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iews 0Comments
〈中華副刊〉納涼
文/潘玉毅 圖/簡昌達
如果說夏天還有什麼值得人期待的事情,我想納涼應該算是其中的一件。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寫過一首《納涼》詩:「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短短二十八字,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古人夏日裡消暑納涼的生動畫面來。許是天太熱了,日頭太猛了,詩人執著一根竹杖朝著樹蔭急急而奔,在畫橋南畔覓得一處陰涼之地,支起胡床,高枕而臥,這一睡就是一整日。待一覺醒來,明月東升,船笛參差,池裡的蓮花暗香杳杳,讓夏日的暑意減了幾分。
唐人王維也有一首《納涼》詩,描繪的則是山間隱士的納涼之道:「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漣漪涵白沙,素鮪如遊空。偃臥磐石上,翻濤沃微躬,漱流複濯足,前對釣魚翁。貪餌凡幾許,徒思蓮葉東。」那萬株喬木,千條清流,豁達長風,繾綣漣漪,讓人未見清風,涼意自生。我們不自覺地就把自己代入到那個場景中:坐在澗石上,把腳伸進溪水裡,不為洗,只為那水中的汩汩涼意。
其實,納涼不只是古人的福利,現代人也有納涼的習慣。夏天的熱與從前相同,甚至比從前更熱,白日裡,知了喊個不停,流響遍野。可惜的是今人納涼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空調房裡呆著,而不是將自己放歸大自然。但時光倒退二十年的話,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二十年前的人們是這樣的——
白日納涼,可躲樹蔭下。一碗涼茶,一把大蒲扇,就著三五只鳴蟬不成調的曲子,在沒有空調的從前,這已是最高版的配置。若你生長在山野間,還可以戴上斗笠跑至山腰處,找一株壽命已達百十年長的老樹,躺在樹下或在樹杈間望著天空發呆,也可在溪水邊躲一日光陰,抑或在山間尋一處亭子,雷雨不來,盡可以呆到炊煙四起再回去。
對於孩童來說,最好的消暑方式莫過於戲水。在水鄉,河流縱橫,溝渠甚多,孩童們多半打小就會游泳,當汗意透過毛孔蒸發將空氣熏得變了味的時候,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一條小河、一個池塘,「翻江倒海」一番,好似鳧水的鴨子,只露出半個鼻孔在水面上。此時,再膽怯的孩子,也已顧不上家中是否還有未做完的作業了。
夜間納涼則要有趣許多,庭院是人們最常呆的地方。暮色四合時分,蟲兒出洞,蛙聲四響,人們吃過晚飯,閑來無事,打幾桶井水澆在腳上、地面上,讓暑氣隨著「滋滋」的聲響隨著腳上的絲絲爽籟一點點散去,並將西瓜啤酒吊在井裡,這樣撈上來的時候就能多幾分清涼味道。忙碌了一盞茶之後,大人與小兒各自端著椅子、板凳出來了,因為天還有些熱,風還有些熏,小孩子把背緊緊貼在懶椅上,涼意蹭得一分是一分。大人們也沒有閑著,除了聊些家長里短的瑣事,也不忘照顧孩子的情緒。於是,幾個故事,幾顆星子,時光慢悠悠地過去了,暑氣也漸漸地消散了。待吃過井裡的夜宵,回屋睡覺,這一日便結束了。
與山裡人不同,枕水而居的人家則會在夜色闌珊時覓一條小船,問流水借點涼意。現在荷花開得正好,月光下賞荷別有一番味道。清人李漁曾言道:「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槳聲欸乃,暑意盡褪。從「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變的是周邊的環境,不變的是人心裡頭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