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手術 解決髖關節發育不良

醫師姚樹鑫以3D模組找出關節最佳活動角度。(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44歲林小姐忙於農活,最近工作時感到右髖部疼痛,長期服用止痛藥仍然步履艱難,認為是關節退化,需更換人工關節。但至嘉基醫院骨科求診,經檢查顯示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進行「髖關節保存手術」治療,術後復原狀況良好,疼痛症狀大獲改善,不僅擺脫止痛藥,重新投入工作。 嘉基骨科姚樹鑫醫師表示,患者因幼兒時未能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成年後疼痛嚴重時,服用止痛藥緩解,當止痛藥效逐漸減弱,疼痛久之影響走路,再加上病患本身以為只有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擔心術後會對運動造成限制,遲遲未對症治療,於是建議她進行髖關節保存手術。 根據統計,每6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有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臼的情況,其成因,包括家族遺傳、韌帶鬆弛、羊水不足、胎位不正或產後護理不當等,都可能增加發育不良的風險。 姚樹鑫醫師說,「髖關節保存手術」是治療髖關節發育不良新的選項,可減緩疾病進展,保留自身的髖關節功能,特別是對於有運動需求,如瑜伽、舞蹈等需大角度活動的人來說,保留自身的運動能力和關節活動度顯得更加重要。 施做髖關節保存手術,團隊會運用3D重組模型來模擬做出術前規劃,事先設計好最佳的轉動角度,並在複合式手術室中重組病患的髖關節影像,確保手術的準確性達到最高水平,以及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病患的安全與縮短復原時間,並保留自然的髖關節功能才更為可貴。

Read More

攝護腺癌術後失禁 懸吊手術揮別漏尿

何男攝護腺癌術後出現小便失禁,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不需再使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4歲何姓男子身體硬朗,2年多前,因攝護腺抗原指數(PSA)上升至12.3ng/mL,診斷為攝護腺癌第3期,醫師建議全部根除攝護腺,但術後小便失禁,1天要用8片尿布,苦不堪言。今年6月輾轉到中國醫大附醫,接受「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不必再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這項手術已有健保給付,可嘉惠更多患者。 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表示,國外文獻統計,達文西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後,有較快的尿控恢復速度,但對侵犯性比較高的攝護腺癌,術後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則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兩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與「尿道懸吊帶系統」,前者置入一個控制閥在尿道,平時維持固定壓力,當病人想解尿時,需按置於陰囊的幫浦,解開控制閥壓力。 他說,此裝置適合嚴重型應力性尿失禁;後者是簡便的尿道懸吊手術,懸吊系統固定在尿道中段,住院手術期間醫師將調整適當懸吊緊度,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以達到更理想的尿路控制,較輕中度病人。 黃志平說,台灣攝護腺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目前每年新增人數近8000人,近3分之1病人初診斷時已是第4期,此名列男性前4大癌症的攝護腺癌,好發於50至80歲男性,需格外小心。 黃志平指出,「可調式懸吊手術」有2處小傷口,其1是會陰部,另1個是恥骨上。透過會陰部小傷口劃開,將人工吊帶固定在尿道中段,並於恥骨上,皮下置入一個調整閥,可調整吊帶緊度。手術一段時間後,若吊帶變鬆或控尿能力變差,仍可透過恥骨局部麻醉小手術,調整緊度,是現行針對男性尿失禁懸吊系統,唯一可終生再調整的系統。 黃志平說,台灣於2015年引進,並於2018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努力下,至今協助中部30餘例攝護腺癌根除合併尿失禁病人,進行懸吊手術。

