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出血型腦中風 機器人復健助行走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46歲曾姓男子因出血型腦中風,被妻子發現陷入昏迷緊急送醫,狀況非常不樂觀;但患者拔管後逐漸甦醒,生命跡象穩定後轉入普通病房,轉至新高醫院進行後續復健治療。
腦幹部位出血型中風平均死亡率達60%以上。曾姓患者經3個月密集治療,新高醫院團隊透過新型機器人復健輔具幫助加強起身、走路、抬腳等動作,如今可以藉由輔助站立、短暫行走,同時亦可以簡短對答。
院方指出,原先家屬已經做好病人離世的心理準備,雖然患者奇蹟甦醒,仍有許多後遺症,包含無法清楚說話、眼球無法對焦、行走困難等,需要持續復健才有機會自理基本生活。
新高神經內科醫師陳柏年表示,患者有高血壓且未按時服藥,又因過度疲勞,血管彈性減弱、管壁受損,只要受到刺激、疲累、激烈運動等讓血壓飆升情況,血管就容易破裂出血,導致腦出血。患者到院時雖已度過最危險時期,但出血點在橋腦靠近腦幹的地方,導致四肢癱瘓無力更難以開口說話。
復健團隊表示,出血型腦中風需長期復健才有較佳的成果,因患者出血位置位於生命中樞,制定訓練菜單著重於四肢的控制,同時訓練利用輔助器站立。並使用最新引進軌道式懸吊復健設備及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避免患者在復健過程中不當的出力,也能幫助加強重心轉移、身體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