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你是否曾在陰雨綿綿的日子裡突覺傷感,或在天冷的季節無來由感到憂鬱?知名心靈診所院長吳佳憬解釋,秋冬時節因天氣冷、日照短,會使腦部血清素分泌量下降,進而導致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等問題,而此類因天氣變化影響情緒的現象,又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也是秋、冬兩季身心科診間最常遇到的情況。
高緯度國家常見 但台灣冬雨連綿也會影響
吳佳憬院長表示,因季節性情緒失調跟日照時間有關,故高緯地區的國家發生率較高,以幅員廣闊且跨多緯度的美國為例,發生率約位於1%-10%之間。而以台灣本土而言,受多雨、潮濕氣候影響,發生率平均也有1.5%左右,且以20、30歲女性為多。
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建議就醫尋求專業評估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吳佳憬院長提醒,若民眾自覺下列症狀出現且持續兩週以上,而至春夏又自然好轉,並且連續幾年都觀察到同樣現象,就有極大可能為「季節性情緒失調」。
常見症狀:
(1)心情沮喪、情緒低落
(2)注意力不易集中
(3)提不起勁、易感疲倦
(4)食慾、食量上升或體重大幅增加
(5)每逢秋、冬,有失眠、焦慮現象
注意日常「兩大項」 多接近大自然助緩解情緒
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患者多還是需依靠藥物治療,協助增加血清素。但如果症狀輕微,也可藉由調整日常行為改善,例如:
(1) 建立日夜規律性,保持體內生理時鐘正常運轉。
(2) 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加人體接觸日光時間。
吳佳憬院長提醒,秋冬天氣冷又常下雨,民眾常因此待在家裡不出門,若本身就有憂鬱傾向,可能反導致讓血清素更加不足的惡性循環。秋冬時只要做好保暖,多出門接觸大自然還是有助於緩解情緒問題。
季節變化前先「做足準備」 面對心情變化不緊張
對於本就有身心問題而造成血清素不足的患者而言,對日照時間的減少可能較一般人更敏感,若因季節變化感到情緒更加低落,此時也可注重「預防」,例如每當臨近秋冬,可與身心科主治醫師討論調整藥量,避免負面情緒爆發等突發情況。
吳佳憬院長也強調,雖秋冬兩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患者比例上較多,但夏季也可能因天氣燥熱,而促使身心科患者感到焦躁、煩躁,此情形也仍屬於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範疇,患者需隨時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
新聞首圖來源:Woman photo created by dashu83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