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能離岸風電環差過初審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行政院環保署四日審查彰化外海中能離岸風電環差案。有環委認為水下噪音防制部分應說明清楚,並補強蝙蝠、鳥類及魚類監測資料,合理化鯨豚觀察方式;會議決議初審通過,送環評大會審查。
 環保署召開「中能離岸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第二次變更)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小組第三次初審會議。風場位於彰化縣大城鄉及芳苑鄉外海,本次變更包含改用三腳套管基礎及新增風機單機容量選擇。
 開發單位表示,國際間已有技術成熟的大型化風機機組,可減少風機設置數量,從最初規劃六十三至八十四部機組降為三十至五十部;改為三腳套管基礎可減少前置作業,整體安裝時間可減少九至十三小時,船隻利用時間減少二十四至三十五小時,可減少對海域震動、噪音的影響。
 然而,有環評委員指出,水下噪音的應變機制應明確說明,是否會符合原環評在七百五十公尺範圍不超過一百六十分貝的承諾,目前七百五十公尺處所得最大聲曝值為一百五十七至一百五十九分貝;建議可用雙層氣泡幕,或更佳的方案減少水下噪音。
 環委也提到,風機打樁、運轉時的水下噪音、震動,魚類可能會受影響,希望隨機取樣本分析,累積資料作為未來類似開發案的參考依據;同時,也要求補充鯨豚觀察員在安裝船及監測船觀察可視距離的合理性,並依天氣情境、鯨豚大小進行相關評估。
 此外,也應整合施工前後鳥類生態資料,建立種類及雷達比對資料庫。並且應依海床鑽探結果檢討水下噪音相關性及合理性,並將調查資料公開。會議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通過初審,送環評大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