Read More

業務員飲酒過量 導致骨壞死

患者因雙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疼痛以外,還會卡住及跛行。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名年約40歲金門業務人員,因業務所需,常常會品嘗高粱酒,年初時只要走路,臀部及髖部就感到痠痛,某個姿勢髖關節還會卡住及跛行,彷如機器人;為此,跨海來高雄檢查,才發現是雙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建議接受水介質震波治療,以非手術方式,改善局部血流供應,延緩骨壞死速度,並緩解痠痛。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指出,患者表示雙側的臀部及髖部走路時都有痠痛情形,其中右側較左側嚴重。經診斷亦發現雙側髖部在活動時會疼痛及跛行,因此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雙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楊椒喬表示,當壞死的股骨頭塌陷造成關節面破壞時,一般以執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為主,但對年輕人來說卻是不得已為之的選擇。因人工關節使用年限大約為20年左右,未來勢必須再次面對人工關節重置手術,而再次手術對周邊組織將破壞更甚。此外,術後活動能量亦需調整,已不能與術前活動量相提並論。 因此,楊椒喬建議患者接受水介質震波治療,以非侵入性治療,以改善局部血流供應,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有良好的治療,幫助延緩骨壞死速度,進而延後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時程。 況且,若置之不理,身體負重會讓股骨頭塌陷情形逐漸嚴重,因此症狀會逐漸嚴重,無法長距離行走,對穿鞋子或蹲下等日常動作感到困難,甚至疼痛到無法行走,且已無法靠藥物或減少活動來緩解症狀。 患者接受雙側、每次逾兩萬發聚焦式水介質震波治療後,不僅延緩股骨頭壞死速度,亦緩解疼痛。 (記者王正平翻攝) 在恢復上,楊椒喬建議患者每個月接受1次震波治療,每次、雙側髖關節各24000發數。患者在接受6次治療後,走路痠痛情形已有較緩解。整個療程建議共施打8-10次,以獲最佳療效。 楊椒喬院長並提醒,股骨頭壞死的原因分別有,外傷性及非外傷性,如類固醇的使用、過量飲酒所致。另外,有原發性因素,部分研究顯示是與基因有關。因此高粱酒雖美味,但過量飲酒為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風險因子,飲酒均應酌量而為。

Read More

自體幹細胞治療 翁重獲好膝力

8旬黃姓男子患有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後,讓他痛了5年的膝蓋獲得改善。(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童綜合醫院與訊聯合作,為高齡8旬黃姓男子,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痛了5年的膝蓋,2週就獲得改善,成功案例和台灣先進細胞治療法規,也激勵熱愛運動旅美華人返台就醫。 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表示,樂見世界各地有需求的民眾到台灣國際級的醫療中心,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不分國籍。 黃姓男子關節因為年紀大退化,5年間進行過藥物、玻尿酸、PRP等保守治療,雙膝仍舊疼痛,連走路、上下樓梯都困難。後來改到童綜合接受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2週後就感到膝關節疼痛、腫脹,與日常活動能力都獲得改善,現在已可開車自駕,上下樓梯順暢自如,開心不已。 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鄭宇傑表示,不同以往換人工關節常令病患擔心手術感染,且需要長達3個月到半年的復健期,細胞治療提供膝關節退化、以及運動傷害族群另一項選擇,另一位旅美華人白姓男子,熱愛運動,才50多歲卻已有70歲的膝蓋,在美國也進行過和黃男類似的標準療程,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得知黃男膝關節好轉,激勵他回台治療,期待細胞治療擺脫困境。 鄭宇傑指出,以往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在還未到達置換人工關節之前,會使用止痛藥並建議少蹲、少跪、少爬樓梯,若藥物使用半年還是持續疼痛,可考慮用玻尿酸增加關節裡面的潤滑、減少摩擦,或是使用PRP,但都屬於症狀緩解。而脂肪幹細胞的機轉不同,具活性的幹細胞,能比較主動、積極的修復關節軟骨,抑制發炎,若病患膝關節裡的半月板有輕微的損傷,也有相互的修復作用,因此不只高齡人口,對於膝關節運動傷害的族群亦是一大福音。 歐宴泉強調,細胞治療是新興醫療技術,以前病人必須到國外接受細胞治療。細胞治療計畫啟動後,細胞治療得以深耕台灣在地化,病人就地治療,提升治療的便利性。

