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乳腺炎之中醫治療與生活飲食宜忌
1名32歲產婦產後8週,哺乳期間有側乳房紅、腫、熱、痛,輕微低燒,經西醫診斷「乳腺炎」,服用止痛藥與抗生素後,仍症狀反覆,來到診間求診中醫。
經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材適中,面容紅。聞診:聲音高亢。問診:右側乳房有硬塊、喜冷飲、大便無日行且質硬。舌診:「舌紅苔少」。脈診:「右關滑,左關滑」。中醫證型:「肝胃鬱熱」。內服處方思維:「清肝瀉胃、清熱散結」。內服中藥配合臟腑取穴治療1週後,上述諸症皆癒。
哺乳期乳腺炎為乳房感染現象,於哺乳時乳房紅腫、熱痛及全身無力等症狀,最常於產後6週出現。常因哺乳問題所引發的乳汁引流不足,與長時間乳管阻塞和脹紅導致。常見危險因子,包括長時間沒有哺乳與乳管阻塞、乳房過度的壓迫,如過緊的胸罩、乳頭沒有保持清潔或有破皮和龜裂、在短時間內斷奶、媽媽本身營養不良、媽媽過於勞累。
乳腺炎於中醫隸屬:妬乳或乳癰(急性乳腺炎)。《肘後備急方‧卷五》:「妬乳,凡乳汁不得泄,兩乳脹硬疼痛或乳頭生瘡的病證。」病因:產後無兒吮乳或產婦壯盛乳多,兒小未能飲盡、乳汁積蓄,與氣血相搏,而致乳房脹硬掣痛,手不得近;或乳頭生細小之瘡,或痛或癢,搔之則黃水浸淫。
《肘後備急方‧卷五》:「乳癰,指乳房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根據發病時期的不同,又有幾種名稱:發於婦女哺乳期稱「外吹乳癰」,臨床多見;發於妊娠期稱「內吹乳癰」,相對少見;在非哺乳期和非懷孕期發生者,名「非哺乳期乳癰」。臨床病徵,有乳房部結塊、腫脹疼痛,伴有全身發熱,潰後膿出稠厚,好發於哺乳期婦女,尤以尚未滿月的初產婦多見。中醫的治療,初期以清熱解毒為主;緩解期則著重疏肝理氣散結,將乳房腫塊消除,並且預防復發。
乳腺炎於治療期間,不論是否選擇繼續哺乳,都要執行乳汁排空的動作,以暢通乳腺減緩不適的症狀及改善預後。建議患者多親餵吸通乳腺,增加補充卵磷脂外,本身需注意的飲食習慣,少食烤、炸、辣、發奶食物(茴香、紅豆、鮮奶茶、地瓜葉、花生豬腳湯、黑麥汁、鮮魚湯、山藥排骨湯、豆漿、杜仲雞湯、酒釀湯圓、黑芝麻、桂圓紅棗茶、鮮蚵湯、葫蘆巴媽媽茶、黑豆水),與塞奶食物(奶油、蛋糕、洋芋片、鳳梨酥、焗烤、芭樂、柿子、未成熟的香蕉、櫻桃、堅果、肉粽、月餅)等。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