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紓困4.0方案新瓶裝舊酒,作用不大!

行政院提出紓困4.0之後各方批評紛至沓來。(取自行政院網站)

行政院會三日通過防疫紓困四‧0特別預算案,編列二千六百億元,並自四日起分成三波發放,協助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及個人。這個紓困方案立意不能說不好,但自提出之後各方批評紛至沓來,這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這次行政院紓困四‧0方案,包括疫情防治預算七百三十四億、個人紓困一千零一十八億、事業薪資跟營運成本補貼六百六十五億,再加上強化保證量能及貸款利息補貼一百八十三億,總計二千六百億,較去年前後三次累計將近四千二百億的紓困經費相較,看似不少,但問題在於今年疫情遠比去年嚴重的多。

根據衛福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布的消息,當時累計確診案例數為七百九十九例,死亡僅七例;但至昨日確診案例已達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八例,死亡兩百六十例。今年確診、死亡案例大多集中在五月中旬之後,而且全國都已進入三級警戒;如果疫情繼續升高,所有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勢必更加危急。可是紓困四‧0方案並未對症下藥,也緩不濟急。一方面對於各種行業並未按照受損程度的輕重給予不同補助,另一方面卻又沒讓全民受惠。

以連鎖業者為例,據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調查,全台一百二十四家連鎖總部的三千零六十二家門市,有二千二百九十二家幾乎停業或完全停業,其中餐飲業就占六成五,在禁止內用的限制下業績驟減,開業必然虧損,又擔心停業無法申請相關補助,業者既不敢裁員減薪,又乏力繼續經營。可是紓困四‧0版本卻將營運補貼和員工薪資補貼混在一起,如此一來,一旦停班停業,業者恐將更難撐下去。

再以旅遊業為例,從去年初封鎖國境至今,少掉三千萬出入境旅客,旅遊業收入減少八千億元;全台三千五百多家旅行社的五萬從業人員流失兩成,導遊、領隊流失五成,可是交通部的紓困竟比去年還差,而且只有一季,氣得業者痛批,「這樣的紓困方案,企業不如裁員,讓員工去領失業給付,至少還可以領六個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之前,政府非但毫無警覺,紓困進度也相當有限。按照行政院統計,截至去年底紓困方案已發放一千三百三十六億元現金,嘉惠超過五百一十八萬人;可是到今年四月底,才發放現金一千三百九十三億元,補助五百二十四萬人。換言之,今年前四個月一共才多發了五十七億元,補助六萬人,這顯示政府若不是誤判疫情,就是輕忽紓困。如今,疫情持續蔓延,民進黨政府自然應該記取教訓,加強紓困。

然而,紓困四‧0方案除了在個人補貼部分新增「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對所有國小以下孩童及國高中(包括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學生每人發放一萬元之外,其餘個人補貼、產業補貼與貸款,其標準縱有放寬,但多半還是依據過去防疫思維與紓困架構,無異新瓶裝舊酒。

同時受惠者雖號稱七百三十萬人次受惠,但能否完全落實尚有疑問,何況兩千三百萬人民還有不少沒有獲得紓困。因此非但國民黨提出「全民普發一萬元」的紓困方案,部分民進黨立委也提出「受薪階級每人每月發放一萬元現金」,這表示朝野立委都希望紓困四‧0方案能夠補強擴大,蔡政府豈能不把握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