Read More

友善醫療照護 愛滋年增可望低於千例

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第2屆「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表揚致力投入於愛滋零歧視與去汙名的第一線健康照護者,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今年台灣共有5組組合獲選,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盼藉由他們的經驗鼓勵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醫療照護,讓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今年「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台灣共有5組組合獲選。(記者陳柏翰攝)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根據統計顯示,今年新增愛滋感染者人數,有機會再次下探低於千例。看到台灣醫療團隊的故事獲得國際肯定也感到與有榮焉,期盼我國醫療與社會環境更加友善,下一步邁向「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愛滋防治三零願景。

Read More

〈中華文薈〉柳依蘭的藝術風華

思想的獨行者 黃基財 在台灣這片擁有豐沛藝術氛圍的土地上,一位優雅的女性畫家獨自踏上了她的藝術之旅,如同一篇優美的詩篇,用色彩與線條織成心靈之繪。她的藝術探索源於自己身處的家庭環境,從婆媳關係的壓力開始,逐步實現自我的成長,並在畫布上向外散發情感的張力,與人性的觸碰,時代思潮的觀察。流行時尚的品味也成為柳依蘭作為一位女性藝術家所關注與融合在作品中的表現。然而,正當她的藝術思索著更進一步的階段時,疫情的蔓延帶來整個世界的改變,甚至在後疫情時代,人類面對快速崛起的AI人工智慧的衝擊,她在作品中詮釋出複雜的情感和思索。 藝術家柳依蘭,她的作品猶如一扇窗戶,讓觀者窺探著她思想的深度與豐富而內斂的情感世界。在一個有著婆媳問題的年代裡,長久以來,她在家庭關係中承受著種種壓力,這些複雜的情感與憂鬱交雜著焦慮,成為了她創作內涵的起源。她手握畫筆,畫布上的色彩與線條,似乎融化了家庭的困境,作為一種藝術救贖與憂傷美學,透露出一種獨特的美感和堅韌。 親吻大地(一) 柳依蘭型塑的人物中,有著大大的眼睛,冷漠,冷酷又桀驁不馴,彷彿想認真看清這世界,彷彿那一雙冷眼是她對這世界提出的生命問號,和愛這世界的方式。冷酷的人物表現,與濃烈深情作品的場域,形成柳依蘭創作中對比又衝突的美學。在冷冽與華麗間,在批判與悲憫間,在古典與時尚間,在強烈的觀念思想與情深的守護間,在強而有個性的傲骨與款款的女性書寫間,在自我意識與生死議題間.柳依蘭的創作在臺灣藝術中顯得如此獨特又獨立。 隨著時間的推移,柳依蘭逐漸實現了自我的成長與獨立。她以自信和大膽的色彩,描繪著對土地的熱愛與生命的追求,作品中呈現充滿生命力的形象和獨特的美學,這是她心中對未知世界的觸碰和渴望,與此同時,流行時尚的風格與品味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的藝術表現。作為一位女性創作者,本身又極為愛美的她,自然研究穿著時尚潮流,與穿著的自我風格呈現,這也是時代美學和人文思潮的表現。將時尚元素融入畫作之中,藝術和時尚,同樣是視覺美學,同樣承載著時代精神,由一位女性創作者,用她的繪畫語言,再次溶入畫中,更是一種女性特質的思維。作品亦更具當代感和藝術性。 妳嫁的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使得她的創作與生活,有了些許的改變,疫情蔓延,人們的生活發生著新的改變,柳依蘭也不例外,面對疫情帶來的隔離與不安與死亡的恐懼,透過作品表達著疫情對這世界的影響,這時期的作品,有她對因為疫情而來不及告別的生命的哀悼與祝福。有因為疫情而反省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平共處,親吻大地的作品裡,那採收與栽種的女子,雖都戴著與衣服同樣花紋的口罩,服飾與口罩的時尚穿搭,匍伏在大地上親吻大地,溫暖和諧又時尚又具人文關懷。 誰是駕馭者(一) 隨著疫情的擴散,柳依蘭更加關注著社會與人的議題,並將這種關注融入到作品裡,她用藝術的表現詮釋著疫情對社會和個人所帶來的影響,並以色彩和線條描繪著人們感情的起伏與變化。而在這個疫情時代,科技也以另一種方式影響著她的藝術。柳依蘭開始思考著虛擬AI世界對於社會人民生活與思維的改變,和人類歷史文明的演變,與藝術創作的意義和價值。她透過作品表達著對於科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的感受,以及對於藝術與科技的交融所帶來的思考。在AI的世界觀裡,她感受到了藝術的轉變和可能性。她開始嘗試將虛擬AI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然而,柳依蘭並不僅僅是被科技所驅動,她更是一位能夠自我驅動的藝術家。她堅信著藝術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承載,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橋樑,更是對生命的賦予和珍視。 柳依蘭的作品逐漸展現出更深層次的魅力,透過她作品中的抒情表達,柳依蘭將自己的感動與情感向外散發,引領觀者進入一個充滿共鳴的藝術世界,她用藝術來傳遞希望、愛、和勇氣。