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社論〉政治考量防疫,恐將導致疫情更惡化!
隨著疫情急劇升高,台灣疫苗短缺的窘境日益明顯,但民進黨當局將中國大陸提供疫苗的善意視為「統戰手段」,對地方政府自購疫苗行動又極力抹紅,卻將希望寄託在尚未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國產疫苗。如此荒腔走板的作為,非但戳破台灣的防疫神話,更凸顯民進黨政府應對疫情仍以政治為首要考量。
據統計,四月底台灣累計確診不到一千兩百例,到了五月底累計確診已突破八千例。尤其是五月中旬之後,每天新增病例暴增,累計死亡人數破百,疫情惡化速度之快,舉世為之震驚。
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灣理當進行全面普篩或至少廣篩,找出潛在確診病患;嚴格執行管制隔離措施,避免病毒擴散;同時加速施打疫苗,控制疫情升高。可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至今仍然不肯展開普篩或廣篩,指揮官陳時中並強調,染疫個案還在潛伏期間,根本驗不出來,而且檢驗結果陰性的還會自認很安全,再去接觸更多人,問題更大;另外,普篩也會損害醫療量能,拖慢疫調速度,反而削弱防堵能力。
他的說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不進行普篩或廣篩,無症狀及輕症者如何查得出來?這些可能傳染別人的病患在外,豈不更加危險?也因此,至今不普篩或廣篩即被質疑是否台灣目前的醫療能量根本不足以負荷?萬一查出太多確診病例,整個醫療體系是否會面臨可能崩盤的危機?
至於管制隔離方面,按照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第四級警戒須符合連續十四天內平均每天超過一百例,最近十四天平均每天將近四百例,顯然早已超過標準;但疫情指揮中心卻強調,找不到感染源的確診者比例還沒達到標準,所以還是維持第三級警戒,沒有升級,更遑論封城。
顯而易見,當前控制疫情升高最有效的只剩下施打疫苗一途。蔡總統不久前才宣布,包括外購和國產疫苗已購買將近三千萬劑,將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每月分批到貨,預計到八月底將會有累積將近一千萬劑疫苗。這些數據聽來似乎相當可觀,然而,已購疫苗何時到貨,至今卻無法確定。另一方面,現在台灣平均每百人僅約一點四人接種疫苗;縱使已到貨的疫苗全都接種完畢,覆蓋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前幾天雖然進口莫德納疫苗,也是杯水車薪。然而,解決疫苗短缺的問題,卻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但是,對於大陸釋出願意提供疫苗給台灣的善意,陸委會卻將其認定為統戰手段、統戰陷阱;同時更將遲遲無法取得BNT德國原廠疫苗的責任,歸咎於「中方介入阻撓」,但是,當事人之一的郭台銘卻強調洽購完全是商業談判角度,「沒有北京政府進來阻擋這件事」,其說法與政府部門完全南轅北轍。再者,國際佛光會、郭台銘等都申請進口疫苗,也碰了蔡政府的「軟釘子」;難道,政府不該急民所急?
更讓人質疑的是,蔡政府在分配疫苗時,竟然出現疫情嚴重的新北市所分配到的數量反而比高雄市還少的現象。按照陳時中的說法,現在需要接種的人數與過去施打率有關。但過去施打人數不同,主要就是疫情有別,新北市目前是全台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而高雄市的確診數還不到新北市的百分之二,何以高雄市分配到的疫苗卻比新北市還多出三千劑?如此作法,怎能怪外界不質疑民進黨是「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