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處方有效控制更年期高血壓
門診中有一個56歲的婦人自110年7月開始沒來月經,但12月又來一次大量的月經,她的身體感到非常虛弱,另外伴隨而來的症狀是有一種燥熱感會由後頸往頭上衝,接著就頭暈,在門診量到血壓157/97mmHg,這是高血壓的狀態。
女性因為有雌激素的作用,一般而言比起男性較不容易有高血壓,然而一到了更年期階段,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血壓就可能變得不穩定,高血壓的風險就上升了。有研究顯示,具有熱潮紅或潮熱現象的人,比起沒有的人,更可能會有高血壓;若沒有量血壓習慣的人,很可能會輕忽血壓高的問題,以為單純只是熱潮紅或潮熱而已,就像這位婦人只覺得自己有潮熱,但都沒想到要量血壓。
更年期的熱潮紅或潮熱,伴隨後頸部緊繃和頭暈,這很可能就是更年期高血壓的明顯不適表現。中醫認為這一系列的症狀,是所謂的「陰虛陽亢」,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說,即體內雌激素降低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一系列現象。因此,在此階段的中醫處方治療就著重於抑制交感神經過亢,採用的是滋陰清熱疏肝的方法,可選用的藥物包括生地、黃柏、白芍、柴胡等。
案例中,這名婦人除了燥熱頭暈以外,還有虛弱乏力、身體左半邊腫脹、容易手麻大便軟散的症狀。所以,中醫診斷除了陰虛陽亢,還有脾氣虛,在整體考量下,處方給予代赭石、懷牛膝、生杜仲、生地、黃柏、白芍等藥物滋陰清熱,可以改善燥熱、頭暈、血壓高;另一組藥物黃耆、茯苓、澤瀉、丹參、陳皮、砂仁健脾益氣、活血利水,可以改善虛弱乏力、左半邊身體腫脹、手麻的情形。
除了中藥治療,平時也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維持充足的睡眠、建立運動的習慣、以及減少高鹽食物的攝取,這樣更有助於血壓的平穩。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因為症狀表現不明顯,若不多加注意的話,容易有併發心臟病、中風的風險,唯有及早重視、控制更年期高血壓才能預防這些情況的產生。
(作者∕立宸中醫診所醫師楊添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