到開滿黃花、棚下一條條翠綠的絲瓜,構成一幅鄉村特有美麗田園圖畫,邀請民眾5月6日絲瓜節一起來品嘗絲瓜料理及體驗活動。 林聖爵說,斗六翠玉絲瓜在肥沃土壤及乾淨水源灌溉下,加上瓜農的用心管理,絲瓜肥美、味道脆甜優質,素有「LV頂級絲瓜」美名,深受消費市場青睞。目前正值翠玉絲瓜產季,為行銷在地優質絲瓜,5月6日於膨鼠森林公園舉辦「斗六絲瓜節–絲絲入扣 瓜田饗宴」,規劃系列精彩表演,並邀請知名主廚郭主義示範絲瓜料理秀,現場準備千份絲瓜粥供消費民眾品嘗,以及體驗闖關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加,相關訊息請搜尋「雲林縣斗六市公所粉絲團」。

Read MoreRead More

高雄加盟展限定 築間餐飲集團祭2,800萬助圓頭家夢

高雄加盟展築間餐飲集團大手筆祭出獨寵加盟主優惠方案。(記者陸輬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加盟展21~24在高雄展覽館舉辦,築間餐飲集團這次大手筆祭出獨寵加盟主優惠方案,加盟展期間凡於現場下訂即可享現折70萬元優惠。築間餐飲集團更推出業界唯一保障年毛利888萬元(築間幸福鍋物、燒肉Smile)及1,288萬元(有之和牛鍋物放題、本格和牛燒肉放題)的專案,為有意創業的加盟主注入一股強心針。除此之外,還有機會獲得築間幸福鍋物套餐券。 加盟優惠方案中首推「築間幸福鍋物」經典版26席次展場優惠價380萬元、精裝版34席次展場優惠480萬元;「燒肉Smile」經典版26席次展場優惠價480萬元、精裝版34席次展場優惠價580萬元;「有之和牛鍋物放題」及「本格和牛燒肉放題」60席次展場優惠價880萬元,依加盟主創業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方案。讓首次當老闆免擔憂,完整加盟體制、選點到經營輔導一次到位,而且集團商業模式成熟,擁有百萬會員,熟客率超過8成。 築間餐飲集團表示,創立迄今13年,商業模式成熟,導入數位會員系統後截至目前為止,會員已超過160萬人,2次以上回到門店的忠誠顧客更超過8成。除此之外,更不定期響應政府政策、時令話題、創意話題不定期推出會員行銷活動,為的就是不斷提供更多創新、舒適用餐體驗創造話題,刺激顧客、帶動業績成長。 築間餐飲集團董事長林楷傑表示,目前旗下各品牌總門店數截至今年3月底達152家,今年預計將再推出預3個以上的全新品牌,跨足和洋料理、韓式料理、麻辣火鍋的鍋物品牌…等。今年第一季即開出亮眼成績營業額14.6億,年增33.4%,創單季營收新高,突顯見餐飲市場熱度不減,逐年成長,對於餐飲市場仍抱持高度信心。

Read MoreRead More

櫃買中心響應世界地球日 打造綠色交易所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櫃買中心除以「讓永續發展成為台灣新價值」作為永續宣言予以響應外,更以打造綠色交易所為使命,透過不同層面攜手各界一同邁向淨零轉型。 在資本市場發展層面,櫃買中心是企業永續轉型的陪跑者,積極協助發行公司與證券商因應永續發展的浪潮,持續推出相關實務指引供企業遵循與參考。除了鼓勵不同規模的公司逐步落實永續作為及ESG資訊揭露之外,櫃買中心也積極發展各種商品與制度,引導資金支持永續經濟與金融。 在營運管理層面,櫃買中心積極實施各種環保措施,如推動公文及行政流程e化、影印設備全面使用再生紙及環保碳粉、加裝省水裝置及使用節能燈具等,並自2022年1月起開始使用綠電。櫃買中心也自2020年11月起要求供應商簽署「供應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期望合作夥伴一同實踐永續。此外,櫃買中心也積極透過公益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如贊助有機稻米之栽種及水源保護區之茶園推動有機耕作、資助太陽能發電設施之建置、採購本地產品以減少碳足跡等,並在全台各地認養逾2.6萬株樹苗,植樹造林以調節氣候變遷。 櫃買中心呼籲各界響應「世界地球日」,期盼社會大眾重視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問題,共同為地球的永續長存貢獻心力,讓永續發展成為台灣新價值。

