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醫師專欄>近身觀察-1

■吳重達

1位醫師的摯友60出頭,因運動傷害找醫師求救。他是個十分活躍的運動員,一天不運動都不行,跑步、自行車、羽毛球是他的主要的運動,其他運動項目要他去插花也可以,說他是半職業運動員也不為過。

在1場激烈的羽毛球賽中他猛力向前跨步去救球,突然覺得右邊臀部有劇痛感,咬牙撐完比賽休息後就覺得還好;下一場再下去,同一個動作還是會造成痛感。隔天一早他去跑步,雖然右臀怪怪的,還是跑完8公里,認為自己應該沒事。傷後第2天他與朋友去一個小山健行,也沒任何不舒服;第3天一早再去慢跑,沒料到只跑了20公尺傷處就難過到讓他跑不下去。第4天傷處一直隱隱作痛,驚覺狀況不對,他就找上醫師了。

理學檢查顯示其髖關節活動度正常,沒有痛感,也沒有脊椎神經壓迫狀況;臀部深部肌肉有壓痛感,尤其是腿後肌在坐骨的發源處。因此,他拉傷了腿後肌與臀肌。應病患要求,幫他照了X光,排除髖關節炎與任何骨折的可能性。

醫師仔細向病人解釋病情,告知這個傷的嚴重性,治療方法與預後。朋友很難接受醫師所言,這麼個「小傷」得要幾個月才能恢復的說法。醫師問他:「美國大聯盟的球員受同樣傷害,球團給他多少時間養傷?而且還薪水照領。答案是2~3個月至少,加上小聯盟復健賽,時間可能更長。」朋友畢竟明理,願意密切配合醫師,畢竟運動是他的生命,長痛不如短痛。

醫師要他先停止跑步與羽毛球運動,不痛的範圍內想步行多遠都可以,自行車也可以騎。目的是在不影響傷處的狀態下,維持一定的心肺功能;否則,等傷好了,人也軟趴趴的,需花費更多心力才能回到傷前狀態。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