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詩的訊息不是 清水中可見的珠寶
文/簡政珍 圖/陳克華
假如想像是詩必然的內涵,詩所承載的訊息勢必迂迴隱約。假如詩的訊息指向某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和標的物之間層層疊疊了眾多飄浮的風景。詩作並不是沒有動因,只是這個動因要由讀者去感受摸索,不是詩人明白的「指示」。詩人/詩學家藍笙(John Crowe Ransom)說:所有的動因、「主旨」不是在清水裡的珠寶,觸目可見,觸手可及。詩學家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說:詩正如風箏飛揚時的尾巴,尾巴的擺動促使風箏往上升,但尾巴本身的重量又會使風箏往下墜。詩的風箏是在上下兩種力量的拉扯中保持張力,「面對風的衝擊」,在空中遨翔。當讀者領會到詩行中多方面的拉扯時,他才能感受到詩質的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