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政治力介入,也切不斷兩岸文化源流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土豆是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潘文忠卻說是大陸用語。(取自教育部國語辭典)

日前立法院上演一齣「土豆」戲碼:教育部長潘文忠指稱,將馬鈴薯稱為「土豆」是大陸用語,出版社若誤寫會要求更正;但經查,教育部國語辭典裡卻寫著土豆是馬鈴薯的別名。此一戲碼再度凸顯潘文忠基於為政治服務的心態,「官大學問大」地扭曲正確的知識與常識;同時更凸顯,由於台灣與大陸的歷史臍帶始終存在,即使政治力強硬介入,仍切不斷兩岸文化的源流。

這齣戲碼源於立委陳椒華日前在立法院質詢「土豆是什麼?」潘文忠回答「我們的土豆是花生」,並指將「土豆」稱為馬鈴薯是大陸用語。確實,潘文忠的說法可能符合許多台灣民眾的認知,更可滿足綠營的政治需求,但其正確度恐怕連一半都談不上;尤其是身為教育部長,更應以科學態度面對問題、解釋問題、處理問題,以膝射式反應回答問題不僅不符合科學態度,更輕蔑了學術界、乃至教育部官員的貢獻。

首先,依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落花生「也稱為『花生』、『長生果』。在台灣俗稱為『土豆』。」潘文忠的說法符合教育部國語辭典裡的這一段。但有趣的是,進一步追查台灣何時開始種植花生?可確定的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從廣東、福建引進,十八世紀在台灣普遍種植。簡言之,就算土豆專指花生,卻也仍是從大陸渡海來台。

其次,在台灣的確較少聽到將馬鈴薯稱為土豆;許多台灣民眾到大陸,聽到大陸民眾將馬鈴薯稱為土豆也頗感新奇。但是,同樣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土豆是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如果潘文忠在回答陳椒華的質詢之前,簡單上網查一下教育部國語辭典就不致出現如此政治化、甚至荒腔走板的回答。更何況,教育部國語辭典於一九九四年完成網路版,造福了無數學子與一般民眾,二0二一年還編修過,潘文忠如此不尊重教育部國語辭典,如何對得起歷來許許多多的編審會學者、專家及工作人員?

再從土豆延伸,其實許多民眾不難發現,兩岸交流三十幾年來,許多生活用語都已逐漸相互理解、乃至相互取用。例如,過去台灣民眾在大陸聽到「大腕」或許無法理解其義,但現在許多台灣民眾都已朗朗上口,其他包括「立馬」、「達標」、「山寨」等詞語也屬類似情形。相對的,過去大陸女性聽到台灣民眾稱呼她為「小姐」以為是貶義,但現在大陸女性被稱為「小姐」已不以為忤,其他包括「計程車」、「願景」、「八卦」等詞語也逐漸被大陸民眾接受、使用。

質言之,儘管歷史因素造成兩岸隔絕近四十年,但畢竟文化脈絡已深入肌理,恢復交流之後仍能「從哪裡中斷就從哪裡開始」。再進一步而言,許許多多台灣民眾的家裡、祖墳都看得到姓氏的堂號,陳水扁、蔡英文都還記得祭祖,都說明這種血緣、文化的源流始終貫穿著兩岸。

令人遺憾的是,政客往往基於本身政治利益而扭曲兩岸文化源流,甚至試圖以政治力切斷。前故宮院長林正儀曾因民眾質疑「孔子與台灣關聯」,不排除拿掉展名的「萬世師表」;試問,何不乾脆廢掉全台灣的孔廟?蔡政府一度考慮將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何不乾脆將故宮從大陸遷徙來台的文物消失,讓中華、華夏在台灣徹底不見?但即使如此,就真能切斷兩岸文化源流?

有些政治人物慣性操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但文化源流卻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