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55歲女性因頻繁發燒,遲遲找不到病因而到急診,抽血驚見白血球數值超過10萬(白血球數正常值為3250-9160),轉至血液科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發現病患為FLT3基因突變型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隨即使用合適標靶藥物進行治療,不僅症狀快速獲得緩解,也得以順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控制良好。
每年4月21日是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醫師柯博升表示,血癌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跟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經適當治療後長期存活率高,甚至有痊癒可能。
收治個案的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監事、醫師侯信安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見的血癌,台灣每年約新增900至950人罹病,由於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
然而常見的4大症狀:「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民眾誤認為貧血、感冒等疾病,延誤就醫時機。
柯博升指出,如確認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可經由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找到最佳治療策略。健保最快在5月給付NGS檢測,預計可造福包含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在內的5種血液腫瘤病患。再加上創新治療演進並陸續登台,呼籲病友勿輕易放棄治療,一起「癒」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