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黃斑部病變 中醫治療可改善

■陳俊銘

視網膜就像是照相機的底片存在於眼睛裡,其中黃斑部乃是視功能最敏感的地區,黃斑部是視網膜上直徑約5.5毫米的組織,位在瞳孔的正後方,比瞳孔稍大,並有高感度的視覺細胞密集的分布。雖然黃斑部只占視網膜面積的 2%,但我們直視前方,視角20度以內的影像都由黃斑部負責將影像訊息傳遞到腦部,而視覺中樞再用超過一半數量的腦細胞來分析接受到的重要訊息。因此,黃斑部不僅位於視網膜的中心點,更是操控我們視覺的重要樞紐。

經常受到光線的刺激與傷害,對於眼球逐漸老化的老人家,或是眼球退化的高度近視患者,容易產生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人,但高度近視的年輕人亦常見。原發因素還不可考,但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是常見的次發因素,此外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菸喝酒、生活習慣不良的人,皆屬高危險群。

黃斑部病變主要症狀如下:一、視力障礙:包括急性視力減退乃漸近性視力減退。二、視野改變:一般視野分中心視野及周邊視野,黃斑部病變所引起的多為中心視野之改變,包括偏中心注視和中心暗點。三、色覺異常:包括 色盲、色弱、色視。另外,夜盲及幻視現象亦為常見症狀。

黃斑部病變屬傳統醫學「視瞻昏渺」範疇,本病除因神勞、血少、氣弱、精虧等引起之虛證外,尚有濕熱,痰濁、氣滯、血瘀等所致之實證。黃斑屬脾、視網膜屬肝,故黃斑病變涉及肝脾兩經。常因勞瞻竭視、熬夜、疲倦等而致肝腎虧損、精血不能上榮於目;脾失健運、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水濕上泛、積滯目絡,而致發病,故屬太陰厥陰目病,多虛中夾實之證。臨床經驗,溫膽湯化痰濁,加味逍遙散疏肝健脾,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參苓白朮散健脾滲濕,杞菊地黃丸養肝血補腎水,歸脾湯養心益脾,辨證施治,加減穀精、茺蔚子、密蒙花、車前子、青箱子等,有助黃斑部病變改善。配合針灸,效果更佳。頭皮針常用穴位如下:百會、眼區、阿公線、額中帶、額旁一帶,耳針常用穴位如下:目一、目二、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視交叉、視徑、視核。眼針:眼八卦針,體針常用穴位如下:風池、合谷、足三里、太沖、公孫等。

平常保養葉菌素、玉米黃質素,對黃斑部病變有幫助,多食用魚類、核桃及維他命C、E、β胡蘿蔔素、鋅等也有效果,另外控制血壓、膽固醇,降低飲食中的脂肪,不抽菸,避免日曬都有助於避免異常血管的增生及黃斑部病變的產生。

(作者∕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