讓人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誰是駕馭者(三) 如今,柳依蘭的藝術之路依然在繼續,她不斷尋求著新的觀看這世界的角度和表現方式。疫情時代帶來的影響,讓她更加珍視藝術與人性的共同點。面對虛擬AI世界的衝擊,她用藝術來探索科技和藝術的結合,並將這種衝擊化為創作的動力。在誰是駕馭者(一)圖中,柳依蘭思考著藝術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持續發揮其獨特的魅力,如何用藝術來反思科技所帶來的種種變革,思考著藝術在這個虛擬藝術世界中的一些意義和價值。究竟,誰才是那位提線的駕馭者。在她的畫作中,虛擬AI的元素不再是冰冷的科技符號,而是蘊含著情感和思考的藝術之美。然而,面對藝術和科技不斷演進的浪潮,柳依蘭始終保持著謙虛進取的態度,她認為真正重要的是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想,這才是創作的靈魂所在。 在這個融合藝術與科技的未來世界中,她的畫筆將繼續為我們帶來生而為人的獨特和感動。 柳依蘭經歷 1966年生於臺灣高雄市 現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   個展 2023《孤獨·疫情·未來》個展,現代畫廊,台中。 2022《菊花祭》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9《流向.依然》個展,屏東美術館。 2019《獨行者》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7《凝·關》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6《孤女的願望–柳依蘭傳奇》個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藝文中心,基隆。 2015《島嶼的深情容顏》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4《花期有約》個展,ART SOLO藝術博覽會,花博爭豔館,台北。 2014《滿凝春色香依蘭》個展,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台中。 2013《還有梅花暗自香》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1《愛。這人間》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1《花鳥人間》雙個展,新思惟人文空間,高雄。 2010《倩花為媒》個展,102藝術,台南。 2009《鏡花逐夢》個展,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高雄。 2009《島嶼盛豔之花》個展,高雄國際機場出境通廊東、西區,高雄。 2008《我就是我》個展,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05《觸碰那個自己》個展,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高雄。   典藏 2019《你以為可以戴著面具創作嗎》,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6《不死的是愛情,不是愛人》,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5《衣帶漸寬終不悔》《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青澀草莓1》《野百合》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4《冷眼繁華》、《環境限制》,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3《不許紅顏見白髮-我的蒙娜麗莎》,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3《黑‧金優雅的平衡》《我們無從得知真相》《資本主義的撞衫事件》文化部藝術銀行。 2012《人與鏡之三》,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1《天佑吾土》,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9《織毛線》,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2008《一個藝術家的愛、慾》,高雄市立美術館。   獲獎 2009《2009高雄獎》入選獎 2008《2008高雄獎》入選暨觀察員特別獎   紀錄片 2013《南島盛艷之花》導演盧彥中   跨界合作 2022《STARS 護染包》STARS美學文化 2017《血觀音》電影,導演楊雅喆   出版品 2017《「她」與「我」與「我們」–「我」的盛艷「我」的美》,林殷齊著。 2017《凝關》,新苑藝術出版。 2015《癡凝轉盼》,新苑藝術出版。 2014《藝術家柳依蘭的話與畫》林殷齊著,博士論文。 2013《盛艷紅塵》,新苑藝術出版。 2009《鏡花逐夢》,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2008《我就是我》,高雄市立美術館出版。  

