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關廟新光里 重現百年前竹子茨

 關廟區新光社區透過打工換宿計畫,打造完成縮小版的早期先民居住的竹子茨。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關廟區新光里早期居民的住屋形式是一種易於拆卸、組合,搬遷方便的竹子茨,新光社區發展協會透過打工換宿計畫,號召青年朋友共同學習、傳承,重新打造縮小版的竹子茨。經過一週的合力製作,已順利完工,重現上百年前先民「逐水而居」的居住所。
 新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宗寶表示,先民早年為取水方便,多選擇住在許縣溪岸邊,但遇豪雨成災,就必須遠離河岸,待風雨過後再搬回,房屋得採組合式,較容易搬遷。加上當地有大片竹林,先民就地取材,加上巧思及竹編技藝,創造出具在地特色的傳統建築「竹子茨」。
 吳宗寶指出,這次的竹子茨打造工程,主要是配合六月份的世界環境日,以聚落的特色素材,呈現在地「扛竹茨、潦過溪」的歷史人文意象。透過打工換宿的計畫,共有二十八位年輕學生與社會人士參加,以排班的方式,聯手搭建一間竹子茨、一間平埔族傳統的高腳屋。
竹子茨採以三分之一的縮小比例進行打造,長、寬、高都不超過兩公尺,採傳統工法,運用榫接,還有竹皮綑綁等方式,完成結構的組合。吳宗寶從三月下旬帶領學員們打造竹子茨具有窗戶的四片壁面,再加上屋頂,並逐日記錄進度,終於在昨天完成。
 參與的青年們從第一天的識竹、砍竹、剖片取篾,傳統手工具利用練習,到學會運用鑿刀及電鑽等傳統與電動設備,鑿孔穿斗及竹釘榫接工法,逐日完成了竹編牆面、門窗、屋頂三角桁架框架;看到竹屋組合完成,大家都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