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病患、死亡增 多因營養不良

醫師蘇大成分享「健康長壽之道」。(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強烈寒流來襲,送醫或死亡人數激增,大多是因為吃不夠、營養不良所導致。醫師強調,寒流期間最重要的就是吃飽、睡飽、求取溫暖;求取溫暖不只身上穿得暖,更要吃得補。 南華大學邀請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醫師蘇大成,以「健康長壽之道」為題,分享健康保健資訊。蘇大成指出,養生之道指:「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養生需順應四時變化,適應寒熱溫涼四季變化,調和自己的情緒,適應環境隨居處而安。 蘇大成從環境角度,包含溫度、濕度和PM2.5切入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氣溫增加會降低收縮壓及舒張壓,增加左心室負荷;濕度增加會增加心率及心輸出量;PM2.5增加會減少心率、心臟輸出量。因此,環境溫度及PM2.5是一年四季心血管功能變化的決定因子,冬天因血壓高、阻力增加、濕度增加,更容易導致死亡率。他建議早睡晚起,日出以後再起床。 蘇大成認為,在預防傳染病及心血管疾病上,必須重視空氣品質、更換通風設施、改善空氣品質;也可透過樹木及園藝植栽協助清淨空氣,多使用可釋放芬多精的健康療養木質家具。在家裡或工作場所環境要求「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同時也建議看天吃飯,「春吃芽、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更要均衡飲食,保持吃得好(營養夠)、睡得好(品質好)、別煩惱(要快樂)3原則,就是健康長壽之道。

Read More

心肺復健 健保給付36次訓練

心肺復健目前健保補助36次配額訓練,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技巧。(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心肺復健是針對心臟或肺臟病人,安排以運動為基礎的健康促進計畫。台大醫院雲林分院99年成立心肺復健中心,針對每一位病人體能狀況,量身打造心肺復健─運動訓練計畫,在專業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的指導,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身體,提升自我管理技巧的掌握自己的健康。 醫務特別助理暨復健部主任陳信水說,早期心肺復健只服務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隨醫院團隊陣容及技術越來越強大,服務範圍擴大包括肺癌術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竭、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多樣心肺疾病,提供全方位的心肺復健服務,守護民眾健康。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成立心肺復健中心服務,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技巧,守護民眾健康。(記者陳正芬攝) 醫師林卓逸說,心肺疾患的病人常因病情導致體耐力差、易倦怠、活動時易呼吸喘等症狀。心肺復健運動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肌力訓練及胸腔呼吸訓練為輔。健保目前有提供心肺復健門診的補助,病人每週最多可訓練2~3次,每人最多配額36次訓練,均為健保給付。 林卓逸說,心肺復健在血管、自律神經、抗發炎及代謝均有多種好處,包括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末梢血管阻力,改善循環、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改善心臟血管調節等,避免產生心律不整及猝死、減少發炎激素產生、增加肌肉纖維數量及肌肉氧氣利用效率,避免因心肺疾病急性惡化而住院。

Read More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針灸中藥有效緩解運動後痠痛

DOMS(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指運動後的延遲性痠痛,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間肌肉的痠痛到達高峰,而後逐漸下降。 運動當下的肌肉痠痛或灼熱感,由身體局部乳酸累積造成;但在運動結束後1個小時內(無論多激烈的運動),乳酸會以乳酸鹽的形式透過血液循環至「心臟」,成為心肌細胞可使用的能量。因為乳酸幾乎無所不在,只要有肌肉的活動,都可以驗出乳酸的存在,所以過往乳酸一直背著延遲性肌肉酸痛的黑鍋。近代的生理學研究則認為,延遲性肌肉痠痛是由於運動過程中的肌纖維微小損傷而造成的,在人體自然修復肌肉後,肌肉得以還原或變強壯,疼痛亦會消失。 在延遲性肌肉痠痛中,中醫經絡裡面常會提及「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經絡「不通」會導致血液停滯形成血瘀,而這種病理物質的堆積會造成肢體的疼痛。「不榮」則是無法將營養傳遞至身體的特定部位,可能是經絡不通使營養物質傳遞效率不佳,也可能是心脈系統受損導致血液循環效率低下,肌肉無法獲得營養也會產生疼痛。 無論是「不通則痛」或是「不榮則痛」,這2種理論在現在看來也解釋得通。在將延遲性肌肉痠痛怪罪給乳酸的時期,中醫將乳酸視為一種血瘀,使用中藥、針灸等使經絡疏通、氣血活絡,以加速血瘀的排除。在近代的運動生理學,延遲性肌肉痠痛是肌肉的微小損傷所致,使用活血的中藥增進全身血液循環,或用針灸鬆解筋結、氣結以疏通經絡氣血,一樣能加速營養物質傳遞至肌肉受損部位以利肌肉的修復。 想養成運動習慣的民眾,建議一開始的強度不要太大,以免延遲性肌肉痠痛太過強烈;而喜歡運動的民眾,若局部的延遲性肌肉痠痛持續時間太久,可以找專業中醫師協助,無論是針灸還是藥物都幫得上忙。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陳柏瑋)

Read More

自體軟骨修復 重獲膝力返球場

馬偕醫院開發自體軟骨修復術,修補磨損的膝蓋軟骨,讓病患恢復行走。圖為骨科部主任張定國(左起)、詹姓患者及運動醫學部主任陳暐錚。(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4歲詹姓男子從年輕就熱愛打籃球,去年5月因長期運動造成膝關節傷害而持續疼痛,不但無法再打球也影響工作。經進行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後,3個月就恢復日常行走,可望再度回到球場。 馬偕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暐錚指出,膝關節軟骨是保護膝關節的最後一道防線,有吸震及減少關節摩擦功能;軟骨若受損,會造成膝關節隱隱作痛或腫脹。膝蓋軟骨受損傳統可用骨髓刺激術,刺激身體再生纖維狀軟骨,但效果僅能維持2~5年、復發率高。 他指出,膝關節軟骨受損較嚴重者可換人工關節,但須犧牲仍健康的軟組織,一旦置換就不可逆,也不適用於已不舒服但磨損尚不嚴重的患者。且因移除自體神經元,步態可能改變,更有約3成患者術後感覺膝內有異物。 陳暐錚表示,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適用軟骨破損範圍較小者,只需在膝關節兩側各開一個1~2公分傷口,從患者自體不需受力處取出微量健康軟骨,在手術室中以特殊酵素活化切碎後,即可植回受傷部位。植入軟骨會隨時間逐漸生長成與人體軟骨相近的「類透明軟骨」,以目前臨床追蹤患者術後恢復觀察,已追蹤超過10年仍然維持高滿意度。 自體軟骨修復術是微創關節鏡手術,禁忌較少,但仍建議術後2週內避免過度負重,可配戴護具或是使用拐杖分散重量,以免影響軟骨生長。但可訓練抬腿或膝蓋彎曲、伸直,第3~4週再開始循序增加練習及踩踏。患者平均術後3~4週可以脫離拐杖行走,半年~1年回診追蹤軟骨生長狀況即可。 陳暐錚提醒,避免軟骨受損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及正確運動方式,因軟骨沒有神經,初期即使受損也不易被察覺,一旦膝關節不適,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確定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