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文資處清明前夕祭拜5座古墓
4座市定古蹟於南區 1座歷史建築於柳營 表達慎終追遠及對古蹟重視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承襲二十多年來的傳統,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在清明前夕,與古墓後人共同祭拜「陳永華墓」、「藩府二鄭公子墓」、「藩府曾蔡二姬墓」、「施瓊芳墓」、「曾振暘墓」等四座市定古蹟及一座歷史建築,表達對歷史先祖慎終追遠的虔誠。
文資處表示,原市府於二00一年四月完成市定古蹟「藩府二鄭公子墓」、「藩府曾蔡二姬墓」及「曾振暘墓」修復,逢清明節期間,文化局皆派員前往祭祀,獻花、獻果、上香,再壓上「墓紙」,表達慎終追遠及對市府所指定古蹟的重視。二00三年再加入新指定古蹟「施瓊芳墓」,縣市合併後再納入「陳永華墓」。
這五座古墓當中,有四座位於南區的南山公墓範圍:「藩府二鄭公子墓」墓主是鄭成功的兒子鄭睿、鄭發,而「藩府曾蔡二姬墓」則是鄭成功的二位嬪妃,清廷將台灣納入統治版圖後,與鄭成功有關的墳塋,都遷往中國大陸本土故里,獨留這兩座在台南,是與鄭成功相關且難得一見的史蹟。
「施瓊芳墓」建於一八七七年(清治光緒三年),清制墓室維護十分完整,為南市所僅見,更有台灣府城父子雙進士∣施瓊芳、施士洁的輝煌歷史事蹟;「曾振暘墓」立於一六四二年(鄭氏時期的明崇禎十五年),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最早的漢人陵墓。
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位於柳營區,墓主陳永華曾任延平郡王鄭成功之參軍,人稱世子文臣第一。
此墓現雖已遷葬至中國大陸福建,但原址所留存的墓碑是陳永華在台治理之重要歷史見證。今年將啟動為期一年的「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周邊景觀改善工程」,修復陳永華墓本體及墓園環境景觀,明年清明掃墓時,整體墓園將有另一番清幽嶄新環境。