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iews
預防性治療介入早期失智症 延緩退化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新聞常見有長者外出迷途無法找到回家的路,甚至發生遺憾的事。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醫師洪煒斌說,針對早期失智症的長者作預防性治療介入,安排認知功能復健,能有效延緩退化。
洪煒斌指出,醫療科技的發達讓人類壽命延長,神經退化疾病也因生命延長而越來越盛行。一般人以為失智症只是記憶問題,實際上也會有其他的認知功能障礙,像迷路走失就很可能潛藏著失智症
,失智症患者迷路最常發生在白天,占80%以上。迷路對長者當下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生理上負荷,如脫水、跌倒、車禍、失溫等,若沒有及時被發現,嚴重時還有生命危險;家屬也有強烈的心理壓力、照護上的負荷;社會則會付出許多成本,如透過各種管道來協助尋找走失長者。
洪煒斌表示,認路屬於人類高等認知功能之一,重要的腦部認路構造,包括海馬迴、後頂葉、後扣帶回皮質等,常人可因此建立空間概念,就算到了不熟悉的地方,也可以辨識合宜的路標、了解起點與目標的距離、選擇合適路徑,最後準確到達目的地;但是,失智長者因腦部神經細胞死亡,造成認路構造的腦迴萎縮,在認路的功能上產生缺陷,導致無法正確辨識路標、準確判斷距離遠近,因而迷路。
他說,建構友善失智症的社會刻不容緩,若大多數民眾都能對失智症有初步了解,可及早發現某些特殊的認知行為症狀,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表現,而去幫助更多早期失智症的長者。一方面讓家屬提早幫病患準備聯繫的卡片、衣物繡聯絡電話,或配戴愛心手鍊、GPS個人定位器;另外,社區也可做守望相助,商家或是民眾發現有疑似走失的社區長輩,馬上通知家屬並給予協助,防止後續遺憾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