Read MoreRead More

愛自然助力公民科學 推廣生物多樣性保育

「愛自然‧台灣」首頁及網址.。(林試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近年來致力於植物園方舟計畫的特稀有植物保育,除結合跨單位的植物園與社區保育組織,進行稀有植物保種教育,也透過公民力量收集基礎分布資料,以強化植物保育。去年起林試所與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生物多樣性中心合作,共同推動「愛自然(iNaturalist)」中文版生物多樣性地理公民科學平台,彙集公民力量,收集、盤點與鑑定台灣的植物。 林試所說明,「iNaturalist」是一個開放式公民資料庫平台,創立於2008年,主要目的是探索、分享與學習周邊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十多年來透過自然觀察愛好者、生物專家、NGO團體與社區等公民參與,共同記錄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樣性探索平台,平台上有全球許多熱心的鑑定者協助大眾辨識生物種類,並組織在地的公民科學研究專案、保育巡守專案、生物多樣性學習專案。目前「愛自然」已開發 AI 輔助物種辨識的功能(Seek app),讓手機化身成生物辨識工具,從認識社區週邊的生物開始,啟蒙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視。林試所和國立嘉義大學積極推廣,去年(2022年)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書,並取得國際認證,透過在地化網路建立「愛自然‧台灣(https://taiwan.inaturalist.org)」中文化介面,推廣平台生物多樣性探勘,同時也舉辦許多公民科學訓練坊,培育社區與在地的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活動。「愛自然‧台灣」以台灣百合 (Lilium formosanum) 做為網站標識,取其生長範圍廣泛、草根及韌性的特點來代表台灣,也是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和推廣的期許。 「愛自然‧台灣」的代表標誌-台灣百合。(林試所提供) 林試所指出,「愛自然」這幾年與政府單位和 NGO 共同推動的專案,包含荒野保護協會的棲地大調查、林務局的生態給付物種鑑定,皆固定累積許多生物的分布資料。從平地、淺山丘陵地帶到高山,甚至於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與東沙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紀錄,截至目前為止已超過200多萬筆。這些生物多樣性紀錄對於瞭解和保護臺灣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同時在林試所植物園方舟計畫的許多稀有植物,以及林務局綠網計畫的許多田間與林地的稀有植物,也有賴公民參與定位,找出更多稀有植物未知的分布棲地。「愛自然‧台灣」每年也都會參與全球性的「城市自然大挑戰 (City Nature Challenge)」活動,今年將於4月28日地球日後開始一週的競賽,用實際行動來收集我們生活中都市、郊區、農耕地或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今年臺灣大多數的縣市皆組隊參與此盛事。除了科學性的活動外,「愛自然」平台也能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引導大眾瞭解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重要性。更進一步透過藝術家與文學家的觀點,將日常的動植物之美,以不同角度和面向展示出來。今年「愛自然‧台灣」將於5月14日在台中都會公園辦理自然文學創作工作坊,期許以文學藝術的觀點來詮釋生物多樣性之美。 林試所表示,「愛自然」公民科學平台為國際網站,透過該所與國立嘉義大學的合作,維護管理中文平台,讓更多臺灣民眾能夠方便地使用,參與生物多樣性觀察和保育工作。此外,愛自然也積極舉辦在地的公民科學訓練坊,提高民眾的生物多樣性認識和觀察技巧。透過「愛自然‧台灣」公民科學平台和在地訓練坊的推廣,能成功將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深入民心。這些活動也促進跨領域的合作,例如結合生態學、資訊科技、教育領域與文學藝術的專業,共同來提升生物多樣性的能見度,促使社會能更重視並參與生物多樣性的紀錄與調查。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