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搶救蘭千山館文物」節目直播 促國寶留台灣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文化界人士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行動,並推出「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系列直播節目,由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主持。
十三日第一集直播中,邀請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進行對談。段心儀強調,博物館負有典藏、研究、策展、教學之責,各大博物館無不盡力將自身做大、做深、做遠,但吳密察院長卻將故宮視為倉儲,不可思議。
段心儀為最早於媒體揭露此事的學者專家,也是此次行動的發起人之一。段心儀指出,蘭千山館事件實已醞釀一段時間,故宮內部相關人員持續向吳密察院長申訴,但因未獲關注,才向外界求援。後則因故宮文物破損事件,才讓蘭千山館事件逐漸獲得重視。
段心儀表示,蘭千山館文物是在五十三年前,時任故宮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的林伯壽先生,因看到故宮恢弘的建築及嚴謹的典藏制度,而有了將自身收藏品寄存於故宮的想法,林伯壽先生選擇以寄存而非捐贈的方式,是因為考量到兩岸之間若有戰火,文物恐將離開台灣、回到中國大陸,因此林伯壽先生在《蘭千山館名畫目錄》前序中,提到這些文物要永留台灣,並提供台幣一百萬元的展曝費。
段心儀指出,蘭千山館文物除了〈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及〈唐懷素小草千字文〉之外,還包括許多民間及女性創作者的作品,能佐證過去的人民及女性展現自身才藝的方式,不僅與當前重視人民、性別平等的趨勢相呼應,亦能彌補故宮原先偏重宮廷藏品的不足。
陳學聖則表示,林伯壽先生選擇以寄存而非捐贈的方式,極具遠見。吳密察院長是學台灣史的,應大力支持林伯壽先生的選擇,蘭千山館文物屬於重要公共財,但故宮卻未經公共對話,就草率做出解約的決定,呼籲社會大眾踴躍至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網站中,對「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行動進行附議,展現公民覺醒與對文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