Read More

腳麻痛冰冷 竟是急性肢體缺血症

腳痛腳麻腳冰冷,恐是急性肢體缺血症,需掌握黃金治療時間。(新光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新光醫院23日發表一個急性肢體缺血症,這名年近7旬個案長期洗腎,三餐外食,下肢周邊動脈還曾5次阻塞,某日晨起突然感覺腳嚴重疼痛、冰冷、麻木無力,幸而警覺性高掌握黃金12小時治療時間免於截肢風險。 69歲吳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洗腎病史,99年2月開始血液透析,除了末期腎臟疾病之外,還有雙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吳先生於107年間因間歇性跛行的症狀求診,經下肢動脈介入治療後症狀緩解,也改善生活品質,但治療過的血管並不代表自此平安無事。 吳先生長期洗腎,血管健康程度相對已較一般人差,加上三餐外食喜好油炸、高熱量的披薩還有碳酸飲料,從107年到112年共5次復發。今年7月起床後突然感覺腳嚴重疼痛、冰冷、麻木無力,警覺到自己的下肢血管可能又出現狀況。 赴急診經檢查評估為股動脈的急性栓塞造成肢體缺血症,當天下午在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進行微創介入治療,透過新型機械性血栓清除導管的高效轉速,有效剝離血栓斑塊並將其取出體外,安全打通阻塞部分,輔以血栓溶解及血管擴張藥物順利完成治療重建下肢血流。 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吳典育主任說明,急性肢體缺血是一個周邊動脈疾病進展到疾病末期的表現,由於不適當的肢體血流,導致病人肢體疼痛、潰瘍或壞疽。 急性肢體缺血症多半起因於栓塞或血栓形成,另外也可能是外傷因素所導致,血栓形成通常是由周邊血管疾病引起,而栓塞則通常來自心臟打出的小血塊順著血流被推向遠側,阻塞了動脈血流所造成。 腳痛腳麻腳冰冷,恐是急性肢體缺血症,需掌握黃金治療時間。(新光醫院提供) 吳典育表示,急性肢體缺血症是可治療之疾病,但若無法在黃金6-12小時內進行治療,是有可能造成下肢功能缺損或是截肢甚至死亡的風險。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病人,約1-3%會惡化成急性肢體缺血,急性肢體缺血的病人,一年的死亡率高達25%,30%的病人須作截肢手術以保全性命。 吳典育強調,慢性肢體缺血可能因逐漸適應而沒感覺到症狀,但急性的一旦發作,會有5P症狀,包括疼痛、摸不到脈搏、腳麻、腳蒼白、癱瘓,雖然不會造成立即的生命危險,但不緊急處理恐造成肢體細胞壞死,引發肢體缺失、失能,嚴重可能還要截肢。

