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古玉上的螳螂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提到螳螂大部分的人腦海裡就會浮起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典故來自《莊子·山木篇》;話說有天莊子在雕陵的栗林間遊憩時,看見一隻巨鳥停在樹枝上,莊子好奇便拿起彈弓跟隨在後。莊子往樹叢時,發現有隻蟬躲在樹蔭裏,因為過於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正準備撲前攻擊牠;而那隻螳螂得意地抓到蟬,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着脖子啄牠。莊子看到這種情形,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後來比喻人目光短淺,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喜歡收藏的人都愛稀少的物件,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以螳螂、黃雀及蟬這三種題材來說,螳螂算是特別稀少的題材,現在就讓我們爬梳一下出土及館藏資料,尋找玉螳螂的蹤跡吧!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商代晚期婦好墓及山東滕州市前掌大46號墓,各出土一件玉螳螂玉珮(如圖一[1]及圖二[2]),婦好墓出土的這件肖生玉器,體態飽滿,身上使用商代常用的紋飾,而前掌大這件外型則成片狀,相對單薄,但兩件玉螳螂的相似處都在表現螳螂的前足及眼部,而其餘四足則明顯簡化。接下來找到的是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的西周玉螳螂[3](如圖三),這件大小相疊的玉螳螂,可看出體態亦類似前掌大修長身軀,但身形更為流暢眼珠也較不突出,但依舊強調前足,而且後足仍然簡化,從這兩件年代連續的玉器上,可以約略看出前後演變的繼承關係。
再來則是網路上找到的這件–杭州歷史博物館藏清代螳螂帶鉤[4](如圖四),碧玉質地帶有墨點,鉤首為螳螂首形,鉤體上帶有一浮雕小螳螂,雙目突出頭微揚,形象寫實生動。將原有帶子上朝的龍型轉換成螳螂的造型,既生動又有趣。接著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清代螳螂佩[5](如圖五),白玉雕一螳螂伏於花葉間,花葉鏤雕、螳螂足纖細、眼珠有黑點巧雕,生動活潑躍躍然於眼前。後兩件螳螂明顯異於前三件高年代的玉螳螂。這兩件清代玉螳螂在六足表現上均完整交代,形象寫實,對螳螂的刻畫接近真實世界。
最後則是私人收藏的一件玉螳螂(如圖六、圖七),此件螳螂玉料帶糖,型態寫實,足纖細,伏於葉上。但工藝上較樸拙,不若國家博物館的螳螂來得靈動,但型態的表現頗為接近,例如螳螂眼睛及六足的表現,在鐮刀前足的刻畫上並不會特別強調。
目前僅就手中的資料對出土及館藏作一螳螂型態上概略的分析與讀者分享,並將私人收藏做一比對與討論,但因個人能力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同好不吝釜正。
[1] 圖片來源 https://kknews.cc/zh-tw/collect/g28ee.html
[2] 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4》,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3] 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4] 圖片來源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opr45nq.html
[5]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Blihun漢本遺址展覽觀後感
說到台灣的考古遺址大家最有印象的應是卑南遺址吧!
其實台灣有十一處國定考古遺址,包括卑南考古遺址、八仙洞考古遺址、丸山考古遺址、圓山考古遺址、十三行考古遺址、大坌坑考古遺址、曲冰考古遺址、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鳳鼻頭考古遺址、亮島島尾遺址及Blihun漢本考古遺址,這些遺址遍佈台灣本島及連江縣的北竿島。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此刻於台中文資園區展出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如圖一)(以下簡稱漢本遺址):展出日期到民國111年2月20日,開放時間每天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安排時間展開一回台中文化輕旅遊。
先介紹一下遺址的相關位置,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東側緊臨太平洋,於民國101年3月進行蘇花改工程時發現,並在民國101年9月由中研院史語所進行遺址搶救發掘;105年3月庻谷文創公司再加入搶救發掘。隨後文化部於民國105年8月15日公告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遺址顯示至少有兩層文化層,年代測定後分別為距今約1100-1400及1400-1700年,據出土遺留顯示,文化的形態上與北部的十三行遺址及東南部舊香蘭遺址有明確的聯繫關係,並可能與現代海岸的原住民傳說中祖先來源有所關聯。筆者此次是趁非假日前來參觀,因此展覽場地並不擁擠,而園區也很有懷舊風情,園區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的台中舊酒廠,園區規劃保留許多原有建築,拍起照來很有懷舊的情感(如圖二),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展覽的地點(B03藝文展覽館)並不顯眼,對於第一次來此地的參觀者,可能需要稍事尋覓。
進入展覽場地首先看到的是台灣的十一處國定考古遺址的簡介,除簡單介紹該遺址外並陳列有該處遺址少量的出土品供參觀,接著進入漢本遺址的展示空間,第一空間有考古現場的部分模擬(如圖三),讓未到過現場的朋友們先有初步的概念;再進入第二空間則為參觀者進一步介紹漢本人的生存樣貌,從社會文化–聚落、島內互動、島外交易為參觀者描述(如圖四);物質文化–生態資源、生計型態、各式工藝(包括有石器、陶器(圖五)、骨貝牙角(圖六)、玻璃(圖七)及金屬等,最後則談到精神文化的層面,包含有埋葬習俗及裝飾性的藝術等。那到底漢本遺址有何重要性呢?除了具有高溫冶煉的技術、藉由海上的貿易與海島內、外的族群交易及完整度極高的聚落型態,最重要的就是解決了過去台灣考古研究上的問題;考古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精神在於講求證據,之前的考古證據無法說明1200-2400年之間在蘭陽平原有人居住的證據,漢本遺址提供的考古證據正好填補這段缺環。
當然對於非考古背景者而言,要如何解讀一個考古遺址的內涵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們一般民眾認知還是必須透過展覽內容來提供,而最直觀的接觸則是展覽出土的器物,因為它們可以給予參觀者直接的感受。展覽出土品其中有石製品(圖八)、玉製品(圖九)、金製品(圖十)、鐵器及玻璃製品等等,其中我認為最特別的就是銅刀柄及石範(圖十一),在台灣出土青銅刀柄目前就是十三行遺址跟漢本遺址,可惜這次的展覽未能見到真身,如果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有機會也可以抽空再去蘭陽博物館參觀,相信可以獲得該遺址更多的訊息。
參觀完這次的展覽有些心得想與讀者們分享,首先漢本遺址的發現是因為一位考古隨行監測人員,在工地附近吃麵時忽然發現有陶片,遺址才透過他讓世人發現,因此對於遺址的發現保護是需要讓一般非考古專業民眾能理解,才能付出關心。另外透過考古學證據提供過去人類生活留下來的軌跡線索,除了讓我們清楚的知道這塊土地過去的歷史及不同族群為生存奮鬥過程,聯繫建立民眾對自己生存土地的了解,進一步珍視自己生存的土地並願盡最大努力永續經營下去。
參考資料:1、展覽資料。2、重見/建/現 漢本 : 發掘階段成果特展展覽專輯 / 朱正宜撰文3、網路、報紙相關訊息。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6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