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人口數首見負成長,蔡政府束手無策?

蔡總統執政之後出生人數年年減少。圖為蔡總統訪視國防部大直非營利幼兒園。(取自總統府網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包括政府部門、媒體在內,大多關注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但是,另一項影響國家安全的警訊卻正悄然而至:台灣總人口數今年將首見負成長。而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年齡愈輕的婦女,表示不想要有小孩比例卻是愈高,此一調查結果令人憂心忡忡。由於總人口數減少所影響的層面既深且廣,蔡政府應儘速提出具體政策,讓年輕人樂於「生產報國」。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戶口統計速報,今年前十一個月當中,有八個月「生不如死」,亦即因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導致自然增加人數呈現負值;截至十一月底為止,台灣總人口數為兩千三百五十六萬三千三百五十六人,較去年十二月底減少三萬九千七百六十五人。再從每個月的出生人數、死亡人數觀察,應可確定今年十二月底總人口數低於去年十二月底。

台灣出現總人口數減少的原因,一方面固然與高齡化趨勢有關,但主因仍在於年輕族群生育意願低落。民國八十年,台灣出生人數為三十二萬一千九百三十二人,但民國一0六年起,每年總出生人數都低於二十萬人;令人憂心的是,出生人數還呈現逐年滑落的趨勢,去年已低於十八萬,今年恐怕不到十六萬五千人。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年八月公布的人口推估,以今年出生人數為十六萬至十七萬人估算,至民國一百二十九年台灣出生人數將降為十二萬人(中推估)。雖然國發會也估計,如果總生育率提升到一點五人(高推估),民國一百二十九年出生人數仍可達十六萬人;但民國八十九年以後,台灣每年的總生育率均低於一點五,民國一0一年雖小幅回升到一點三,但之後每年都僅一點一或一點二,今年甚至可能會跌破一。

從總生育率來看,台灣年輕族群不想或不敢生小孩,已是多年來的現象。民國一0四年的一項「明日城市—少子化危機」調查顯示,年輕族群不想生小孩的原因,首推「怕養不起」,占百分之六十一點八;其次是「社會風氣不佳」,占百分之十六點三。這項調查也顯示,百分之八十點九不會因為政府的托育補助而生小孩。

時隔五年,衛福部於今年六月底的調查,「婦女不想要有小孩的原因」,仍然首推「經濟負擔太重」,占百分之五十六點九。這兩項調查雖是由不同單位所執行,但都反映經濟問題是年輕族群不想或不敢生小孩的最主要原因。

另根據兒福聯盟今年度的「台灣男性育兒態度及現況調查報告」,近三成的年輕爸爸沒有申請全薪的陪產假,更有百分之八十二點一的爸爸沒有申請過育嬰留職停薪。如果將此一調查結果與一0四年的「明日城市—少子化危機」調查結果合併觀察,不免令人擔心政府或企業推出的托育福利,是否「看得到,吃不到」?或是就算吃得到也僅幫助有限?

蔡總統在爭取連任時,提出「零到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的政見:「育兒津貼從兩千五百元加倍成五千元」、「補助年齡從零到四歲,延伸到零到六歲(未滿)」;但日前媒體報導明年元旦起育兒津貼提高到五千元,衛福部出面澄清該報導有誤,並表示新制還在規劃中。蔡總統和政府相關部門或許不急,但眼見蔡總統執政之後出生人數年年減少,提振出生率的政策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