Read More

婦取出義乳 驚覺漏斗胸非平胸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醫師鄭詠升說明最新開發之微創手術對矯治漏斗胸有相當好的效果。 (三軍總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內每300人當中,就有1人有漏斗胸問題,常呈現高瘦、肩膀前伸、駝背和凹陷肋骨體態。1名30多歲女性過去因不滿意胸部小,年輕時曾經隆胸,結婚生子後取出義乳,才發現自己不是平胸原來是「漏斗胸」,術後治療重拾內在美。 三軍總醫院23日發表最新開發之漏斗胸矯治微創手術,置入支撐物將凹陷的胸壁抬高,3年後待胸壁形狀穩固後再以小手術抽出支撐物,手術對4-16歲的兒童治療效果最好,對美觀及術後恢復皆有顯著提升的結果。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醫師鄭詠升表示,胸腔內凹就是俗稱漏斗胸,是胸口骨架凹陷如碗或漏斗樣的病變。它是最常見的先天胸壁畸型,主要是肋骨及肋軟骨生長不均所致,大多是突發性,但家族性遺傳也是很常見,發生率約每300人中便有1人有此問題,而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高3到4倍。 鄭詠升指出,漏斗胸只能靠手術治療,若沒手術調整,嚴重者可能心臟及肺臟受到壓迫,也常伴隨脊椎側曲及心瓣膜閉合不全等問題。臨床上會依病童的嚴重程度、類型而決定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如肺活量低,心瓣膜有逆流、外觀異常等,不論任何年齡均應考慮手術。 他建議,兒童期早期開刀可讓肺臟及骨骼發育正常,效果較成人後手術為佳,亦可避免小孩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鄭詠升表示,隨著科技進步,三總結合3D列印技術,在術前完整評估病患嚴重程度及凹陷型態,模擬手術矯正板的製程,在手術以置入支撐物將凹陷的胸壁抬高,手術時於兩側腋下之側面胸壁,以微小切口置入支撐物,將凹陷之前胸壁頂出,胸前不留下手術疤痕。 三總指出,支撐物在留在體內約3年後,俟胸壁形狀穩固後再以小手術抽出支撐物。以4歲到16歲的兒童治療效果最好,手術住院約4天至8天,因傷口小,且在雙側腋下,對美觀及術後恢復皆有顯著提升的結果。

Read More

神經退化治療 花慈技轉幹細胞專利

花蓮慈院、茂士榮再生科技簽約,將技術轉移TZX4幹細胞製成專利及授權商業化技術。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則,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生理功能的退化」造成許多人困擾。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創新研發中心團隊與香港商茂士榮再生科技公司23日簽定合約,將技術轉移TZX4幹細胞製成專利及授權商業化技術合作,期望未來可以為中風、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與多發性化症等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病友提供協助,讓這些病友能找回高品質生活。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創新研發中心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提升細胞培養技術。新一代細胞培養技術TZX4可優化細胞生長能力達5成以上,維持幹細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特性關鍵調控基因的表現可達2.5倍,具分化為脂肪細胞、骨細胞及軟骨細胞的能力,促進神經絲的成長;研究數據更指出經由TZX4的技術,有機會活化病人細胞至19歲的狀態。 多年來不斷與巴金森氏症抗爭的茂士榮再生科技董事長蔣行,因為自身經歷,特別能了解到病友們的困境與無助感,無法穩定控制肢體的他對於未來也感到徬徨與擔憂,在疾病困擾下只能黯然退出自己奮鬥一生的職場,但是即便提早退休卻也因為巴金森氏症造成的動作障礙,讓他連自己最愛的高爾夫揮桿運動也不能進行。 遍尋中西醫治療的蔣行,在遇見林欣榮院長與花蓮慈院再生醫療團隊後出現轉機;經過林院長和團隊的合作與努力,蔣行明顯感受到身體的進步與穩定可控,除了能再次踏上高爾夫球場運動之外,更因感動於自身行動能力的恢復,轉而主動積極投入與林院長及其團隊的合作技轉,希望更多的臨床研究與經驗累積,待再生醫療法通過後,讓更多需要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協助。

Read More

校園供膳廠商查核 2件不合格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3日指出,上學期就學校供膳廠商查核1515家,共1807件午餐成品及半成品,發現1家桃園私立國中小自設廚房被發現過期原料、1家高雄業者生產醬瓜防腐劑超標,各開罰6萬元、3萬元。 另外,針對提供民眾之餐盒食品製造業者,食藥署亦聯合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稽查,並抽驗餐盒成品、半成品等計199件進行檢驗,發現有4家業者存放逾期原料,包括高雄市米提食品有限公司、台中市佳祥餐盒食品廠、桃園市佳新盒餐廠和國琳團膳有限公司,皆已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處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