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廟「迎春牛」有近五十年歷史,相傳搶得春牛得以逢凶化吉。(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迎春牛」有近五十年歷史,相傳搶得春牛得以逢凶化吉,民眾蜂擁而上搶成一團,春牛轉眼間被搶得精光。聖母廟委託道長吳文進手工製作乙巳年春牛及芒神(牧童),將去除往昔以竹子為骨架的做法,改以紙類結構支撐。
早期傳統農業社會,「立春」迎春、祭芒神、鞭春牛,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祈求風調雨順、物阜民豐」之意。古人於立春前編製春牛,讓文武百官在春祭以彩杖鞭策,象徵春耕的開始,現在演變成「迓春牛」等習俗,除了迎牛送寒,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先人拓墾的艱苦歲月。
聖母廟指出,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乙巳年春牛高四尺、長八尺,尾一尺二寸,頭青色、身紅色、腹紅色,牛角、耳、尾黑色,脛青色、牛蹄白色。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面如老年像,白衣繫紅腰帶。
聖母廟在二建時期即有「迓春牛」、「鞭春牛」、「搶春牛」,相傳搶得春牛得以逢凶化吉,民眾蜂擁而上搶成一團,春牛轉眼間被搶得精光。甲辰年希望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傳承「春牛」與「糊紙」文化,開放眾人一起糊春牛,因糊紙厚度不一,加上竹子為骨架,徒增搶春牛的難度及人身安全,因此乙巳年春牛將改變施作方式,以紙類結構支撐,再糊上一定厚度的「牛皮」,堪稱最環保的紙糊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