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內服外用治療足部多汗症

 11歲男性患者足底流汗且其臭味異常猶如腐魚,穿過之鞋襪亦常存此腐味,臭味嚴重影響男孩學習與社交困擾,經友人介紹前來求助中醫治療。
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足底濕漉、身材稍胖;聞診:聲音低微;問診:飯後或緊張時全身易多汗、偶食炸物、熬夜寫功課、大便日行;舌診:「舌淡紅苔白」;脈診:「雙寸細澀關尺濡滑」。中醫辨證:「心陽不足、肺氣虛弱,脾胃濕熱」。內服處方思維:「通潤心肺、袪濕瀉熱 」。外用浸泡藥思維:「芳香辟穢、燥濕止癢」。患者內服中藥調理體質與外用浸泡藥局部治療1個半月後,足底溼漉與腐臭味已減大半,患者家屬驚訝竟有如此神效。
 足部多汗隸屬原發性局部多汗症的範疇,屬於排汗超過體溫調節所需的生理量,原因不明之多汗症常侷限於身體某些部位,因而被稱為原發性局部多汗症,主要影響腋下、手掌和腳掌。多汗症主要由小汗腺引起,屬於交感神經支配,在原發性局部多汗症的患者,汗腺之組織與功能通常是正常的,多汗的現象通常是中樞神經不正常反應之結果。西醫常用治療:1、局部使用止汗劑;2、口服抗膽鹼藥物可減少出汗量,但常會有口乾、視力模糊、尿液滯留的副作用,有時亦使用β-阻斷劑或Benzodiazepine藥物來減少情緒刺激而減少出汗;3、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4、內視鏡胸交感神經切除術。
 依據中醫理論,「脾主四肢」,負責化生飲入之水穀精微並散佈四肢,脾胃若運化失常,津液旁溢四肢而致手足心汗頻出,加上「肺主皮毛」與「汗為心液」,故知足部多汗症主要責於脾胃,亦與其他臟腑有關。宋朝法醫學專書《洗冤集錄》曾記載三首「闢穢方」來袪除屍體發臭後產生的惡氣,紀錄如下:1、三神湯(蒼朮、白朮、甘草)能闢死氣;2、闢穢丹(麝香、細辛、甘松、川芎)能闢穢氣;3、蘇合香圓(蘇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香、香附、乳香)能闢惡。由上可知,中醫除了從內調理臟腑氣機外,亦可借助芳香之藥來袪除惡穢之氣。
 足部多汗嚴重者無論寒暑,足部均易濕漉且腐臭,常造成學習、工作、社交困擾。除藉由中醫內服調理臟腑與外用芳香燥濕之外,緩和精神情緒波動、改善生活習慣,充足睡眠,同時少食如酒、咖啡、辛辣烤炸等刺激性與重口味食物。
 (作者/銘輝中醫診所負責人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