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 府城廣角鏡 〉先處理情緒再進行學習 解決疫情下的身心適應
■王全興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六月四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停課與居家是兒少身心適應的最大挑戰。在此波疫情下的兒少七成兒童想出去玩、四成七少年對未來具有焦慮無力感。若居家持續超過一個月,無論兒童或少年,都有五成會感到心情很差、二成會覺得生氣。
大環境和社會的氛圍 不利於兒少身心的適應及學習
特別是五、六月的社會和學習氛圍,是緊張且讓人感到焦慮的,整個社會因為疫情的爆發及疫苗的取得,每天轟炸的新聞彷彿逼著全體國民進行無止盡的焦慮:「確診了,又確診了!」「疫苗什麼時候會進來?」「什麼時候可以打到疫苗?」
想和同學一起上學或出去玩 似乎是此階段兒少內心期盼
四日上線瞭解學生居家上課的狀況,一位學生突然發問:「老師,我好想到學校去,我不想每天盯著電腦,在電腦上因為有其他人,所以有些話我也不好意思跟好朋友說…。」另一位學生也附和著:「現在已經是我第三堂線上課程了,快無聊死了,可不可出去玩?可不可以有其他好玩的地方?」這時又有一群學生詢問「以前電腦課對我來說最好玩,現在最好玩的是和同學出去玩,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到學校去呢?」
一連串學生的提問,還有一些稚嫩學生的期盼的臉龐,讓大人和老師都覺得不捨,但真的居家學習就只能這種樣態嗎?這樣對學生的學習真的好嗎?每次當在這種焦慮的時刻,就強烈感受到,教育和教養是一件意義深遠且充滿挑戰的志業,也唯有透過不斷進化的教育和教養,才可以化解此一問題。
短暫片段的知識傳授 引不起兒少的長期動機
學生在成長的階段,特別是遭逢到巨大的轉變時,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大人們是不是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引領孩子先去瞭解在這一個時間點裡,社會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遇到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如何來面對?我們可以一起來解決什麼問題?
因為若是他們對於周遭生活的情境、所處的世代、變化的情勢,缺少了瞭解、參與和愛,那麼他們正向樂觀的力量就會愈來愈薄弱,當心靈層次缺少了滿足,任何學習就會少了情意和態度,學習當然大打折扣。(上)
(作者為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