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板機指影響工作 半夜還痛醒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5歲吳姓男子,由於工作業務上需要長時間使用針管抽取藥劑右手食指與中指掌指關節疼痛持續2個月,屈伸也不利,半夜甚至會痛醒,伴隨局部微腫偏紅。經中醫針灸與施行關節復位與鬆動手法後,隔天回診不適已減緩5成。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周金江指出,「板機指」醫學正式名稱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常見於中年婦女、文字工作者、手工藝品加工者、老師或以抽吸針管相關醫護工作者等,由於長期處於一定姿勢下反復手部動作,久而久之導致手部肌肉、韌帶和關節組織的損傷,致手指彎曲伸展時有頓卡感,對手部活動亦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另一大類好發族群是糖尿病患,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或是免疫細胞持續攻擊自身關節,易導致手部神經壓迫、結締組織增厚與變形,進而使關節活動度受損。
他說,由於固定肌腱的滑車與彎曲手指的肌腱反覆摩擦,使局部發炎與腫脹而導致板機指,除了物理治療、服用止痛藥或是局部注射類固醇之外,中醫可透過針灸特定穴位,像是手三里穴、八邪穴等增加手部氣血循環;且手臂多伴有筋結點,再搭配正骨理筋手法治療,可增加療效以減輕疼痛、舒緩症狀,短時間內即帶來明顯的效果。當處於急性發炎期時,可透過藥薰與貼敷三黃藥布退腫消炎,亦可內服中藥,像是桂枝芍藥知母湯,並加入引經藥物如桑枝減緩復發機率。
周金江說,除了治療外,生活上平時應注意手部休息,適當進行伸展運動,避免單一手部動作持續1小時以上;若因工作需求,也應休息5~10分後再進行,可以泡溫熱水或熱敷,加速血液循環與代謝,幫助肌腱修復。這些簡易的生活習慣與預防措施,能有效預防板機指的發生,也是治療過程中重要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