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府城廣角鏡>府城老樹的容顏(下)
李文雄
最令人心喜的是忠孝國中的雨豆樹和雀榕,忠孝國中原址在榮譽街,後搬遷至崇善路一帶。遷校之時,校方將一棵雨豆樹一同遷往新校區,這棵雨豆樹種植於新校門口,見證校區遷移的歷史,這棵雨豆樹的樹齡約八十歲,因著校方的重視,如今仍然康健。雨豆樹的樹型像一把大雨傘,到了傍晚,雨豆樹的葉子會閉合以減少水分蒸散,又稱為愛睏樹。目前校內一面老舊的紅磚牆,牆緣左上方長有一棵老雀榕,其根攀附在牆面上,好似一件藝術品;這兒是過去台南農改場部份區塊,這面牆見證了忠孝國中的遷校史,也保留了兩處的記憶。
今年七月,家齊女中校門口的八棵印度橡膠樹經由市政府勘查後認為是危樹,編入砍除之列。後經多位愛樹人的陳情與媒體報導,這些印度橡膠樹的命運從砍除變成移植,於今年七月二十四日,移植到南區灣裡親水公園及安平港聯外道路空地等地。移植對老樹看似友善,實則是另外一場致命的冒險。依據公共電視「樹木天堂,樹木墳場」報導,台灣大樹移植死亡率,兩年內高達三成,十年後移植存活的老樹只剩十分之一。
印度橡膠樹有極佳的遮陽效果以及空氣淨化之效,在發展安平工業區時,特別選為健康路一帶的行道樹。日頭毒辣之時,像把極大遮陽傘的印度橡膠樹正是乘涼的好地方,不論是等待公車的人,進出校園的師生,甚至在健康路上忍受大太陽的垃圾車清潔人員,都在印度橡膠樹下的守護之下,免去中暑的風險。
印度橡膠樹也為市民吸收了許多的灰塵與有毒空氣。當初選用印度橡膠樹的美意極佳,但四十年後的今日,印度橡膠樹巨大的樹身,卻成為某些人眼中亟欲除去的眼中釘。樹是一個生命體,科學家發現植物雖然無法像動物能用聲音和動作表達情感,但經由現代科學儀器偵測發現,一旦植物的主要照顧者出現,它們會出現喜悅的頻率;但若是偵測到有危險的訊息,也像動物一樣發出求救和恐懼的頻率。這就是生命,不是一個可以隨意砍除的無機體。
此外,台灣的老樹健康狀態也往往受到漠視,一棵又一棵得病卻無法即時發現,尤其是褐根病,是一種在樹群之間傳開,互相感染,而且很難救活,只能慢慢等死。這些老樹的生存困境,恰恰反映出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無情與無知。
孔廟廣場的百年老榕樹也是染上褐根病死去,並於民國一0二年完全移除。如今廣場中僅栽種一些花草植物,少了原本老榕樹古木參天的氣度,孔廟的美景早已失味,杏壇夏蔭的美稱也蕩然無存。原本走進孔廟廣場常常會有一股舒爽的微風,但是老榕樹死去後,每每走到孔廟廣場總是感到非常炎熱,有許多以前會來孔廟運動和乘涼的居民,都十分想念老榕樹的大樹蔭,這樣的大樹蔭看似普通,卻是無可取代的寶藏。
除了維護孔廟本身的古蹟,相關單位更需要深思園區老樹的照顧以及應該再培植另一棵新的大樹,使杏壇夏蔭的美景再次重現。古蹟和老樹是無可取代的組合,失去任何一方,皆是雙輸的結果。
府城為全台古蹟密度最高的城市,我們不僅要維護古蹟,也更要照顧老樹,市政府工務局目前將五百九十八棵樹列為危樹,這些樹或要砍除或要移植,其實都不是最好的作法,建議尋求農業局相關單位進行老樹健康檢測,會同專業樹醫生即早醫治,不僅我們人類有預防保健的概念,對於老樹也需要有這樣的照護心態,我們白白地從老樹得到新鮮的空氣和遮蔭的休息之所,實在需要存著感恩的心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棵樹。
(作者為莉莉水果文化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